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创新能力

2016-05-30高翠娟

考试周刊 2016年31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语文教学创新能力

高翠娟

摘 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既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又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根本宗旨。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根本宗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很多,蕴含丰富的创新内涵。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开辟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

一、质疑促思,引发创新兴趣

“学起思,思源于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生疑”对学生来说,既是刺激积极思维的诱因,又是促其奋发学习的动力。学生能针对教材提出疑问,便是对于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的开始。因为学生的质疑问难都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和很想知道的知识,创新与兴趣是紧紧联系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学生多角度质疑问难,多角度思考解答疑难。《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先生,为什么在宣王与湣王执政期间有两种不同的境况呢?——体制不同了,改革了。悄悄逃走的南郭最后结果会怎样呢?学生感兴趣了,想象的翅膀展开了,答案令老师欣慰:①南郭回乡找到里正,以宫廷乐师自居要求补助。②无颜面对众乡邻,经不住指目,上吊了。③隐姓埋名,居于海滨,成了渔民。④拜师学艺,三年后成了天下第一竽手。答案无不折射现实生活的一个侧面,《南郭后传》的作文成功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列举了花红的六个原因,哪个是主要的?一个多月后,有位学生告诉老师是第一个原因——细胞液中含有不同酸碱度的花青素。这个学生把一支黄色玫瑰嫁接在红色玫瑰上,成活了,开花了,母本上开的红花,子本上开了黄花。课堂恰当的质疑引发了浓厚兴趣,播下了“创新”的种子。

二、唤起欲望,激发创新动机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滔滔不绝讲,学生默默聆听”。学生能将老师讲的内容背下来,考出好成绩,这个学生就是“好学生”,教师便成了“好老师”。现在则行不通了。现代教育要求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联系现实分析问题、力求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大对课文词语的品评和知识迁移的力度,在“启迪引导”学生上下工夫,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唤起独创性的表现和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者至高无比的秘方的真谛”(爱因斯坦语)。教学文言文《愚公移山》时,除了实现知识、能力、思想目标外,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独创能力。如①如果你今天遇到愚公“面山而居”的困难,你该怎么办?②现代社会,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愚公这样搬山,一代不行,两代;儿子不行,孙子,代代重复,这种简单的劳动行吗?③今天有愚公吗?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还需要愚公精神吗?④如果文章不用神话结尾,那么你该怎样结尾?“一石激起千重浪”,不仅答案不拘形式,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开发了学生的潜能,从灵魂深处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人的创新思维强调思维的发散性,没有思维的发散过程,就不会发现事物的新领域、新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多用一些创造性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导向。如学习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时,可引导学生假设:于勒真的是一个“大款”,其结局如何?如果于勒当时认出了哥嫂,那么会是怎样的一出戏?“我”今后会不会巧遇于勒?让学生续写。名人名言、警句成语,都有一定哲理性,旷日持久,人们习以为常,往往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即对观点和事物产生“从来如此”的固定看法。但是,不少成语警句往往是就某一点、某一个角度而言的,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在作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就某些名言、成语,提出新的观点。如“艺高人胆大”,但要看到“大意失荆州”“河里淹死的多是会水的人”,因此艺高也需谨慎。又如“笑比哭好”,笑有欢愉的一面,所谓“欢歌笑语”;但偶尔也有悲伤的一面,所谓“落第举子笑是哭”。哭本是痛楚的表现,所谓“欲哭无泪”,但是也有高兴的一面,所谓“出嫁闺女哭是笑”。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突破思维定势,敢于用挑剔的眼光、挑战的精神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增强。

四、满足需求,鼓励创新长久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满足学生这方面的需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作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作出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对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你的理解是个创造”“你有独到的见解”“老师还没想出来,你已经想出来了,真了不起……”这一声声的赞扬不仅使学生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逢有征文活动,更是语文老师激励学生创新的大好时机。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的悉心指导,获奖后的喜悦,使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增强,既而鼓励学生将创新的触角伸向其他学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探索学习,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开辟一块“沃土”。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语文教学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