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韧性特征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探讨

2016-06-01申佳可ShenJiake

住宅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防灾韧性灾害

■ 申佳可 Shen Jiake

基于韧性特征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探讨

■ 申佳可 Shen Jiake

高速经济化和城市化进程中,21世纪的城市承受着日益严峻的自然风险与人为灾难干扰。面对干扰带来的危害,“韧性”成为当今城市至关重要的属性。居住区作为城市占地最大的组成部分,是城市风险治理的重要单元。通过对从城市总体水平到居住区水平上对韧性定义、特征及表现的研究,构建居住区韧性模型,并通过分析具有韧性特征的典型社区案例,提出基于韧性特征的居住区规划设计4项原则以及具体的建议和策略,从而通过由小见大的视角探索韧性城市自下而上的建设途径。

城市韧性;韧性特征;规划设计;居住区韧性

21世纪,作为世界主体的城市在更好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冲击,这些来源于外部干扰的冲击为城市发展带来难以预测的影响和不确定性因素。面对干扰的诸多危害,“韧性”(Resilience)成为21世纪城市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的属性。相比容易带给人“回复到原始状态”思维惯性的“弹性”一词,“韧性”更能强调城市长期适应能力的特征[1]。居住区作为城市中占地最大的组成部分,是城市风险治理的重要单元,也是城市韧性构建的切入点,是城市生态系统构建的微观途径,是实现韧性城市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韧性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总体特征

从城市生态系统总体水平上对韧性进行研究,有助于建立对概念的整体认知,也是帮助理解并构建城市韧性的重点。“城市韧性”的定义可表述为:城市系统和区域通过合理准备、缓冲和应对不确定性扰动,实现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经济建设等正常运行的能力[2]。在该水平上,城市韧性所应对的问题主要指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的风险与灾害,具体包括:洪灾、泥石流、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疾病传播、环境污染、恐怖袭击、交通事故等人为灾难与意外事故;气候变化、经济依赖、能源危机、非正常城市化等形式的累积性冲击3类。面对城市中的各种风险与灾害,城市韧性的特征表现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前者指城市对于风险灾害的应对办法具有预先性、持续性和长远性;后者指城市的建成环境具有多样性、冗余性及灵活性,以及城市的社区网络在灾中和灾后分别呈现出协作性与适应性。总体来说,即:灾前具有储备能力(预测与准备)、灾中具有应对能力(反应与应对)、灾后具有适应能力(恢复与学习)。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特征的表达载体与城市环境密不可分,它存在于由物质系统和人文系统构成的城市环境的三大方面,即:城市规划环境——基础设施网络、物质空间网络、信息技术网络等;城市文化环境——文化特色、社区网络、公众参与、教育体制等;以及城市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制度环境、生态环境等。从城市生态系统的总体特征来看,韧性居住区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是对城市尺度上传统的自上而下灾害管理体系的补充与完善;韧性居住区是从微观层面提升城市整体危机响应能力的一种途径,从而弥补宏观层面上政府在灾害管理实践中显露的局限性;韧性居住区强调了居民个体作为城市一员,在城市整体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城市总体水平和居住区水平上的城市韧性特征,以及基于居住区韧性特征对居住区进行规划设计与公共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从小至大的视角探索建设韧性城市自下而上的策略,以及多空间尺度上韧性构建的途径。

图1 居住区韧性模型

2 作为城市基本单元的居住区韧性及特征

居住区水平上韧性特征的研究是本文的重点,目的是立足于居住区的现状和特点,为“韧性”在居住区尺度上的存在与发展寻找表达载体与实施途径,从而构建韧性社区。“居住区韧性”或“社区韧性”是指人类所居住的社区在风险或灾害发生后,不依靠或少依靠外部援助,而在较短时间内为其居民恢复并改善原有居住环境、功能服务及邻里间稳定状态的能力[3]。

2.1 居住区韧性模型

目前,居住区中存在的大量由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人为破坏等灾难带来的影响,都可视作居住区韧性所针对的问题。暴雨、台风、地基沉降、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居住区带来的破坏表现为:路面积水、地面下陷与开裂、建筑及设施损坏等;爆炸、火灾、偷盗抢劫、群体冲突、物业撤管或弃管等意外事故及人为破坏为居住区带来的不良后果,其中包括:信息滞后、设备损坏、邻里不和、归属感丧失、环境污染、空间与设施不足、能源与资源浪费等。这些在居住区中长期存在且日益凸显的问题皆反映了居住区韧性的缺乏,也揭示了居住区规划设计前瞻性的有限、人文生态智慧理念的落后、信息技术支持与应用的不足、公共管理能动性的低下及社区居民风险意识的薄弱。

居住区韧性这一抽象概念需要借助具象载体加以实现。因此,通过可表达韧性特征的相关要素构建居住区韧性模型,有助于明确居住区韧性构建的具体方法与实施的目标对象。物质环境是居住区韧性模型的基础层次,包括居住区内交通道路、住宅建筑、活动场地、景观绿化等空间组织,以及居住区内生活游憩、市政公用、市政管网、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它是整个韧性居住区的物理支撑和应对各类自然与人为风险灾害的硬件保障。公共服务是居住区韧性模型的核心层次,包括居住区向所有社区居民提供的信息发布、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医疗救助、心理疏导等服务内容。它是整个居住区地方文化与社区精神的体现,是提高居住区整体应对风险灾害并进行灾后恢复与提升之软实力的重要途径。管理体系位于居住区韧性模型的顶层,它由彼此协作、各司其职的地方政府、物业及居委会、小区自治组织和社区居民等管理模式构成。它作为居住区灾前预测与准备的策划者、灾中反应与应对的实施者以及灾后恢复与学习的带领者,是韧性居住区应对风险与灾害行为的动作发出主体与决策机制(图1)。

2.2 居住区韧性特征

居住区韧性特征体现于物质环境、公共服务与管理体系3个层面。在不同灾害阶段,特征的表达各有侧重。

居住区物质环境韧性特征于空间组织上的体现为:①空间结构的连通性与互依性,即各空间呈现为结构上彼此相通、功能上相互依存的韧性网络;②空间布局的灵活性,即空间分布不过于集中或分散,面对冲击有调整余地且不会分崩离析;③空间形式的地方性与生态化,即空间风格与样式符合地方文脉与环境特色,遭到破坏后可因地制宜、迅速恢复。居住区物质环境韧性特征于基础设施上的体现为:①设施本身的可持续性和承载能力的强大性,即在灾中维持基本功能、灾后有修复可行性;②设施功能的多样性、互动性与适应性,即能够满足不同使用需求,迎合各种使用者且适用于多种使用环境。

居住区公共服务韧性特征,灾前表现为服务类型的多功能化,有助于社区多角度提高风险意识、全方位做好防灾准备;灾中表现为服务手段的智慧化,即通过智慧技术构建应急智慧信息平台,从而实现高效的信息发布、应急指挥、灾情评估、灾民安置等服务内容;灾后表现为服务理念的人性化,即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多关注居民的心理及精神需求,通过重塑社区活力和凝聚力,促进居住区人文系统在灾后的恢复与加固。

居住区管理体系韧性特征,灾前表现为管理机构在灾难预测与准备工作中的自主性、先见性和全面性;灾中表现为管理模式在组织应急工作中的能动性和高效性;灾后表现为各管理模式间的协作性,以及管理机构在恢复与学习工作的布置上具有长远性。

图2 不同尺度下韧性特征的表现及居住区韧性构建原则与载体

3 基于韧性特征的居住区规划设计

3.1 基于居住区韧性特征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框架

通过从城市生态系统总体水平到居住区水平的逐级研究,韧性特征的表现愈发具体与丰富。通过规划设计先行、生态人文友好、智慧技术主导和应急预案提前4个原则,可以将分别表现于居住区空间组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管理体系4个方面的韧性特征,落实于居住区规划设计与公共管理的实践中(图2)。

3.2 居住区空间组织韧性规划设计

塑造居住区空间组织的韧性,要求规划设计基于对灾害与风险各种可能性的预测,对居住区空间的结构、布局与形式进行提前且长远的考虑,从而为因环境改变导致的需求变化预留可变动余地。具体策略包括:鼓励开放空间的使用,从而预备充足的紧急避难场所;注重空间之间的连通性和可达性,使多重疏散通道的存在成为可能;预计各类灾害与风险在不同位置发生的可能性,合理布置与之相匹配的空间与资源;重视对于灰空间的维护,使之成为具有代替性和可利用价值的储备空间等等。

在气候变化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哥本哈根St·Kjeld社区注重鼓励户外空间的使用,通过设置一系列功能互依、结构相通的绿色区域,在提升社区生活品质的同时,为居住区空间环境提供了更多可渗透表面和雨水消化、利用途径,从而降低了社区环境的脆弱性,形成集游憩、生态与防灾作用于一体的社区绿色韧性网络。具体内容包括:①一条穿过社区的绿色河流,它可将暴雨期间过多的雨水引入社区附近的海港(图3);②一个巨大的交通环岛,它集结了社区内主要交通道路,透水铺装与密集绿化使该广场成为汇集街道雨水的重要枢纽和调节社区气候的“绿色心脏”(图4);③一个社区文化中心广场,它从原本杂草蔓生的地堡被改造为如今咖啡馆林立、地方文化生机盎然的绿色区域配套场地,规划师通过缩减原本尺度过大的街道使绿色区域得以扩张,为步行与自行车出行方式创造了良好的交流空间与生态环境(图5);④对由建筑围合的封闭庭院加以改造,通过保留其独有特性创造更多的用途,使之成为分散于社区各处的不同主题活动空间,在增加社区开放空间包容性的同时,也扮演着小型雨水花园或生态绿地的角色(图6)。

图3 穿过社区的绿色河流[4]

图4 社区内巨大的绿色环岛广场[4]

图5 社区绿色区域配套场地[4]

3.3 居住区基础设施韧性规划设计

加强居住区基础设施的韧性,应在设施的设计与配置过程中融合生态人文友好理念,增强基础设施与自然要素和社区人群的互动,从而提高对变化的适应性。具体策略如:探索雨水利用、太阳能收集、洪水处理的景观途径,通过景观河流、屋顶花园、特色构筑物等设施小品将生态功能与人文功能紧密结合,在增强居住区硬件韧性的同时,对居民进行风险意识与减灾文化的培养,从而提高居住区面对风险与灾害的软实力。

面对气候变化、能源危机、邻里关系淡薄等环境与社会问题,澳大利亚Lane Cove社区利用有限的资源,构建了一个集合了多样化功能、互动性服务、适应性场地和足够强大且可持续的基础设施的韧性公共空间,从而增强了社区活力,降低了自然与人文环境的脆弱性。罗森塔尔公园由两部分构成:①是公园内多样化的活动场地,包括聚会场所、社区市场、表演场地、集散广场等(图7),这使该公园成为一个可灵活使用的区域,人们能够在此进行多种非正式休闲活动;同时,多样的功能也加强了社区面临灾害时对于不同需求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为疏散路径、避难场所、备用设施的多样化选择留有余地。②是公园内具有可持续性与互动性的基础设施,前者包括屋顶花园、雨水处理系统、太阳能收集结构等环境友好型设施,后者包括互动式喷泉、木制露天圆形剧场、社区工作室和观景台等生活服务与游憩设施(图8)。公园内与人和环境互动密切的基础设施,使社区内各个要素相互支持、彼此适应,降低了风险与灾害造成的影响,并且通过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在其中聚会、游憩、学习与沉思,促进了灾后社区关系的恢复与社会结构的改善。

图6 分散于社区内部的不同主题绿色庭院[4]

图7 罗森塔尔公园多样化、灵活适应的功能场地[5]

图8 罗森塔尔公园内可持续、互动式的基础设施[5]

3.4 居住区公共服务韧性规划设计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21世纪,智慧化社区服务将成为居住区韧性构建的重要助力。实现居住区公共服务的韧性,需要将智慧技术在服务运行的过程中作为主导,通过三大核心智慧技术——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将社会系统和空间系统进行整合[5,6],使居住区在多重智慧化服务链条中形成一个防灾整体。具体内容包括:①面向居住区管理者的风险评估服务、预案管理服务、监控信息采集管理服务、应急指挥管理服务、灾情损失评估服务等;②以及面向社区居民的风险信息实时发布服务、防灾减灾措施指引服务、灾后安置与引导服务等。

在智慧技术的支持下充分动员社区力量,全民参与防灾服务,从而编织全方位、立体化、智慧化、人性化的居住区防灾韧性安全网络[7],是创建防灾韧性社区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应对上海市经常性的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东北部的新江湾城气象智慧社区与上海市气象局达成协议,将气象预警服务引入居住区。结合社区信息化管理需求,应用灾害性天气风险评估模型、三维地理信息、云服务等先进技术,为管理者及居民提供社区气象灾害风险分析、气象实况监测以及社区精细化风险预警等服务[8]。除了“智慧防汛”,气象智慧社区同样提供信息服务。平时,居民可通过居住区内的显示屏、广告牌、布告栏等设施,了解由市气象局技术部门为社区定制的实时天气信息;灾害性天气来临时,社区管理者通过监测预警系统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启动社区防汛应急预案,如提前检查和清理小区排水孔、在地下车库入口垫起沙包、广播提醒居民注意暴雨天出行安全、通过信息平台为居民提供防灾指引等。

3.5 居住区管理体系韧性规划设计

发挥居住区管理体系的韧性,重点在于提前制定全面、完备的应急预案。预案内容包含:居住区风险清单及风险地图,防灾减灾演练与培训教育计划,针对各类风险与灾害的详细备灾、赈灾计划,以及对于救灾物资储备、应急志愿者组织、灾后心理疏导等相关工作的预先考虑和安排。

北岭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主城区外西北郊的一个社区。1994年凌晨6.7级的北岭地震使62人丧生,而建筑损毁、高速公路和基础设施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0~200亿美元[9]。北岭社区的案例,显示了在灾前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即使面临巨额经济损失的困境,也可以在震后实现快速恢复。灾前,北岭大部分市民都参加过由社区提供的防震培训课程;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已预先制定出长期灾后再开发规划——“城市复原计划”,力求在尽量减少重建开支的前提下让城市尽快恢复,并借重建的机遇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10];灾后,联邦、州、地方政府和社区管理部门将住房重建作为震后恢复重点,依据法规明确的权责建立多方合作的组织机构、形成相互协作的组织框架,联手进行重建工作的同时保证各管理部门在提供政策保障、统筹安排、落实细节和指挥实施等工作内容上各司其职。美国北岭社区管理部门在灾前制定的自然灾害预测与评估制度,以及具有先见性的“灾后重建规划”,不仅降低了灾害带来的风险,减少了紧迫时间下的重建压力,也增强了社区居民作好应对各类灾难的心理准备与防灾抗灾意识。而且,灾中与灾后各层级管理部门分工协作,不仅明确了重建合作的框架,也使灾民充分了解重建流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区长远的重建工作中[10]。

4 结语

城市作为一个具有多种空间尺度与地域特征的复杂生态系统,其发展始终伴随着对各种灾害与风险的抵御。因此,应在城市各个层面上对“韧性”进行构建,使各个空间尺度的韧性效应叠加作用,共同分散城市风险[11]。居住区作为城市风险治理与安全防御的基本单元,在为城市韧性精细化规划提供依据,以及构建城市多空间尺度上的韧性等方面责任重大,应成为未来防灾韧性城市构建的着手点与关键环节。

[1]徐江,邵亦文.韧性城市:应对城市危机的新思路[J].国际城市规划,2015(02):1-3.

[2]邵亦文,徐江.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J].国际城市规划,2015(02):48-54.

[3]西亚姆巴巴拉·伯纳德·曼耶纳,张益章,刘海龙.韧性概念的重新审视[J].国际城市规划,2015(02):13-21.

[4]Julia Lucchese. Copenhagen’s First Climate Resilient Neighborhood. Landscape Architects Network[EB/OL]. http://landarchs.com/category/environment-posts/, 2014-03-21/2016-04-13.

[5]bingdianlan.澳大利亚经典“弹性”社区公共空间:罗森塔尔公园.筑龙网[EB/OL]. http://news.zhulong.com/ read/detail197355.html, 2014-12-2/2016-4-13.

[6]韩东松,曾坚,曹湛.基于智慧技术的弹性社区构建方法与实现路径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4(07):76-78.

[7]中国气象报社.上海气象防灾智慧社区科学避涝.国家减灾网[EB/OL]. http://www.jianzai.gov.cn/DRpublish/ jzdt/0000000000010853.html, 2015-06-19/2016-04-13.

[8]上海市测绘.天地图·上海助力气象预警服务进社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EB/OL]. http://www.sbsm.gov. cn/article/gzdt/201412/20141200020163.shtml, 2014-12-18/2016-04-13.

[9]黄铁屿,方怡之,颜亮一.美国加州北岭震灾之都市复建研究.台湾建筑研究所台湾国家地震中心考察报告,1997.

[10]万小媛,张纯,满燕云.防灾规划体系在社区重建中的作用:美国北岭的案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1(04):10-15.

[11]石婷婷.从综合防灾到韧性城市:新常态下上海城市安全的战略构想[J].上海城市规划,2016(01):13-18.

The Discussion on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and Design Based on Resilience

In the process of high speed economy and urbanization, cities in the 21st Century are under threat of increasingly severe natural risks and human disasters. In the face of the damage in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resilien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ttribute of a city. As the largest part of the city, residential are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risk management.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de f n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of resilience from the overall level of city to the level of residential area, construct residential area resilience mode. By analyzing typical cases of resilient communities, propose four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and design principles, as well as concrete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based on resilience, so that the bottom-up construction way of resilient city can be explored from a small view angle.

urban resilience, resilience features, planning and design, residential area, community

2016-04-26)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3BAJ10B01)。

申佳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系硕士研究生,威尼斯建筑大学访问学者。

猜你喜欢

防灾韧性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