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民族文化传播的规律性特征思考
2016-05-30庄晓东崔建雪
庄晓东 崔建雪
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兴起于20世纪初,上个世纪90年代后,其空前繁荣,形成多语种、多渠道、多层次的传播体系,成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展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成果,全面系统地挖掘和阐述少数民族新闻传播规律,本刊开设《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专栏。本期选取的《新媒体语境下民族文化传播的规律性特征思考》《民族地区电视台应如何发挥主流媒体作用 》《汇聚正能量 同筑“中国梦”》等文章,从理论、实践等诸方面对新媒语境下的民族文化传播、引导进行了特定层面的探析,希望给读者以新的启示。
【内容提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民族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在媒介融合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一些新的规律性特征。本文基于新媒体语境与民族文化传播的内在关联,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调研数据为基础,从而梳理出了传播技术的现代性、传播过程的不对称性、传播目的的功利性、传播效果的差异性这四个民族文化传播规律性特征。通过对终极规律“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的深入探究,以期引发大家的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 新媒体 文化传播 规律性特征
传播是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的活性机制,每个民族的文化只有通过传播才能被世人所了解、才能久远、才能更好地继承与发展。媒介是文化的延伸,文化与媒介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媒介,文化就缺失了依附的载体。运用媒介,文化不仅能不断地延伸,还可以积淀与传承。新媒体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它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同传统媒体相比,有超媒体性、交互性和跨时空等特点。因此,新媒体能以更快的速度向全世界任何拥有网络的人传递信息。近年来,那些地理位置较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那些长期靠口头传播或仪式传承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力量的作用下,得到了广泛、快速而有效的传播,新媒体在民族文化传播中逐渐承担起了主力军的责任和义务。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民族文化传播是有规律可循的。本文拟对新媒体语境下民族文化传播的规律性特征进行探究,以期引发大家的进一步思考。
我们在中国知网里输入“新媒体”和“民族文化传播”两个关键词,共计搜索到26篇文献,从这些文章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些表述:
一方面,学术界已经开始思考新媒体语境下民族文化传播的问题,这是可喜之处。如:刘洋在《新媒体时代引发的民族文化传播思考》中探讨了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及民族文化传播的现状,并分析了新媒体对民族文化传播带来的新内容和利用新媒体进行民族文化传播的对策;孙钰钦在《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渠道探索》一文中,具体分析新媒体时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困境及相应优势的同时,也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新渠道进行了探索和阐述,作者认为:“新媒体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中的运用,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上的结合,更重要的是在新媒体中融入各民族文化特色,切实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和专业人员缺失的现状,在新的传播观念指导下,逐步探索到新媒体时代中适宜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方式与途径,使得新媒体和少数民族文化能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获发展。”①吴进友在《基于新媒体时代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技巧研究》一文中,阐述了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必要性,并提出不断改进新媒体传播的环境、设立新媒体动态民族博物馆、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宣传网站建设、努力开发新媒体化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产业链的建议;董丽荣、孙云宽两位作者在《新媒体语境下民族文化的扩散效应》一文中,分析了新媒体语境下的民族文化传播形成的正负两方面的扩散效应。
另一方面,这些文献仅仅讨论了新媒体时代民族文化传播的新渠道、技巧、效应等方面,对于民族文化传播规律却鲜有人进行提炼和归纳。运城学院学报刊发了一篇《关于文化传播规律的思考》的文章,作者刘宽亮认为:“一种文化的传播程度,既取决于文化自身的性质、发展水平、风格特点以及由此而确定的功能和价值,又取决于文化所赖以生存的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关系状况”,此文对文化传播规律的思考,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却没有结合新媒体时代的语境进行分析。因此,我们想在这些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之前所做的翁丁村佤族田野数据资料,尝试总结出新媒体语境下民族文化传播的规律性特征。
一、 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特性
1、新媒体的界定。“新媒体”一词最早见于 1967 年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 技术研究所所长、NTSC电视制式的发明者P.Goldmark发表的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书。后来,1969 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Rostow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处提到 “新媒体”这一概念。由此“新媒体”一词开始在美国社会上流行,并在不久以后影响了全世界。
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都可以说是新媒体”。②本文所指的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言的新媒体,它们依托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等新技术向广大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目前备受关注的新媒体主要包括门户网站、虚拟社区、网上即时通讯群组、博客、手机电视、数字电视、移动电视、IPTV、楼宇视屏等,
2、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新媒体的“新”,其实就是它与传统媒体的区别。这些区别,除了采用新技术所带来的“海量性”“时效性”“多媒体”“超文本”“全球化”“移动性”等显而易见的特征外,还有新媒体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和形式多样化、传播行为的主动性、交互性、异步性以及新媒体新的传播效力等传播学意义上的特性。
(二)民族文化传播
1、民族文化及其特征。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出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分布立体性、环境适应性、形态多样性、传承神秘性、认同全族性等特征。③
2、民族文化传播的定义。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的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和解读者的解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创造性的精神活动。④
(三)民族文化传播规律
规律,又称法则。指事物发展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世界及其事物都有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由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部矛盾及其所依赖的客观条件决定的。⑤其特点表现为必然性、普遍性、客观性、永恒性。传播与文化总是和人类生活各个方面交织在一起,成为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必不可少的交往活动。正如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一样,我们也离不开传播与文化。⑥本文所要探究的就是新媒体语境下民族文化传播过程所显现出来的、普遍存在的规律。
二、 新媒体语境下民族文化传播的规律性特征
(一)传播技术的“现代性”
文化是人的一种创造物,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文化的载体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文化传播的桥梁和媒介。⑦众所周知,民族文化传播的载体多种多样,且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从结绳记事、口语传播到鸿雁传书再到信息高速公路,从具体、实在的传播载体到抽象、虚拟的载体,都体现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当今社会中,民族文化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范围也越来越广,程度也越来越高,而这一切都取决于传播手段的革命性变革,特别是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民族文化传播技术涌现出一种现代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传播渠道更加多元。相对于传统媒体中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载体的单一性,新媒体语境下的民族文化传播扩散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在新媒体多元化渠道的传播下,民族文化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内被传播,为更多人所理解和认知,相应的民族文化产品因为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吸引着更多人的兴趣,如佤族服饰上的图案代表着佤族人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佤族文化的传播可以使佤族的服饰、饮食等产品被更多人所熟知。民族文化产品通过新媒体传播与扩散而形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宣传推广效应。
2、传播空间更加开放。新媒体传播的多样性、便利性、及时性以及跨时空等特点,使得新媒体所应用的区域都可以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扩散,民族文化的传播空间因新媒体应用而更加开阔。2015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9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8.8%。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8.9%,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⑧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为民族文化的传播扩散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新媒体语境下民族文化的传播空间得到无限制的扩大和补充。
3、传播主体更加广泛。在传统媒体话语管理体制下,大众媒体话语资源基本上掌握在部分人手中。然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赋予了平民大众充分的话语权,通过新媒体,每一个受众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媒体设备进行信息传播与扩散。因此,新媒体语境下信息传播主体由传统媒体时代下的屈指可数向海量草根群体发生转变,民族文化的传播与扩散主体数量借助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大幅度增加。新媒体时代,信息终端在网络中都有一个固定的地址,如IP地址、手机号、无线网络卡号、QQ号码、电子邮箱等,信息传播者可根据地址确定一个或多个受众,向其传播特定信息。更重要的是,受众对信息具有同样的控制权,受众可以通过新媒体订制信息、选择信息、检索信息。那么不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只要拥有一个信息的移动终端,都可成为自己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吸引其他受众的关注。同时,对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的受众,也可通过检索,更快地得到相关信息。这无疑使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主体变得更加广泛。
4、传播形式更加多样。新媒体具有虚拟性,数字信息以比特的排列组合来表示和传播,人们可方便地通过调整比特的排列方式来排列,来修改信息甚至制作虚拟的信息。利用各种软件,可方便地毫无痕迹地修改文本、图片、声音、影像,可制作出逼真的虚拟信息。⑨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这些虚拟信息元素的加入不仅使得少数民族文化本身更加生动、多样,并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通过新媒体技术,可以将少数民族文化制作成微电影、民歌等流媒体形式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从而使得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
5、传播内容更加丰富。新媒体为公众提供了言论上的极大自由,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媒体、门户网站、论坛、博客、手机短信等方式任意表达自己的任何想法和需求。任何民众只要在电子信号覆盖的区域内借助简单的设备都可以对民族文化各方面的影像、文字等内容进行信息发布与传播,人人都是民族文化传播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因而传播内容会更加丰富。
(二)传播过程的“不对称性”
跨文化传播的“不对称性”(Asymmetry)现象,一般是指文化传播强国(地区、民族)与文化传播弱国(地区、民族)之间在文化交流中不平衡的状况,即引进文化要素的数量大于输出文化要素的数量,外来文化对本国、地区、民族的影响大于地区和民族文化对外国(地区、民族)的影响的现象。⑩笔者认为传播过程中的“不对称性”主要体现在:
1、获取信息的不对称。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虽然很少,但分布面积很广,除了主要聚居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四川、湖南、湖北、吉林、辽宁、黑龙江、海南、台湾等省(区)外,还约有 1000 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可以看到,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主要集中在边疆地区或靠近边疆地区,受到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多地方交通不便,信息比较闭塞,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可能相对滞后一些。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民众受教育程度相对普遍较低,在信息获取与传达信息方面与发达地区或城市居民有很大的差距,在获得信息方面处于弱势和不平等的地位。
2、传播内容的不对称。从当前媒介的传播内容看,媒体所传播的主要集中在时尚的、前端的、精英文化等展现城市生活的内容,虽然这些内容给民众带来了新鲜的、先进的生活理念,但这些内容对祖祖辈辈居住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民众来说,存在很大的距离感,大多数的人常常以一种“观看者”的角度来“欣赏”这些内容,对信息的传达和使用没有强烈的意识,很难产生共鸣,相对地,展现少数民族地区生活和文化的节目较少,使得外界人们对少数民族形成了一些刻板印象。
(三)传播目的的功利性
当前,国内民族文化的发展主要以经济发展为目标,并以新媒体作为基本的传播途径和手段,推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基本方式,按照“市场标准为主,艺术标准为辅”的原则,发展经济、繁荣文化。?輥?輯?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选择与商业“携手”,一些地方为了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对民族传统艺术进行人为的“改造”,致其“变味”。我们在给翁丁村村民的问卷中问到:“你认为佤族文化中最有保护传承价值是哪些?”这个问题时,受访者认为占据前三位的分别为民族服饰(17.8%)、民族歌舞(17.6%)和特色饮食(12.3%),认为是传统民居的占12%,认为是风俗习惯的占10.7%,认为是民间工艺8.5%,认为是传统节庆的占8.2%,认为是宗教信仰占6.4%,认为是神话传说的占6.4%(见图1)。从这组数据里可以看出:村民认为佤族文化中服饰、饮食、民居等物质方面的要大于宗教信仰等精神层面的,在村民看来民居、工艺等物质文化可以为他们吸引更多的游客,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信仰之类的精神文化则不能转为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村民认为物质文化比起精神文化更有保护和传承价值,这也是民族文化传播目的功利性的体现。?輥?輰?訛
(四)传播效果的差异性
民族文化传播还涉及到效果问题,它不仅是一个输出过程,更是一个选择和接纳的过程,传播效果因受众年龄等不同也会有差异性的表现。以年龄为例,在调研中呈现出年纪越大,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守程度越强的特点。相反,年纪越小的村民,更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不论是在歌曲、服饰还是建筑方面,都有较为典型的数据支撑。在对村民进行更愿意居住什么房子的调查中,有两个年龄段对于“城里的楼房”的选择比例超过了六成,分别是20-29年龄段的75.0%和10-19年龄段的65.8%。这一选项的选择量,大致与村民的年龄负相关。对于“新建的砖瓦房”的选择,则大致呈现出与受访者年龄正相关的规律。
同样,在对村民“结婚采取的形式”进行调查时发现,对于“完全遵照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好好操办”这一选项的村民,与其年龄正相关,年纪越大的群体越赞同。与之相反,年龄段从小到大的选择比例分别为52.6%、50.0%、58.8%、61.5%、80.0%。而选择“基本遵照本民族的传统习俗,简单仪式,少花钱”的群体则大致与年纪负相关,年纪较轻的村民更加赞同,不同年龄段的选择比例为42.1%、50.0%、41.2%、38.5%和20.0%。?輥?輱?訛
三、民族文化传播的终极规律: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
文化传播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也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人类文化的传播,不论是从历时性角度看,还是从共时性角度看,都是一种普遍现象。文化传播,既说明不同文化的异质性(即价值的互补性),又说明不同文化之间的可通约性(即内容的兼容性)。前者决定了文化传播的必然性,后者决定了文化传播的可能性。文化传播看似随机自然,但绝非人之愿望所能左右,在其内部包含着深刻的规律性。
文化与传播是互动的和一体的。文化是传播的文化,传播是文化的传播,没有文化的传播和没有传播的文化都是不存在的。一方面,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传播的影响,传播促成文化整合、文化增殖、文化积淀、文化分层、文化变迁和文化“均质化”。反过来,文化对传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传播者对受传者的文化意义,同时还体现在传播媒介及传播过程之中。?輥?輲?訛传播与文化的互动表明,文化与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同质同构、兼容互渗,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我们认为这是民族文化传播的终极规律。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语境下,民族文化有了更多的渠道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也更加丰富,全方位的文化传播有助于巩固与加强本民族人群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因此,新媒体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与扩散有利于促进民族认同,而民族认同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明确了民族文化的传播所表现出来的趋势及规律:传播技术的现代性、传播过程的不对称性、传播目的的功利性、传播效果的差异性以及其终极规律“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还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民族多元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晓东.文化与传播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刘宽亮.关于文化传播规律的思考[J].运城学院学报,2003,02:9-12.
[4]阎敏. 新媒介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新路径[J]. 青年记者,2012(7).
[5]宫承波. 新媒体概论[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98.
[6]孙钰钦. 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渠道探索[J]. 编辑之友,2013,08:68-70.
[7]刘洋. 新媒体时代引发的民族文化传播思考[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151-155.
[8]张颖璐. 新媒体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J]. 金田(励志),2012,09:179.
[9]董丽荣,孙云宽. 新媒体语境下民族文化的扩散效应[J]. 贵州民族研究,2014,06:35-38.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