中俄合作培养实用型俄语人才模式思考
2016-06-02刘扬
[摘 要]目前,中国与俄罗斯的经济往来、文化以及政治往来日益密切,越来越加大了国内对实用型俄语人才的需求。但从目前国内俄语专业的教育现状来看,大学的俄语教学非常缺乏实用性,其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都远离了俄语人才的市场需求。中俄合作教学是培养实用型俄语人才的重要方式,通过中俄双方教育人才的交流合作,了解双方的语言特点和内涵,以此开展教学,能够是俄语教学更加贴合他方的语言使用习惯和特点。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中俄合作培养实用型俄语人才的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中俄合作教学的具体方式,加快实用型俄语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中俄合作教学;实用型俄语人才;分段教学;实用教学
[中图分类号]G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5 — 0115 — 02
中俄两国的地缘优势和历史渊源决定了两国合作培养学生的战略意义与价值,通过联合办学,培养高水平的复合型俄语人才,借鉴和吸收先进的教育观念和管理方法,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目前,中俄各大高校均通过学术交流、学者互访等形式,来帮助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加强薄弱学科的建设,中俄合作办学对提高我国高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大有裨益。然而,语言类教学因为地区的不同用语习惯和风格显得非常的复杂,一般来讲,在语言教学中,都会通过单词学习、发音学习、语法学习等几种方式,教会学者该语言的基本运用方式,但实际上,某一词汇和语句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区域和民族,其表达的意思也有所不同。例如中文词语“我去”,在不同的俄语言环境中,其所表达的意思有着天壤之别,这就给语言的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困扰,只有对双方的语言习惯进行充分的研究和了解,才能让教学更具实用性。
一、当前中俄合作培养实用型俄语人才的现状
中俄联合办学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近十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它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国际化教育形式。中俄合作培养实用型俄语人才通常是采用合作教学或合作办学的模式开展。中国作为俄语大国,俄语教育不论在中学还是在高校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几年,由于各高校生源组成悄然变化,俄语生源逐年萎缩而零起点学生所占份额越来越高、俄语高级师资困乏、教学方法不得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国际化的进程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中俄双方的社会交流加强,双方同时需要大量实用型的翻译人才。因此,这种合作教学和合作办学的教学模式也就运营而生。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件,中俄双方的合作程度还比较低,无法高效的培养实用性俄语人才。其存在的问题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联合办学问题
联合办学,引进双方优秀的语言教学人才,进行交换生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原本存在天然的教学优势,但是很多学校在实施联合办学时,将这种办学模式的优势充分的体现出现,而是将尽力放在和如何降低办学成本、如何为双反教育工作者谋取更大的利益上面;一些学校甚至为了扩大自己的剩余,未对俄方的办学资质和条件进行严谨的考察,没有对自身的办学实力进行客观的,审核,盲目开展合作办学,结果导致双方在开始合作以后,每周的外教课程时间相当的少,很多学生甚至见一面俄语外教都是奢侈,学校只是大着中俄办学的旗号来扩大招生,徒有其名,耽误了学生的学习。
三、思想问题
中俄联合培养俄语实用型人才对于双反的交流发展来说都是有利的,但是一部分中方的俄语教师和俄方教师狭隘的为维护自己的教学资源,没有认真对待合作教学,对学生的教育有所保留;双方教育人才碍于所谓的面子,贫与交流,根本没有起到合作教学的作用,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上,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教学内容存在差异,课程进展衔接不切当。从外表上看,教师们都是用心教学,而实际上,他们确实各自为政,都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教学,暗地里较劲,比拼教学实力。
四、课程设置问题
大学中实施的俄语教学通常都是按照学生所选的专业进行分类别的教学,采取的也是双学位考核形式,例如法律+俄语、计算机+俄语等,这样的课程设置虽然增加了俄语教学点的专业性和对口性,看上去也的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而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并没有考虑到地道的俄罗斯人是如何使用语言的,也就是他们本土的说话习惯、说话方式,导致俄语教学内容与俄罗斯语言文化不相符,这与实用型俄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还有这“质”上的差距;另外一个问题则体现在课程设置与该专业的实际发展不相符,导致教学内容过时,使得学生在参加工作以后,因所学知识的落后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五、就业渠道狭窄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并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的理想”,而应当在实践中逐步实现这一要求。但是,培养出的俄语应用型人才并不是那么的令人满意。当前,国内俄语人才的就业形势令人堪忧,单一的俄语人才在求职过程中受到了冷落,仅仅依靠一门专业就想在社会上立足已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式,采取学科交叉的方式进行教学,教授的知识大都只与专业知识有关,而社会所需要的缺失全面性、综合性的俄语人才。所以,无论是双学位模式还是二外教学,都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俄语应用型人才并不是俄语+俄罗斯文学的模式,而是要懂得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如贸易、旅游、外事等方而知识的应用型人才。从目前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离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现在培养出的学生并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六、如何通过中俄合作培养实用型俄语人才
中俄合作培养实用型俄语人才需要根据上述文章中提出的问题,对人才培养模式、市场需求机制、课程设置以及教育模式等进行改革创新,建立较为稳定的教学合作关系,引进优秀的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善市场需求机制
在中俄联合办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吸收和引进俄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内容,绝不是只打招牌而忽视其内在的联系。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在俄罗斯的高等教育中,认真探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习俄罗斯的教育思路和理念,再依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应用,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和感受到俄罗斯方而的知识和文化,感受到俄罗斯人的思想和观念。
(二)完善课程体系
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俄语人才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改革。双学位和二外课程体系并不是毫无可取之处,保留双学位中专业教学和对应俄语教学的课程模式,转而对俄语教学内容进行改变,结合俄罗斯人本土的语言交流习惯,对应专业的最新发展,选择最具市场实用性的内容进行教学。与此同时,要加强中俄双方教师的沟通交流,共同制定课程进程,使双方的教学进度能够很好的衔接起来,避免教学混乱;外方教师要对中方的语言使用习惯进行充分的了解,使俄语教学更加精准的对应语言本土的使用风格。
(三)实施“二二分段、一年加强”的教学模式
依据“二二分段、一年加强”教学模式,合理设置每一时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实施过程中,双方需按照同一个教学重心,进行人才培养。对于需要出国学习的学生,中方教师应在学生出口前,对学生的进行基本用语习惯和方式的培养教育,并为其讲述国外的生活学习环境和风俗习惯;提前与外方学校进行沟通,对外语专业和对应的专业实施分段教学,而不是符合教学,降低教学和学习的难度,为了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可为根据学生的兴趣为其提供某一项其它专业的教学,辅修一年,扩大人才的知识面,全面满足市场人才需求,提高俄语人才的实用性。
(四) 创新教学目标
俄语教学可以从单一的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技能的培养,转化为科技、跨文化交际、谈判及函电基本知识,到专业能力的形成。从单一强调“俄语精”或“专业通”统一到“俄语精”+“专业通”。
(五)整合教学评价体系
在人才培养及俄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作法,可以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俄语课外教学活动。学生档案将全面、合理地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体现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个体差异和风格,持续记录学生语言学习的全过程,并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近几年来,高校发展很快,特别是在高校扩招后,而随之带来的问题也大大增加。因此教育界主要将注意力集中于资金投入、人才争夺、毕业生就业、教师待遇等较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许多高校都已经开始考虑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但大多数高校都是一个定性的定位,即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但是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俄语人才,满足这样需求的俄语人才应该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应该掌握哪些技能等等一些具体且需要定量回答的问题却少有人提起。而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确定高校俄语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即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由于高校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清晰,那么将直接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也就没有有效、规范和明确的监督机制。中俄合作培养实用型俄语人才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其实施的关键所在就在于双方教师如何开展合作,如何科学搭配不同的专业知识以及如何把握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战线,学校对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评价体系、教学目标及培养模式等因素均对人才培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只有真正从实际社会需求出发,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实用型的俄语人才。
〔参 考 文 献〕
〔1〕刘扬.黑龙江省对俄经贸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学术交流,2013,(02):93-95.
〔2〕张航.中俄合作培养创新性实用型俄语人才模式初探〔J〕.黑河学院学报,2015,(01):815-816.
〔3〕刘祥云.中俄联合办学视域下俄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9):729-730.
〔4〕彭文钊.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的俄语专业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理念与实践——以大连外国语大学俄语专业为例〔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4,(01):201-203.
〔责任编辑:陈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