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训练项目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2016-05-30许景波刘泊王丽杰
许景波 刘泊 王丽杰
摘 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面向时代发展的课题,文章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平台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创新训练项目实施现状,提出了改进创新训练项目的措施。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1-0075-02
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竞争、民族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要使我们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受强国制约,需要不断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而创新能力正能为此提供不竭的动力。广大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将肩负起国家建设的重任,“少年强则中国强”,所以做好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内容与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建设创新型国家。”“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1]可见创新型人才培养已经是人才培养任务的重中之重,任何关系到人才培养的项目和政策都必须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优先思考的位置。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创新训练项目
国内学者以创新能力为主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总结分析,对创新能力内涵的理解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观点以赵卿敏教授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人、团体运用一切已有的知识信息,主要已有知识和经验等,注入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新元素,创造出新的产品的能力[2]。第二类观点以张洪烈教授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事物相互关联的方面,一方面是大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3]。
对于创新能力的理解,笔者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个方面:“新问题、新方法”,“老问题,新方法”,“新问题,老方法”。对于新出现的问题,采用新的方法去研究,这必然属于创新的范畴;对于已有的问题,采用新的方法去研究,取得了突破,提高了性能指标,或者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这也属于创新的范畴;对于新遇到的问题,采用已有的知识、方法进行了解决,使原有的知识内容得到了充分发挥,做到了学以致用,解决了生产实践所需,这也应属于创新的范畴。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平台,它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模式之一。“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国家“十二五”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一五”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延续和深化[4-6]。在创新项目“立项—进展—结题”的整个过程中,做到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就关键问题、研究方法加以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取得创新性成果,培养起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实施现状
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设立至今已进行了多年,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然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资源资金有限
对于工科院校来说,绝大部分项目立题都是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的,这就需要一定的实验场所和环境,有的学校为此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创新训练实验室,解决了一定的问题,但对于所有立项团队来说,还是存在僧多粥少的问题。立项资金有限,工科类项目需要一定的实验材料和器材,有些课题需要反复实验,并且取得成果后需要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来体现成果,这些都需要一定的费用。有些教师为了培养学生,不得不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投入资金,为创新项目的开展做出了贡献。
(二)时间安排缺少保障
目前,学生平时的时间还是以上课为主,参加创新训练项目只能作为一种课外科技活动。而教师每周都要有一定的教学、科研时间安排。所以,要保障创新项目的有效实施,就需要占用业余时间,并且需要教师与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制订详尽的时间计划,并且由教师督促学生按此计划执行。
(三)教师指导监督不够
在创新训练项目从立项到结题的过程中,有时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立项时大谈研究多么重要,研究结果多么有意义,然而在结题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草草结题。这充分说明项目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也反映了教师对项目进展的监督不足。所以应该大力加强对项目实施环节的管理,使每一个立项能够高质量地完成,真正地起到培养人才的作用,而不是浪费资源。
三、改进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措施
笔者作为专业教师曾经指导过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多项,在多年的指导实践中,总结出了几点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一)立项要新颖
在项目申请立项阶段,要使选题具有新型性。由于参加创新项目的学生大多是大二、大三的学生,对一些具体的工程项目问题及研究领域不甚了解,所以需要教师给他们讲解项目背景、现状,要求学生查资料、研究文献,启发他们提炼出问题,抓住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从而申请立项。例如,笔者指导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具有SPC功能传感器组态模式的在线检测仪器研制”,就是在学生查阅关于同轴度、平行度等形位误差测量在线检测仪器的文献后,总结出其中的特点,而拟定的题目,通过各测点传感器属性的设置、标定、组态以及测量方程的柔性建立,使其成为一款通用型的在线检测仪器,克服了现有形位误差测量仪器的单一性和专用性。这一立题赢得了专家的认可,成功获得了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的资助。
(二)指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研究
要善于指导学生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结合,这样易于启发思路,激发灵感。笔者指导的一个创新训练项目“基于VB与Matlab混合编程的误差数据处理软件实验平台研制”,是源于一门课程“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这门课程内容枯燥,公式繁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如果能开发一款误差数据处理软件,将复杂的计算公式通过编程语言来实现,使学生重点掌握误差数据处理的原理与方法,而不疲于公式计算,必能增加学习兴趣。编程语言VB擅长软件常用功能的开发,而Matlab适于数据处理运算,如将两者结合,可以发挥各自长处,缩短开发周期,提高效率。这就需要计算机软件和测控技术两个学科领域的知识结合,正是通过这种结合,学生提出了基于COM组件的混合编程方式,使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发表了一篇高水平论文。
(三)关注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不能泛泛而谈,它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离开了基础知识,那么创新只能是无水之舟,所以要求学生要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在项目进程中,要养成一种“专注”的精神,即使学生在平时也要有意识地思考问题,一种思路、一个想法的产生,往往需要深入进去后才能得到;要让学生学会抓住、记录思维火花,有些想法稍纵即逝,不要一开始就怀疑否定自己的想法,先把它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创新思维培养。
(四)实施严格管理
在创新项目实施、管理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制订时间计划,掌握进度,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而学校也制订了中期检查计划,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检查项目进展情况,旨在督促学生加快进度,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完成;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对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实验步骤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判断,纠正不合理的方案,避免学生走弯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大家形成合力把事情做好,使每个参加的人都得到锻炼。
(五)做好项目总结工作
在整个项目完成之后,要放手学生撰写结题报告。结题报告是对研究课题的一种总结,从中可以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结题报告的撰写,使学生养成做好工作总结的习惯,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是有所帮助的。对于取得的研究成果,要发表论文或申请专利,锻炼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教师应该在这一环节上加以指导,提供写作经验,使学生尽快成长起来。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设立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零距离地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增进了沟通,提高了知识传授的效果。参加创新训练项目,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加强了课堂知识理解。创新训练项目的立题更接近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从中可以了解前沿方向,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以后的学习生活更加有针对性,不至于盲目。最主要的是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增强了创新意识,这对于以后的成长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设立和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许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需要广大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不断地进行交流总结,使创新训练项目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创新人才体制。
(课题组成员还有崔晓萌)
参考文献:
[1]史文婷.基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
究——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D].南京:南京邮电
大学,2013.
[2]赵卿敏.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M].湖北:华中科技大
学出版社,2001,(1).
[3]张洪烈.生涯管理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6).
[4]吴怀宇,程光文,丁宇等.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
索[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5]廉玉姬,林光哲,赵小梅等.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
目的思考[J].临沂大学学报,2014,(6).
[6]刘长宏,李晓辉,李刚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