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胎三七汤联合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妊娠结局及血清P、β-HCG、E2的影响
2016-06-01田昕
田 昕
(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铁煤集团总医院,辽宁 铁岭 112700)
保胎三七汤联合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妊娠结局及血清P、β-HCG、E2的影响
田昕
(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铁煤集团总医院,辽宁 铁岭 112700)
[摘要]目的探讨保胎三七汤联合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妊娠结局及血清P、β-HCG、E2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先兆流产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地屈孕酮联合保胎三七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妊娠结局及治疗前后血清P、β-HCG、E2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P、β-HCG、E2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其中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均<0.05);观察组足月妊娠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保胎三七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患者足月妊娠率,同时对改善患者血清P、β-HCG、E2水平也尤为重要。
[关键词]保胎三七汤;地屈孕酮;先兆流产;妊娠结局
先兆流产是早期流产的临床分型之一,也是妊娠早期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其发病率约为20%,该病症临床表现为血性白带或阴道暗红色出血、下腹疼痛、腰酸等[1]。治疗多以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孕激素等药物开展保胎治疗,但是此类要过在孕早期过量使用可导致胎儿畸形。基于此,西医改变传统治疗方式,主张患者加强营养、卧床休息及禁止性生活,同时维持叶酸和维生素E治疗,其他无特效疗法。中医学认为先兆流产属中医“胎漏”“胎动不安”等范畴,经古方化裁、中成药制剂、经验方、针灸等中医特色治疗,安全性高,且效果显著[2]。有学者提出,保胎三七汤具有补肾止血、化瘀养血、安胎抗炎的作用,将其应用于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效果非常显著[3]。为了分析保胎三七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和血清P、HCG、E2水平的影响,本研究特对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00例,行合《中华妇产科学》[4]2版和《妇产科学》[5]7版相关西医诊断标准:①存在停经史和早孕反应;②阴道少量出血,并伴有腰酸胀痛或小腹疼痛;③子宫体软,宫颈口未开,子宫增大情况与孕周相符;④尿妊娠试验阳性,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升高,且B超检查结果显示宫内妊娠,子宫大小、孕囊或胚胎发育与孕周相符合,血清β-HCG、P、E2水平与孕周及B超检查结果基本相符。并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相关中医诊断标准,主症:阴道少量暗红色出血,伴有腰酸胀痛或小腹坠痛;次症:手足心热、小便短黄,大便秘结,心烦少寐;舌质黯淡或呈暗红,舌苔薄白,脉滑;排除阴道出血多于平常月经量,或存在阵发性腹痛者;B超证实宫内妊娠,但疑胎儿发育畸形者;合并有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子宫畸形或宫颈机能不全等生殖道畸形者;存在其他原发性疾病或精神病者;不愿配合本研究者。患者孕龄6~9周;无心脏、肝脏、肾脏或脑原发性疾病;未使用过免疫抑制药物,无中毒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年龄23~33 (28.63±2.85)岁;孕龄6~9 (7.23±0.68)周;初产妇26例,经产妇24例。对照组50例,年龄23~33 (28.65±2.87)岁;孕周6-9(7.22±0.66)周;初产妇28例,经产妇22例。2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行地屈孕酮(荷兰苏威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10130110,规格10 mg×20片)治疗,首次服用地屈孕酮剂量为40 mg;此后改为10 mg/次,每12 h服用1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中药保胎三七汤治疗,组方:白芍20 g、黄芪15 g、菟丝子15 g、桑寄生15 g、党参15 g、黄芩10 g、血余炭10 g、仙鹤草10 g、炒续断10 g、白术10 g、甘草5 g、三七粉2 g;每日1剂,水浓煎,取200 mL药汁,早晚各服100 mL;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1.3观察指标2组均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β-HCG、P、E2水平以及用药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对2组患者均随访至分娩后记录妊娠结局。
1.4疗效判定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标准进行疗效判定。痊愈:临床症状消失,B超诊断显示胚胎发育与孕周相符,孕12周胎儿发育正常,中医症候积分值减少超过95%;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B超诊断显示子宫大小、胚胎发育与孕周基本相符,孕12周胎儿发育正常,证候积分值减少>70%~95%;有效:临床症状减轻,B超诊断显示子宫大小、胚胎发育与孕周基本相符,证候积分值减少证候积分值减少30%~70%;无效:临床症状未减轻或加重,B超诊断显示子宫大小基本符合或小于孕周、胚胎发育不良或停止发育,证候积分值减少低于30%。
1.5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均采用Excel录入,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处理。计数资料均用百分率表示,用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治疗前后血清P、β-HCG、E2水平比较治疗前2组血清P、β-HCG、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升高水平更显著(P<0.05)。见表1。
2.22组妊娠结局比较观察组足月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清P、β-HCG、E2水平比较
表2 2组妊娠结局比较 例(%)
2.32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不良反应治疗期间观察组有1例因宫腔积血面积大、积血量多,一直服用到孕32周宫腔积血消失,并足月妊娠。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先兆流产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感染、遗传、营养、子宫畸形等具有密切关系。β-HCG是人体胎盘绒毛组织合成的一种可以滋养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具有维持早期妊娠黄体生长、刺激黄体产生雌激素直至完全被胎盘取代的重要作用。在正常妊娠早期,β-HCG在排卵后8~10 d可以被检出,其浓度随着孕周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当β-HCG水平维持不变或者上升速度减缓时,孕妇极易出现早期流产。孕酮P在妊娠8周以前由黄体和滋养细胞分泌,妊娠8周以后,主要由胎盘分泌。孕12周以后,血清P的水平随着孕周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一定量的P水平可以使胚胎免受排斥,还可以松弛子宫肌纤维,减少子宫收缩[7]。当P分泌不足时,可引发先兆流产。E2在妊娠6周前主要源自卵巢,之后主要由胎盘分泌。血清E2水平随着孕周的增加逐步升高。有相关研究表明[8],血清E2和P的水平在早期妊娠中的作用相当,对二者进行检测,可以有效预防先兆流产,降低因黄体、卵巢功能不全引发的流产率。因此,血清β-HCG、P、E2水平与先兆流产存在异常紧密的关系。
表3 2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中医认为,先兆流产属于“胎漏”“胎动不安”等范畴,该病的主要病机为冲任损伤、胎元不固,而肾虚、气血虚弱、脾虚血热等均可导致冲任损伤、胎元不固。肾乃先天之本,主藏精、生殖,胞脉系于此。因而肾是胎元稳固的根本,可以维持胎孕,肾气的盛与衰直接影响着肾-天癸-冲任-胞宫等一系列生殖轴的功能[9]。因此在先兆流产治疗中,当以补肾益精为主要目的。脾为后天之本,脾气主升,是气血生化之源,而气能载胎,只有中气升提有力,胎元才能稳固,再加上脾肾关系紧密,先天之本得后天充养,肾精充盛,方能为胎儿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又因妊娠后妇女阴血聚于冲任以养胎元,机体阴血不足,阳常有余,易热扰胎动,造成胎元不稳。总之,在先兆流产治疗中,需以补肾益气、健脾养阴、清热凉血为根本原则[10]。
地屈孕酮属于一种口服孕激素类药物,可以使子宫内膜进入完全分泌相,防治孕激素缺乏引起的先兆性流产或习惯性流产[11]。该药物并无雌激素、雄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且对脂代谢无影响,因此临床上常用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但是该药物存在用药禁忌,诸如不明原因阴道出血、妊娠期疱疹、肝功能障碍等,再加上与雌激素联合使用时,容易发生血栓栓塞、血压升高、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因而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仍存在一定的限制[12]。
保胎三七汤中三七粉、血余炭为君药,具有化瘀止血、凉血安胎的功效;仙鹤草、黄芩为臣药,既能凉血止血、稳固胎元,又可镇痛消炎;白芍、炒续断、菟丝子和桑寄生为佐药,具有敛阴养血、柔肝止痛、补肾固胎的效用;加用黄芪、党参、白术和炙甘草等益气健脾,补血养阴,调和诸药,共奏补肾健脾、固冲安胎、消炎止痛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13],黄芪、党参和炙甘草等能够充足冲任气血,促进瘀血吸收和新血生成,安胎保胎;而三七粉小剂量可以止血,大剂量具有活血的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妊娠结局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保胎三七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效果显著,提示保胎三七汤具有固胎益气、补肾健脾、养血敛阴的重要功效,与理论基础相一致。
中医学研究认为,中药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除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够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功能,达到调节以及改善卵巢黄体和胎盘功能,从而促使孕卵顺利着床,为孕卵提供营养物质,维持其正常发育生长[14]。而本研究通过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β-HCG、P、E2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中药保胎三七汤联合地屈孕酮对血清β-HCG、P、E2的作用更加明显,可见中药保胎三七汤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由于肾虚的病理生理基础存在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减退,而性激素的改变与肾虚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给予先兆流产患者行保胎三七汤治疗既能调节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同时还能有效促进胚胎生长发育,抑制子宫收缩,调节免疫功能,防治流产发生。
综上所述,采用保胎三七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可以促进β-HCG、P、E2的合成和分泌,改善血清β-HCG、P、E2水平,改善妊娠结局。此外,本研究由于所选样本稍少,用药过程中患者依从性无法保证,因此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期待有更多大型的临床研究数据加以佐证。值得肯定的是保胎三七汤联合地屈孕酮改善妊娠结局和血清β-HCG、P、E2水平的效果是明显的。期待更多学者去开拓思路,为治疗先兆流产提供更高效可行的方案。
[参考文献]
[1]苗晓凯. 68例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J]. 中外医疗,2012,31(18):30
[2]尤松斌.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104例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2):64-65
[3]余世强,陈辉,殷小菊.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积血先兆流产临床研究[J]. 山东中医杂志, 2015,34(4):278-279
[4]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M].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乐杰. 妇产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7]Soldo V,Soldo N,Cutura M,et al. Threatened miscarriage in the first trimester and retrochorial hematomas: sonographic evaluation and significance[J]. Clin Experi Obstetr Gynecol,2013,40(4):548-550
[8]赵杨,闻安民,梁洁玲,等. 血β-HCG、孕酮、雌二醇和B超检查预测宫内妊娠早期阴道流血结局[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36(1):108-113
[9]邱峰,黄熙理,洪丽美,等. 早期先兆流产的中医证素特点[J]. 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4):96-97;99
[10] 冯梅,郝秀萍,梁柳金.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169-170
[11] 张朝晖.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1):1509-1510
[12] 王富海,何海平,谭月英.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6):45-47
[13] 方家. 滋肾育胎丸对先兆流产止血安胎作用的机理研究[D].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14] 张伟,丁彩飞. 益肾安宫方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抑制素A、CA125、β-HCG、P、E2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4(4):958-962
[收稿日期]2015-06-18
[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14-1528-03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1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