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的课堂导入

2016-05-30林丽丽

考试周刊 2016年31期
关键词:导入方法课堂导入数学教学

林丽丽

摘 要: 课堂导入是数学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的学习,也直接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低。本文针对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的目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课堂导入 导入方法

课堂导入是数学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的学习,也直接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高低。

所谓课堂导入,就是教师通过语言、动作、道具等各种途径,引出所要讲述的课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过程。课堂导入的目的性应该清晰明确,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应充分考虑新课标、教材与学生的关系,创设出新颖有趣、准确巧妙的教学情境,吸引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活跃状态,主动参与学习。课堂导入是为这节课的数学教学服务的,就好比是一篇乐章的序曲,必须先声夺人,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导入的目的也正是如此。

一、在进行课堂导入的组织和设计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课堂导入必须为课堂教学服务,应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就需要教师紧扣课堂教学内容的中心,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课堂导入,不要为导而导,离题千里,牵强附会,更不要游离教学目标,盲目导入。

(二)课堂导入必须为学生学习服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导入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初步明确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么学?而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知识能力水平不一,导入的设计就要从实际出发,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堂导入必须简洁精练、灵活多样,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内容进行设计。课堂导入一般以3~5分钟为宜,太长则喧宾夺主,浪费了最佳学习时间;太短则苍白无力,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设计课堂导入,注意灵活多变,新颖有趣,切忌生搬硬套、一成不变。

二、数学教学中常见的课堂导入方法

(一)开门见山导入法

开门见山导入法,是最简单的一种导入方法。教师通过简洁明了的讲述或设问,单刀直入,直接揭示课堂主题,点明该课学习的内容要点。这样可以快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引导他们直接进入学习状态,有利于及时有效地进行新课教学。例如在北师版八年级下的《二次根式的加减》一课中,教师直接导入:“上次课我们学习了二次根式的乘除计算,如果是两个二次根式相加或相减,又该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这种导入直奔主题,简单明了,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宜频繁使用,因为它容易使学生感觉单调乏味,产生厌倦感。

(二)温故知新导入法

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导入方法是温故知新导入法。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很强,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教师在上新课前,要善于利用新旧知识的有机联系,通过设计一些问答或练习,引导学生在复习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转入新知识的学习,从而明确新旧知识的脉络,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北师版八年级下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设计这样的复习铺垫:先让学生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解题步骤,再让学生按步骤解以下两个方程:(1)2(x-3)+5=3x,(2)x-1-x/3=x+2/6-1.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演算方程,并把依据一步一步地讲清楚。最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不等式(1)2(x-3)+5<3x,(2)x-1-x/3>x+2/6-1,又该怎么解?从而导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新课教学。这种导入法,通过对旧知识有针对性的复习,由此及彼,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学生温故而知新,对新课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生活实物导入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进入新课学习的导入方法就是生活实物导入法。这种导入法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助于学生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生活实物的展示,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就好了。例如:在讲《探索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我就拍摄了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双杠等,给人以两条平行线的形象;拍摄了学校的大门栅栏、单杠固定拉杆等,给人以两条相交线的形象。这些学生最熟悉不过的东西,把抽象的两直线位置关系具体化和形象化了。在讲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时,当场把粉笔盒展开,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在讲合并同类项时,我就随手拿了一个粉笔盒和一个黑板擦,问学生这两样东西能相加吗?从而引出必须是同类项才可以合并……这种导入法简单形象,学生乐于接受,也很实用。

(四)提问悬疑导入法

好奇心强,喜欢追根溯源是中学生的普遍特征。提问悬疑导入法正是抓住了这点,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疑,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兴奋和渴望,产生想得知答案的迫切需求,进而水到渠成地导入新课。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讲的就是提问悬疑的重要性。例如在北师版七年级上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把你的年龄乘以2,再减去5,把结果告诉我,我马上知道你的岁数。”学生将信将疑,纷纷报出自己的结果,我则一一说出学生的年龄。学生很好奇,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呢?疑问一产生,他们的求知欲和兴趣立即被激发出来,思维也活跃起来,我因势利导: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这课,你们就知道了。学生带着疑问学习,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思维指向性更强,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五)实践操作导入法

实践操作导入法关注的是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引导学生一起动手操作,在实践中体验、感知新知识。这种导入法直观形象,有利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验操作过程的乐趣和成就感,这必将激活他们的浓厚兴趣,引领他们专注地投入新课学习。例如在北师版八年级上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教学中,我先让每个学生在纸上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再剪成三个部分,然后把三个内角拼在一起观察,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就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刚好是180°,由此引入新课。实践操作导入,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俗话说“教无定法”,导入也无定法,数学课堂导入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在备课时用心进行导入设计,创设符合教学目标要求、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从一开始就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就一定能有很大的提高。

猜你喜欢

导入方法课堂导入数学教学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