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列宁发展观的内在逻辑及其价值

2016-05-30刘从德郭彩星

决策与信息 2016年5期
关键词:内在逻辑列宁

刘从德+郭彩星

[摘要] 列宁发展观是一个严密的整体,有着客观的内在逻辑。列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支撑,从帝国主义理论这个逻辑起点出发,依据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对俄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问题作出一系列判断和回答,分别形成了革命的发展观和建设的发展观,以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把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推向一个新阶段。列宁发展观对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有重要影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仍需要从列宁发展观那里获取有益的养分。

[关键词] 列宁;发展观;内在逻辑

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条件下,列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不断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高理想目标,就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发展问题作出一系列判断和回答,形成科学的发展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推向一个新阶段。对于中国而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列宁付诸实践的马克思主义”[1],我国的革命和建设深受列宁发展理论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从列宁发展观那里汲取养分,从列宁发展观那里获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深化对社会主义发展观的认识,增强我们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一、列宁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列宁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一)在批判民粹派和经济学派中捍卫和发展唯物史观

列宁在1894年《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等著作中批判民粹派“人类天性”论,论证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列宁提出了“两个归结”思想:“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2] 8-9这个分析第一次把社会学置于科学的基础上,从而把人类社会看做是有规律运动变化的活的有机体;列宁还批判了民粹派“历史是由个人创造的”和少数“有批判头脑”的英雄主观意志产生的英雄史观,阐述了历史发展必然性和个人意志的辩证关系,明确提出了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批判了经济派的自发论,阐述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批判了庸俗经济决定论,系统阐明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通过这些批判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二)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

列宁提出唯物辩证法就是发展学说。1913年他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这种学说认为反映永恒发展的物质的人类知识是相对的”[3] 310。1914年,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中提出,辩证法是“最全面、最富有内容、最深刻的发展学说” [3] 421-422。在批判一般进化论的发展观时,列宁认为,辩证法的发展观要比一般进化论的发展观“全面得多,丰富得多”[3] 422,他强调发展不是在重复以往的阶段,而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发展不是单纯的量变,而是包含着质变、革命和飞跃式、剧变式的变化;发展动力来自事物的内部矛盾或冲突,而不是依靠外部力量;揭示发展过程的总体性与普遍联系。并最后总结:“这就是辩证法这一内容更丰富的(与通常的相比)发展学说的若干特征。”[3] 422-423这分别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状态和动力三大客观规律。列宁进一步概括了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对立面:“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一种观点是僵死的、平庸的、枯燥的;第二种观点是活生生的。只有第二种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3] 557

不仅如此,列宁在马克思辩证法思想基础上,创立了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哲学笔记》是其代表性著作。在他看来,辩证法、逻辑学、认识论的统一,是指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认识辩证法和思维辩证法三者统一。建构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应该遵循三者统一的原则。列宁在《辩证法的要素》一文中,提出了辩证法的十六要素问题,概括了辩证法的主要原理。在此基础上,他把辩证法概括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思想。

二、列宁发展观的逻辑起点和产生依据

帝国主义理论是列宁发展观的逻辑起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理论是列宁发展观的产生依据。

(一)帝国主义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出现许多新情况,列宁开始关注这些问题。他在1895-1913年撰写的文章或多或少地揭示和分析了帝国主义发展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如何正确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如何深刻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错误,使得帝国主义问题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列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研究了《资本论》出版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根据无可争辩的资产阶级统计的综合材料和各国资产阶级学者的自白”,写成《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创立了帝国主义理论。他科学分析了垄断的产生和发展、金融资本的形成和统治、资本输出、垄断者瓜分世界等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本质和矛盾,指出帝国主义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寄生性、腐朽性,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发展趋势。列宁在研究帝国主义问题时发现,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规律和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这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东方民族解放理论提供了逻辑起点。列宁提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这就使社会主义国家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在逻辑上成为可能[4]。十月革命胜利后,如何与资本主义共处,如何在资本主义包围下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列宁的建设发展观也是以此为逻辑起点进行探索的。endprint

(二)反对民粹派社会发展观,论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19世纪40年代,俄国民粹派先驱赫尔岑在游历西欧时目睹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弊病,反对俄国走西欧式的社会发展道路。他提出俄国将不必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可以利用村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车尔尼雪夫斯基也循着赫尔岑的思路寻求救治俄国的良方。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思想得到一批自称为“人民之精粹”人士的赞同, 他们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形成了一股民粹主义思潮,以丹尼尔逊、米海洛夫斯基等为代表。他们强调俄国“村社”的特殊作用,认为俄国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由“村社”走向社会主义。他们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义,认为《资本论》是马克思以西欧为典型写成的,他揭示的发展规律不适用于俄国。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俄国实际相结合,批判民粹派这些错误思想,列宁认真研究了俄国经济发展状况,撰写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文章,深刻论证了俄国虽然是一个小农国家,但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揭示了俄国的历史发展趋向。列宁批判了民粹派将农民、村社同农民分化和资本主义发展对立起来的错误,并论述了俄国地主经济演变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过程。列宁根据政府部门的统计资料证据确凿地批判了民粹派将“人民工业”和资本主义工业对立起来的错误,还驳斥了民粹派在俄国国内市场问题上的错误观点,论证当时俄国国内市场形成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后来有的学者认为,列宁领导俄国走向的道路正是他早期批判俄国民粹派所坚持的道路。实际上,列宁发展观与民粹派有本质区别。民粹派不是依据俄国的客观现实,而是从主观愿望出发去探寻俄国的社会发展道路,是一种唯心主义发展观。列宁从俄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主张俄国首先进行民主革命,然后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建设时期,列宁再一次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出发,抓住“俄国是介于文明西欧和落后东方之间的国家”的国情,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可见,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列宁始终围绕俄国的基本国情去探讨发展问题,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理论是列宁发展观的产生总依据。

三、列宁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其中社会基本矛盾可分为对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主张用革命、阶级斗争手段解决对抗性社会矛盾,实现社会质变、飞跃意义的发展;用改革、科技等手段解决非对抗性的社会矛盾,实现社会量变、自我完善意义上的发展。列宁依据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和本国国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俄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问题作出一系列判断和回答,分别形成了革命的发展观和建设的发展观。

(一)列宁在革命时期的发展观

19 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逐渐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列宁认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的矛盾,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这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提出了新问题、新要求,同时这也为无产阶级革命积蓄了力量,提供了突破口。俄国虽然没有赶上欧洲工业革命,但在其冲击下被迫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是一个“无产阶级、农民群众与沙皇专制制度、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与农奴制残余的矛盾,民族矛盾,俄国人民与西方帝国主义的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国家[5] 15,是帝国主义薄弱的链条。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列宁提出像俄国这样的东方落后国家发展方向应该是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主张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应在革命中掌握领导权,应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然后促进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列宁认为当时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暴力革命和阶级斗争。他坚决反对“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机会主义思想,提出既坚持阶级斗争又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并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无产阶级国家要代替资产阶级国家非通过暴力革命不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打碎资本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直至消灭阶级。

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列宁对俄国国内外革命形势进行科学分析,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消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俄国是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俄国国内人民深受战争痛苦,渴望和平,可是无论沙皇还是后来执政的资产阶级都要把战争进行到底,他们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无产阶级政党力量逐渐壮大,其纲领主张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战争使俄国处于特殊的境地”[6] 436,具备了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可以先于欧洲其他国家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列宁领导俄国人民进行了二月革命,然后引导人民群众进行十月革命并取得了胜利,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但是,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并取得胜利的是俄国这样的东方落后国家,而不是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俄国十月革命是否违背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是不是“早产儿”?面对普列汉诺夫、苏汉诺夫、考茨基等人的质疑,列宁回答:“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7] 776在列宁看来,像俄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可以先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为发展奠定前提条件,“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和文化,打牢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从而“赶上别国人民”[7] 777。因此,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但没有违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规律的表现。

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东方各个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列宁根据对东方国家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的分析,把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认为十月革命以后被压迫民族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组成部分,应该把它们和苏俄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斗争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列宁撰写了《国家和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等书,系统阐述了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提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欧社会的发展道路。列宁考察并阐述了东方社会民族解放运动问题,肯定东方社会“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然后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7] 279并提出实现“跨越”的条件和途径,即要求胜利的苏维埃政权用各种手段去援助它们,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关于农民苏维埃和劳动者苏维埃的思想宣传,落后国家内部要建立党的组织,在民族解放运动中起领导作用。列宁还分析了东方各国的特点,认为这些特点必然使这些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带有自己的特殊性,反对照搬苏俄的模式。“在东方那些人口比较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革命带有更多的特殊性”[7] 778。endprint

(二)列宁在建设时期的发展观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提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必然要经历一个过渡时期,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社会发展阶段。在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就深入研究了这一思想。革命胜利后,列宁在实践中对过渡时期的认识逐渐加深。他不仅认识到苏俄过渡时期的必要性和艰难性,还指出苏俄在过渡时期主要存在五种经济成分,这样的经济结构决定了苏俄过渡时期的特点。他提出要恢复和发展大工业,加强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生产率,组织劳动竞赛等,认为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还要将资本主义、小农经济生产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进行有计划的生产、统一的分配和消费等。列宁的过渡设想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就爆发了内战,并有协约国的武装干涉。为了保卫革命胜利果实,集中有限的资源战胜敌人,苏维埃政权陆续推出一些非常措施,这些措施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的实施既是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也与列宁的“直接过渡”思想有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巩固政权作出了贡献,但在战争即将结束时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列宁开始了反思,他明确承认:“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7] 570

在深刻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苏维埃政权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先后写下了《论粮食税》《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等著作,系统论述了“新经济政策”。在探索实践中,列宁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发生了转变。他没有僵化地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结论,而是结合苏俄的实际对其进行具体的运用和创造,带领全党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列宁尊重群众的实践,大胆创新,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及时作出调整,提出了“新经济政策”,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一般规律转变为“苏俄特色”层次;在“新经济政策”实践中,列宁逐渐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社会基本矛盾不同于以往阶级社会中的对抗性矛盾,应该实现矛盾对立双方“和谐地结合起来”[7] 376。因此,他认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整个社会可以通过改良、渐进、迂回的方式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已经不需要再进行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进行第二次、第三次革命,进而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以革命、阶级斗争等手段促进社会形态质变、飞跃意义的发展转变为以改良、科技等手段促进社会形态量变意义的发展。社会主义“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3] 722后,如何在“一球两制”条件下实现生存与发展?对此,列宁认识到在世界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除了对抗斗争外,还有“相互做生意”的一面。他领导苏俄调整了对资本主义“对抗取代”战略,提出了“和平共处”的发展思想。

1922年列宁由于健康原因不得不进行修养,他在病榻上对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思考,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全新构想。这些发展观的成果集中反映在被称为“政治遗嘱”的3封书信和5篇论文中。其中,列宁的经济发展构想是实现工业化、电气化和合作化。他认为大工业是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1920年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全俄电气化计划,列宁用“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全国电气化”的著名公式说明了社会主义和工业化的关系。在实施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主张向小农经济让步,尽可能地支持和帮助小农生产力发展,在小农生产力发展基础上恢复和发展大工业,实现电气化。他在《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一文中再次重申这些观点,并且指明“我们的希望就在这里,而且仅仅在这里”[7] 797。对于农村,列宁提出通过发展合作社,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 “要是完全实现了合作化,我们也就在社会主义基地上站稳了脚跟”[7] 773。列宁认为,商业是形成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主张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建设社会主义。他指出苏俄的发展和世界各国有着客观的联系,因此实施了和平共处政策,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列宁的政治发展构想是实现民主化和法制化。他在《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和《给代表大会的信》等文中提出改革党内政治体制,扩大中央委员会的组成,将改组后的工农检查院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相结合,加强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的监督,党的领导核心实行集体领导,实现党内生活民主化等。同时,列宁还提出对契卡机构(即后来的克格勃)改组,缩小其权限,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等。列宁文化发展构想是进行文化革命,发展国民教育事业,关心和爱护人才,进行学习型政党建设,汲收和改造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等。列宁对民族地区的发展构想是坚持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维护好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促进民族团结,反对大俄罗斯主义。

四、列宁发展观的价值诉求

列宁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始终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作为其价值诉求,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付诸实践。

(一)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革命和建设的奋斗目标

虽然列宁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要到“共产主义充分发展、完全巩固和形成、完全展开和成熟的时候”才能实现[7] 30,但是他坚持把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革命和建设的奋斗目标。1902年,他坚持把“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和“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过程来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充分福利和自由的全面发展”[8] 135的革命目标写入布尔什维克党(列宁创建的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第一个党纲。在1919年制定第二个党纲时,他仍然把革命的目标规定为“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过程来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全面发展[6] 734。他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将这个目标进一步明确,“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分工,教育、训练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和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即会做一切工作的人。共产主义正在向这个目标前进,必须向这个目标前进,并且一定能达到这个目标,不过需要经过许多岁月”[7] 159。在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的纲领中提出,把“培养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成员”作为国民教育方面的战略任务。endprint

(二)主张进行文化革命,提高人的素质

列宁在《全俄省、县教育局政治教育局政治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局的任务》《青年团的任务》等多篇著作中都论述了“文化革命”思想。在《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和《宁肯少些,但要好些》被称为列宁“政治遗嘱”的5篇文章中正式提出“文化革命”这一概念,集中表述这一思想。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观点的基础上注重从本国实际出发,以务实的眼光看待当时的人的发展状况,科学地阐明了文化革命与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辩证关系,认为“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了”[7] 773-774。列宁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角度充分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是苏俄当时面临的迫切任务及社会主义变革的深刻要求,把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视为文化革命的目标,认为只有“对劳动群众中的无产者和非无产者的阶层传播无产阶级在思想、组织、教育等等方面的影响”[6] 744,他们才能成为“新的社会制度所制造的、同时创造着这个制度的新人”,而这一点正是“文化革命最重要的条件”[9] 66。

五、列宁发展观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列宁的东方革命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以列宁的过渡时期发展学说为参照,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都为中国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谈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提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10] 139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汲收了列宁发展观的精髓,继续列宁当年“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方向。

目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仍需要从列宁发展观学习中获得以下启示:首先,要自觉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动科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11]他又进一步要求全党“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12]。其次,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符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毛泽东在革命时期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13] 633在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仍然提出:“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14] 10最后,我们要以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为目标,将人民群众现阶段的需求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和目标统一起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4] 4,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参考文献]

[1]高 放.纪念十月革命,反思列宁主义.∥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

[2]列 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 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刘从德,等.帝国主义论和时代观: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逻辑“起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6).

[5]赵 曜,王伟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6]列 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列 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列 宁.列宁论教育: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杜,2001.

[9]蔡特金.回忆列宁: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05.

[12]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人民日报,2015-01-24.

[1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肖偲偲]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在逻辑列宁
斗鹅
列宁的后代
拉美有多少“列宁”?
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内在逻辑与科学性
论遵循社会规律与坚持包容性发展的内在逻辑
中国道路自信的内在逻辑
浅析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内在逻辑
纪念列宁
最后的岁月
列宁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