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词汇不对称表现及原因探究

2016-05-30蒿燕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1期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汇

摘 要:不对称是指语言单位在聚合关系或组合关系的分布上出现并置项缺项而无法形成一一对应的对称分布关系。语言的不对称现象打破了语法规则的可类推性,对语言的不对称性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和实用上对汉语教学和汉语本体研究都很有价值。本文试图通过运用舉例论证的方法,以词汇不对称产现象为切入点,对现已提出的现象进行分析,探究不对称产生的原因,以丰富汉语的研究。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汇;不对称;原因

作者简介:蒿燕(1991-),女,汉族,籍贯:陕西西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4级硕士,研究方向:西方语言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1--02

一、现代汉语词汇不对称的表现

(一)同音异形

同音异形词是指同音聚合中读音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和词义不同的词。例如“yuán yīn”有两种书写方式:“原因”和“元音”。“原因”在辞海中解释为“1,原来因为;2,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情发生的条件。”“元音”是指“1,纯正而完美的声音,常用以指诗歌;2,音素的一类。声音颤动,气流在口腔的通路上受到阻碍而发出的声音。”由此可以看出这两个词形成了同音聚合,而两个词语的语音和书写形式、词义没有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具有不对称性。类似的例子还有“失事”和“施事”。

(二)同形异义

同形异义词是多音多义词,是多个词多个音多个义。同形词聚合的不对称表现在,其书写形式与语音、词义的不对称及字音与词音的不对称关系上。由于轻声而导致多音多义词的现象很多,例如“地道”一词,如果读dì dào,就表示“地下的交通坑道”的意思,反之,如果读dì dao,就表示“纯粹的、真正的”的意思。类似的例子还有“大意”、“东西”。

(三)多义词

多义词是一个词一个音多个义,其语音相同且各义项之间是具有密切联系的。多义词的不对称现象反映在它内部所包含的各个义项的关系上,例如:“骄傲” ①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②自豪;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骄傲”这个词的两个义项的理性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不同,这又是一种词义不对称现象的体现。

(四)同义词

同义词从意义相近的角度在分布上常常产生不对称。如“爱护、庇护、保护、袒护、防护”五个都是动词,都含有相同的语素“护”,可是“爱护”与“庇护”感情色彩完全相反,形成了反义对称关系,而“袒护”又与“庇护”的感情色彩相同,又形成了同义对称关系。“保护”是中性词,与“防护”感情色彩相同,形成一种对称。与语素“护”有关的词语都无法与“爱护”形成反义或近义的对称关系,不对称由此产生。

(五)反义词

反义词是指语言中词汇意义相互矛盾、对立的词。反义词是对客观事物矛盾对立的反映。例如:“远”和“近”在组词上的不对称。

远*近

远见————?(无“近见” )

远程————?(无“近程” )

?(无“远人” )————近人

二、现代汉语词汇不对称原因

(一)文化因素

语言是文化思维的载体。“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用词造句都是为了表达一种共同的经验,其中蕴涵着整个文化的世界观、思维模式。”[1]在农业社会生产生活中,妇女的社会地位一直处于男子之下,这种社会发展的特点造成了男尊女卑的人类社会文化心理。反映在语言上,表示男性的词语就无标记,例如“司机”,反映女性的词语就有标记,例如“女司机”。

(二)心理因素

1.主观性

词义的主观性表现在词反映客观存在的不对称现象上。人的大脑主要反映客观事物中对人脑刺激最强烈的一方或一个特性,因而不对称地产生称呼该事物的词。例如人同时出现左手和右手,但左手使筷子这个现象对人脑刺激最强烈,因而人们造出“左撇子”。而未对称地造出个“右撇子”。“从语言学角度说,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必须给它一个定义,这就需要一个特定的词来表达。这样一来,很多时候就淡化了给矛盾的次要方面命名的需求,于是产生了以上对立概念无反义词来对称地表达的现象。”[2]

2.心理预设

语境与语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相互作用来表达语言的。有些词是相对的,但其语义范围却不对称,这和语境中的心理预设密切相关。例如:“重和轻”是一对呈反义对称的词语,但它们的认知语义很不同。当我们说:“这箱子有多重?”并不意味着它一定重,但是当我们问:“这箱子有多轻?”那一定是指它轻。

3.经济原则

沈家煊在论述“认知上的肯定项和否定项”时引用实验材料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种‘简单原则或‘效率原则在起作用,无标记‘上在心理处理上较简单,处理效果较高。”[3]显著是知觉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显著的事物容易吸引人,容易识别和记忆,所以人们在使用时就会首选显著的事物。用词亦是如此,对立词语中那个首选的、使用频率较高的如果成为强势词,另一个则为弱势词。例如:在“高/低”、“大/小”中,“高、大”是强势词,“低、小”是弱势词。人们询问一个事物的情况时经常问“有多高?”或“有多大?”,“高多少?”或“大多少?”,而不问“有多低?”和“有多小?”。

(三)语用中言语的隐喻映射

“基于经验基础和推理的隐喻和隐喻映射,是指以相似性为推理依据,通过一种概念诠释另一概念的认知过程。”[4]例如“坎”的原始语义范畴是指“田野中自然形成的或人工修筑的像台阶形状的东西”,汉族人在后来的生活中经历了各种“最紧要的关头”的体验,其与先前人们翻越一种叫做“坎儿”的具体的客观地形的心理体验有相似之处,人们以此建立关联,从而形成了新的语义范畴。从符号构成的角度看,“坎儿”这一新的语义范畴与原语义范畴之间,不仅具有相同的能指成分,而且在所指成分方面,彼此是基础和衍生关系。

隐喻的不完全映射是指,始源域中有的成员向某一目标域映射时,要么没有目标域,要么却映射到另一目标域。不完全映射一方面会造成成员的缺失,如只有“上厕所”而无“下厕所”;另一方面生成的表达可能形式对称而意义不對称,如“上床”和“下床”。

(四)生理、物理基础

根据王祥荣等的研究成果,“儿童一般先学会‘上后学会‘下,而且‘上的频率大约是‘下的5.5倍。”[5]一方面,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集中在身体上部,因此上部空间更容易成为注意和感知的焦点。当没有明显参照物的时候,人们一般用“上”而不是“下”来表述其相对的位置。另一方面,这与人的观察视角有关,因为人体能被看到的主要集中在外表,人体不能被看到的器官少,导致能与“上”搭配的词语比能与“下”搭配的词语多。以“上”为例,如“嘴上”、“脸上”、“额头上”、“鼻子上”、“脸上”、“腿上”、“皮肤上”和“舌头上”等;以“下”为例,如“腋下”和“脚底下”。总之,“上”有大于“下”的优势首先取决于人体特有的生理结构。

意义离不开人类身处的特定物理环境。首先,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棋”这种空间关系很容易实现,而与之对应的“上棋”现象则很困难,造成语言中“上棋”项缺失。其次,人类的认知必须与客观存在相一致,例如“雨/雪”的运动是由高到低,反映到语言里,就只有“下雨/雪”。再次,在空间领域,对被观察物体与参照物之间关系的认知反映到语言里,不再表现为“有·无”的不对称,而表现为语义结构的不对称。“‘上反映的是被观察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直接的接触关系,而‘下反映的是被观察物和参照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分离状态的空间。”[6]例如,“书上”指在书本范围内,“书下”指书下面的东西。

(五)哲学基础

或许是对称的事物更符合传统的美学依据,所以在科学发现中,存在对对称性关注的思维定势。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不对称现象逐渐被发现。那么不对称现象到底是怎么产生的?世界上不存在严格的对称。换句话说,对称是相对的、暂时的,不对称是绝对的、永久的,它是运动着的世界的一种存在形式。“对称是变换中的不变性,非对称是变换中的差异性和变更性。因此,对称对应着守恒,非对称对应着不守恒。”[7]从守恒到不守恒再到守恒不断循环发展,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守恒只是事物发展的特殊状态而已。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及其根本属性,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自身内部的矛盾性。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差异性是事物矛盾本性的初始状态和核心概念,因此事物本身就是矛盾体。从事物的空间结构方面看,事物内部存在的差异是事物区别于自身规定性的“异质”。而“异质”可能与实存事物的自身规定性构成主要的对立关系。“异质”的量在起始阶段小于事物实存“质”的量而形成不对称,当“异质”的量在外界条件作用下与实存“质”的量相持,才可能显示出量上的对称性。从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看,量的对称无论持续多久,它也只是过程的一个守恒阶段,具有暂时性。事物的矛盾本性推进量变的进展,必将打破暂时的“平衡”(对称),超越变异的“度”,促使质变的发生,而质变的过程,则是一种伴随着明显的对称破缺的宏观过程。所以,我们说对称只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状态,不对称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

综合上述分析,语言的本质是社会交际的工具,因此社会文化、心理因素、认知角度、言语的隐喻映射、生理、物理和哲学等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的,不存在某种不对称只是一种原因引起的现象,基于这点,我们在探究不对称现象的过程中应多角度思考。

注释:

[1]赵平分,曹卫红:汉语反义词不平衡现象及文化阐释[J].河北大学学报,2006(2).

[2]袁嘉:现代汉语不对称现象二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4(1).

[3]沈家煊:不对称与标记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4]彭宣维:认知发展、隐喻映射与词义范畴的延伸[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3).

[5]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4).

[6]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4).

[7]王德胜:作为方法的对称和非对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6).

参考文献:

[1]赵平分,曹卫红:汉语反义词不平衡现象及文化阐释[J].河北大学学报,2006(2).

[2]袁嘉:现代汉语不对称现象二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4(1).

[3]沈家煊:不对称与标记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4]彭宣维:认知发展、隐喻映射与词义范畴的延伸[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3).

[5]王祥荣:儿童语言中的“上”、“下”类方位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4).

[6]王德胜:作为方法的对称和非对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6).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词汇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