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新题型与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2016-05-30张静文王建文

考试周刊 2016年31期
关键词:翻译策略

张静文+王建文

摘 要: 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翻译部分的改革增加了翻译部分的分数比重,改革变更了考题内容和形式,从而对应试大学生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等方面的翻译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掌握灵活的翻译策略及拓宽提升翻译意识的新途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考试的新要求。

关键词: 四六级翻译新题型 翻译意识 翻译策略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试题改革

全国大学英语考试(CET)是教育部主持的大规模标准化考试,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英语等级考试,分为四级和六级。四六级考试近年来历经多次改革,近期最瞩目的一次正是2013年12月起开始实施的试题结构及题型调整。调整后,四六级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相同。新题型共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听力部分,二是长篇阅读部分,三是翻译部分。就翻译新题型而论,新题型最大的变化是将原有的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其次,翻译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题型说明部分信息最清晰且最吸引人的是段落汉译英涉及的内容,即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增加了更具中国特色的内容。其三,翻译的考试时间和分值有了明显的增加,就翻译字数而言,四级长度为140至160个汉字,六级长度为180至200个汉字。从试卷结构看,翻译部分现占分值比例为15%,考试时间为30分钟。新题型开始实施后,就当前的研究看,大多数的英语教学研究都是针对新题型的解读和学生如何应对进行分析。本文将以新题型为切入点,结合四六级段落翻译的考点,探讨大学生应如何提高自身翻译水平,为四六级翻译考试做好准备,同时提升自身的英语综合素质。

二、翻译新题型对应试学生翻译水平的新要求

四六级考试翻译试题的变化,对考生的翻译水平也提出了新要求,具体表现在翻译新题型评分标准的改变上。段落翻译部分最高档分数为13分~15分(满分15分),它的对应要求是:译文准确表达了原文的意思。用词贴切,行文流畅,基本上无语言错误,仅有个别小错。从中可以看出,段落翻译汉译英考察的要点有三:词汇、句型和语法。第一,词汇考察。从四级翻译样题给出的段落和汉译英真题的话题可以看出,翻译新题型对文化类词汇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考察。相应地,也要求四六级考生更注重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习俗等方面词汇的积累和掌握;第二,句型考察。四六级翻译从单句到段落的变化对应试考生的句子翻译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原来的单句翻译,考生不需要构思整个句式的选择,仅仅需要考虑句中的词汇表达,而新题型中的段落翻译、句型长短句结合,每句话信息量丰富,部分句子需要考生认真构思,译成合适的英文句式。语序的调整就是其中最普遍且最重要的汉英翻译方法。第三,语法考察。只要是以英文呈现的试题,对考生来说就涉及语法问题。而新题型中考生要翻译的内容和信息量更大,因此,出错的几率相应提升,例如主动和被动的转换,there-be句型的用法等也是常见的出错点。

三、翻译新题型及学生应试翻译技巧培养

在进行翻译新题型的训练时,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四六级翻译词汇的变化让他们感到不适应,那么,针对四六级汉英翻译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汇,可以教会学生一些可行的翻译策略。在这些词汇中,有些文化负载词汇在中西方语言中都存在,且内涵一致;有些词汇在两种语言中都存在,但是内涵意义不同,还有一些词汇在一种语言中缺失,因此便有不同翻译方法的选择。第一,直译法针对对应词汇,即在两种文化和语言中对应存在的词汇;例如“孝道”可译为filial piety,“中药”译为Chinese herbal medicine,“诊脉”译为feel ones pulse,第二,意译法针对仅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出现,其含义并不能被外国人直接理解和接受,这时我们就要采用意译的方法,将中文词汇中所蕴含的信息准确的表达出来,而不用过多考虑词汇的一一对应,例如“清明节”译为Tomb-sweeping Day,“端午节”译为Dragon-boat Festival。第三,借用法多用于习语类的翻译,汉语中的一些成语和俚语在英语中可以找到相应的类似表达,这样就可以借用这些表达,使翻译传达的信息更为流畅和传神,例如“辞旧迎新”译为ring out the old year and ring in the new,“浑水摸鱼”译为fish in troubled waters等。第四,音译法主要针对的是词汇空缺现象,如人名、地名及其他在英语中无对应的词汇;我们可以采用中文词汇的拼音音译的方法处理,例如功夫就可译为Kongfu,饺子可译为jiaozi等。总之,在进行四六级段落翻译中文化词汇翻译的时候,要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翻译技巧,灵活运用翻译手段,达到英汉信息交流的最终目的。

四、翻译新题型及学生翻译意识提升的新途径

除了做好翻译新题型的策略准备之外,应试大学生还要切实培养培养翻译意识,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翻译观并提高其翻译实践能力。特别是注意到四六级新题型中的段落翻译更具时效性和时代性,信息时代下,增强大学生的翻译意识及能力,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建构全新的英语翻译环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翻译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四六级考试的翻译内容,特别是六级翻译时效性很强,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平时应培养使用英语进行新闻阅读的良好习惯,由于英语教学的教材更新换代较慢,在时效性和应用性方面落后于电子网络,因此,应试大学生除了课本学习之外,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涉猎更多的贴近时代和生活的英文材料。另一方面,这样的练习可以打好学生的翻译功底,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翻译实践能力,对大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一种提高。

五、结语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题型中汉译英部分比例的加重及翻译内容对历史、文化词汇的关注,体现翻译作为文化传播重要途径的意义,指引广大英语学习者对考试侧重点的把握。翻译新题型从句子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难度自然增加,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考生只要做到选词贴切、句子通顺,仍然可拿到高分。至于文化词汇的英译,可以多关注此类词汇的常用表达方式,结合翻译的几种策略,从而推而广之,灵活应对。同时,四六级翻译新题型改革也促使学生提升自身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多元文化素质,肩负起文化传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韩晓.公外大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理据和路径.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7.

[2]刘小兵.网络资源与大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4.

[3]刘小平,王菲菲.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新题型解题策略.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6.

[4]王建文.从四级翻译新题型谈文化词语的英译策略.考试周刊,2014,6.

猜你喜欢

翻译策略
浅析《书剑恩仇录》英译本的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奈达翻译理论关照下的翻译策略
原型理论和广告英语的翻译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