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古籍《杂病源流犀烛》气功文献辑录与注释(二)

2016-06-02宋天彬

健身气功 2016年3期
关键词:丹田意念

文 宋天彬

中医古籍《杂病源流犀烛》气功文献辑录与注释(二)

文 宋天彬

(续上期)

北旋式(与南旋式相反,此处功法都是从后背下手修练,背北面南,故称北旋式。)

艮背诀窍:易曰:艮其背。艮者,止也,其象属土。背从北方水,属于阴;心从南方火,属于阳。人能以南火而投入北水之中,得以水火交而既济(上坎下离,坎为水,离为火,水润下,火炎上,故曰水火既济,也是阴阳交泰的意思),所谓洗心退藏于密也(内丹术语,即周天功之沐浴。《性命圭旨 退藏沐浴工夫》:“《易》之洗心退藏于密这句话头,唐宋神仙为之沐浴,近代诸人标为艮背,总只是这个道理。这个窍始原夫心,属乎火,而藏之以背之水,洗之之义也。心居乎前而藏之以背之后者,退之之义也。”实际上是意守后背,排除杂念而入静,使心肾相交)。盖五脏六腑根蒂,皆系于此。所谓止者,先立内念之正,而止外念之邪。然大道贵无念,虽立正念,亦是念也。当明内外两忘,以忘而离妄,必先忘其外者,而后定其心,自忘其内也。故初学之士,静坐片时,将万虑扫除,宁神定志于本穴之中,背之腔子里,平心元虚处(平心静气,意守后背虚设的腔子,十四椎下的命门穴,是藏肾精和元气之处,故曰元虚处)。初起口念太乙救苦咒(太乙即北斗星,也是太一、太极,道家奉北斗星为神明;也是内丹术语,一指脑神,即元神;二指先天元气,即肾间动气。救苦咒求北斗星保佑,虽然涉于迷信,但是属于一种自言自语的心理暗示。这种良性的自我暗示,对健康是有利的),而渐归于心,归于背,存无守有,念兹在兹(意在这,念也在这,即时时刻刻,不离这个),有复冥于无(意守变为虚无),神自虚而灵矣(练功入静达到虚无的状态,就会出现灵感,开发人类聪明智慧,所谓定静生慧。这点已经为练功实践所证明。这里的“虚而灵”并非迷信)。

行庭:吾身一小天地也,周身360骨节,七孔八窍,一窍相通,窍窍光明。而乾旋坤转,前属于天,后属于地,前从左旋,后运右转,前后相通,周乎其天,则知人与天一矣。其法从艮背守念,念而提出腔子,行其背数十回,复收归腔;稍空,又运行至两肾之间,念刻许(意念存想片刻)从肾中意想,溯尾闾,起运上泥丸,经明堂(内丹术语,其说不一。1.喉咙以下。2.两眉之间,深入1寸,即上丹田。3.肺。4.脾。5.元神居所,即上丹田。6.自心胃至,脐上。7.中丹田之左和下丹田之左。8.中医术语,指鼻子或鼻准,此处指鼻子),人中,接下承浆(任脉穴位,在前正中线唇下凹陷中,主治头面口齿疾病),降重楼,至于心脐之间,约以脐上三指为则,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之中,而为立极定枢(确定轴心之义),悬一斗杓(想象虚悬一个北斗星的斗杓),行于脐下一寸三分。斡旋上升,左转于心之后,右旋下降于肾之前,循环不息。上行由背之北,下行由脐之南,如北极定枢,斗柄推旋者。若转则以意随之,不转则以意引之,久而炼度,所以混其气,且所以和其神也。

通关:从北极定枢,斗柄大旋三遍,天地包罗,行于脐下,分开两路,旋下两腿之前,联络不绝,双行转脚底,向后绕元海,上至命门会合,从右转左,大旋三遍。从椎骨(此处指大椎穴)下分行两肩,经肘后外关达掌心,循内关过肩井,由项后透泥丸,行明堂,渐落双瞳,自面部下胸膈,会心窝,从左转下降,大旋三遍。如前脐下分开,循环遍体,周流运行,卯酉二辰行之(卯酉周天),或九度,或二十一度而止,慎勿执着,若有若无,此所谓炼其形和其气也。

绦法:从归元注念起,用意左边,运绦(绦是绦带,想象行气如运行一个绦带)过腰,从右旋上,至左肩膊,绦至胸前行旋过右膊,后下旋至腰,如法运数十回。而又复绦上行,周而复始,不必计筹(筹是筹码,此处指计数),使前后融洽。或从艮背起手,转绦而前,左右次序,会意行之。

涤秽:其法,在胃口旋入,凭虚而行,运入大肠,由左绕右(按:现代解剖学升结肠在右,降结肠在左,由右绕左为好),回旋九曲,以真气涤垢(洗涤污垢之义),转出谷道(文言,指肛门),嘘往吸回。自右而左,旋出胃口,收归元海,静念刻许,以还本位。此法不宜轻用,凡送浊气出谷道外,即随念吸转,慎泄真气(按:言过其实,不必在意)。丹法有云:勿使尾闾坠(内丹术语,即尾骨之端,其下有长强穴。尾闾下坠是真气下泄,炼内丹尾闾关是任督二脉交会之处,提肛收腹,以固真气,谓搭下鹊桥。此法锻炼会阴肌肉,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防治会阴松弛、痔疮、中老年人尿失禁等),盖谓此也。

运规十二则:

1、身若安和,气不必运,宜当守静定息,节饮除欲,则百病不生。若身稍有丝毫不快,宜速行运功,免气久滞,积成大病。故设调养之功,用之须得其宜。然运法如风车样,不疾不徐,皮里膜外,挨次运去,可大可小,任意收而放,放而复收,男左女右,阴阳之分,一动一静,天地之行也。(按:可见周天功并不神秘,只是以良性心理暗示来改善生理功能,只要能入静,可以随意练习,不必拘泥于经络走向。)

2、行功之时,目视顶门(即额头,目视顶门是以意念内视上丹田,不可用力上视,易出偏差)微露一线,迎天地之光,返照内景(意守内脏,想像看到了),勿全下视,免致昏沉驰念。

3、却病坐功,不比真修磨练,每按时坐香后(古时练功以烧香计时,即坐功到一炷香燃尽),欲睡即睡,睡则病者精神完足。若心血少不寐,可定意想归元,或依法运转,神自安而寐矣(按:失眠最怕焦虑,气功治疗失眠之妙法:净心,意念专一)。

4、开关之说(内丹术语,1.指练小周天,内气打通任督二脉。2.指内气运行,打通周身关节),学者不必用意(顺其自然),候到自然通透。盖静中运用,无念自是水升(意念属火,意念过重,火旺耗水,阳盛伤阴,故曰无念自是水升,即养阴之义),不然则为火矣。或腹中响声(肠鸣),或两肾微动(此处指外肾—睾丸,即提睾反射),或背或眉端隐隐如蚁行,手足似一线冷风,皆现真境也(即真境界,内丹术语,谓活子时产药的景象,《金丹四百字·序》:“炼至此,泥丸生风(上丹田),绛宫火炽(中丹田炽热),谷海波澄(下丹田平静);夹骨如车轮(脊背滚动感),四肢如山石(沉重感);毛窍如浴之方起,骨脉如睡之方酣;精神如夫妇合欢,魂魄如子母留恋。此乃真境界也。”丹经提示:“忌对景欢喜”要“防危虑险”,以免“走火入魔”。这些所谓“八触十六景”等感知觉异常和幻觉,只是表面现象,不可作为成功的标准,妄意追求)。亦有阳火冲病根,肠内有声,即用真意逐响运旋,彻而散之。

5、凡行气过峡处或昆顶(头顶),须多旋绕数十匝,令气浸灌为妙。闲时如不守前后二窍(神阙命门),悬心于空虚地,四大皆空(佛家学说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地、水、火、风四种物质组成,简称“四大”,称为“色界”。能悟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称为四大皆空),无人无我,极为养火之法,又名休息以养其气。若运法无时度,则神敝疲,比如伐兵劳顿,而又遇劲敌,岂不危乎。(按:可见“周天”、“行庭”等等只是为了排除杂念的权宜之计,过度用功,有意追求,结果适得其反)

6、观灯玩月,目向外射则伤神,返照于我,多益于我,其他自可以类推。

7、却病工夫,须立课程,逐日检点,勿失其时,日日如是,提醒缜密(谨慎周密之义,也是细致精密之义),自不间断而效。

8、运气当由后而前,以取西北方水,而灌东南方火,不可逆此。或有传法,各关节处,不必打圈,直行亦可,行后定要收归元位(此处指意念收回到下丹田)。退欲火法,注念气海,记数斡旋,或运尾闾升降之法,邪火自散,大固元阳(中医学术语,元气又分元阴、元阳,元阳是生命最根本的动力,即肾中的命门真火)。

9、入定看书,易于通悟,坐下止念为先,定神元海,不以目睹,而以心视,不以心视,而以内观。盖神有所敛,不至散于外,受益自无穷尽矣。

10、嘻笑场中,最易耗神,令人疲倦。得以内敛音声,言语少减,或气穴中发(中医学术语,指经气所注的穴位,此处指下丹田气海),神气亦不觉其耗。

11、上丹田穴,最可养性,亦可注念,为藏神之府。运法旋至鼻柱,七窍之宗,斡行入内些些,则耳目口三宝,皆有灵矣。(按:意守上丹田不可过度,特别是高血压阳气旺者,要慎重,以免气冲头。)

12、想涌泉穴,最能健步行动,略得运法,血脉自可以流通,而不伤筋,省气。(按:气血虚,血压偏低者慎用,以免血压过低大脑供血不足。)(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丹田意念
菜市场离我只有一百步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意念修复功法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一)
太极拳推手练功“用意”浅悟
唤醒丹田方法之我见
仰望
“唤醒丹田”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