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书院义田来源探析

2016-05-30陈宇慧

2016年14期
关键词:书院来源

陈宇慧

摘要:书院义田是书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书院其他开展各项事业的前提和保证。从书院义田来源分析书院田对地方教育事业,公益事业的推进与发展。书院义田主要形式包括学宫田、济贫田、济荒田、祭田、宾兴田等,主要来源于官府的拨付、民间的捐输、书院的自营。通过书院义田可以服务学子,推进教育;稳定社会,救济事业;宜于统治,利于社会。

关键词:书院;义田;来源

一、导语

书院义田是书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书院开展其他各项事业的前提和保证。基于社会层面,义田是兴办义学的基础,兴办义学是地方文教事业发展的保障,地方文教事业的发展又为文人入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文人入仕对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书院义田和社会稳定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凡州县之治,莫先于振士风;士风之振,莫先于兴文教;文教之兴,莫先于设义学;义学之设,莫先于置义田”①。

二、书院义田的来源

书院作为私人创办的以讲学和藏书为主要目的的民间组织之一,在成立之初所需要的各项费用均由创办人筹集承担,政府不加干涉。为了使书院的更好的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统治阶层随之加强对书院的管理,创办义田成为经营书院的主要手段之一。书院义田主要形式包括学宫田、济贫田、济荒田、祭田、宾兴田等。其来源有以下几种:

(一)官府拨付

官办书院义田的来源不一,在早期,主要的来源是朝廷赐予,这一部分田地通常称之为“赐田”。赐田通常占地范围较广而且土壤质量较好,肥沃多产,因其为官府赐予,所以有律法的保护,一般不会被地方官绅豪强霸占。书院对赐田的管理与经营特别重视,制定相应的条例加以监管,赐田成为了书院义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南宋时期统治者比较重视文人的发展,因此书院众多,皇帝不仅亲自书写匾额赐予书院,还亲令地方官府要支持书院的发展,拨付大量土地为书院所用。宋度宗下令“拨田养士”,并为福建龟山书院书写门匾;衡山石鼓书院由朝廷出资,“出公帑置田三百五十亩”;江苏吴县学道书院也提出“以官田养士”。清朝乾隆年间,朝廷置学田七百亩有余拨予安徽池阳书院,并在当地官府支持下,号召附近六郡的学子进入学院读书,进入书院的学子可以保证其衣食无忧,形成了“讲诵极盛”的繁荣景象。为了资助书院义学,地方官员还会将一些罚款归入书院,以振书院义学。“同治五年,知县张国英,以各案罚款归入书院,置买书院后田一千把。”②

(二)民间捐输

除赐田外,书院另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民间捐输。书院形成之初是以民办为主,其经济来源主要为民间出资。随着时间推移,统治者认识到了书院的重要性,使得书院由民办为主逐步转化为官办为主,官府出资比例逐渐占据主要地位。但是在民办与官办两种力量此消彼长的过程中,民间捐输对书院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主要来源是地方商贾豪绅,将其私有资产如田地、银两等无偿捐赠给书院等教育组织机构。民间捐输在书院发展的历史中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是书院创建、发展、经营的经济支柱。

作为地方捐助活动的领导者,地方官员往往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他们拿出自己的资产,捐献给书院等机构。以他们作为榜样,社会各界的商贾绅士也融入到了捐献者的行列之中。他们的贡献对书院筹集资金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乾隆《重修会同县志 学校志卷之五》载有会同县端山书院义田的来源:“康熙四十四年,知县曹允中捐资一十五两……”;“康熙四十三年生员彭灏,呈请知县贺邦桢捐榖百石,立社仓。”③

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民间捐输常常能得到富贾、豪绅和官员的响应,他们将土地和银两作为义田和经费赠予书院。这种现象在清朝尤为显著,如扬州一盐商将以废弃的甘泉书院重新修建堂宇,名为梅花书院;道光十八年,都昌贡生吴泰因从事陶瓷业而致富,一掷千金,大修白鹿洞书院各项建筑。“道光十四年,文昌兴会众姓捐南门外,武云观观背,冲田一百五十把,买观化乡清江里二啚,地名十里铺,背田三百九十把,买观化乡清江里一啚地名姚家屋,桂花树下田一百把。”④民间捐输在书院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民间捐输是书院筹集经费的重要渠道,对书院的发展十分有利。为回报捐输者,书院往往在书院志中载入其姓名,千古流芳。朝廷为鼓励捐输者,并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会对捐输者进行褒奖。

(三)书院自营

书院筹集资金的第三种渠道是对其已获得的财产加以经营,使之取得更多的收益。书院自营是除官府拨付和民间捐输之外的另一重要途径。大多数的官府拨付和民间的捐输都发生在书院的创立之时,无论是田产还是金银,这些都构成了书院日后经费的一个原始的积累。书院将原始积累的资产用来经营投资,使资产不断扩大化,成为书院的日常运作和各项支出的经济来源。

书院自营的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出租义田、房屋等。书院的义田大多来自官府拨付和民间捐输,为了使义田能获得最大的收益,书院将一部分义田自留使用外,大部分将其出租,所获租金成为书院的稳定收益,也是日常开销的主要来源。二是投资商业。书院将捐资者所赠银钱以及租金交给盐商当铺等商业机构去投资,所获收入及利息是书院又一经济来源,并且清朝统治者重视书院的建设,地方官员大力支持书院的发展。使得书院将闲置的资金用于经商生息后,利润也是相当的可观。这种方式到了清代尤为多见。如清道光十七年(1837)龙冈书院《章程》中记载“以续捐大钱三千文发商生息,按月一分生息,岁得利息大钱三百六十千文”⑤,如乾隆间陈宏谋任湖南巡抚,命令将岳麓书院、城南书院的本金4000两银交盐商生息,年息高达24%。经济的稳定对书院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三是其他收入。出版也是书院的一项经济来源,文人仕子多从师与书院山长,他们思想活跃,见识广博,加之书院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为出版高质量的图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也给书院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书院资金充裕的时候,也常常在土地上投资,购买一部分田地作为书院义田,靠书院义田租息的风险比较小,年年岁岁有租息,收入比较有保障,为书院的长久之计,目光盯向土地,绝少有经商或投资于其他方面的。

三、余论

综而论之,书院义田的获得,大致是通过三个途径,一是官府拨付,二是民间捐输,三是书院自营。书院义田的管理,是书院筹资办学的重要工作,是书院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为此,书院义田的得与失,关乎书院的兴与衰。总体上,随着书院的发展壮大,统治阶层渐而发现书院对民众百姓具有感化作用、对文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社会风气具有导向作用,并意识到书院可以成为其推崇皇权、统一思想、维护统治的有效工具,推动着教育发展,宜于社会稳定,因此出台种种律法来保护书院义田,这也成为了书院义田能够持续经营的重要保障。(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注解:

①[清]锡荣纂修:《萍乡县志》卷六.同治十一年(1872).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1975.

②[清]锡荣纂修:《萍乡县志》卷三.同治十一年(1872).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1975.

③[清]锡荣纂修:《萍乡县志》卷十.同治十一年(1872).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1975.

④[清]锡荣纂修:《萍乡县志》卷三.同治十一年(1872).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1975.

⑤邓洪波编著.中国书院章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第13-17页.

猜你喜欢

书院来源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朵云书院黄岩店
试论《说文》“丵”字的来源
白鹿洞书院记
黄舒昺书院讲学述论
适时增加基金来源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书院讲习一例
东亚书院的赓续与复兴
向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