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红楼梦》中的传播学

2016-05-30李娟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1期
关键词:传播学红楼梦

摘 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又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俗话说,“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利波特”,如今红楼梦的研究早已成为一门学问,简称“红学”,《红楼梦》中的传播学知识更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红楼梦》流传之久远,不论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其它作品无法企及的。

关键词:红楼梦;传播学;文化习俗

作者简介:李娟(1994-),女,汉族,河南省濮阳市人,大学本科,河南安阳师范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1-0-01

刚开始看红楼梦的时候应该是初三暑假,迈进初中的大门就买的书一直是被我“珍藏”着,直到初三暑假,我才掸去封面的灰尘,打开了她。说实话,刚开始看的时候大部分是文言文,有点不习惯,虽然那时候也学了文言文,可能没有用心去看吧!看的过程之中,人物关系是太乱了,就像是在给别人介绍一个特别大特别大的家族关系,七大姑八大姨的都会出现,甚至比这个还乱,不过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的诗歌,诗文化在小说中的传播可谓是一大亮点。

人类的传播活动大致经历了口头传播、书面传播、网络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等阶段。“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清朝人得舆在《京都竹枝词》中的两句诗,一语道尽了乾嘉时期世人争读《红楼梦》的盛况。乾隆中期到乾隆后期,“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者矣”,以至于梦痴学人在《梦痴说梦》中发出感叹“遍于海内,家家喜闻,处处争购”。在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楼梦》当时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现在“红学”热兴起,《百家讲坛》的出现也是考虑到传播的问题,每个人的学历、经验不一样,生活环境、背景都不同,所以直接阅读小说的人可能占少数,不过影视作品凭借其优势,生动形象,影视语言简单明了,使得更多的观看视频,其是为了扩大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范围,让与未来越多的人去了解中国文化,提炼出的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传统,更是激励今天的我们好好传承,好好发展的动力。

一、《红楼梦》中的诗歌文化

诗歌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红楼梦》中的诗歌传播,就要了解传播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或是基本传播模式。《红楼梦》中的诗人要数黛玉最棒了(个人观点),说到黛玉就会想到多愁善感、病怏怏、詩。

传播学中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在黛玉身上有三首诗——《葬花吟》、《题帕三绝句》和《秋窗风雨夕》是属于人内传播,又名自我传播、自身传播,即自己对自己的传播,是指传播发生在一个生命空间之内,即社会个体利用自己的内储信息和所接受的外部信息,在个人的思维中进行的诗歌传播活动。从小就失去双亲的黛玉,寄人篱下,所以她有着一个特别敏感又特别脆弱的心。一切景语皆情语,拥有敏感心灵的黛玉面对着飞红飘落的清晨和淅沥细雨的秋夜,对于黛玉来说,又是睹物思情,悲从中来。人际传播,又称人际沟通,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是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活动。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普遍、最常见、最通行的类型。《红楼梦》中香菱学诗那一段,黛玉为香菱出题,让香菱去作诗,后来香菱作的诗就相当于人际传播。一般来说,组织传播的规模大于人际传播,但是也有例外。有时候人际传播的规模可能达到上百人上千人,有的组织可能只有十几个人。《红楼梦》中的海棠诗社就是属于组织传播。

二、《红楼梦》中的穿戴

在那个时代,什么样的身份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这都是要严格遵照的。就如第三回第一次描写宝玉的穿戴——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明代的男子蓄满头,无论尊卑贵贱,都用网巾束发,平时在家居网巾可以露在外面,当官的如果外出就要在网巾上加戴官帽。所以在读小说的时候就可以了解明清时期的习俗文化,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正所谓“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

《红楼梦》打破了千古以来许多人打不破的迷失:名利、金钱、权势、儿孙、婚姻等,把中国历来不受重视的灵魂、尊严、人性、高尚、美丽放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这本身就是一种颠覆,它呼唤生命所本有的、应有的一切而不是任何附加的东西。生活在当下的人们物质生活极度富有,然而精神上却很空虚,忘记了自己本来的追求,生命的本质和意义,沉迷在物欲中难以自拔,迷失了自我。如今社会需要《红楼梦》这样的佳作,启迪人们打破迷关,时时提醒自己。曹雪芹以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高度思辨能力和悲剧命运的承担者身份成就了一个永恒的话题。他虽然走得很是凄惨,但他那疲弱的身影却永远屹立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因为不朽的《红楼梦》以其终极关怀推进了人类自身价值的生成,回答了生命存在与如何超越这一根本问题,所以引起了历代文化精英们对其思考研究。总之,“红学”仍然是红学研究者心中之谜,文章中还有更多的知识静待挖掘。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庞莉芹.简论《红楼梦》诗歌的传播.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2).

[3]王齐洲.绛珠还泪.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4]黄贞权.传播视野下的文学活动论.宁夏大学学报.2012(5).

[5]土默热.土默热红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6]赵建忠.《红楼梦》“文化苦旅”的精神折射.红楼梦学刊.

猜你喜欢

传播学红楼梦
《红楼梦》处处都是慈悲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传统媒体正能量的传播学探析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