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楠[Machilus nanmu(Oliver)Hemsley]学名订正过程及四川所产形态特征
2022-02-14张炎周王小梅陈波焦晋川钟金
张炎周 王小梅 陈波 焦晋川 钟金
摘要 根据现有研究资料,对润楠[Machilus nanmu(Oliver)Hemsley]的学名订正过程进行了总结。结合实际调查,对四川产润楠的形态特征作了补充,同时列出了润楠属常见种的检索表。
关键词 润楠;学名;订正;形态特征
中图分类号 S 79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1-0110-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1.028
Summary on the Revision Process of Latin Name of Machilus nanmu (Oliver) Hemsley and Its Description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duced in Sichuan
ZHANG Yan-zhou1, WANG Xiao-mei1, CHEN Bo2 et al
(1.Sichuan Forestry and Grassland Surve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Chengdu, Sichuan 610081; 2. The Forestr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in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Sichuan 610081)
Abstract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data, the revision process of the Latin name of Machilus nanmu (Oliver) Hemsley was review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investigatio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chilus nanmu (Oliver) Hemsley produced in Sichuan were supplemented, and the search table of the common species of genus Machilus was listed.
Key words Machilus nanmu (Oliver) Hemsley;Latin name;Revision process;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作者簡介 张炎周(1972—),男,湖北荆门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植物学科研和林业资源调查工作。
收稿日期 2021-05-01
润楠[Machilus nanmu(Oliver)Hemsley]为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藏、滇、川,天然分布较为稀少。由于木材珍贵,屡屡遭受盗伐,在司法实践中需要进行准确鉴定[1]。近年来,由于其原生地开展各种重大工程建设,需要为其提供保护或者迁移措施。由于可以作为楠木木材进行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在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上述工作都需要首先对该种及其近缘种进行甄别和鉴定。
由于该种的发表、命名和形态描述在历史上出现长期的混乱,先后出现4个种名[楠木Persea pingii Oliv.,滇楠Phoebe nanmu(Oliv.)Gamble,细果润楠Machilus pingii Cheng ex Yang,润楠Machilus nanmu(Oliver)Hemsley],使得众多植物学检索工具书上的描述语焉不详,或者与其他多个种的形态描述互相交叉,给鉴定工作带来相当的困难[2-7]。为修订这些不足,我国的学者经过细致考证,最后才得以确认[1,8-9]。
笔者从解决野外鉴定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有关文献,对该种的分类地位、学名订正、形态描述、研究历史等文献进行了回顾,并结合实际工作,对四川产润楠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补充描述。
1 润楠属(Machilus Nees)属名的确定及其近缘属的形态区别
润楠属隶属樟科樟亚科(Subfam.Lauroideae Kosterm.)鳄梨族(Trib.Perseae Mez.)鳄梨亚族(Subtrib.Perseineae Mez.),世界约有10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及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产84种4变种[9-11]。
润楠属(Machilus)属名由Rumphius在1743年首次发表,其后Kostermans、Desrousseaux对Rumphius和他们本人的标本均进行了研究,最后于1831年由Nees进行了科学诠释,形成了清晰合法的现代Machilus,为Meissner、Hooker、Hutchinson、Lee等所承认[1,8-9]。但是,传统的形态分类学一直难以解决Machilus的归属问题,而基于分子片段序列分析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也同样存在争议[12-13],与其近缘的属主要是鳄梨属(Persea Miller)(四川仅有引种)和楠属(Phoebe Nees)[9,11-13]。
润楠属与鳄梨属在分类学上分开和合并多次。但是韦发南等研究认为二者不宜合并,并指出二者在内外轮花被裂片是否相等、果期花被裂片的质地、是否宿存、分布地区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14]。润楠属和鳄梨属区别在于:前者的花被裂片在果期宿存,极少脱落,如脱落,则内、外轮全部从基部脱落,强烈反卷,很少张开,多伸长,外轮与内轮花被裂片相等或近相等,多为纸质,极少为薄革质;花柱早落。而后者的花被裂片大多宿存,或内轮从基部的1/3~1/2处脱落,极少从基部脱落,紧贴、直立或近于张开,大多不伸长,花被裂片外轮明显比内轮短,常短于内轮的1/2,革质到木质,很少为薄革质;花柱有时宿存[9,12-17]。
同样,润楠属和楠属的形态十分相似。二者只是在顶芽的鳞片及其脱落后的疤痕、果实形状上略有差异,明显的差异还是发生在果时宿存的花被片是否紧抱果,是否反卷。润楠属宿存的花被裂片先端 l/3不枯萎,花后不变厚,多为纸质至薄革质,强度反卷,且不坚硬;而楠属花被裂片上半部边缘膜质而枯萎,下半部直立增厚而坚硬,宿存且紧贴于果上。
正因为从形态学上上述3个属的差异不大,所以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某些物种交叉归并或者错误归并的问题。为便于实际的鉴定,将上述3个属的基本形态特征列表说明(表1)[12]。
2 润楠学名的订正过程
2.1 楠木Persea pingii Oliv.、润楠Machilus nanmu(Oliver)Hemsley、滇楠[Phoebe nanmu(Oliv.)Gamble]發表过程及其订正
据李树刚、韦发南考证,英国人D.Oliver在1879年把A.Davenport、E.Bradford和F.Vincot等人从我国得到的3份标本拼凑一份“模式标本”,并命名为楠木Persea nanmu Oliv.,于1880年发表于Hooker’s Ic.Pl.14:10,t.1316。这3份标本分别来自我国云南、四川、重庆,植物器官包括1份营养小枝、1份叶片和1份有花小枝,收于英国皇家植物园(Royal Botanic Gardens,Kew)。后来Hemsley认为,该种应该归入润楠属,于1891年在Journ.Linn.Soc.Bot.26:376 发表为润楠Machilus nanmu(Oliver)Hemsley。1914年,又被Gamble归为楠属,在 Sarg.Pl.Wils.2:72发表为滇楠[Phoebe nanmu(Oliv.)Gamble][8]。
1982年我国学者李树刚和韦发南在编写《中国植物志》第31卷时,苦于无法查阅上述“模式标本”,同时又在云南南部、西部及西藏墨脱发现一个楠属的新种,遂根据D.Oliver发表的原描述、模式标本照片及附图将该新种勉强定作滇楠[Phoebe nanmu(Oliv.)Gamble]。这一误动,也导致了我国很长一段时间植物志中的模糊。
1988年,李树刚和韦发南从Kew借到了这个“模式标本”,终于发现它实际上是由3个种的标本拼凑而成这一错误,这3个种分别是:桢楠Phoebe zhennan S.Lee et F.N.Wei,Machilus sp.,细果润楠Machilus pingii Cheng ex Yang。随即他们选择位于那张“模式标本”的台纸上方的具花标本作为后选模式,即细果润楠M.pingii。由于细果润楠M.pingii发表的时间晚,李树刚和韦发南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相关规定,采用Machilus nanmu(Oliver)Hemsley为这个种的合法名称,中文名定为润楠,又名滇楠。
与此同时,李树刚和韦发南将1982年误定为“滇楠[Phoebe nanmu(Oliv.)Gamble]”的那个新种重新进行了描述,并发表为白背楠Phoebe glaucifolia S.Lee et F.N.Wei[1,8]。
2.2 细果润楠Machilus pingii Cheng ex Yang发表及其更名
细果润楠Machilus pingii Cheng ex Yang是20世纪40年代初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杨衔晋在四川凉山地区采到的新种,后来由郑万钧于1945年发表在《中国西部边境研究》上。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实际上就是M.nanmu(Oliver)Hemsley,遂由李树刚和韦发南在1988年归并为M.nanmu[1]。
至此,我国学者终于订正了有关这个种的混乱和模糊认识,2009年出版的《Flora of China》正式确认:润楠(滇楠)的学名为Machilus nanmu(Oliver)Hemsley,而Persea nanmu Oliv.,Machilus pingii Cheng ex Yang和Phoebe nanmu(Oliv.)Gamble均成为了异名。订正的历史过程见表2。
3 四川产润楠(滇楠)Machilus nanmu(Oliver)Hemsley的形态特征
根据目前所见到的文献,润楠在四川产于叙永、屏山、雷波、峨眉山、洪雅、荥经、雅安、芦山、都江堰和成都等地,其中主产于屏山、雷波、峨眉山、雅安,生于海拔500~1 800 m,为孤立木或生于林中。在云南麻栗坡、绥江,重庆的酉阳、北碚等地也有分布[1-7]。
在四川产区,润楠的基本形态特征与文献[1-7]中对“滇楠Phoebe nanmu”和“细果润楠Machilus pingii”的描述基本一致,但是营养器官的形态更为丰富,根据笔者的观测,特征如下:常绿乔木,高可达30 m,胸径达1.2 m。树皮灰褐色。小枝细,扁圆柱形或略有棱角,一年生枝幼时黄绿色至黄红色,密被黄褐色短柔毛,老枝无毛或有疏柔毛。芽鳞近圆形,密被灰黄色绢状毛。叶薄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倒披针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8~18 cm,宽2~10 cm,先端短渐尖或凸尖,基部楔形,不下延,上面无毛或沿中脉有毛,老时无毛,下面被平伏的黄褐色短柔毛,幼时被灰黄色柔毛,上面中脉粗壮凹下,侧脉6~13对,弧形,不明显,细脉在叶缘网结并渐消失;叶柄粗,长达2.0 cm,被毛,老时无毛。圆锥花序近顶生或生于新枝下部,长5 cm~15 cm,被灰黄色柔毛,末端分枝4~7。花小,淡黄色,长3~4 mm,花梗与花近等长,被毛;花被片长圆形,近相等,卵圆形,花后伸长,两面被绢毛;花丝基部被长柔毛,第3轮基部腺体具短柄;子房卵形,与花柱无毛,柱头不明显或略明显。果卵形或扁球形,老时黑色,长约9 mm,径5~7 mm;果梗略增粗;宿存花被片革质,两面被毛,多少松散而不紧抱果,反曲。花期3—5月,果期8—10月。2020年秋季至2021年夏季笔者在四川省屏山县、雷波县均采集到了标本,见图1~6。
4 润楠(滇楠)Machilus nanmu(Oliver)Hemsley四川产区的相近种及其区分方法
根据现有资料和实际调查所得,四川的润楠产区中,较为常见的种有8个,主要鉴定依据和方法参考《中国植物志》《四川植物志》等相关工具书,并结合笔者观察结果,编制检索表如下,供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
参考文献
[1] 何飞,隆廷伦,刘兴良,等.保护植物润楠资源现状及分类学地位探讨[J].四川林业科技,2012,33(5):29-30.
[2] 四川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四川植物志:第1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3]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3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4] 中国树木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树木志:第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第3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6]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西藏植物志:第2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7] 杨钦周.四川树木分布[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7.
[8] 李树刚,韦发南.楠木名称考订[J].广西植物,1988,8(4):297-300.
[9] 钟义,程欢,邓雄,等.润楠属植物分类学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3):7617-7619.
[10] WU Z Y.Flora of China:Volume 7[M].Beijing:Science Press,2009.
[11] 李锡文.中国樟科植物一些修正[J].云南植物研究,1988,10(4):489-492.
[12] 陈俊秋.樟科润楠属植物系统学研究[D].勐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8.
[13] 陈俊秋,李朗,李捷,等.樟科润楠属植物ITS序列贝叶斯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J].云南植物研究,2009,31(2):117-126.
[14] 韋发南,唐赛春.关于樟科润楠属和鳄梨属的分类界线问题[J].植物分类学报,2006,44(4):437-442.
[15] 韦发南,王玉国,何顺清.中国樟科润楠属植物一些种类修订[J].广西植物,2001,21(3):191-194,287.
[16] 韦发南,唐赛春.中国及越南樟科润楠属植物一些种类的修订[J].广西植物,2006,26(4):345-348.
[17] 傅立国,陈潭清,郎楷永,等.中国高等植物:第3卷[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