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与发展:流浪精神病人的救助对策研究

2016-06-02刘风谢鹏芳谢娟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年3期
关键词:回归发展

刘风 谢鹏芳 谢娟

摘要: 社会转型与发展过程中,弱势群体作为社会变迁的副产品,生存与发展不断陷入困境,致使社会问题更加复杂化。流浪精神病人作为弱势群体中更为特殊的一类,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需要家庭、医护人员和社会力量的协同照顾、护理、关心和支持。基于对C市流浪精神病人的现状调查,从流浪精神病人回归社会、寻求自身发展两个方面出发,联动救助管理站、精神病院、公安局、居民等传统的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社区/家庭/中途宿舍、大众媒体等模式下的救助体系,完善和重构其社会支持网络,从而实现流浪精神病人的基本康复,回归家庭和社区,创造社会价值,实现自我发展,提高社会对流浪精神病人的认同感。

关键词: 流浪精神病人;回归;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3006507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关于流浪精神病人的特征,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阿道夫·麦尔认为,许多精神病都是一定人格对某种社会处境的反应,导致一个人发病的最大问题是他的希望或抱负与他的现实状况之间的不协调,而有些病人就是用白日梦来解决这一矛盾的。[1]朱凤宜等在对救助站送来的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现状进行分析时,以“三无”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展现了他们对所处社会环境反应的滞后。[2]张露莹等则认为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智商低于一般住院精神病患者,[3]更能体现其问题的复杂性要高于一般的精神病患者。

关于流浪精神病人的身心康复和社会发展,Lyons·J等认为,同辈支持(社会支持网络、支持小组)可以帮助精神病人在社区日常生活中建立与正常公民一样的社会身份。[4]斯班尔门认为,要在原有注重环境中理解人的基本框架基础上关注服务使用者的能力和发展。[5]童敏认为,中国大陆精神病康复多以精神病人家庭为服务介入对象。[6]丁振明认为,可以从患者、患者家属和护理工作者三个角度探讨社会工作方法在精神病院康复模式中的具体应用。[7]但是,从现实中发现,流浪精神病人的康复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仍处于缺失状态,亟待救助系统的“兜底”与保障。

综合以上观点,较之一般精神病患者,流浪精神病患者具有居所流动性、生活不稳定性、病因复杂性、病情难控制等特征,缺乏修复社会环境的内部(家庭)支持。对流浪精神病人的救助缺少完善的政策支撑,缺乏回归社区日常生活的路径和外部支持。因此,本文通过厘清传统救助模式中出现的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引起大家思考和关注,进一步提出联动模式下,社会工作者如何补充救助管理站的行政工作和社会服务工作;社会组织如何增能精神病院,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改善流浪精神病人住院康复阶段的生活环境;社区或遗失的家属或中途宿舍如何介入到流浪救助体系中,干预公安局对流浪精神病人的安置;大众媒体如何影响居民,改变其对流浪精神病人的看法,共同帮扶流浪精神病人回归社区。最终实现传统救助模式与联动模式的协同发展,构建完备的流浪精神病人支持系统。基本分析框架见图1。

图1流浪精神病患救助模式基本分析框架二、治标不治本:传统救助

系统的无奈与无助2003年6月,由国务院签发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8]这项救助不是对救助对象进行长期终身救助并使其生活达到一定水平,而是帮助其临时解决基本生存困难。相对于之前的收容遣送政策,该管理办法具有跨越性的意义。历经12年,该办法缓解了一部分底层群众的生活困境,调和了一系列社会矛盾,改善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国家与社会良性发展的关系。但是,随着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快速转型,流浪人员的救助力度只弱不强,对流浪精神病人的救助力度和救助政策更是漏洞百出,成为民政工作中的顽疾,也成为实现小康社会的巨大障碍。(一)行政救助程序拖沓行政救助的救助程序指的是政府或法律规明确授权的组织,在实施行政救助活动中所遵循的方法和步骤。对于救助程序而言,为保证程序公正,行政救助原则和制度应当体现这样一些内容:程序应当是中立的,没有偏袒的;程序应当是符合形式理性的,排除一切可能造成的不平等的因素;程序中应当有期限制度、说明理由制度、案卷制度等。[9]16然而,在我国救助管理办法中,流浪者一旦被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发现,首先要做的就是查明其身份。身份核实主要通过公安系统进行,前提是流浪精神病人提供身份证件。但流浪精神病人处于神志不清和精神分裂状态,无法提供身份证件,于是核查工作就会搁置。再者,即使流浪精神病人经过康复治疗,身份核实清楚,救助管理工作人员要找到其联系家人的方式,确认监护人之后才能办理出站/出院手续。如果家人不接,就要运用行政手段,通过服务对象户籍所在地的救助站批准或者同意接管,流浪精神病人才能被护送回乡。按道理讲,这些流程本该是正常的行政手续,或者是符合规律的处事原则,但是因为涉及救助站、精神病院、公安局等部门,关系到流浪救助对象的社会救助金等问题,救助过程中就会出现欺瞒流浪精神病人真实信息、拖延服务对象出站/出院等现象,导致从核查清楚服务对象的地址到“轮到”送其回乡,要经过大概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所以,救助程序不规范,各部门间不能协同合作,致使大批精神病流浪患者滞留在精神病院和救助管理站,不能及时享受家庭温暖。这一过程既是救助体系内部运作的问题,也是因处于社会急速变迁的阶段,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带来的压力,高强度的劳工作业带来的摧残,越来越多因精神失常流落街头的人需要帮扶。(二)行政救助流程繁琐受韦伯科层制的影响,行政体系内部的工作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同部分之间的协作不顺畅,救助管理站在这样的制度影响下,救助程序繁琐。

我国目前传统的救助模式实行分散化管理,缺乏规范的、权威的指标体系,现有指标之间缺乏协调性,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叠,有些指标残缺不全。特定情况调查机制不够完善,行政救助主体的自由裁量权过大,随意性强。流浪精神病人的救助采用的政策体系与一般的救助对象并无区别,流浪精神病人不知如何安置的问题在全国的民政工作中属于普遍现象。另外,我国救助程序主要在以下四方面规定不足:一是救助的法定条件,包括有关救助对象、救助物质的条件,救助的具体标准;二是救助的法定形式;三是救助机关的法定权限,必须规定不同的行政救助由不同的救助机关实施;四是救助的具体步骤,如申请、审查、批准、实施等具体的程式。[9]21-22例如,在对C市救助管理站站长访谈时,他说“我们的工作非常多,每天要送1—2个人回乡,只有我们能送(或者有家人来接),其他人不允许的。”①因为牵涉当地救助站与服务对象户籍所在地救助站之间的接洽工作,手续繁多,环节复杂。经过社工的努力,争取了一次送服务对象回乡的机会,也仅仅限于本市内的。救助流浪程序见图2。

图2精神病患救助程序三、回归与发展:救助联动

模式的高效与高能C市流浪精神病人主要有两种入院方式,即110派出所护送和救助站护送。统计发现,在自然特征上,C市精神病医院共有227名滞留对象,80余名女性,110余名男性,155名患有精神分裂症,多是30岁~50岁的青中年。在社会特征上,流浪精神病人以男性未婚者居多,女性已婚者、离婚者较多;整体文化程度偏低;在认知沟通能力上,这一群体中经治疗近50%恢复认知沟通能力,但仍有20%左右依然丧失认知、语言功能。近27%的服务对象心理防御机制强、不愿意与人沟通的病人。②(一)回归:社会支持系统的联动1.社会工作者与救助管理站的联动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工以其专业的手法、精准的服务、本土化的理念和熟稔的工作技巧建构着社会治理大背景下不同群体的生活。社工对流浪精神病人的康复工作更是在刚性救助制度下一种服务的补充。不仅能够帮助救助管理站减轻工作负担,还能为流浪精神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训练他们的社会技能,促进康复。救助站联动社会工作者,服务流浪精神病人是现阶段民政兜底工作的重要力量。在对C市的流浪精神病人服务过程中,经过社工核查信息发现:男区共有160人,地址不准确的有32人,交流困难的(包括聋哑人员和神志不清难以沟通人员)有39人,有家人了解情况的10人,涉案的有8人,出院或被接回的有25人,转病区的有10人,离世的有1人,被救助站护送返乡的有33人,活动区面积约70平米;女区共有107人,地址不准确的有23人,交流困难的(包括聋哑人员和神志不清难以沟通人员)有43人,医院联系到家属的有15人,有家人了解情况的2人,出院或被接回的有16人,被救助站护送返乡的有8人。③因此,社工运用专业方法和技巧解决了50%的救助难题,帮助流浪精神病人康复率④达到31%。⑤减轻了精神病院的工作负担,缓解了救助站与精神病院在护理病人方面的矛盾,同时也满足了流浪精神病人康复训练的需求。2.社会组织与精神病院的联动社会组织是社区治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社会组织不仅能提供资源,还能够推动流浪精神病人的康复。精神病院是救助站的合作单位,除去为流浪精神病人护理之外还有其他日常工作,单凭医院医护人员,其精力有限。吸纳社会组织参与救助活动,不仅能够改善流浪精神病人的生活环境,还能减缓其社会功能衰退。因此,社会组织是为精神病院和流浪精神病人增能的重要力量。调查发现,C市志愿者协会与精神病院的联动工作机制没有形成,导致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工作态度消极;流浪精神病人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康复活动单调。C市启辰恒福社会工作机构作为本土的唯一一家社会组织,入驻精神病院之后,为院方带来了很大改变,提升了医护人员的自我认知,改变了其对流浪精神病人的态度。3.社区/家庭/中途宿舍联动公安局作为传统救助系统中的重要角色,公安局依法执行对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协助救助站为整顿市容而努力。流浪精神病人是边缘群体,缺少资源获取能力、情感表达能力以及生活保障能力;流浪精神病人作为边缘群体,存在身体特征的污名化、精神特征的贬低化、社会特征的模糊化等问题。较之有家属陪伴的精神病人,该群体或流浪街头,或被收容在救助管理站,或暂留在精神病院接受康复治疗,登记的名字多以其特征命名,或以“收容地+数字”编号;较之一般的救助对象,如低保户、五保户等,该群体没有对口的救助政策帮扶,没有人身自由,没有选择的权利,还被限制活动范围和活动内容。根据调查发现,C市精神病院托管的200多名精神病流浪者中,只有不到20%的对象能够回到户籍所在地,绝大部分在精神病院和救助站的院舍度过。社区、家庭或者中途宿舍是提供其康复最好的环境,公安系统在接触到这类群体时,能够联动社区、家庭和中途宿舍,帮助流浪精神病人提供足够的归属感,是帮助其康复的最好方法。(二)发展:社会支持网络的推动社会支持网络是指一组由个人接触所构成的关系网,透过这些关系网,个人得以维持其社会认同,并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服务、讯息、新的社会接触等。通过对C市C医院的调查,笔者了解到,流浪精神病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很小。调查发现,除了医院与救助站的一些帮助与极少数的家人关怀,很多流浪精神病人得不到更多的关注与关心。1.良好的自我认知助力康复自我认知指个体认为自己是区别于他人和物体的独立个体,是个体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我是谁”的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认识。对流浪精神病人来说,正确找到自己的非理性信念是关键,通过合理情绪疗法使其领悟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借助巩固治疗的手段使病人习惯采用合理的方式思考问题,同时自身要提高生活信心和积极性,减少悲观失望及堕落的负性想法,并为此做出努力。在精神状态较佳时,要承认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回避精神病的存在,要学会与病为友,慢慢走出困境。

流浪精神病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与相关技能培训,不断充实自己,实现就业或再就业,提高工作能力,减轻病态行为,早日回归社会。2.大众媒体与居民的联动作为民众的“眼睛”,了解社会百态的“窗口”,媒体应该呼吁大众关注关怀流浪精神病人,宣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唤起家人与社会的责任意识;宣传推广精神卫生知识,消除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误解;登载流浪精神病人表现好的和他们做的手工作品照片,让人们减少对他们的歧视与偏见,帮助病人“去标签化”,为病人回归社会营造一个爱的怀抱,同时监督社会支持网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公众则对流浪精神病人能有客观的认知,并对其表示关心与支持,能够欢迎病人在社区里康复,督促与配合社会支持网络体系的实施。同时,社会各界都应该关注到流浪精神病人这一弱势群体,来关怀流浪精神病人。社会慈善机构和志愿者协会等非盈利组织可以提供衣物、书报、添置病人康复娱乐器材,多来陪伴病人,把既有就业愿望又有就业能力的病人分批次地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内部造血功能。当他们能够康复回归社会时,就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

总之,媒体、社会大众要联动起来,利用媒体的力量传播正能量,影响居民对流浪精神病人的看法,接纳这一群体回归社会,使他们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带来力量。媒体联合居民共同影响流浪精神病人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与完善。 3.家庭、邻里与社区的联动从家庭方面来说,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最初场所,是个人感情寄托的重要单元,是休闲和精神放松的最长久所在,也是个人基本物质保障和精神动力的来源。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关怀与支持,可以使人得到精神安慰和寄托,消融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苦恼和挫折感、缓和精神紧张,获得前进的动力;在家庭中获得被接受、被爱的感受,有助于家庭成员保持积极的情绪和健康的身心,增强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流浪精神病人如果能够得到家庭的支持和接纳,无疑是得到了最重要和最牢固的支撑。为了能够让流浪精神病人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家庭成员需要正确认识精神疾病,了解一些精神病的基本常识。家庭成员需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忍耐力,尝试着去接受病人的精神病,并把精神病当作普通的疾病看待,消除对病人的歧视。另外,朋辈群体和邻里可以给病人一些包容、理解和尊重,不要忽视他们的存在,也不要特意疏远他们,给他们一定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心。很大程度上,家属之所以不愿接病人出院,主要原因来自于邻里们的反对和歧视。

社区可以设立社区康复站进行康复治疗,让病人置身在一个社会环境中更好地学习和恢复。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能够让病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实现其自身价值。理想的状态是在社区、街道建立工疗站,让精神病患者在这里进行康复治疗,同时为他们提供庇护性就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还需要政府进一步推进。在美国,基本上每个社区都有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帮助精神病患者康复治疗。另外,还有大量专业的社会组织、协会活跃在社区对精神病人进行帮扶,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精神病人给市民造成的恐慌,国内不妨借鉴这一做法。

四、结语:构建“善治”的救助网络

“生活中到处都是治理术”,作为现代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目标,社会治理更加注重多元参与和协调治理。针对流浪精神病人的救助问题,需要多方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一)完善社会救助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流浪精神病人的权利保护加强精神卫生立法工作,进一步改善流浪精神病人的卫生状况,保护流浪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防范对病人的歧视与侵害,使病人得到及时合理的诊断、治疗和看护,同时保护病人的家庭成员和社会大众,让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10]建立流浪精神病人法律工作站与援助中心,切实加强对他们权力的保护和落实。针对精神病医院对其精神病人的辱骂和殴打行为,相关部门必须批评警告甚至是严厉惩治,让流浪精神病人的身心能够处在一个相对有安全感的环境里。医院要落实精神卫生法律法规,保障流浪精神病人的的基本卫生条件,改善其生活的卫生环境,相关部门要严格加强对精神病医院的卫生监测。(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强调流浪精神病人的特殊性我国对流浪精神病人的社会保障福利方面的关注严重不足,基本上没有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流浪精神病人的福利。对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需要不断完善流浪精神病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与实施细则,全面扩大和落实流浪精神病人社会保障福利政策。流浪精神病人回归社会之后,可能仍需要药物医治,却一时难以有经济来源得以维持药物治疗,或者是家庭在治疗病人的过程中已经花费大量的金钱,从而导致无法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甚至整个家庭因此陷入贫困状况,此时国家就需要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给予这种家庭经济补助,完善对流浪精神病人的社会救助制度。另外,国家在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以及失业社会保险上加大对流浪精神病人的支持和保障。让他们的老年生活有保障,生病能去医院及时治疗,回归社会后更加有信心就业,实现人生价值,在失业后仍然能够享受一般人的福利待遇,甚至更好的社会保障福利。有了政策支持,流浪精神病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会变得越来越牢固。(三)加快推动职业教育,促进流浪精神病人就业加强流浪精神病人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提高流浪精神病人的教育层次。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必须不断完善精神病人的教育体系,提高精神病人的教育覆盖率,建设精神病人特殊学校。并且要开展适当的职业教育以及在职培训,通过职业教育培训,提高流浪精神病人的素质与劳动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完善精神病人高考招生、就读优惠政策,让更多的精神病人能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此外,政府通过政策鼓励与政策调整,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促进残疾人就业。[10]政府可以强制性要求国企设立就业岗位,社会组织也可以适当设立精神病人就业岗位来促进就业和流浪精神病人的再社会化。(四)正确引导公共宣传,促进家庭—康复机构—社区协调康复发展政府和社会组织广泛开展公众对精神疾病的正确认识宣传教育,大力开展对精神疾病的正确认识宣传教育,唤起公民对精神卫生和住院精神病人的关注。反对歧视精神病患者,消除偏见,为流浪精神病人融入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消除社会对流浪精神病人的偏见和歧视,能够更好地促进亲缘支持网络对病人的接纳和支持。流浪精神病人的康复模式可分为家庭康复模式、机构康复模式和社区康复模式,主要措施包括社会康复、职业康复和教育康复。[10]为了加强流浪精神病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必须要将流浪精神病人的康复工作纳入社会卫生改革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加强专业康复机构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康复事业,通过家庭、康复机构、社区三者之间的协调,积极开展流浪精神病人的康复工作。

精神病人在康复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患者自身的康复训练、家属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及耐心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医院、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和谐精神病人与家属及医院的关系。医院及医护人员要摆正态度、遵守医德、以人为本,多些陪伴与鼓励,活跃精神病人的思维,减缓精神病人的社会技能退化速度,进行更多的康复医疗活动。家庭则要付出更多的支持,从心里接受他们,给他们一个温暖的环境,在精神病人康复出院后,家是他们最好的疗伤归宿。而社会要积极接纳他们的重新回归,给予他们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从全人观出发,给他们进行充权与增能,进行社会培训,在优势视角的指导下,消除歧视与偏见,实现他们的就业与再就业,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最终实现回归与发展。形成在医院悉心照顾、康复医疗,出院家庭接纳、温暖心灵,社会包容开放、公正平等的全程支持服务,医院、家庭和社会全程联动,编成一个巨大的安全发展网络,让流浪精神病人真正享受到自身发展的成果。

流浪精神病人的回归与发展之路仍是漫长而艰辛的,这就需要努力提升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加大社会支持力度,建立“工作治疗—娱乐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四位一体的综合康复治疗模式。对流浪精神病人有一个正向的认知,使病人能重新认识自我,帮助流浪精神病人提高使用社会支持网络资源的能力,构建完整的“流浪精神病人—医护人员—社区—家庭—政府”五位一体的社会网络系统,采取“家庭接纳—医院护理—救助站帮扶—个人发展—社会支持”五位一体的解决措施,最终实现“善治”目标。

参考文献:

[1]邱鸿钟.癫狂梦醒:关于精神病人体验的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0(11):55-57.

[2]朱凤宜,李晓玲,李湘,等.对救助站送来的流浪精神障碍113例患者的现状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0(23):30-34.

[3]张露莹,侯吉星,戴尊孝,等.流浪精神病患者与普通精神病患者智力比较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01):30-32.

[4]LYONS J, COOK J , RUTH A, etal. Service delivery using consumer staff in a mobile crisis assessment program[J].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1996(32):33-40.

[5]SPEARMAN L.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social work practice in mental health: Building on strengths[M]∥TUULA HEINONEN, ANNA METTERI. Social work in mental health: lssues,developments,and Actions. Toronto: Scholars Press, 2005.

[6]童敏.社会工作的机遇与挑战:精神病人社区康复过程中的社会服务介入[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5.

[7]丁振明.社会工作介入精神病院康复模式的探索[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26-30.

[8]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EB/OL].[2003-06-20].http:∥baike.SO.com/doc/6726915-6941184.html.

[9]杨鹏:行政救助制度的程序机制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回归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