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三七:越女权越正义?

2016-05-31刘婵

中国青年 2016年7期
关键词:横幅女权矮化

文-刘婵



反三七:越女权越正义?

文-刘婵

当各个高校的男生都在为3月7日女生节做准备的时候,这个诞生于高校并且在今年之前基本没有进入社会的节日,忽然就成了众矢之的。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女权主义者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反三七过三八”运动,誓要让人们看清楚,这个“有意将校园女生与社会女性切割”、“进入社会之前刻意营造的童话”,是在用呵护弱者的姿态把女性矮化成男性的附庸,物化为性的对象。“反三七”们兴致高昂地指责男权社会,要打破童话,让女性赶紧跳出温柔陷阱。

随着“我不是公主,是妇女”“我不要温暖早餐,我需要想婊就婊”等等吸引眼球的标语层出不穷,微博上#反三七过三八#的阅读量也已经逼近一亿。但如同许许多多矫枉过正的女权运动一样,这一次的“反三七”依然令人感到不适。在未理解平等真义时却去“追求平等“,甚至否定善意,最后只能留下一地纠结的鸡毛。

反对女生节的理由之一,就是它涉嫌性别歧视。但受困于性别歧视的从不只是女人。什么是性别平等?是女性不必然地处于从属地位,也是男性不必然地处于领导地位,是女强人不必受排挤,也是居家男免于遭白眼。

社会分工本无高下之别,平等是自由,是尊重,是男性和女性都可以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愿意叱咤职场就去拼去闯,愿意相夫教子就坦然享受。人们“反三七”,是通过反对原本拥有的另一种权力,来呼吁一种比较薄弱的权力,就好像本意是“撑同志,反歧视”,却走向反对异性恋的极端面。这是一种奇怪的焦躁,锋芒毕露但色厉内荏。也无怪乎让人有一种被代表的恶感:我愿意做小公主,我永远有少女心,我有什么错?

“妇女能顶半边天”被抬出来,力证今日女性气质的复归是时代的倒退,其中的历史认知谬误和逻辑悖论令人啼笑皆非。引用戴锦华老师的观点,“妇女能顶半边天”并非平等,而是气质上的平均,且以男性气质为标准。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女性有能力如同男性一样,所以可以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内在的价值取向依旧是男性高于女性,而不是性别平等。

庆祝女生节的校园青年并无加深性别歧视和刻板印象的意图,这个节日也不该背负原罪。事实上,往往走在时代前端的高校所孕育的“女生节”反而是性别平等的最好载体,因为这里不只有“女生节”,还有“男生节”,男生会在深夜喊楼,女生也会早起去买早餐。这是学校里唯二的全民活动,有来有往,平等互彰。妇女节和光棍节前后各选一天当成节日,本来就有青年群体的自嘲和戏谑。加上分布在学期前半程,大家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集体狂欢。既将之理解为居心叵测,未免上纲上线,让人不着头绪。如果女生节如此十恶不赦,全民大喊“少女心”的时候,“反三七”们又在哪里呢?向男生送礼不意味着“倒贴”,向女性送礼更不意味着“献媚”,如果男生们的横幅和礼物统统是包裹着性别歧视的糖衣,有能力矮化女性,那么真不幸,8个月后男生节时女生们准备的横幅和礼物,也能矮化男性了。

当然,女生节出现的一些现象确实值得批判。但是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观点做出精准的切割,对于粗俗横幅的厌恶是出于对粗俗和恶意骚扰的厌恶,而不是性别歧视。女性早就开始肆无忌惮地消费男色,“看一部剧换一个老公”也没有遭遇过抨击,为什么男性夸奖女性的女性特质,就要被踏上一千只脚?至于电商,头脑灵活又无利不起早的商人们一年可以过365个节日,掏钱的大都是女性。这是女性被消费,还是大部分家庭财政大权已归属于城市女性、女性成了GDP的顶梁柱?一切都被赋予了过多的意义,让人不禁怀疑,“女权”何时也成为了一个高贵的标签,越“女权”越正义?极端“直男癌”的言行固然可憎,但若将仇恨指向将身边心怀质朴善意的“直男”,对消融两性间的隔阂反而有害无益。

我们呼吁正视性别权力,尊重自由选择,争取真正的平等,也保护校园里年轻的善意。

责任编辑:董铁莹

猜你喜欢

横幅女权矮化
《有竹居小横幅》书法作品
向警予的女权思想
冀西北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阅读理解专练(二)
这样的“女权”
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抽条调查
矮化盆栽菊花的方法
广告横幅上的洞
【第三部】
114年前,女权先锋与两则征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