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庭之美

2016-05-31付秀宏

当代人 2016年4期
关键词:行笔书家草书

付秀宏

能说出“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人,唯有唐代孙过庭。他是痴人,也是明白人,我说的是他对书法的态度和见识。他的草书率真流畅,气象氤氲,其形体长瘦胖圆,仿佛被性情的刀刃切成了片,晾晒在宣纸上。他的书法有时轻如蝉翼,有时重若崩云,观他的书法,犹如喝一杯微漾着淡黄的碧螺春茶,饮后神采顿生。

遥想唐朝,诗人陈子昂把孙过庭的书迹比作钟繇,推崇备至,念叨孙过庭为神人矣。孙过庭结字、行笔飘逸从容,既有超拔气势,又有意境神韵,仿若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都汇于他的笔端。

孙过庭以宁静致清冽,以灵动求险峻,字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令人惊叹。孙过庭的笔法虽源于晋代王羲之,但比王羲之更为刚断隽拔、富于变化。最具有特点的是横划、长点捺,先顿笔重按,后顺笔出锋,使一笔中陡然出现两种变化,波澜跌宕,神采顿生。右环转下作弧笔时,笔画末端由精转而出细锋,锋芒咄咄,精神外耀,宛如瀑布突然受阻,流水变细,从岩隙中急转而出。

宋代米芾虽对前代书家颇为苛刻,却对孙过庭的草书心悦诚服。他在《海岳名言》中说:“孙过庭草书《书谱》,甚有右军法。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过庭法。”孙过庭传世书迹有《书谱》《千字文》《景福殿赋》三种,都是草书墨迹,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要数《书谱》。

细观《书谱》墨迹,孙过庭既得二王笔法的真谛,又有所发扬、创新。起篇沉稳,中间笔势钩环,后段逸兴遄飞,尽情挥洒。首尾三千余言,“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达到了“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化境。“人人都是书家”和“人与书家有着永恒的距离”是两种不同的书法态度,一个重行,一个惟圣,不管重行还是惟圣,追求的路途不会有假,孙过庭“篆尚宛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简而使”的教诲一直响在耳边。

书法的美感在本质上是一种天真感。一个执著于美感的书家,必有超脱之道。一边执著,一边超脱。这就是力道与静气的结合。孙过庭的草书仿若“飞鸿踏雪泥”,灵动中透厚重,文雅间藏雄浑,秀润里显粗犷。

草书是最见性情的书体,得之心而应之手,笔随心走。孙过庭称之“涉乐方笑,言哀已叹”。观其书法,犹如观雪花从天而降,一片一片落下来,如絮如蝶。难怪唐高宗言“过庭小字足以迷乱羲、献”。

所谓经典,就是写出书法的人不在了,但他的书法更富有魅力了。时间能做旧物质,同时能增厚精神。孙过庭的书法是有精神性的,他的行笔中有温暖、淡定的眼神存在,这大概源自他“同自然之功,达自由之态”的修为吧。

猜你喜欢

行笔书家草书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中)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宋稗类钞》的书法史料价值
读好点画 迈好临摹第一步
论二王对宋尚意书风的影响
湖北近现代书家、印家群体的掩名现象
录清·孙枝芳诗(草书)
自作诗(草书)
早期书法史著述 北窗读记
录明?杨士奇诗(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