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应注意“四贴近”
2016-05-31段雅琼徐伟
段雅琼 徐伟
大家都知道: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要素构成。这四个要素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根据这一特点,我们认为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注意“四贴近”。
一、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贴近教材
思想品德课教材是实施学生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刚性材料,它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的性质、任务及“课标”要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教材在编排上采取了既独立成课,又潜在联系的单元体例,既便于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扎实地打好思想品德的基础。课题以正面的思想观点命题,每课都有综合练习,有助于学生综合理解和运用各单项道德要求,也便于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巩固。特别是现行的思想品德课教材,既重视了通过课文中的想象去感召学生,使学生获取新的道德认识;又能通过“想”与“说”的逻辑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二、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贴近学生
思想品德课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在平时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紧贴学生的思想实际,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已经养成的良好品行,及时肯定并加以鼓励和引导,力求形成稳定的好品格。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要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通过“感恩教育”和“挫折教育”加以矫正,使之逐步符合小学生行为准则的要求。
三、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贴近生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教育才能真正产生作用。只有通过生活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既然学生品德的形成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分享和感悟,那么思想品德课教学就应该将教学活动根植于生活,将教学与生活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以生活为背景的事件经历和问题探究中自主思考、自主建构,使学生在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探究过程中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选用与小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丰富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通过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将生活体验和教材知识结合起来,把直接经验迁移到对教材的学习中去。
四、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贴近实践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两条主要途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因此,更需要重视品德践行和习惯培养。小学思想品德教材的课文内容来自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精品汇集。学好课文本身就能体现“用优秀作品鼓舞人”的教育思想。现行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十分重视品德践行,通过“想、说、做”的操练完成品德结构化。其中“想”和“说”的操练设计,简明扼要,具有一定的诱导力。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改革开辟了前景,思想品德课必须成为思想品德素质教育课,应该发挥好思想品德课堂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小学生课间活动,家庭和社会交往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为指导思想,以思想品德教材设计活动环节,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既能体现学生的道德决策和相互协作,又能让活动兼有评估机制,更利于小学生获得品德形成的体验和成就感。同时借助班队会、家长会、表彰奖励会、主题教育会等教育实践活动,有力促成家庭、学校、社会 共同育人目标的实现。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育是有章可循的,我们应该紧贴教材;思想品德课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我们应该紧贴学生的实际;思想品德课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更好地生活,我们的教学应该紧贴生活;思想品德课教育需要创新,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紧贴实践。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培养学生建立“课堂小社会,社会大课堂”的意识,在培养各种思想品德的同时,让学生在“言行一致”的自律中完成道德践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才是富有成效的。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汉王镇中心小学
编辑 薛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