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奶娘的燕子长大了,从大瑶山“飞到”省城,成了知名文人。
2016-05-31
一谈起奶娘,燕子的爸妈总是说:你身体好、经得事,是吃了奶娘的奶,是吃了做苦力奶娘的坚强。每一次追忆,燕子都是眼泪汪汪。为此,她一辈子都有个推车情节——
小时候有人板车,红砖水泥地堆着,她从来不想,上去就推;
长大了没板车,开车的路上,遇到上行熄火的车,她会本能停下,帮人推;
住在公园对面,常在节假日见垃圾车拖着费劲,不嫌脏,她抢上去就用全力……
作为一位当下文人,燕子写了许许多多的文章,唯独心里存放了几十年的奶娘故事没有碰。她总盼着有一天能找到,能当面喊一声“娘”,能给这个漫长的故事加上一个圆满的结尾。
再等等,再找找……
前后上十次去益阳,直到当年送燕子去奶妈家的大姨、二姨相继去世,直到以奶妈激励燕子一生的父亲去世,直到母亲年老体衰走不动,燕子绝望了、认命了。却就是不愿触碰一个敏感:也有八、九十岁的奶妈会有多大的寿辰?
1月9日,冒着寒冷,燕子又开车去了益阳。原本是寻风土民情去的,也许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感动了天地,一个“烤红薯”的新点,让20多年的寻找有了突破性线索。
这天,在向家码头、大码头和石码头转来转去就是不愿离去的燕子,又拨通了表姐的电话。突然,年长10岁的表姐于突然梦醒般想起,燕子一家离开益阳后,好像听人说奶娘卖过烤红薯——太好了!“烤红薯”毕竟是燕子知道拖板车奶妈仅有的第二“职业”,她马上电话益阳的文友。冯明德、盛景华、刘春来、裴建平、黄曙辉、山水客、吴又无,一声招呼就都来了。大家一合计,一致认为:如果20世纪60年代拖板车者无数,那卖烤红薯的就少而甚少,分头行动,一条街一条街去找,一个门面一个门面去问。
范围立马缩小,集中到两个人,其中最早卖烤红薯的“秦家妈妈”成了圈定人选。
到底是“老益阳”熟门熟道,没费多大劲儿就找到“秦家妈妈”的子女。一下认定:“秦家妈妈”就是燕子的奶娘——秦爱珍!
找到了,找到了。哭寻了20多年的燕子,找到了奶妈的家。可惊喜后却只有悲伤,望着黑框里的遗像,燕子啊,泪如雨下,长跪不起——她无法接受再见不到奶妈的残酷事实。
此时此刻,燕子才知道,她苦苦寻找的奶妈,当年喂养她时的准确方位是——益阳市大码头大世界左侧的一所普通民居里。2011年农历2月14日,83岁的奶妈在益阳去世……
83岁,寿命也不算短,可娘啊,你咋就没能盼来你日思夜想的小燕子!
此时此刻,娘哺育的兄弟姐妹围坐在一起。燕子流着泪,听哥哥姐姐们讲那过去的事情。
奶妈吃苦受累一辈子,却坚忍地养活了一家人。夏卖冰棒冬卖烤红薯;挑黄泥卖、挑水卖;做纸筋巴巴、磨米粉米面,吆喝声穿越益阳南北东西,瘦弱的身影飘荡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板车不拖了,是因为受伤;白天饭店帮厨打长工,晚上做纸筋巴巴打短工;半夜磨米浆,为天不亮能赶第一拨上船人,卖米粉……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身边的孩子大了,远方的孩子也大了,娘却老了、倒下了。最终,奶妈因肝癌去世。医生说,这病跟她长期烤红薯、被煤火呛有关。那天,燕子的眼泪就没有断过。
燕子一算,在油桶边,奶妈烤了20年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