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分析

2016-05-30吴银霞

考试周刊 2016年31期
关键词:学生素质中职教育现状分析

吴银霞

摘 要: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能。办好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走向工作岗位,适应工作岗位,甚至走向创业之路是实现中国梦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中职院校教育对象和培养目标,从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专业技术素养等方面对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进行分析,意在强调中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为教学内容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学生素质 现状分析

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学生的素质则是指以学生个体的先天禀赋为前提,以后天的环境、教育为条件,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个体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简单地说,学生的素质或人的素质就是学生的质量或人的质量。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身体正处在发育中,心理正处在形成过程中。因此,中职学校除了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文化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外,更应该全面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应用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因此,无论是对于个人、家庭,还是对于社会、国家来说,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是一个重要的令人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不断提高学生素养,笔者从思想道德、文化、专业技能、身体及心理、口语交际等多个角度剖析当前中职学生存在的问题,为中职学校素质教育呐喊。

一、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应该包括学生的政治觉悟、品德意识。爱党、爱国、爱家、爱校,遵章守纪、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等应该是每一个中职学生应该具有的素养。但是在中职学校的学生当中,由于生源等各方面原因,能够做到或者做好的学生并不是太多。特别是独生子女,他们大都以自我为中心,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言语不文明、举止不文雅、抽烟喝酒玩手机甚至打架斗殴,不顾别人的感受,我行我素。因此,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接纳自我,并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等就尤为重要。

二、学生文化素养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以初、高中毕业生为主。但是,由于适龄学生人数减少,各类职业学校较多,因此,中职学校的生源都很紧张。为了争取生源,各学校形成了恶性竞争,甚至是投入大量资金,给好处费。只要有学生报名,就能被录取来上学,这就直接导致中职学校学生整体素质普遍不高。随着全球经济萎靡,劳动力市场形势也非常严峻,再加上中职教育的毕业生文凭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毕业生就业问题日渐突出。这个大环境决定了中职学校招收不到文化课基础较好的学生。

语文课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结合专业实际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但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不会读文章,有的学生词不达意不会交流,有的学生不会写作文甚至以前都没怎么写过作文,最困难的是之前养成的不好的学习习惯难以改变。所以,在中职阶段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也是一项艰巨任务。正因为这样,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对文化课有“为难情绪”,甚至是“恐惧”。尽管我们要尊重学生,不能歧视学生,不能说学生不行,不能说学生差之类的话,但是,我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必须承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这方面的差距。

三、学生专业技能素养

中职学校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文化课薄弱的情况下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技能课,这本身是一件大好事。但是,一旦进入专业课学习后,问题接连出现。多数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对新环境、新教师、新教材、新教法难以适应。有的学生嫌累,有的学生嫌脏,有的学生感觉专业不够高大上,有的学生认为这个行业收入太低,有的学生只想要一张毕业证,等等,所以,课堂睡觉、课堂玩手机甚至旷课是常有的事情,真正能够做到坚定目标、克服困难学好专业课的学生确实比较少。而经常性的学习困难,又容易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更加影响其学习积极性。

很多学生期待上班,从而摆脱学习的痛苦。可是,现实是残酷的。自以为学习了专业课知识,能进行专业性操作,但是一进入企业才发现自己好多事情都干不好或者不会干,特别是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更不能接受。因此,有的学生干了几天就跑人或者被企业辞退。

四、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素养

从学生身体方面看,中职学校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年龄在14-18之间,他们大部分还都处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完善的阶段,身体正处在发育时期。但是,没有几个学生愿意去上体育课,总是拿着手机或者跑进网吧在游戏世界里大战若干回合。一到上课时间就进入休眠状态,老师也真是无奈。老师不喊他是不负责任,老师喊他,他烦躁气愤甚至和老师干架。这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且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从学生心理看,中职学校的学生除了具有和其他学校同龄人相似的生理、心理特征外,还有自卑、孤独、任性、偏激、冷落、自私、嫉妒等心理。“上职业院校的学生都是成绩不好的”、“成绩好谁上这学校”等,这种心理既是学生对职业院校的偏见,更是学生自卑的表现。在他们眼里,职业院校好像是他们最后的选择、唯一的选择,否则,没有学上。总感觉别人都瞧不起职业院校,瞧不起职业院校学生。因此,有的学生直言“破罐子破摔”的这种心理本身是非常可怕的,带来的后果更可怕。学校想实行严格管理,甚至是军事化管理,希望能贴近社会和企业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可是,年幼的同学们根本意识不到,接受不了,总认为学校、老师不近人情,和他们作对,于是,被子不愿叠、早操不愿上、卫生不愿做;学习上,难的不想学,易的不必学,考试时划划范围、抄小抄,只要及格就OK;品德上,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公众意识,语言不文明,行为不约束,等等。基于这些主客观因素,部分学生一旦遇到学习困难、或者心情不好,就打退堂鼓,或转学、或退学、或一混了之,心理极为偏激、任性,不成熟。

五、学生的交际能力素养

表达交际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及各项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当今社会,不仅政治家、外交家要有高超的表达艺术,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也都需要较强的表达交际能力。中职学生毕业后面临求职应聘,应聘中的面试就如绿茵场上的临门一脚。要踢好这一脚,离不开广博的学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更离不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中职生表达能力如何,更是直接关系他们的就业和发展前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常能够发现某些学生下课时用方言胡说八道、打打骂骂,一副很能说的样子,但是一到课堂发言,要么不会说普通话,要么不知说什么,要么不敢说、紧张害怕,要么说不到点子上,状况百出,让人哭笑不得。

另外,现在的中职生普遍意志力较差。他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情况,也期望能够在新的学校里改变自身现状,有一个新的起点,甚至是有一个崭新的未来。但是,由于意志力薄弱,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根深蒂固,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一遇到困难,就想退缩或放弃,即便有老师和班干的监督和帮助,也难以改变过去养成的不良习惯。

由此可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强中职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发展成为适应人力资源市场和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就成为中职教育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学生素质中职教育现状分析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学生素质提升工作现状及策略探究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对初中作文写作评价的思考与创新
浅谈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西涧”无声胜有声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