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教学模式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
2016-05-30谢念湘
摘 要:文章以北方某综合性大学为例,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研究不同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受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学科教学模式的认同、教学手段的新颖程度以及教师授课水平、社会职业评估状况、专业设置以及学生家庭、自我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提出高校教师要潜心研究学生心理及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手段新颖化、教学策略创新化,多维教学模式灵活化,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创造出最佳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多维教学模式;教学质量;高校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1-0004-02
进入21世纪,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目前有些学科的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单一且陈旧,“讲风太盛”。多媒体教学既没有将该领域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渗透其中,也没有发挥其现代科技教学应有的作用。本文结合多年的研究,提出多维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索,使高校学子在课堂教学中学知、学做、学生存、学共存。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转变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学习的方式,拓展学生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的空间;培养学生辩证地观察、全面地分析、系统地了解、乐观地接受等综合人文素养,为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有一个广阔的施展个人综合素质的平台提供保障,为国家输送优异全面发展的栋梁人才提供准备。
一、多维教学模式的含义
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多媒体教学相对传统教学手段仅仅是增加了学生的视觉感受,学生坦言:多媒体教学是让“黑板变成白板”。如何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课题组根据多年的深入思考和探究,提出“多维教学模式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设想[1]。
多维是指知识、能力、素质、身心健康、创新和实践以及竞合(竞争与合作)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应是所属“能力”的目标,竞合能力是21世纪必备能力,即懂得竞争、学会合作,这也是高校培养人才中要重点突出的几种能力。在专业教学的前提下,从重视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再到综合素质提高。解决人才知识面狭窄、人文底蕴弱,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现状[2]。以专业教育为前提,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将课堂教学与人文素养有机融合。多维教学模式即学科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使我们的高等教育充满活力和生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研究兴趣与创造力,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最优化,以培养综合素质高水平人才为最终目标。
二、影响高校课堂多维教学模式的因素
高等教育教学要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层面。教师在理论讲授中,要体现多维性,由单一的“一言堂”转变为设疑、设问、课堂讨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问题研究与探索等多渠道,每一个渠道要精心设计,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理论不再单一枯燥,做到多角度理论研讨,从教师讲授到学生讲授,从课堂内深入到课堂外,理论传授由单一的教师收集资料,传递学者们的思想到学生集思广益从不同的角度收集资料,达到思想的交流与共融。实践教学中,充分体现应用性,在掌握宽厚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增进课程实验、课堂演练、小组互动,现场模拟仿真情景设计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践等多维度丰富高等教育教学内涵。从校内到校外,多场所、多类型构建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实践模式[3]。
(一)转变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理念
科学策略分析课程性质,依据不同学科性质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增进教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理念,设计教学,改进教学内容以及授课形式。使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侧重基本的知识结构、本节或本章内容的前沿问题以及教师自己的相关研究与观点。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四项要求是:有对教学的整体设计、有深刻而恰当的问题、有研讨与对话、有学生之间的小组研讨;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可以依据自己所教授班级学生的多少及其他的情况组织安排,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这种研讨与交流。增加高校本科生课堂的“研讨与对话”活动。改变教师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活力及学习动力,增进学习兴趣[4]。在教授学生知识、培养能力过程中有效地将身心健康内容融进教学体系,尽一切努力和可能培养“90后”一代大学生人与人之间互助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爱的能力、责任心、正义心以及综合素质,拒绝“冷漠”、“无爱”。
(二)科学策略调适课堂教学时间比例
小组课后研讨及教师课后指导:结合所教内容,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经典研究范式文章,并给予必要的读书指导;鼓励学生基于所学知识关注、思考现实问题。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关心国际、国内的时事政治、学科前沿知识发展动态。在理论课程教学基础上增加合作教学,掌握理论教学的时间、进度以及学生参与教学的比例,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时间占课程时间比例分配应为教师理论讲述比例的50%,小组课堂分享时间约为25%(课后教师布置小组合作学习,既增进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合作学习的效率,保证了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推进知识拓展性阅读),教师点评、升华占比例25%,这样一节理论课被划分为四部分,由一体演变为多维形式,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人公意识,更便于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灵活多样传授知识。
(三)培养双师型教师
多年来的高校教学实践及本研究问卷结果都表明,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创新力、操作力等能力的指引与培养尤为重要。督促教师在熟练掌握理论的前提下,加强实践,倡导教师从课堂走出去,产、学、研相结合,提高教师的综合操作能力。只有教师走出去,深入了解企业、社会对知识的实际需求以及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才能做到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创新点、难点和德育点。“重点”是指每次课中相对重要的目标以及知识传授中重要的概念、原理等;对大学生而言,学生们已经不再处在基础知识涉猎中,教师也不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要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传授知识”,留给学生一定的“空白点”与想象空间、使之体悟。并据此来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所教授学科同企业、社会紧密相连,以教师自己的亲身体验讲授实践课程,而不是从书本到书本,抽象、乏味。双师型教师对推动学生的操作力、创新力的作用不可小觑。
三、多维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依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打破原有课堂教学教师“填鸭式”讲授,学生厌学、精神懈怠、缺少探索生命的热情现象,突出课堂教学中专业的应用性。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在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合作参与教学、讨论教学,增进信息的多渠道、多角度,形成合作学习小组,思想交流,共同创新。塑造基础扎实、技能娴熟、人格健全、勇于探索、富于创新的名扬国内的知名“品牌”人才。
多维教学模式的实质就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转变原有人才培养模式、改变过去课堂教师“一言堂”现象。更新课堂教学理念,将综合素质培养理念纳入课堂教学中,在不同的学科中应用:通识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以及专业课中。在一门课程里面,涵盖教师讲授、学生参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等多维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最优化,学生学习效用最大化。将课堂教学的手段灵活化、师生互动日常化、同伴合作学习制度化以及创新培养程序化,是综合性大学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更是未来地方综合型大学培养的“品牌”人才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利条件。通过大学的四年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了应有的专业知识,还拓展了专业发展前景,同时学会与同学、同专业、同校其他专业学生共同合作、探究等竞合能力,学会资源共享。使学生具有极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发展前景。多维课堂教学模式涵盖合作互动教学、探究学习、案例教学、小组学习以及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等多种,其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应用于社科类,还可以应用于理工类教学,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经过二年多的实践,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认为多维教学模式使课堂气氛活跃了,真正体现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感觉理论知识不那么枯燥了,自己可以动手收集很多资料,大家探索、分析,感觉学习的兴趣更浓了。教师们也可以从课堂教学状态中、学生的学习氛围中、师生日常互动中体会到多维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效用方面的功能。多维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还有漫长的路要走,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多维的视角也会不断更新,多维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竞争中积淀人际互动、沟通合作以及良好的心理基础与创新能力和支持力量。
参考文献:
[1]Silver,Mark S.,Markus,M.Lynne,Beath,Cynthia
Mathi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raction
Model:A foundation for the MBA core course[J].
MIS Quarterly,1995,19(3):361-391.
[2]Nageswari,K.Sri,Malhotra,Anita S.,Kapoor,Nandini,
Kaur,Gurjit.Pedagogical effectiveness of innov-
ative teaching methods initiated at the Depart-
ment of Physiology,Government Medical College,
Chandigarh[J].Advances ir Physiology Education,
2004,28(4):51-58.
[3]郑春龙.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
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
[4]谢念湘.高校课堂教学管理的创新性探索[J].黑龙江教
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