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结构演变趋势分析
2016-05-30杜晓婷
杜晓婷
摘要:本文分别以客运量和旅客运输周转量为指标分析了我国客运结构长期以来的演变过程,探究了促使客运结构产生变化的因素,并预测了我国客运结构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客运结构;运输量;客运演变
一、引言
运输结构变迁在交通运输发展史的研究中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随着运输网络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客运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也不断与时俱进,使得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舒适、便捷。但是只有具备合理的客运结构,各运输方式之间才能有机衔接、协调发展,客运的运输效率和质量才会提高。因此,本文对客运结构的演变及其未来趋势进行研究,这对于优化我国客运结构,合理地配置运输资源,以及促进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客运结构的分析指标
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也带动了体系中客运结构的改变。运输结构指的是运输部门内外部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的有机比例和构成。运输量是指运输部门在一定时期内运送旅客和货物的数量,以运量和周转量表示。通常来说,以各种运输量比重来考察客运结构较能全面地反映客运结构的演变过程。本文即选用运输量比重来分析客运结构的演进趋势,主要从客运量和旅客运输周转量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其中客运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运输工具实际运送的旅客数量。而旅客运输周转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运送旅客数量与平均运距的乘积,计量单位是“人公里”。
三、客运结构的演变过程
客运自出现至今已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客运发展仍处于其中期阶段。解放初期,由于运输方式单一,人们出行没有过多的选择。而且,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对于出行的需求也不高。基于此,价格低且可以长距离运输的铁路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运输方式,当时铁路客运量在总客运量中所占的比重很大。50到70年代期间,客运还仍是以铁路为主导。然而自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客运结构就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改革开放之后,各种运输方式的旅客运输量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是公路,其客运量在客运总量中所占比例逐渐超过了铁路,目前已经达到客运总量的90%左右;铁路在客运总量中的比例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只在近几年才开始有所回升;水运客运运输量的增速一直都是不断小幅波动;而民航客运始终呈现较大的增速,发展速度最为迅猛。
由此可见,我国客运结构目前仍处于发达国家的前中期水平,但发展较解放初期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四、客运结构的影响因素
不同时期各客运方式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
影响客运结构的首要因素必然是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表现为人们的劳动价值的升高①,因此旅客对于运输方式的需求更加多样化,而且更多的注重了旅途的舒适度和服务的质量等。
(二)人们收入水平的高低
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也是促使客运结构变化的关键原因。当收入较低时,人们选择出行方式时更注重经济性;而较高的收入水平则可以确保人们在出行时,选择到自己更青睐的方式。
(三)地理区位、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
地理区位、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对客运结构也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我国疆域广大、地形复杂,任何一种运输方式都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地形。因此在建设运输设施时应该结合当地的地理特点来优先发展最恰当的运输方式。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发达地区人口稠密,对各种运输方式的需求量都很大;而西部地区地广人稀,部分地区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致使当地人们对于像高铁、民航等价格较高的客运方式的需求不足。因此在规划客运结构时也要因地制宜,逐步形成合理的客运结构。
(四)国家直接或间接的政策
国家直接或间接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客运结构。国家政策的方向势必决定了客运结构的演变方向。例如,国家在一定时期扶持的运输方式,必然会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
四、客运结构的趋势分析
目前,我国客运发展已经取得不小的成就,而其未来的走势如何才是我们更为关注的重点。下面将对2001-2014的客运市场从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两个角度研究各种运输方式在运输系统中的地位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以客运量变化进行趋势分析
图一2001-2014年各运输方式客运量占总客运量比例②
由图一及《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可知,自2001年以来,我国客运总量持续扩大,由1534122万人增长到4173725万人。其中公路运输一直都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占总客运比例基本都保持在90%以上,2014年出现小幅下降;而铁路客运方面,2001-2012年间占客运总量比例总体来讲呈递减趋势,在2013年出现拐点开始反弹;水运客运量占客运总量的比例整体上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每年都以小幅趋势下降;民航客运量虽然所占比例不高,但是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带动了民航业高速发展。
(二)以旅客运输周转量变化进行趋势分析
由图二及《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可知,自2001年以来,我国旅客运输周转总量也是逐年增加的,从131551亿人公里增长到391902亿人公里。其中公路旅客周转量所占的比例自2004至2012年一直在缓慢增长,2013年之后呈现下降趋势,所占比例跌落至5348%;而铁路旅客周转量比例在2001-2012年间则是持续递减的,2013年后首次开始回升至2961%;水运旅客周转量比例一直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发展趋势相对稳定;民航客运的绝对量较小,但是旅客周转量始终处于快速增加状态,在所有运输方式中呈现出明显加速发展趋势。
图二2001-3014年各运输方式占总旅客周转量比例
经上述分析可得,在我国目前的客运系统构成中,公路仍是主要的运输方式,但是,由于高铁在中途旅客运输上对公路形成的强有力的挑战,公路未来所占客运量的比例较现在会有所下降。而随着铁路运输技术和传输组织方式的创新,尤其是高速铁路凭借着其速度快、安全舒适、发车密度高的优势,会使铁路的客运量有所增加。但因长距离旅途时很多的人出于对旅途舒适度的考虑,民航客机得到更多的青睐,导致铁路在长途所占份额会有所下降。就民航而言,尽管高速铁路的发展给其带来不小的压力,但是由于铁路和民航客源出行需求的差异性,高铁的发展并不能完全替代民航由于水运是长途货物运输的主要形式,在客运方面更多的是担任着旅游观光的职能,在未来水运在总客运量中仍占据较低比例,并会伴有小幅下降的趋势。
五、结语
尽管我国客运结构的发展状况仍处于发达国家客运结构发展的中期水平,但新世纪以来,我国客运结构所取得的成就依旧是巨大的。每年客运专线里程的激增都显示着我国的客运体系正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一体化的进程,使我国运输业从过去的各种运输方式单独发展转向所有方式有机衔接、协调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我国客运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其向着更能满足人们出行需求、更加有效率的方向发展。(作者单位:长安大学经管学院)
注解:
①贾顺平.中国未来综合交通建设与发展[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10).
②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参考文献:
[1]许庆斌,荣朝和,马运.运输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王帅,张玲.道路运输结构调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10,(8).
[3]荣朝和.西方运输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张娟,高燕.运输结构演进的趋势分析[M].综合运输,2014,(6):62-64.
[5]李晓国.我国客运结构的演变分析[J].商业研究,2010,(8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