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家族原始宗教的基本特征

2016-05-31刘冰清

关键词:土家族特征

刘冰清

(三峡大学 民族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土家族原始宗教的基本特征

刘冰清

(三峡大学 民族学院, 湖北 宜昌443002)

摘要:土家族原始宗教的基本内容为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与土王崇拜;土家族原始宗教的谱系可分天神与地面神两大系统,不同的神祇有着不同的职能;土家族的原始宗教具有崇拜神礻氏多元性、敬奉方式多样性、信仰的灵活性与从众性、内含的丰富性与原始宗教的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关键词:土家族;原始宗教;特征

土家族原始宗教,包含了土家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研究土家族的原始宗教,对于研究土家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笔者拟就土家族原始宗教的基本特征作一探讨。

一、土家族原始宗教的谱系与神礻氏

宗教信仰本就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土家先民的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大约产生于新石器时期。那时候的原始人,由于受自然力的支配,产生了对自然物、自然力的崇拜;由于受社会力的支配,产生了对祖先和氏族首领的崇拜。原始人面对自然、面对社会,深感自己的命运难以把握,便企求一种超自然超社会的神秘力量和实体来作为自身命运的依托和归宿。原始人相信存在着一种超自然超社会的神秘力量和实体。这种神秘力量和实体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决定着人的命运与归宿。于是,逐渐形成了相应的信仰认知与礼仪活动。其信仰认知与活动标志原始宗教的产生。

土家族形成发展的空间是湘鄂渝黔结合部的武陵山区。土家族是武陵山区的巴人后裔与当时生活在那里的其他民族的部分成员融合而成的单一民族。土司时期,逐渐形成了以梯玛文化为中心的巫祀文化,以土王崇拜为主的信仰崇拜。土家族对自然神的崇拜缘自先民的万物有灵观念;土家族的祖先崇拜、氏族首领崇拜(与其相应的图腾崇拜)、部落首领崇拜和土王崇拜缘自先民的灵魂不灭观念与祖灵观念。

土家人自然崇拜的对象,一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天体与天象,如对日、月、星辰的崇拜,产生了太阳神、月神、星神、雷公、风神、雨神等;二是与生活环境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神,如山神(岩神)、水神、井神、洞神、鸟神、树神、花神等;三是与生产密切相关的神灵,如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田神、土地神、五谷神、龙神等;与狩猎活动密切相关的猎神;与捕鱼密切相关的鱼王与河神;与行船密切相关的伏波(他们认为“伏波”能降伏水患和险滩);四是与氏族部落图腾密切相关的自然物,如龙凤崇拜、白虎崇拜、鹰崇拜、蛇崇拜等;五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造物,如门神、灶神、家神等。土家族崇拜的土地神,按其职能可分为山神土地、桥梁土地、华山土地、青苗土地、城隍土地、天门土地等。土家人的图腾崇拜物,除白虎较普遍外,其他动物有着地域和姓氏的差异,如酉水流域跳“摆手”时挂龙凤旗;崇拜鹰者为长阳、巴东一带的谭氏。龙山凤溪拉西峒20世纪90年代祈雨、封山育林的活动都是在神堂堡土王庙遗址举行,且行牲祭(羊祭)。

土家族敬奉的祖先神有绕巴涅、惹巴涅;李古老、张古老、伊窝阿巴;墨贴巴、卵贴巴;布所雍尼;东山圣公、南山圣母(即傩爷傩娘);卵雨、磨亮卡替、科洞毛人等。绕巴涅、惹巴涅为神话传说中的开天辟地和赶日踢日大神。李古老、张古老为上一届文明毁灭后的制天制地大神。远古洪荒时代,世上混混沌沌。墨贴巴派张古老制天,李古老制地。张古老日夜不停,补了七天七夜,把天补得平平展展。他见李古老还在睡大觉,擂天鼓惊醒了李古老。李古老毛手毛脚,东边顿几脚,变成一条河;西边挺一挺,变成一条岭;南边踩一踩,土坪一大块;北边太用力,堆成一座山。棍棒东戳西戳,弄得地面洞洞多。地上如今不平坦,都怪李古老太慌张。二人制了天地,土家人世代敬奉;墨贴巴、卵贴巴,前者为主宰天上的大神(土家语称天为“墨”),后者为主宰人间的大神(实际所指为辖地首领);依窝阿巴为做人大神。墨贴巴叫依窝阿巴做人。依窝阿巴先摘葫芦做脑壳,斫竹子做骨架,剥树皮做皮肤,摘树叶做肝肺,用豇豆做肠子、茅草做汗毛,连屙屎屙尿、生儿育女都想到了。依窝阿巴做人成功了,土家人世代敬奉;布所雍尼,东山圣公、南山圣母(即傩爷傩娘),洪水滔天以后,布所雍尼兄妹成婚繁衍人类(酉水流域说);傩爷傩娘兄妹成亲繁衍人类(黔东北说),成为土家族的始祖神。士义图介促布所雍尼兄妹成婚,繁衍了人类。卵雨(或译为“洛雨”)在墨贴巴放出12个太阳,20姓被晒绝种时,备办桃弓柳箭,射下10个太阳,安排剩下两个太阳,一个走白天,仍叫太阳;一个走黑夜,叫“月亮”。这才有了日夜,有了四季。春巴麻麻为神话传说中的儿童护佑神;白果娘娘为织锦的锦神;磨亮卡替、科洞毛人为古代英雄;梅嫦神与张五郎,均为土家人敬奉的猎神。土家族敬奉的部落首领为廪君、八部大神。土司时期,土家族逐渐形成了以土王崇拜为主的多神崇拜。土家人敬奉的土王,因地域而异:酉水流域敬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彭公爵主,即彭世愁;田好汉与向老官人为彭公爵主的左右二臂,一为武将、一为文臣)。渝东南敬伏波将军(马援)与三抚神;黔东北敬奉田祐恭与三抚神;秀山等地敬奉飞山公主(即杨再思)。这些神灵构成了土家族自身的神谱和神系。其神谱与神系即如图1、图2所示。

此外,在《梯玛歌》中还有未说明天神或地面神灵的下列神祇:一是绕巴涅、惹巴涅两位开天辟地大神与踢日赶日神。二是始祖神姐弟,即开天辟地后,世上只有姐弟二人(无姓氏名字),姐弟成亲,繁衍人类。此外,还有三元始祖。三是帮助开天辟地的还有大鹰、大猫;说服姐弟成亲的还有喜鹊、燕子、松鼠、团鱼等动物。

图1 天上的神谱与神祇

图2 地面的神谱与神祇

以上图表与文字说明,土家族的神谱与神祇具有如下几个最基本的特点:

第一,完整性。其完整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是由自然神、天神、地面神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神灵系统;二是它是由开天辟地神、上一届文明毁灭后的制天制地神、做人神、始祖神、祖先神、首领神、土王神与猎神、土地神、畜神、财神、生育神、护儿神、锦神构成的分工明确的神灵系统。

第二,地域性。酉水流域、清江流域、乌江流域、澧水流域所供奉的始祖神、土王、财神与猎神都有一定差异。

第三,多元性。元、明至清初土司时期,土家族逐渐形成了以梯玛文化为中心的巫祀文化。梯玛,土家族巫师,流行于酉水流域。酉水流域部分地方习汉语以后,讲汉语的土家人称其为“土老师”。梯玛,善作法,“能通神”,具有祈禳、驱邪、证婚、还愿等多种功能,虽无经书,却“百说百灵,百说百应”,其权威远胜于当地的一般地方官。梯玛主持“摆手”与做法时演唱的《摆手歌》和《梯玛歌》,是研究土家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宗教、艺术、文学的百科全书,尤其是《摆手歌》,具有史诗般的价值。除梯玛外,土家族中还流行着至少五种巫:一是王法灵所传之“师娘教”;二是出于湖南辰永间的“下坛教”;三是出于川西的“上川教”;四是冲傩还愿的“傩坛教”;五是女巫“跳神”的“神坛”。同时,有的土家人也请汉族的“端公”与苗族的“苗老师”为其驱邪解厄;请阴阳先生看地;请“道士”办丧。可见,土家族信仰的多元性是远胜于其他民族的。

二、世界性宗教对土家族原始宗教的影响

世界性宗教的传入对土家族原始宗教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寺观建筑的年代来看,汉化佛教和道教分别在晋代和唐代传入武陵山区。武陵山区早期佛教寺庙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永和寺和恩施州来凤县的仙佛寺,均为晋代所建;而最早的道教圣地是五雷山,始建于唐代。五代时期,土家族逐渐形成,并登上历史舞台。在土家族形成以后的数百年间,武陵山区先后修建了千百座寺庙,有的土家人成为和尚尼姑,吃斋念经,过着教徒生活。土家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与佛教、道教相结合,产生了较为奇特的宗教文化现象。这种奇特的宗教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1)土家族的梯玛(巫师)做法事时所用的神图中有“三清图”,图中“三清”正是道家的三清。同时,梯玛的法帽上亦绘有“三清”神像;原始宗教神图中还绘有佛教中的释迦牟尼、如来佛等神像;(2)梯玛巫祀活动中的请神辞,及至薅草锣鼓中的请神辞,所请的神灵都有“南海观世音”等内容,在梯玛做服司妥的“五钉手”中有“我是天上李老君,玉帝赐我下凡尘”的唱词,这说明佛教中的佛和道教中的神已经成为了土家族的原始宗教中的神灵;(3)原始宗教寺庙与人为宗教寺庙并存,且香火旺盛,造成了寺庙林立的局面。土家人在不同的宗教节日去不同的寺庙祭祀敬奉不同的神灵,于多神崇拜增加了新的内容。

基督教和天主教于19世纪60年代传入土家族。鸦片战争以后,比利时、法、美等国传教士纷纷到土家族地区传教,并在各县县城和大镇(如酉阳龙潭镇)建立了福音堂和天主堂,大力兴办教会,举办“慈善事业”,有少数土家人成为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

由于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世界性宗教的传入,加上我国儒、释、道的影响,这就使土家族的宗教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其主要表现为:(1)原始宗教信仰与世界宗教并存;(2)在原始宗教中,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与英雄崇拜等并存;(3)中国传统的儒、道与世界性的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并存。这是因为土家族是一个多流合一的民族,又形成发展于多民族杂居的武陵山区,与中原文化的交往也较为密切,深受巴楚文化、蜀文化、中原文化与巫文化的影响,地域内各民族宗教信仰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古今交替,加上世界性宗教的渗透,也就形成了多神信仰的局面,整个民族是一个多神信仰的民族,其成员也就成了多神信仰者。

三、土家族原始宗教的基本特征

土家族的原始宗教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崇拜神礻氏的多元性。除自然神、祖先神与土王崇拜外,还将道教中的三清、佛教中的观音菩萨及至汉族的樊哙、伏波将军等都融入了原始宗教的崇拜对象。同时,土家族将敬畏的神祇分为善、恶两类,对专致火灾的火烟神、致人生病的麻阳神、摆子鬼、青草鬼与危害人类的毛娘神等等,土家人将此类神灵称为“邪神”。土家人对付邪神的办法是请梯玛驱邪除鬼,消灾免祸。

第二,敬奉方式的多样性。土家人单敬奉自然神的方式就有:(1)将孩子拜祭给自然物。若拜祭给水,便取名“水保”;拜祭给岩,便取名“岩保”;拜祭给树,便取名“树保”,如此等等。他们以为将孩子拜祭给什么自然物,此自然物就会保佑孩子顺顺利利,茁壮成长。(2)给崇拜的自然物披红挂红。披红挂红时,须点香点烛,放鞭炮,行三跪九叩大礼。土家人认为,崇拜灵物,心诚则灵。(3)给某些崇拜物修小庙,或将其供奉于岩洞。如给土地菩萨修土地庙,有的每年二月初二去庙上供奉,有的还在庙前举餐。如秀山将光董董菩萨请去岩洞供奉。(4)禁对灵物有侮辱性举动。如不准用脚踩火塘内三脚架,不能得罪灶神等。

土家族敬奉土王的方式是“摆手”。“摆手”在土家族原始宗教活动中最具代表性,旨在祈福驱邪,求得丰收,求得安宁。“摆手”又分“大摆手”与“小摆手”。“大摆手”祭祀八部大神;“小摆手”祭祀土王(也有个别村寨和少数地方是祭祀古代英雄,或“社菩萨”,或“五谷神”)。“摆手”须在“摆手堂”举行。“摆手堂”又称“神堂”或“土王庙”。祭祀活动以村寨为单位举行或数寨联合举行。行牲祭。其牲,早年为白水牛,后来有的为羊,有的为猪。祭仪十分隆重。活动中要唱“摆手歌”、跳“摆手舞”,娱神娱人。还要进行体育竞赛。入夜,青年男女对歌择偶,由土老师作证为婚。活动内容十分丰富。

第三,信仰的灵活性与从众性。土家人对崇拜的神礻氏,既相信又不笃信。如家中有人生病,或孩子有疾,或牲畜喂养不顺,便求神护佑。今日祭山,若不灵,明日又去祭水;再不灵,后日又去祭别的神礻氏了。且从众心理极强,一听人说,某泉极灵,便成群结队,赶去祭某泉;过不多日,听人说某树极灵,便成群集队,赶去祭某树。

第四,诵辞内涵的哲理性。《梯玛歌》实为梯玛法事所诵之辞,《摆手歌》乃“摆手”唱诵辞,它不但涉及本民族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还提出了“文明再创说”“植物造人说”“阴阳交合说”等宇宙发展观与哲学观点,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4]。

第五,宗教发展历史性。土家族的原始宗教,到了20世纪末,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世界观的变化,有相当一部分土家人已经不信神灵,土家族原始宗教日渐衰落。目前,举行“摆手”活动的村寨已经不多,一些梯玛后继乏人。土家人有病求医,而求巫者十分罕见。反倒是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世界性宗教在土家族的宗教信仰中占据了一定位置。社会正引导宗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湖南少数民族古籍办.摆手歌[M].长沙:岳麓书社,1989.

[2]湖南少数民族古籍办.梯玛歌[M].长沙:岳麓书社,1989.

[3]归秀文.土家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4]熊晓辉.土家族土司音乐源流考略[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1).

[责任编辑:刘自兵]

中图分类号:K 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16)03-0005-03

收稿日期:2016-01-21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武陵地区傩戏文献文物搜集整理与研究”(13BB020)。

作者简介:刘冰清,女,苗族,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土家族特征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土家族情歌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月震特征及与地震的对比
如何表达“特征”
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分析
———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土家族
抓住特征巧观察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