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面向青年的住宅设计

2016-06-01陈静雯,周静敏

住宅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土楼公寓住宅

浅析面向青年的住宅设计

0 引言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已有了巨大的转变,住房形式也更加多姿多彩,青年群体往往走在时代前端,向往着个性化的生活,针对青年人所开发的住宅开始受到大众关注。青年群体是社会发展仰赖的中流砥柱,然而,在高房价、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往往难以负担起居高不下的房价,使得矛盾日渐突出。他们的居住需求不容忽视,国家大力推进保障房、公租房的建设,适合青年人的小户型住宅开始占据市场,一些企业也相继研发、推出针对青年群体的住宅产品,意在填补市场需求的缺口。

“居者有其屋”是人生存的基本要求,也是历来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屋”即住宅、居住空间,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屋”的要求也经历着剧变,从住房紧缺阶段为了解决基本生存问题而进行大规模建设时期;到提升卫生条件和居住品质,为满足家庭结构的变化而逐步扩大的住房;再到经济与时代的发展,居住需求的变化催生出多样化的住房形式。

从设计上来说,面向青年的住宅设计基本是小户型乃至极小住宅的设计,而青年人的需求更加多变,富有个性。从设计者的角度,如何在集合住宅中延续传统的文脉?如何整合住宅的公共空间与住户的关系?从居住者自身出发,如何满足住户变化的需求,营造更加丰富的居住空间?如何在紧凑的面积中更有效地利用空间?从城市兴衰的层面,如何应对都市的瞬息万变?这些问题亦有待进一步探讨。

1 聚居文化的传承:土楼公社

传统民居是凝聚了一代人的智慧与记忆的文化精萃,也一直是现代建筑实践的灵感源泉。近年来,乡土建筑愈发受到重视,如何扎根于自身的传统、立足于未来?“土楼公社”则从传统与乡土中寻求到了缓解社会问题的线索,在社会性与文化性之间巧取平衡。

土楼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著称,可以称为是一种原始的集合住宅。从一个家族的四合院到整个族群的村落,聚居的生活模式被承袭至今,而土楼则呈现了一种不同的聚居模式。一栋土楼即是一个族群、村落,居住者在这种多层、高密度的生活模式下,共享资源与公共设施,也大大降低了个体的生活成本。在土楼的平面形制内,没有传统宅邸中等级分明的布局,取而代之的是均等的住宅单元。或许是由于大量南迁的居民,为了共同抵御外敌、快速建设家园而聚集在一起,从而产生了这种特殊的形式。

这种封闭内向的建筑形式最初是基于防卫的需求产生,整个村落在土楼的堡垒式的庇护下生活,圆形的形制也加强了空间的内聚性。非实体的院落一直是维系一个宗族的重要场所,四合院以轴线、朝向来确定空间的从属关系。土楼的院落则是居民公共活动的核心,有的宗族甚至将宗祠放置在土楼的中心,也体现了空间层级的划分。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在现代的建筑语言中,院落已不再是等级制度的象征,而成为传统建筑空间的一种原型。

建于2008年的“土楼公社”位于广州南海(图1、2),是一个由企业投资、面向低收入群体的租赁住房试点项目,其设计原型来自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客家土楼[1]。建筑师将土楼特殊的建筑形式与低收入群体居住住宅结合起来,土楼中小单元的居住形态恰好满足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需求,土楼公社则汲取了这种独特的形式。从一个纯粹的圆楼开始,在不断的演化中,最终确定了外圆内方嵌套式的住宅平面,因此衍生出若干个院落。院落是一种由建筑实体围合出的空间,提取出土楼公社的院落组织,半月形的院落由公共廊道围合,最内部方形的院落则由住户围合,这些院落空间被赋予不同的属性,从内部平静内向的方院到外部不稳定、动态的半月形庭院,不同氛围的公共空间将促发居民不同的活动(图3、4)。

土楼公社的基地位于城市,而土楼周围都是农田,土楼原本封闭的形式无法适应现代住宅通风、采光等卫生需求,因此,厚重的夯土外壳由编织状的混凝土格栅取代,这也恰好满足了防盗窗的需求。从整体来看,土楼公社圆筒状的造型是封闭、内向的,而不是以包容、接纳的姿态面向城市。这种带有地域色彩的传统形制或许勾起了居民的记忆,给人归属感,为低收入者提供了一个安全、宁静的庇护所。

图1 土楼公社地段图[1]

图2 土楼公社鸟瞰图[1]

图3 院落平面示意图

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汇集着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口,而凭借着微薄的收入,这些人往往只能选择价格低廉的住房,但这些住房通常是非标准化建设,楼栋拥挤不堪、建设质量参差不齐、仅能满足基本的生存要求,同时促发了位于都市边缘地带“城中村”的形成。万科与Urbanus都市实践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建设社会住宅的构想,将着眼点放在了低造价、小面积的廉租住宅上,从而提升低收入群体居住质量与生活品质。

图4 院落立体分析图

图5 退台方院总平面图[2]

图6 退台方院实景图[2]

2 共享与开放:退台方院

我国住宅小区、公寓乃至宿舍楼等设计往往形式单一、缺乏变化,仅是满足基本的居住条件,对公共活动的场所和空间缺乏思考。然而,在楼栋愈发高密度化,人与人的联系愈发淡漠的现代都市中,寻求一种集体的归属感或许能成为青年住宅设计的突破口。

由OPEN建筑事务所设计的“退台方院”是网龙公司新总部的员工宿舍,建于2014年[2]。该项目亦延续了传统民居的空间语言,采取院落围合的组织形式。而与“土楼公社”不同的是,该项目位于福建福州的长乐,周围尚未开发,距海边不远,坐拥优美的自然风光。建筑在这里被切削成退台状,形成了公共的观景平台,底层局部架空。通过这些手法,使景观环境与盒体内部的院落相互渗透,建筑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嵌入地景中(图5、6)。

3个体量相似的方院布置在景观坡地上,采取3种不同切削方式(图7),相互面向不同的方向和景观。基地的地面高低起伏,以复杂的几何形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大地景观,食堂、商店、洗衣房、活动室等配套设施也被巧妙地隐藏在这些土丘之中,并向中心庭院开敞,退台形成的缺口也进一步削弱了封闭感。从中心庭院看,不加修饰的混凝土栏板与粉刷墙面对比鲜明,而由此界定出公共空间的界限。建筑师称他们在建筑内提供的是一个开放的框架,住户单元被设计为模块化的unit,整个建筑则由这些模块unit堆叠而成(图8)。外立面饰以大小变化的混凝土板,内凹的阳台则要由住户自己安排布置,这种单纯的设计留给住户更多的自己布置的可能性,每一户的生活和装点亦给原本规律化的形式增添了一些生趣。

“退台方院”是开放的场所而不是守卫家园的壁垒,居民的生活既有共性也强调自由。贯彻整个项目的是一种开放的集体意识,社区内的公共空间成为项目的出发点,所有居民生活在一起,并且共享这些露台、庭院、景观坡地。公共空间是居民交往、互动行为的孵化器,也是体现企业文化的途径。

一般的住宅由于受到经济成本、规范等等因素制约,设计上往往难以有创新突破,为了将住宅面积做到极致,住宅单体的设计往往千篇一律,户内设计难以突破创新。而退台方院则关注于住户交流与集体生活的公共空间,以院落为核心展开设计,贯彻了共享、开放的设计理念,展示了另一种设计形式,设计者聚焦于住宅的社会性、多元化,探索了住宅设计的多种可能。

图7 楼栋生成分析图

图8 “模块组合”概念示意图[2]

图9 马赛公寓居住单元示意图

3 垂直空间的活用:居住单元的空间设计

现代建筑大师对居住空间做了许多探索、实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勒·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就探索了一种新的模式,成为日后许多集合住宅参考、吸收的摹本。柯布一直在寻找一种个人与集体生活的平衡,从佛罗伦萨的艾玛修道院中规则化、集约化的布局形式汲取了灵感,运用到马赛公寓的设计中。柯布西耶强调“居住单元”的概念,在有限的空间中探求一种居住方式的变革。在马赛公寓中已有了开放体系的雏形,采用现浇骨架、预制墙板,内部填充一个个居住单元盒子,而“居住单元”内部空间的设计则更为人熟知,每户均有跃层的设计,形成L型的立体住宅单元,将两户交错拼合,使每一户均享有双向通风采光(图9)。垂直的分层进一步保证了私密性,起居室的通高玻璃窗则将日照最大化利用。

马赛公寓一直影响后来集合住宅的设计,直至今日其设计仍十分先进,也被许多国内的设计所借鉴。我国的住宅普遍采用单一化的套型设计,对居住空间的设计缺乏思考,近年来针对青年人设计的住宅则有所改变,空间的丰富变化更受青年群体的欢迎。马赛公寓中在纯粹的居住单元盒体内营造多样化的空间,给予青年公寓设计新的启示。

建于2011年的宁波鄞州区人才公寓,由DC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设计,是一个社会性的住宅项目,从而为整个城区引入优秀的青年人才[4]。该项目基地位于鄞州新城区,基地一侧临河,用地与正南北向呈45°的错角,不端正的用地使总体布局有了新的变化,也给沿街立面带来了新内容,使设计更加丰富。基地内两栋高层住宅扭转布置,朝向正南北向,较低层的住宅则沿着基地界限布置,通过阳台的扭转设计获取南北向的阳光,亦产生了特殊的立面形式(图10)。

该项目旨在设计一个居住综合体,提供近1 000户小型单身公寓,满足生活、交流、休憩、运动等多种功能。设计者的出发点是想要打破高层住宅标准化复制的传统方式,提供不同的空间体验、居住体验。户内空间的设计借鉴了马赛公寓的形式,运用了其相互交错的立体化套型设计概念,打破了常规化的设计思路,采用了错层的空间组合形式,从而使每一户均可享有南北通透的朝向,下层为独立的起居空间与厨房,上层为卧室与卫生间,每两层合用一个公共走道(图11)。

图10 宁波鄞州区人才公寓实景[4]

图11 人才公寓平面图

图12 城立方居住单元图

图13 城立方居住单元竖向设计分析图

位于厦门城市中心区的城立方项目,建于2012年,在多层居住空间上提出了另一种方案。为了使厨卫空间可以通风采光,在侧边设计了1m宽的缝隙,并将厨卫等服务功能沿此布置,套内则在1层释放了近5m×5m的起居空间,2层设置卧室等,阳台和客厅局部挑空共同形成立方体凹凸的立面形式(图12、13)。同样运用跃层空间的青年公寓还有北京金隅自由筑(又称UP公寓),该项目采用院落围合的布局形式,套型以复式户型为主,建筑面积亦在50~60m2左右;上海九亭青年城则是高层住宅中运用跃层设计的实例。

竖向的空间设计将小套型做得更加丰富,富于变化,也成为了受青年群体欢迎的一种时尚居住理念。同时,垂直空间的扩张也预留了面积拓展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家庭变化的需求。上述几个实例尽管在户型设计上仍有不足与缺陷,但却展示了青年住宅居住空间的趣味性与活力,打破了千篇一律的套型组合模式,在高密度的居住环境下提供更为舒适且富有变化的生活空间,未来青年住宅的居住空间设计亦有更多的可能性。

4 小中见大(最小居住单元):极限公寓的探索

人口膨胀、都市扩张,使得个人的居住空间愈发缩水,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现代都市人多重的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则成为了新的课题。柯布西耶为自己设计的小木屋展示了“极小住宅”的可能性,作为自己的住宅和工作室,设计上遵循柯布西耶的人体模度理念,采取3.66m×3.66m×2.26m的模数尺寸,将14m2的空间依照严整的数学逻辑划分为几个区域,同时,4个区域有不同的灵活性,通过家具的围合进行划分(图14、15)。

我国对于居住空间最小化的探索可以说是从青年人迫切的居住需求开始。20世纪90年代后,住宅建设的质量有所提高,各式豪华的大户型备受推崇。青年人这一群体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他们对住房的需要受到广泛关注,而经济实力不足导致青年群体没有能力在城市购置房屋,相应的“极小住宅”应运而生,企业也纷纷探索适应青年人多元化需求的极限公寓。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住房的要求也与改革开放初期的住房有了巨大的不同,这些住房通常面积小但功能齐全,满足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甚至创造了富有青年人个性的住宅公寓。

2012年,万科组织万科—NAi中荷经济型住宅工作坊对青年极小户型住宅展开研究,选择位于北京回龙观的一个地块,邀请了中荷10个建筑事务所进行设计[5]。其中“匣居”从多样化的小型居住单元出发,设计了适应青年人需求的居住盒子(图16),在两个片状居住体量之间嵌入景观庭院等公共空间,形成一种新型的街区;NL建筑事务所在方案“maximize!”中设计了14m2和21m2、层高4.5m的居住单元,户内的采光日照和空间利用都得到了最大化(图17);标准营造将所有的电器设施和家具集中在居住单元之间的隔断中,需要使用的时候才取出,增加了空间感和灵活性,使居住空间得到了最大化。

图14 “极小住宅”平面图

图15 “极小住宅”轴测

2013年,重庆大学在其设计课程中探索了极小居住空间的可能性,其中“7m2”微型住宅设计将个人所需的各式功能塞进一个5.8m×1.5m×3.4m的木箱中。通过对竖向空间的组织利用,创造了近11m2的使用面积,设计了多用的家具,容纳了厨卫、起居、卧室等多重复合的功能[6]。该方案最后搭建了1∶1的实体模型,可谓是打造出当今青年人向往的“蜗居”生活(图18、19)。

近年来,人们的目光不再局限于普通住宅,各式酒店式公寓、单身公寓、SOHO商务公寓等新兴的住房形式蓬勃发展,与一般住宅不同的是这种公寓一般供出租或仅有40年产权,是住房市场进一步细分而衍生的住宅产品。这类公寓在近年来愈发受到关注,由于房价的高涨、国家的限购政策、新一代人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极限公寓的优势得以显现。这些住房通常位于城市的经济核心区,作为商业配套公寓,交通便捷,占据地理、资源优势,相较于普通小户型住宅,更能吸引年轻人、投资客以及小型创业公司的目光。这类型的公寓有着面积小、总价低、宜居宜办公的特性,精装修和合理布局更是省时省力,十分适应当今都市青年快节奏的生活需求。

图16 “匣居”居住单元[5]

图17 “maximize!”空间变化示意图[5]

图18 “7m2”箱宅功能模块示意图[6]

图19 “7m2”箱宅实体模型[6]

万科作为住宅开发的领先企业,曾在2011年尝试于西安万科城推出20m2以下的住宅,提出了在18m2内解决起居、餐饮、洗浴、会客、办公、睡眠等多种功能的极限户型方案。万科还提出采用工业化的建造方式,如装配式的施工方法,并在套型中采用整体卫浴、整体厨房等方法。然而,由于资金支持、开发效益等问题,万科的探索仍停留在纸面上,只有在一些住宅项目中推行了面积在50~60m2左右的“蚂蚁工房”全装修小户型。

从2000年至今10多年间,这种微型住宅的项目仍十分小众,实际建成的项目十分稀少,比如2003年绿景苑的小户型改造、荣丰2008年的小型公寓。这种面对青年人的极小住宅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居住的矛盾,但其仍被视为是一种过渡性的住宅产品,存在着低性价比、无法满足家庭结构变化产生的新需求、居住品质低等问题。

万科对极小户型的探索已延续多年,直到近年才正式有产品面世,在2014年推出25m2的米(MI)公寓,位于青岛城阳区的万科中心城,面向的客户群主要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白领、创业者等,既可布置成温馨的小家又可作为小型创业工作室。建筑面积25m2(包含公摊面积),而户内的实际使用面积仅约17m2,为了容纳多重复合功能,万科对这种极小型公寓的内部空间做了进一步细分,玄关收纳、2m2卫生间、橱柜、洗衣机、书桌等一应俱全,收起床铺则是个会客厅、起居室,放下床铺则是舒适的卧室,通过收纳的变化,住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打造适合自己生活模式的住宅(图20)。该项目探讨了多变的空间、复合的功能,然而米公寓的探索还仅仅是第一步,随后万科在广州的实践项目中进一步挖掘极小户型的可能性。

位于广州的万科云城则将住宅面积进一步压缩,并推出50m2以下不同面积的极小户型,12m2户型将单身居住空间压缩到极致,作为一个基本生活单元,配备阳台、卫生间、储物柜、床铺、书桌等,卫生间与阳台相连,居室内一侧设置了储物柜和小型书桌,折叠可收纳单人床的设计进一步节约了空间。同样的还有18m2、25m2、小型复式住宅等,户内集约地布置下了各式功能空间,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满足青年人时尚、前卫的追求(图21)。

极小住宅、极限居住将有限的空间最大化利用,探讨最小化的居住单元,这种住宅形式在我国鲜有实例,直到近几年才受人瞩目,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更多人关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居住空间,关注如何提升居住质量。万科的相关实例还只是提供了一个居住盒子,对内部空间的划分、细部的尺度等探讨尚不充分,其极小住宅的实践也有待时间的考证。

图20 万科米公寓平面图

图21 万科云城主要户型平面图

5 都市再生:绿景苑青年住宅改造

都市再生在全球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甚至在一些发达地区已有成熟的发展。集合住宅、社会住宅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构件,废弃的住宅却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在当今可持续的热点话题下,住宅的再建更新成为许多国外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Minimes社区更新由Alpha小组设计,采取了简单柔和的更新措施。社区中有6栋社会住宅,改造将原先住宅内的150户单元合并为98户,并在建筑外面加装3m×3m×3m的金属框架阳台,作为建筑物的延伸采取独立的结构体系,从而扩展了每一户的生活空间(图22、23)。

建于2003年的绿景苑住宅区位于北京崇文门,当时的销售热点还是豪华的大户型,在高房价的压力下,青年群体日益膨胀的居住需求却很少被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业主大胆地将定位转向青年人,将原本大户型的两栋住宅改造成35m2左右的青年公寓。为了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业主还参考了日本公团住宅的建设,引入了日本的工业化建造技术,采用整体卫浴和整体厨房等工业化产品。

该项目在7层的住宅楼内容纳了大量不同套型的小户型,虽然户型各有差异,但设计了标准的卫浴单元和橱柜单元,采用全装修模式,配备基本的套内设施。在整体卫浴内,浴室面积压缩至极限,淋浴间、抽水马桶、洗面台等都是最小尺寸,橱柜系统预留有洗衣机的空间,配有水槽及抽油烟机等基本的厨房设备。户内没有引入天然气,但住户仍可使用电磁炉、微波炉等来进行简单的烹饪(图24)。

从建造上看,该住宅本来是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给每一户都增加了独立的管道井,户与户之间用轻钢龙骨轻质隔墙进行进一步分隔,而墙板的增加也使荷载增大,经过结构承重的测算,才最终确定改造的方案和形式。为了扩大小户型的使用面积,又采用钢框架阳台向户外扩展,每户均有不同大小的玻璃盒子,也形成了独特的立面形式(图25)。

改造完成后的青年住宅受到住户的欢迎,这种对既有住宅更新改造在我国还十分少见,而其通过局部的改建使其适应需求的变化却是一种可持续的建造形式。如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大量兴建的住宅区在不久的将来即将面临老化、居民迁移、无法适应人们的生活需求等问题,都市再生、既有建筑改造则会成为一个新的方向,如何对现存的建筑进行更新,使其焕发新的活力?绿景苑的改造提供了一种思路、启发,而住宅的更新再生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发展来验证。

图22 Minimes社会住宅立面

图23 Minimes社会住宅阳台

图24 绿景苑改造住宅典型平面图

6 结语

青年住宅在我国还是一种新兴的居住模式,目前的主要形式有公租房或保障房、公寓、商住房、职工宿舍等,随着时代的变迁,或许还会有着更多的演化。小米投资的You+青年社区给予我们新的理念,这种新型的社区形式,强调社群的组织和人际交往,甚至直接将交友作为加入社区的基本条件。You+公寓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一个年轻态的社交圈,公寓成为承载新思想、新文化的媒介,这种新型居住模式的出现也代表着现代青年人意识形态的转变。由此,也引申出新的问题,什么样的建筑形式更能适应新生态的文化精神?

现如今,青年人对住宅的要求更加多样化,亦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寻求与众不同的居住形式。基于这种多样化的要求,户型设计也不再局限于简单组合的套型,青年住宅亟需的不仅是居住品质的提高,甚至还要满足青年人快速变化的需求——如何适应青年家庭结构的变化,如何打造富有活力的社区环境,如何将小空间营造得更加丰富。

土楼公社将文化传承与廉租房结合,把传统民居土楼转化为现代的都市住宅;退台方院则关注开放的居住理念,以方正的院落组织公共空间;宁波鄞州区人才公寓注重空间的丰富变化,创造适宜青年人的居住空间;万科对“极小住宅”的探索,北京绿景苑改造项目运用工业化的住宅产品,为住房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工业化的建造方式与产品能极大地提高住宅的品质,延长住宅的寿命,有着多方面的优势。然而,目前我国青年公寓、住宅等还极少有真正采取工业化产品,将工业化技术手段运用到青年住宅建设中的实例,将住宅工业化与青年群体的居住问题相结合会是一个新的课题。未来的青年住宅要怎样设计、如何建造还需要更多的思考。

图25 绿景苑住宅改造实景

[1]刘晓都,孟岩.土楼公社,南海,广东,中国[J].世界建筑,2011(05):84-85.

[2]李虎,黄文菁.退台方院[J].城市环境设计,2015(04):137-143.

[3]张早.退台方院及其架空层的起伏——网龙公司长乐园区职工宿舍所引发的思考[J].建筑学报,2015(05):57-61.

[4]宁波市鄞州区人才公寓[J]. 新建筑,2013,02:26-29.

[5]极小空间的可能性[J].城市环境设计,2012(03):203-205.

[6]王朝霞,张艺杰.极限住居户内空间设计及集约策略研究——以“7m2”极限住居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06:70-75.

Analysis on the Residential Design for the Youth

■ 陈静雯 Chen Jingwen 周静敏 Zhou Jingmin

分别从文脉的传承、公共活动的营造、居住空间的变化、极小住宅、都市再生这5个视角来探讨我国对于青年群体的住宅实践,通过对这些案例设计特点、建造背景、人居环境的分析来解读青年住宅的发展趋势。

青年住宅;廉租房;居住单元;极限公寓;极小住宅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sidential experience of the youth groups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five perspectives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public installations, changes of residential space, minimum residences, and urban regeneration. By studying the design features,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and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se cases, it interprets the youth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trend.

the youth residences, low-rent housing, residential unit, limited apartment, minimum residences

2016-06-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8352);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开发(2011FU125Z30-2)。

陈静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周静敏,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土楼公寓住宅
神话般的南靖土楼
Jaffa住宅
前滩禧悦公寓
挂在“树”上的住宅
共享公寓
MHS住宅
A住宅
末日公寓
数字公寓
永定客家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