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学者对日本侵华理论的批判
2016-05-30李燕周良书
李燕+周良书
摘要:抗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者企图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演变中寻找其侵略行为的“合理性”,并提出了“大东亚主义”“中国社会停滞论”和“中国社会外铄论”等一系列侵华理论。中国学者对此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这不仅有力挫败了日本侵略者从文化上征服中国的企图,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关键词:抗战时期;中国学者;日本侵华理论
中图分类号:K2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6)05-0134-05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国主义者试图从“中国社会的历史的发展规律或历史上可资借鉴的史迹”①中寻找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合理”依据。针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各种侵华理论,中国学者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批驳。近年来,这一问题虽然引起学界的关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②有鉴于此,本文在简要回顾和梳理日本侵华理论的缘起及其实质的基础上,围绕抗战时期中国学者对“大东亚主义”“中国社会停滞论”和“中国社会外铄论”等日本侵华理论所进行的批判作些分析探讨。
一、日本侵华理论的缘起和实质
16世纪末,日本曾发动两次侵朝战争。虽然这两次侵朝战争均以失败而告终,但其兼并朝鲜、侵略中国的想法却对后来的日本侵略者产生了深刻影响。最早将侵华思想系统化、理论化的是日本幕府末期的佐藤信渊和吉田松阴。佐藤在《宇内混同秘策》(1823年)中提出,要建立一个遍及全球的世界帝国,一切国家都应接受日本神道的影响。在佐藤的侵略思想影响下,吉田在其所著的《幽囚录》(1858年)中提出了“收满洲逼俄国,并朝鲜窥清国,取南洋袭印度,宜择三者之中易为者而先为之”③的战略规划。吉田的侵略主张,虽然未被当局所采纳,但为后来日本政府的“大陆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应该说,佐藤、吉田等人所提日本侵华的设想和主张,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认识层面。而真正对当时日本社会和政府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他在1885年的《时事新报》上发表《脱亚论》一文认为:“国民的精神已脱去亚细亚的痼陋而移向西洋文明”,但“近邻支那和朝鲜”仍处于落后地位,并日益陷入被他国瓜分之危机;在这种形势下,“与其坐等邻国开明而共兴亚洲,毋宁不与他们为伍,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④由此可见,福泽提出“脱亚入欧”论的实质是主张日本采用“西洋人的方式”,并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一起瓜分中国和朝鲜。
“文明开化”论是福泽侵华思想的又一个理论支点。他把西方列强的武力扩张视为“文明”的楷模,认为这是一种“文明”战胜“野蛮”之“开化”行为。在《文明论概略》(1875年)中,福泽将世界各国分成三个层次,即野蛮的非洲、澳洲国家,半开化的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以及文明的欧美各国,并主张日本要以欧洲文明为目标。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福泽还在《日清战争是文明与野蛮的战争》一文中露骨地写道,“倘若支那人鉴于此次失败,领悟到文明的力量多么可畏,从而将四百余州的腐云败雾荡涤一空,而迎来文明日新的曙光,付出一些代价也值”;他们应当“对文明引导者的日本人感恩戴德,行三叩九拜之礼”。⑤这充分暴露了福泽所信奉的“弱肉强食”的强盗逻辑和价值准则。
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侵华理论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大东合邦论”和“侵略有利健康论”。前者由日本政治运动家樽井藤吉提出。与福泽的“脱亚论”不同,樽井提出了“兴亚”或“振亚”的主张。其实早在1893年,樽井就在《大东合邦论》中指出东亚为一个“种族”,认为同一“种族”之间需要“亲和”,应在“亲和”基础上结成“大东合邦”。为配合日本对外扩张,他又进一步提出“亚细亚连带论”,即同朝鲜合邦、同中国合纵,认为中日合作对抗西方才是“大东合邦”的真实目的。这种建立在种族主义基础之上,用儒家教化和德治思想包装起来的具有“怀柔形态”的侵华理论,与佐藤、吉田和福泽等人的“武力侵华”论相辅相成,构成近代日本侵略中国的两种理论形态。⑥
“侵略有利健康论”提出者是“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的创始人内藤湖南。他在1897年所著《泪珠唾珠》中的《学变臆说》中认为:文化传播的路径不是直线而是螺旋状的“提升”。⑦在内藤看来,文明和人一样,也会经历成长、衰老和死亡。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毒素,需要外来文化来“解毒”。这犹如“五胡之于汉”“蒙元之于宋”“满清之于明”。中华文明能长存不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每当其衰相显露时,总有塞外民族来帮忙“解毒”。因此,“支那之所以能够维持这么长的民族历史,全靠了这屡次袭来的外来民族的侵入”。⑧
上述言论在抗战时期得到大肆渲染。日本军国主义者企图用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来证明其侵略行为的“合理性”;而中国学者则为适应抗日救亡的需要,试图从历史的规律中寻找夺取抗战胜利的“可能性”,他们或者以中华民族斗争的“光荣史迹来鼓励抗战的信心”,或者通过揭示中国历史上“民族败类的卖国阴谋来提高对投降分子的警惕性”;这就表现为当时“各种不同观点,不同使命的人们对历史学不同的活动,以及相互间展开的激烈斗争”。⑨
二、对“大东亚主义”的批判
大东亚主义者宣扬日本发动“大东亚战争”,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是为了打破英美称霸世界的“旧秩序”,以求得亚细亚的民族解放,形成“‘亚洲人之亚洲之新生活圈”。⑩其渊源可上溯樽井藤吉的“大东合邦论”。在此之后,日本东亚同文会会长近卫笃麿将其“单一种族”论发展为“同文同种”论,主张东洋乃东洋人之东洋;一旦各国联合起来准备瓜分中国,中日应共同携手以“保全支那”。B11而日本近代著名美术理论家冈仓天心则将樽井的“大东合邦”论发展为“亚洲一体”论,认为亚洲的统一是“东洋的理想”。B12
正是在“同文同种”论和“亚洲一体”论的基础上,日本议员小寺谦吉提出了所谓“大亚细亚主义”。1916年,小寺在《大亚细亚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中国是农业国,日本为工业国,中国位于大陆,日本居于海洋;“以我之长,补彼之短,以彼有余,补我不足,两相得利而不相失”;中国可在日本指导下成为亚洲大陆上的“守护使”;日本作为海军国,以其权威可成为太平洋中的“提督国”。只有如此,才可谈黄白两个人种的对立,才可实现人类平等和世界和平,才可使“亚细亚文明”融化“欧罗巴文明”而结成伟大的新生命,“大亚细亚主义的使命就在于此”。B13对此,中国学者当即予以驳斥。如李大钊认为,日本的目的在于“假大亚细亚主义之旗帜,以颜饰其帝国主义”,在于“禁他洲人之掠夺而自为掠夺,拒他洲人之欺凌而自相欺凌”。B14“大亚细亚主义”显然是日本“并吞中国主义的隐语”。B15endprint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更进一步将“大亚细亚主义”发展为“大东亚主义”。1938年11月3日,日本首相近卫文麿提出明确计划,要求“建立东亚新秩序”。1942年1月21日,东条英机在“大东亚建设的设想”的演说中,再次表达“建设大东亚共荣圈之根本方针”,其目的在于“使大东亚各国家和民族各得其所,确立基于以帝国为核心之道义的共存共荣之秩序”。B16与此同时,日本有一大批鼓吹“大东亚主义”的文章论著相继出笼,诸如桑原玉市的《大东亚皇化的理念》、大川周明的《建设大东亚秩序》、西村真次的《大东亚共荣圈》等。这些论著无不通过曲解中国历史,宣扬中日“同文同种”,叫嚣日本应“解放”中国,以实现“东亚共荣”,从而为日本的侵华战争摇旗助威。
对此,中国学者翦伯赞明确指出:“法西斯的历史学”已不再是为了记载或解释过去,而是“公开地造谣”和“谎造历史”,这种反动理论在中国已“变为出卖民族、破坏民族统一战线的‘失败主义者、‘投降主义者的均势论者反叛民族解放、革命战争的根据”。B17在《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中,华岗也明确指出:日本发动的是野蛮、非正义的战争,其目的是在灭亡整个中国,奴役整个中华民族,妄图独霸东亚,建立它的所谓“东亚新秩序”,排斥列强在远东的权益。B18
针对其鼓吹中日“同文同种”之论调,霍实在《中日两国同文同种之历史观》一文中指出:自中国汉代以来,日本受中华文明之孕育已两千年,国名年号乃至文物典章制度,无不取法华夏;但日本帝国主义者为掩盖其侵略的本相,以“同文同种”“共存共荣”等口号作为麻醉欺骗的工具,这无疑是一种颠倒黑白的强盗逻辑;因此中日之间,不在于“同文同种”之关系如何,而在于两国交往之“平等互惠”,为求中华民族生存计,自当采取一切必要之手段,“以捍卫我国家也”。B19
在中国学者看来,日本军国主义者鼓吹的“大东亚主义”实质上是“一种亚洲门罗主义,是日帝国主义的夸大狂,是要给九州三岛的日皇一个亚洲的王冠”B20。其目的是借“亚洲一体”“同文同种”“共存共荣”“中日同盟”等名义,在亚洲之内行奴役侵略他国之实质,“由控制整个亚洲,更进而侵略欧美各国,征服全世界”。B21
三、对“中国社会停滞论”的批判
关于中国社会停滞的观点,最早见于福泽谕吉的著作,后来被许多日本学者接受并认可,白鸟库吉和矢野仁一就是这一观点的积极鼓吹者。白鸟库吉在《中国古传说之研究》一书中提出“尧舜禹抹杀论”,认为中华文明中关于“尧舜禹”的传说是后人编造出来的神话,并非历史的事实;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只表现在道德教化方面,这也是中国社会停滞和僵化的主要原因。而矢野仁一在《东洋史大纲》一书中则进一步指出:中国文化早在周汉就已成熟定型,此后再无显著进展;此后中国历代之文化成就,也不过是“模仿自己,即模仿自己古代的文化,因袭前代的文化。随着时代推移,则模仿之模仿,因袭之因袭,日益退化”B22。
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还由此引发一场关于中国社会史问题的大论战。陶希圣认为,“士大夫身份和农民的势力关系”为主的社会结构是导致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主要原因;陈伯达则把“中国社会停滞”归因于“封建的特殊亚细亚形态”;而王礼锡则提出,因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国无意于海外扩张,却不断受到“低级文化民族的侵入”。他坚持认为,如果没有这种外力的“侵入”,中国社会内部商业资本主义的积累,完全能够“按照历史的规律自动的发展到工业资本主义”。B23
七七事变后,上述问题被日本学者再度提起,则明显带有文化侵略的意味。秋泽修二在认定中国社会具有“亚细亚的停滞性”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分析造成这种“停滞性”的原因:一是“农村共同体的存续、残存”奠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基础;二是自周代以来不断发展完善的“人工灌溉”是中国“集约型的小农经营”模式形成的基础,也正是这种“集约型的小农业”后来成为“中国农业社会发展的桎梏”。B24对此,中国学者纷纷著文予以批驳。吕振羽指出:“在鸦片战争以前,那些带特殊性的条件,只阻滞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并没有能改变中国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过程,也没有能阻止中国社会的发展。”B25邓拓也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所谓‘长期停滞的提法是不恰当的。因为我们绝不能说这二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内部始终凝固不变。”B26
除此之外,中国学者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从学理上清算秋泽修二的错误观点。吴泽在《中国社会历史是停滞倒退的么》一文中,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的生产方式发展演化的全面考察,严厉批驳有关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谬论。他指出:从生产工具的发展状态看,在中国古代,西周开始出现了铁,春秋时铁的冶炼已大为改进,“铁犁”被应用于生产;“到汉代,铁犁和织机等便广泛地传布”,“到宋代手工业工场发展”,“表示生产力的发展,已进入封建制社会末期”;这与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从古到今的生产力的发展状态,完全一致”,中国社会是“一步步前进发展的”。从经济状况与经济关系看,吴泽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手工业工场已普遍出现,“国外贸易繁荣,货币经济发达”,“资本主义的新因素,一一萌芽”,但它却被“欧洲先进资本主义的暴力所摧残(鸦片战争)”,“这样中国社会便转向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了”。B27
秋泽修二将“农村共同体”视为中国社会停滞之首要决定因素的观点,也受到中国学者的质疑和一致批判。正如王亚南后来在《官僚政治对于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影响》一文中认为:秋泽“以固定的形而上的眼光,去确认那种农村共同体孤立的作用,而不知道,那种社会经济基本要素的结构,随着全官僚封建社会的进展,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动境,新的因素;并且社会经济基础与其上层建筑的法律政治关系,在不觉起着辩证的相互阻制的功能”B28。
在中国学者看来,秋泽的“中国社会停滞论”,无非是否定“革命阶级的创造作用的庸俗进化主义的狡猾的宣传”,无非在诬蔑所谓“中国社会之‘亚细亚的停滞性”,以利其“法西斯主义侵略的无耻而又笨拙的宣传”。B29因为从整个世界史发展过程看,“绝不容有秋泽的所谓‘停滞的形势”,只有在内部阶级斗争和外部民族矛盾的特殊压力下,“人民不只无法扩大再生产,甚至不能照常进行生产的情况下,才可能促进或阻滞社会的前进发展速度以至引起暂时的倒退”B30。endprint
四、对“中国社会外铄论”的批判
在“中国社会停滞论”基础上,秋泽修二还编造出“中国社会外铄论”。秋泽认为中国存在一个“千年”过渡期,自汉至隋唐时期,由于“奴隶制与农奴制相互制约的关系”,使中国社会在“同一社会过程中被反复”,千年的中国社会历史就是这样不时“反复”“循环”“倒退”;“至元代,由于元代征服的结果,奴隶制再复活”,中国社会又一次“倒退”“反复”“循环”。秋泽还断定:“中国经济的近代化的过程的转机”主要是“鸦片战争”。B31
在秋泽看来,鸦片战争以后,打破中国社会“亚细亚式”停滞性的“主要动力”来自日本;“此次中日事变”,将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一个光明;日本以“武力”促使中国与之“结合”,这会从根本上克服“中国社会之特有的停滞性”。B32基于这一认识,日本军国主义者公然宣称其发动的侵略战争是给中国“补血”“增元气”“犹如行荷尔蒙之注射”。B33在抗战期间,这一历史虚无主义论调很快被中国的投降派和一部分反动文人所追捧和响应。
其实,秋泽的“中国社会外铄论”正是源于内藤湖南的“侵略有利健康论”,是内藤曾经大力鼓吹的“外来民族的侵入使支那恢复年轻论”的新变种。内藤一直坚持认为,因为有五胡十六国这样新生、年轻的民族的“刺激”,中华民族才避免了衰亡而得以重生,辽、金、元等北方民族之于中华民族的贡献也是如此。正是这些外来的新民族的加入,“在不知不觉中使支那人老衰的生命恢复年轻”B34。秋泽从这一结论出发,通过“曲说中国史上的封建制和奴隶制,既得以‘共存共荣地平行存在了一千年,那自然便能给予‘工业日本,农业中国之‘结合以历史的根据”。B35
华岗对上述观点进行了批驳。他认为:研究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当然应考虑到其他民族的影响因素,但各民族间的这种交流互动“决不能代替某一个民族历史发展之社会内在矛盾的决定作用”B36。他指出:“外铄论又称外因论。依据这种观点,社会发展和变动的基因,不是内的运动,而是外力推动的结果。它们不承认只有了解了客观实在性的内的动力以后,才能理解社会发展的真正本质。”B37
针对“武力”是打破中国社会“停滞性”之“主要动力”的观点,吕振羽驳斥道: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决定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是取决于外在矛盾的诸关系,即外来的侵略。这不但“没有半点历史唯物论的气味,而且也完全不合世界史(中国史在内)发展的具体事实。这是一种最拙劣、最无耻的法西斯侵略主义的歪论”B38。因为社会的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其内部的矛盾运动,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B39华岗认为:秋泽的历史理论,宣扬的是一种法西斯主义的暴力史观,其实质是通过极力夸大外在条件的作用,去粉饰“其所谓‘在全部历史上可以看出的中国型的停滞性的反动说教,而达到中国社会之殖民地前途的定命论的结论”。秋泽“叫我们要感谢历史上侵略中国的外族”,“感谢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其目的无非是将日本的侵华战争解释为“圣战”,“我们的答复只有坚持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B40
在中国学者看来,秋泽的“中国社会外铄论”,无限夸大外在矛盾的作用和影响,并“以之作为决定社会性质的主导的因素,在历史哲学上便是机械论,在政治上则是侵略主义和投降卖国主义的来源”;他把北魏和元朝视为“中国奴隶制的复活阶段”,正是为了说明“外族侵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他把“唐玄宗时代作为中国封建制度成立的起点”,也正是“企图在民族斗争和其作用上去夸张,以符合其侵略主义的宣传”。B41因为“不从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去说明人们的各阶级的意识,反而从其虚构的论说来诬蔑中国人不爱国,来诬蔑伟大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的革命传统和创造精神,一若中国人是天生成的奴隶!这正是和日本军阀说‘中国只是一个地理的名词的狂言相呼应的”B42。
抗战时期,中国学者对“大东亚主义”“中国社会停滞论”和“中国社会外铄论”等侵华理论的深入批判,实际上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发起的文化抗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有效挫败了日本侵略者从文化上征服中国的企图,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夺取抗战胜利的自信心。
注释
①⑨叶蠖生:《抗战以来的历史学》,《中国文化》1941年第3卷第2、3期合刊。
②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王向远:《作为军国主义侵华理论家的福泽谕吉》,《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王向远:《从“合邦”、“一体”到“大亚细亚主义”——近代日本侵华理论的一种形态》,《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杨鹏:《20世纪上半叶中日学者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争论》《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2期;杨鹏:《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苑基荣:《浅析日本大陆政策形成的思想渊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第2期;于文善:《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等等。
③转引自黄华文:《抗日战争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9页。
④《福泽谕吉全集》第10卷,日本岩波书店,1961年,第238—240页。
⑤《福泽谕吉全集》第14卷,日本岩波书店,1961年,第492页。
⑥B12王向远:《从“合邦”、“一体”到“大亚细亚主义”》,《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⑦何培齐:《内藤湖南的历史发展观及其时代》,《史学集刊》2008年第4期。
⑧B34[日]内藤湖南:《支那论·附新支那论》,大阪创元社,1938年,第78页。
⑩《世界政治之新阶段》,《东亚联盟月刊》第2卷第3期(1942年3月20日)。endprint
B11[日]大学史编纂委员会编:《东亚同文书院大学史》,东京沪友会,1982年,第46页。
B13[日]小寺谦吉:《大亚细亚主义论》,东京宝文馆,1916年,第474—475页。
B14李大钊:《大亚细亚主义》,《甲寅》(日刊)1917年4月18日。
B15李大钊:《大亚细亚主义与新亚细亚主义》,《国民》杂志第1卷第2号(1919年2月1日)。
B16吕万和:《简明日本近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46页。
B17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2、21页。
B18华岗:《华岗选集》第1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21—522页。
B19霍实:《中日两国同文同种之历史观》,《日本评论》1936年第3期。
B20方济生:《大亚细亚主义之研究》,新亚洲书局东方问题研究会第一支部,1937年,第4页。
B21周之鸣:《黄祸即日祸论》,独立出版社,1944年,第2页。
B22王向远:《近代日本“东洋史”、“支那史”研究中的侵华图谋》,《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B23田亮:《抗战史学与民族精神——作为抗战文化的史学及其历史贡献》,《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4期。
B24B25B29B30B31B32B35B38B41B42吕振羽:《吕振羽史论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64—265、326、280、263、359、317、359、265、282、269页。
B26邓拓:《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第60页。
B27吴泽:《中国社会历史是“停滞”、“倒退”的吗》,《读书月报》1940年第2卷第8期。
B28王亚南:《官僚政治对于中国社会长期停滞的影响》,《时与文》1948年第2卷第19期。
B33[日]德福诸一郎:《中日相知乃相亲之前提》,《华文大阪每日》1938年1月1日。
B36B37B40华岗:《评侵略主义的中国历史观》,《中国历史论集》,东方出版社,1945年,第77、74、78—90页。
B39《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02页。
责任编辑:南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