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SM模型的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影响因素分析

2016-05-31罗润三尹纯建

物流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解释结构模型

罗润三 尹纯建

摘 要:针对货运航空公司开展航空冷链物流运作进行空陆联运方面研究,通过应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影响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发展的15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找出了各因素间的关联关系,自下而上划分了深层影响因素层、中间影响因素层、直接影响因素层等五个层次结构。依据层次结构划分结果,针对性地提出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的发展建议,以期为货运航空公司开展冷链物流空陆联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解释结构模型

中图分类号:F56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was done concerning the operation on air-land coordinated transport of air cold chain logistics, through proposing the 15 influence factors for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 analysis. we analyzed the factors and learnt the incidence relations among factors, finding out that there remained five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including fundamental factors, intermediate factors, direct factors from bottom to top order. Based on the above factors analysis, in view of operation theory support on air cold chain logistics coordinated transport for cargo airline, accordingly we proposed the strategy to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Key words: air cold chain logistics; air-land coordinated transport;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SM)

0 引 言

冷链作为物流链条中特殊的一类,其以保护易腐食品兴起,且广泛应用于生鲜产品、加工食品、生物制品和医药药品等流通体系,可以保证易腐食品的质量,减少食品在流通中的损耗,为冷链各环节中生产商、供应商和流通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1]。一直以来,行业和学术界对冷链物流都十分关注和重视。毋庆刚对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环境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低、存在低价格竞争且缺乏上下游的协同运作,并给出了相应建议[2];蔡南珊、安久意对冷链物流的标准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认为必须构建科学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标准,注重标准的前瞻性、衔接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加大标准化实施与监督力度[3];秦立公、吴娇等研究了基于物联网的冷链物流设备的管控问

题[4];王汉君、洪华南对冷链物流协同选择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冷链物流中的共同配送策略[5-6];李隽波、鲍长生对冷链物流需求预测和冷链物流运营管理进行了研究[7-8];在细分领域上,集中于对生鲜农产品、水产品等的研究,其中杨芳、谢如鹤通过构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结构模型,确定和分析了生鲜农产品物流网络中各物流节点的结构级别与层次关系[9]。

航空冷链物流是以航空运输为主,联合地面运输,按照托运人的要求,运用温控设施、设备(适航性),实现温度、时间等敏感型托运物实体及其信息的流动过程。相对于常规铁路、公路、海运,航空冷链物流运输是冷链物流中时效性最高的运输方式,能为航空公司提高利润,成为航空货运新的增长点。姜玉娟总结了国外航空冷链发展的经验,指出我国在航空冷链行业标准、温控和监控设备、信息技术及冷链运输产品等方面的借鉴作用[10];陈丙成基于供应链的视角探讨航空冷链运输模式,认为有必要实行行业统一运作标准,航空公司和货主间应该加强合作,地面操作商和机场必须尽其所能,施行虚拟平台共享战略,帮助客户维持冷链的完整,防止因操作不规范以及流程不完善导致断链的情况[11];高兴、吴俊涛分析了我国航空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我国发展航空冷链物流的对策[12];吴俊涛、李艳华等就温控型ULD及其在国外航空公司的普及性和相关政策进行了研究,指出推动温控型ULD在我国的普及并以此支撑我国航空货运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13]。可见,目前对于航空冷链物流的研究着重于现状分析和国外先进经验的总结和介绍,对其具体运作模式和定量分析并未涉及。本文针对航空冷链物流,基于空陆联运视角,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各影响因素对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影响的深远程度,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措施,以期为货运航空公司开展冷链物流空陆联运提供理论依据。

1 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现有的航空运输服务体系中,鲜活易腐物品的运输通常是过度依赖航空飞行速度优势,较大部分货物受损往往是没有考虑到针对性温控服务保障。在供应链一体化趋势下,货运航空公司单一充当空中货物承运人已无法实现其链条增值,特别是仅仅聚焦传统货物运输,利润薄且不具竞争力。当前开展航空冷链物流运营是货运航空公司抓住新机遇发展的一个风口,多式联运是实现冷链物流一体化的必要途径,因此有必要分析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影响因素,并对要素影响的重要性进行分类和甄别,找到合适的发展战略。

1.1 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物流链

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物流链是通过空陆联运方式,联合空中、地面运输部门,提供无缝对接、全程快速高效的航空货运服务,满足客户对货物运输的时效性及温度控制要求的物流链条。健全的空陆联运物流链是一条全程高速、温控链条,可以最大程度保障时间、空间效用的深度挖掘,提升整体服务质量水平。空陆联运物流链作为供应链一体化的一部分,包含机场、货运航空公司、货代、货站、地面冷链物流企业、海关、检验检疫办事处以及收发货人等主体,如图1所示。

货运航空公司与地面冷链物流企业形成战略合作联盟,分别负责空中地面冷链运输,减少中间环节,保证全程冷链。货运航空公司的舱位及时刻与指定合作地面冷链物流企业分享,可以兼营报关清关、订舱服务。机场引入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形成绿色快速通道实现到场、落地即时检疫通关。熟悉冷链物流流程的货运代理人作为节点分布于空陆物流链条中。货站冷库由机场或者货运航空公司争取政府补贴建设或合建,引入地面冷链物流企业资金技术投入冷库建设运营,具有温控货物包装,多温度冷藏保鲜仓储等功能。

空侧区运行:温控货物经由起始机场1经直航或转运至目的地机场2,全程保持货物控温状态,根据货物温控要求不同差异化配置货舱货物摆放空间位置,使货物控温尽量互不干扰。

陆侧区运行:客户收发货需要货运航空公司合作方地面冷链物流部门或企业专业化服务。对于发货,冷链物流部门或企业提供两种方案给客户选择:(1)由冷链物流部门或企业专业人员到发货人仓库开展货物温控包装服务并提供专门控温转运箱,然后通过冷链物流部门或企业24h快速直配冷链物流卡车直接从发货人仓库运抵机场货站等候装机;(2)冷链物流部门或企业将货物装运至指定货站仓库进行包装存放,等候装机时刻通知转运至机场装机。对于收货,经过清关检疫后,指定地面冷链物流部门或企业提供两种方案给客户选择:(1)24h随时快速直接配送至收货人仓库;(2)经转运货站冷库仓储后根据客户要求再配送。

空陆对接性、空侧温控可调性、全程温控完整性是评价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物流链高效运作的三大指标。其中空陆对接性包括地面交通通达性、地面温控持续性、通关检疫快速性、转运工具衔接性。

1.2 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影响因素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并结合航空冷链空陆联运物流链,经过专家和有经验的成员进行讨论对影响因素加以总结,认为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操作协同性、技术、联运方式、空陆对接性、成本及外部因素等六部分。如表1所示。

操作协同性指的是地面协作,如通关、检疫、装卸搬运、包装等环节的配合,主要面向机场、货站、地面服务商的响应和协作,其效率关系着联运的顺利进行。冷链货物存在着快速检疫、快速通关的需求,对时效要求比较高,地面服务商的快速响应对空陆节点运作效率具有推动作用。

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冷链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平台的搭建与对接使得多主体信息共享沟通成为可能,实现了货物温控信息可视化、航班时刻以及舱位信息共享,这大大便捷了运作流程设计、计划制定和任务安排。冷链技术发展水平影响了温控多元化水平和持久性,为全程温控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可行条件。常用冷链设施设备包括温控集装箱、温度跟踪记录调节仪器,对温度调节自动化、全程化、标准化,以及空陆联运质量水平有很大影响作用。

联运模式以货运航空企业为中心,包括航空公司自建地面运输网络体系开展冷链集运直配业务,以及航空公司与地面冷链运输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或者共同投资形成航空冷链地面运输公司。

空陆对接性包括地面交通通达性、地面温控持续性、通关检疫便捷性、转运工具衔接性、服务信息共享性等影响因素指标。空陆联运必须考虑到成本因素,成本关系着货运航空公司进入冷链物流领域的代价,影响航空公司经营决心。这些成本包括初期投入成本、能耗运营成本,其中初期投入成本包括冷链设备的配置,包括冷库设备、温控集装箱、信息系统建设。空陆联运首要考虑的就是成本的投入,作业规范标准化和物流人才专业化是空陆联运规范性、专业性发展的有利因素。

政府的重视及扶持力度对于当今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航空冷链物流运作具有推动作用。在供应链一体化趋势下,货运航空公司传统货物运输利润薄,竞争力弱且单一充当空中货物承运人也无法实现链条增值利益。当前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化、多元化、优质化驱动,高价值航空冷链链条日渐形成。作为冷链链条主体之一的货运航空公司担任了运输的关键性角色,争取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如发展资金、税收优惠、技术设备引进及货站冷库升级建设优惠等,一定程度上克服资金投入大,准入门槛高,技术设施设备要求严格,且需与地面冷链运输实现高度无缝衔接等不利因素。以多式联运视角嵌入航空冷链货物运输模块中,货运航空公司开展多元增值业务既是把握当前高端需求大势,同时也是政府政策支持的优先倾向。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必不可少,一定程度上能释放货运航空公司开展冷链专业运营的积极性,特别是其运营初期。

2 基于解释结构ISM模型影响因素系统分析

ISM解释结构模型,由美国J.Warfied教授于1973年开发应用于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结构问题。ISM的基本思想:针对问题的特点,通过各种技术,提取问题的构成要素,利用有向图、矩阵等工具,对相关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处理,最后通过文字加以解释说明,达到明确问题的层次和整体结构目标,以此来提高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14]。操作步骤是邀请专家和有经验的成员组成ISM小组实行头脑风暴,列出与解决系统问题有关的n个要素,分别记为S,S,…,S,并记作集合S=s

由表3至表7得到五层级,下一步根据层级级别的划分结果,重新排序可达矩阵,将可达矩阵的行和列对应的元素都按层次级别T,T,T,T,T进行排序,确定影响因素的层级关系,得到一个对角线上面的元素为0的下三角矩阵,如表8所示。

根据下三角矩阵表可以得到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

2.3 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结果分析

经过ISM运算分析,解释结构模型可分为五个层级,自下而上分别为第五层级至第一层级,因素结构为:根本影响因素—中间影响因素—表层直接影响因素。

政府政策及扶持力度在解析结构模型最底层,是影响航空冷链物流发展的根本影响因素。航空公司进行冷链物流运作涉及到冷链运输市场的规范、冷链链条的构建。单纯靠市场调节投资建设,实施力度远远不够。政府政策先行具有规范保障作用,政府扶持给航空公司开展模式创新、业务运作带来良好的红利效应。行业规范标准化水平比政府政策及扶持力度高了一个层级,行业规范标准化水平受政府政策影响。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及财政税收上的扶持对于货运航空公司初期发展冷链物流显得尤为重要,行业规范标准化水平的确立是航空冷链物流长期健康发展的保障。这二者构成了整个影响因素系统的原始驱动模块。

第二层级、第三层级分别作为中间间接影响因素,其关系是由下往上从第四层级到第二层级依次影响,即政府政策及扶持力度、行业规范标准和水平直接决定了机场快速通关检疫条件、地面服务水平、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及对接、冷链技术设备设施应用程度、航空冷链物流人才的引进等要素,定格了航空物流空陆联运的发展能力。作为空陆联运对接性的五大指标包括地面交通通达性、地面温控持续性、通关检疫快捷性、转运工具衔接性、服务信息共享性等受到第三层级因素的影响。机场快速通关检疫条件决定了通关检疫快捷性,冷链技术设备实施的应用决定了地面温控的持续性,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及对接决定了服务信息共享性。

第一层级是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的表层直接影响因素,包括初期投入成本、能耗运营成本以及航空公司冷链物流经营模式。空陆联运对接性五大指标决定了初期成本投入、能耗经营成本以及航空公司冷链物流经营模式类型。成本是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模式选择、初期起步发展经营的硬性指标,成本高低直接影响了航空公司开展冷链物流业务的战略决策。除了受五大指标直接影响外,航空冷链物流的经营模式与成本相关。对于航空冷链运营,经营模式的选择在空陆联运影响因素上占有很大权重。对于货运航空公司,无论是自建地面物流网络体系还是与地面冷链运输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或者共同投资形成航空冷链地面运输公司都要根据货运航空公司发展需要及战略慎重选择。成本投入以及经营模式是货运航空公司发展航空冷链物流首要考虑。

3 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各影响因素对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影响的深远程度,为此,本文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建议措施,以期为货运航空公司开展冷链物流空陆联运提供些许借鉴。

3.1 政府政策引导发展

基于分析结果,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受政府政策扶持力度的重大影响,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统一规划。航空公司发展冷链物流空陆联运首先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通过引导协调机场、海关、检疫部门与货运航空公司冷链物流形成协同合作,提升通关效率,减少滞留时间,加速冷链运转。与此同时,航空公司开展冷链物流运作用于更新技术设备、货站改造等初期投资较大,除了航空公司自身的投入外,政府对航空冷链物流资金投入和税收政策的扶持必不可少,货运航空公司发展冷链物流运作急需软硬件环境配合。

政府具有规范市场运作的作用。政府通过加大政策引导,落实航空冷链物流链条各主体责任要求,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市场主体行为。同时,充分借鉴发达国家航空冷链物流的相关法规,推动行业法制化进程。国际航协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推行“Cargo2000”的行业质量标准,全球冷链协会已经推出了“冷链质量指标”来规范航空冷链运作质量[10]。相应的在中航协随着航空冷链的发展也在不断配套并更新相关标准,目前主持并形成了一个主标准《航空货物冷链运输服务规范》以及《鲜活易腐物品包装》、《鲜活易腐物品名录与物品保鲜条件表》、《鲜活易腐物品乙烯行为与物品隔离表》、《鲜活易腐物品信息跟踪》、《时间温度敏感健康产品航空运输规范》等五个分标准用于指导航空冷链规范发展。

3.2 推进冷链及信息技术一体化

加强航空冷链物流软硬件建设,特别是实现信息一体化和冷链物流技术设备的标准化应用,这关乎航空冷链物流健康发展的需要。

科学推进硬件建设,有效促进其信息化,加快升级软件系统,保证硬件与其对接,引进先进信息技术如POS技术、EDI技术和GPS技术以及RFID技术等。建立开放式的航空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开放式物流信息中心,实现货运航空公司舱位信息、时刻资源信息与地面冷链物流部门或企业信息中心对接,货物实时位置、温控信息即时可视化、可查询、可追踪。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信息一体化实现服务信息共享,便捷通关检疫操作程序和地面交通通达的目标。

加强冷链技术投入开发,特别是针对多温冷库、专业温控空运集装箱、全程温度记录控制设备的技术开发。通过完善航空冷链硬件发展规划,提高空陆联运对接的有效性,包括转运衔接性、地面控温持续性。

3.3 增强复合型人才配备水平

做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根据冷链物流发展、跨境电商、生鲜产品和生物医药等高价值易腐商品仓储运输等热点领域,针对性培养适合当前航空冷链物流发展趋势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对当前冷链物流在职从业人员进行航空冷链货运业务技能再培养,包括航空货物冷链包装、温度控制要求、装卸搬运要求。加强航企与高校人才培养对口合作,开设“航空冷链物流班”,推出相关航空冷链物流实践培训课程,专门培养冷链物流人才,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作用,以市场需求促进专业航空冷链人才的培养。

3.4 重视航空冷链经营模式

航空冷链物流空陆联运以货运航空公司为核心进行货运业务在冷链物流领域的拓展,涉及到航空冷链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报关清关等业务。货运航空公司作为承运人在传统货运领域内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话语权小、利润率低,有必要借助生鲜产品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等机遇通过不断扩大的冷链运输市场来实现向曲线两端的转移。而这也与航空冷链物流的特点密切相关,冷链物流除了具有一般物流的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性:对冷藏技术和时间的严格要求;建设投资大,技术复杂;冷链各环节更高的组织协调性;冷链物流市场经营规模小,网络分散等特性[2]。这些特性间接要求货运航空公司延伸服务范围,实现冷链物流立体化运作。

与传统货运不同的是冷链运输的所属货物为温敏货物,对全程温度控制有严格要求,这让航空企业作为单一空中承运人角色满足不了冷链货物的高质量承运目标。国外航空公司在运作航空冷链物流过程中,首要的是实现航空冷链物流运输网络化,这不仅仅是空中航线网络化布局要求,更侧重于快速响应的地面网络[16]。因此,这需要货运航空公司进行整合延伸以适应全程冷链运输要求,包括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指的是航空企业以UPS为样板,通过投资进行冷链车辆设备购置、冷库租赁或建设来组建自己地面运输配送网络,实现地面最后一公里运输。这种纵向延伸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能保证全程冷链的掌控,服务质量最高,然而初期高投入不可避免的导致了高风险。横向拓展指的是航空公司通过与专业地面冷链物流公司合作形成战略伙伴关系,通过共用冷链运输设备,共同租赁或建设冷库等进行空陆运输。这种横向拓展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经营,分担风险,分享客户资源,而且初期投入较低,但是空陆两种运作模式、两类企业磨合期比较长,对空陆对接性五指标的达成具有一定风险,也就是服务质量达不到最优。

参考文献:

[1] 胡天石. 冷链物流发展问题研究[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2-17.

[2] 毋庆刚.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2011(2):24-28.

[3] 蔡南珊,安久意. 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化问题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2011(6):40-43.

[4] 秦立公,吴娇,董津津,等. 基于物联网的冷链物流设备管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942-9945.

[5] 王汉君,王元元. 冷链物流协同选择与序参量计算模型[J]. 求索,2010(11):24-26.

[6] 洪华南. 冷链物流中的共同配送策略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9):65-68.

[7] 李隽波,孙丽娜.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冷链物流需求预测[J].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519-6520,6523.

[8] 鲍长生. 冷链物流运营管理研究[D]. 上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9] 杨芳,谢如鹤.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结构模型的构建[J]. 系统工程,2012(12):99-104.

[10] 姜玉娟. 国外航空冷链发展的经验借鉴[J]. 空运商务,2013(10):49-52.

[11] 陈丙成. 基于供应链的视角探讨航空冷链运输模式[J]. 空运商务,2012(8):4-7.

[12] 高兴,吴俊涛. 我国发展航空冷链物流的对策探讨[J]. 港口经济,2015(2):38-42.

[13] 吴俊涛,李艳华,李爱青. 温控型ULD——支撑我国航空货运转型升级[J]. 港口经济,2015(9):46-49.

[14] 李国刚,孔婧. 基于解释结构ISM模型的物流可达矩阵建构[J]. 统计与决策,2013(19):42-44.

[15] 石学刚,苗田丰. 临空经济区航空物流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 物流技术,2014(21):221-223,291.

[16] 任艳宏. 我国航空冷链物流发展问题研究[D].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猜你喜欢

解释结构模型
基于ISM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ISM的海上船舶通航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ISM模型的江苏省房地产经纪服务的监管研究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高中化学必修1内容比较分析
基于ISM和AH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
多主体医患关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种粮大户扩大农地规模意愿存在盲目性吗?
基于DEMATEL与ISM的内部控制创新研究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企业汇率风险应急机制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