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雅三题
2016-06-01王剑波
⊙ 文 / 王剑波
⊙ 祁 媛・白日梦8
沙雅三题
⊙ 文 / 王剑波
天上有我的月亮
沙雅是我的故乡
风吹麦浪起伏
那是土地的衣裳
都塔尔上琴弦旋钮
美妙的音乐似水流淌
……
——沙雅民歌
沙雅人外号“鱼肺子”
沙雅人有个外号“鱼肺子”(“鱼肺子”维文音译,别列克・沃皮开依色),新疆人都是这么叫。
“沙雅鱼肺子”是个民间绰号,有褒有贬,含意中性。意指沙雅人憨态木讷好吃鱼,兼备能干方法多。沙雅,即沙合雅尔。“沙合”,即“部落长”“王者”之意。“雅尔”,即“体恤”“爱抚”之意。
自古以来,沙雅人集中在渭干河下游的冲积扇平原和塔里木河两岸沃壤之地生活,即沿水而居,依水而存。沙雅之初,土著民主要以罗布人血统的维吾尔族为主体,他们过着归真返璞的落后原始的渔樵部落生活。如今塔里木乡克力也特村科克却勒塔河部落、英买力镇阿其墩渔村渔民的生活方式,仍然可以追寻到远古的踪迹。
塔里木河在沙雅的河段自西向东共有二百二十公里长,从西端的喀玛亚朗入口到东面的哈达墩出口,属塔河的中上游。其间河床最宽,流量最充沛。如果把沙雅县域比作一座粮仓,那么塔里木河就是横架粮仓的悬梁,是关键,是架构的主线,是沙雅存在的根本。塔河两岸湖泊,如结然力克、达热依、阿尔喀恰恰克、帕满等等交错密布,连同渭干河泄洪与此形成的沼泽、湖泊及湿地,如海楼、科克布云等等,累计三百八十五万亩。丰富的水域繁养了各种鱼类,天然而沃饶的渔业资源继而成就了渔猎生活。沙雅水域所有鱼类皆为原生态鱼,如大头鱼、鳇鱼、狗头鱼等。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又从内地武汉、河南等地引进鲤鱼、鲢鱼、草鱼、武昌鱼等,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原生态鱼种的生存空间,好在沙雅民间有抓大放小,捕鱼休渔的传统捕鱼遗规。
沙雅鱼,是龟兹地区有名的原生态鱼。所谓原生态鱼就是没有人为饲养,完全靠天然的水域微生物和水草等天然饲料来存活,湖中的刀郎草、苇根、和蒲草,都是鱼类的食物。不过靠这种自然长势,鱼类生长极其缓慢,因而鱼的营养价值特别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在塔里木河南、北两岸,有几处大小不一的天然海子,名字都叫“斯密斯别列克”,就是“肥鱼”的意思。外地人称沙雅人为“鱼肺子”,很大一部分是把这个“肥鱼”当缘由了。
关于“沙雅人是鱼肺子”之说法,还有其他更多的版本和渊源。相传很久很久之前,沙雅有个叫艾力・拉色尔的人,曾到过印度和波斯地区学习医术,回来后又认真研究维吾尔族医药术,结合沙雅本地的生态优势,就地取材:把在塔里木河及周边大小海子捕获的大头鱼、鳇鱼等做成鱼干,用鱼干来治糖尿病,用新鲜的鱼汤治肠胃炎,用鱼油治小孩的佝偻病和发育不良及神经衰弱等疾病。尤其是他发明了一种将鱼肺子(本地人常把鱼的肝胰脏、脾脏等通称为鱼肺子)烤干研磨口服,治疗肺痨等病的方法,因其灵验有效,作为一种维吾尔族医术,至今还在民间流传。久而久之,“沙雅鱼肺子”就在民间传开,成了沙雅人的代名词,也表明沙雅人能干办法多。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也很在理:远古的沙雅人很少,主要都居住在塔河岸边和天然海子周边,过着“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的土著人的渔猎生活。他们戴着两边帽檐可以翻折的卡里帕克毡帽,俨然是一种渔猎人的身份特征,就像浙江绍兴的乌毡帽(没有研究过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渊源)。据在世的七八十岁的老人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大部分沙雅人戴卡里帕克帽,如今在巴扎上所见也就屈指可数,年轻人几乎不戴。不过好在还有一直坚守传统制作这种帽子出售的民间手艺人。由于海子边的捕鱼人家营养好,人长得富态,肚子鼓鼓的像肥鱼的肚子,脸腮凸凸的像大头鱼的头,成天又都吃鱼,以渔为生,故而外地人叫沙雅人“鱼肺子”,意指沙雅人富态富足,憨厚可爱,好吃鱼。
沙雅的绝大部分水域,周边都生长着原始茂密的胡杨林和红柳,渔民最原始简陋的方法就是把胡杨木掏空,做成捕鱼的舟。因其独木,一般叫独木舟或卡盆舟。捕鱼人家一般都为族人一起行动,一舟一人,或一舟两人,捕鱼之事不见妇人。下水捕鱼皆一早一晚,他们用木制的鱼叉叉鱼或用羊毛、驼毛或苇根编制渔网布网下阵,以求收获。过去捕鱼主要是自给自足,族人平分,略有盈余便不多捕。
沙雅人的原生态捕鱼,是塔河岸边司空见惯的景别:独木舟、渔翁、长河、落日;鱼鹰、水鸟穿插盘旋,鱼跃水起,犬吠周遭;晨雾缭绕,波光粼粼。鱼还没有捕上来,岸边红柳支起的烤鱼摊早已吱吱,烧红的木炭急切地期盼鱼的到来。巴郎们欢歌乐舞,围绕嬉闹。眼前一切,仿佛鱼香早已飘溢在林间。
此情此景,疑是塔河岸边许许多多的美妙神话:有太阳岛貌俊少年昆卡力的期盼坚守,有月亮湾姑娘阿依克孜的情缘诉说,诸多凄惨哀怨,诸多美好热望,诸多闲暇逸事,无一不在星星湖畔一千零一夜般地演绎。
塔河岸边的科克却勒
二〇一六年元旦期间,受沙雅县委宣传部之邀,阿克苏地区文联部分摄影家共十二人来沙雅进行为期五天的冬季摄影创作。由于时间仓促,本地的影友王求斌和我起了个大早赶制拍摄线路、拍摄地点及天气预报等项的服务指南。我们把塔河岸边的科克却勒作为了本次拍摄的主要创作地。
科克却勒是一个自然村落,在塔里木乡境内,塔河的北岸。记得二〇〇六年九月的某日我租了一辆从央塔克巴西村回英买力镇的毛驴车途经这里。那是在没有对当地知识丰富掌握的背景前提下,领悟和思考的起点低,只是觉得村落有些原生态和异样,下车做了一些简单的拍摄记录,在脑海里也就轻描淡写了一笔。之所以村落能够比较完整地保存到现在,这与沙雅境内的油气开发不无关联。乡间许多小道变成了通往油气基地的大道,而途径塔河北岸科克却勒部落的羊肠小路也被石油基地的柏油路拦腰截断。由于道路的改向,这个自然村落由此变得冷落,几乎成了被世人遗忘的角落,村落侥幸地存留下来。
去年金秋,我们曾两次造访这里。感受到这里民风淳朴,村落原态,塔河烤鱼、大地馕、古法榨油、废弃的地窝子、石磨、静躺的卡盆和杨木车轮……岁月留痕,眼花缭乱!村落紧邻塔里木河北岸,祖祖辈辈都靠塔河捕鱼和林中牧羊为生。村落共有十户人家,都是归属一个祖宗的兄弟姐妹,或叔侄妯娌。祖辈游牧定居于此共计八代传人,生息塔河岸边也足足四百余年。维吾尔族人和汉族人姓氏方法迥异,汉族姓氏可以寻根问祖,而维吾尔人父辈的名就是晚辈的姓,因此从追源的角度看存在一定难度。据部落族人买合提·吾布力讲,他们的祖辈他大都说不上名字,记忆中九十几岁高龄族人就有三位。这里的人们日出而耕,日落而息,悠然自得。由于闭塞和偏远,导致这里的人们有些拒生和被边缘化。
新年伊始的第四天,拍摄组顺利地到达村落,由于我和摄影家王求斌多次前往的缘故,村里的哑巴兄弟俩远远地认出了我们,高兴地比画出我是上次航拍的那个人。接下来,族人以最热忱的方式接待了大家:用戈壁盐做起了羊肉抓饭,兑胡杨泪(又名胡杨碱,为胡杨树干的分泌物)做起了大地馕饼——库麦西。原生态的塔河民俗,令摄影家们兴奋地狂按快门,以至于把眼前尽染雾凇的塔河胡杨美景早已搁置脑后。尽管天气“冻求子”的,但是大家一点都不觉得冷。
据了解,由于富民安居和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实施,这个自然村落马上面临搬迁的现实,过惯了这种悠闲而又原始生活的族人,猛一下要融入规划好的有现代气息的村镇去,显得有些失落和茫然,这一点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可见端倪。原本以为它属于塔里木乡的墩阔坦村,后来深入了解才知道科克却勒是塔里木乡克力也特村一个小队。如此看来,富民安居、新农村建设和民俗部落的保护与改造,是一个不能不研究的课题,是一道摆在眼前的难题,解决这个难题显得迫不及待。
“皇城根下”的斗狗
斗狗,是新疆主要包括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流传下来的民间竞技娱乐活动。每年农闲时节主要在诺鲁肉孜节期间——即每年的三月二十一日前后,农牧民相约把自家豢养的土狗即新疆的本地狗带到指定场所进行比赛。在南疆,一般来说,人口聚集地周边比较开阔的戈壁滩或平整的盐碱地或草地是比赛各方的首选,久而久之,约定俗成。
距沙雅县城大概三十来公里的央塔克协尔巴扎,有一项非常有名的历史传统:斗狗比赛。因为地域的历史缘由,这里的斗狗有一个非常气派的名字,叫作“皇城根下的斗狗”。这里的斗狗远不是我们理解的斗一天两天,它是农闲时节每个巴扎天都有的常规活动。
央塔克协尔,即“皇城”之意。《沙雅县志》记载:汉归义羌长印、春湘君官印、“薛行军监军”陶罐、三耳彩陶花釉花瓶等珍贵文物,都发掘于央塔克协尔故城。这里曾经有繁华的历史:车水马龙,古道驼铃;黄文弼、张平、李鹏海等一批学者一致认为,央塔克协尔是古龟兹的都城之一。加之该地位于龟兹——于田道,又与伊犁通往于田的油马古道吻合,所以这里当时是贩卖毛驴去和田的大集市。闲暇之余,人们兴起了斗鸡斗狗斗羊的竞技娱乐活动。因此你会发现,这里参加斗狗的不只是沙雅本地人,每次活动都有来自和田、喀什、拜城、库车、新和的参赛方,有时达几千人参与的规模。如今,是一道民俗文化的风景线。
斗狗活动,一般都是在当地有名望的人的张罗下进行。由裁判根据赛前商议的规则判定胜负。比赛场面尽管有些血腥,但斗狗撕咬激烈时双方主人会及时制止。因此,这项民俗活动也就一直保留到现在。
当然,至今仍然有些异议。
⊙ 祁 媛・白日梦8
散 文
王剑波:网名馕行天下,一九六九年出生。喜摄影、好文学、习书法,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