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象外”与“环中”之对举

2016-05-30徐语杨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庄子

徐语杨

摘 要:“象外”说与“环中”论同源于老庄哲学,并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到后世“意境”论的形成。自唐代开始,“象外”与“环中”开始同时出现在诗文及佛道经典之中,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意蘊。

关键词:象外;环中;庄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1-0-02

“象外”一词在多种语境中皆有出现。裴松之注《三国志·荀彧传》,其中引何劭《荀粲传》云:

粲字奉倩,诸兄并以儒术议论,而粲独好言道。常以为子贡之称夫子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然则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粲兄俁难曰:“《易》亦云‘圣人立象以尽意,系辞焉以尽言,则微言胡为不可得而闻见哉?”粲答曰:“盖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也。今称‘立象以尽意,此非通于意外者也。‘系辞焉以尽言,此非言乎系表者也。斯则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1]

这是“象外”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典籍中。此处说“诸兄并以儒术议论,而粲独好言道”,很显然荀粲言的“道”是与儒术不同的道,结合后文对答不难看出荀粲论的应是老庄之道。

两晋以来佛道开始走向融合,玄学昌盛,文人雅士皆说玄语。“象外”的意蕴也因此发生变化,开始与佛教术语结合在一起,并逐渐开始较多地出现在佛典之中。诸如“穷心尽智,极象外之谈。”(《肇论·般若无知论》)、“启瑞迹于天中,烁灵义于象外。”(释道宣《释梁武帝舍事道法》)等。

自唐代开始“象外”与其他词语对举开始大量出现。诸如“自羨幽居乐,长为象外人。”(《寒山诗》)、“合生于象外峰峦,狂滞乎人间山岳。”(卢士衡《灵溪老松歌》)等。“象外”一词开始进入与世俗生活的对比描写之中,企图表达一种出尘高逸的境界。如寒山的“象外人”、卢士衡的“象外峰峦”、钱起“归象外”和“象外情”、王勃的“神驰象外”,这些“象外”的使用已经将“象”的实际意义虚化而更多地强调“外”字。这就将魏晋南北朝以来受玄学影响、在宗教语境下使用的“象外”转化成了一种特定的意境含义。它是脱俗无形的,是存在于现实世俗之外的另一种出世的境界。

诗论中亦常出现“象外”,以皎然、刘禹锡、司空图三家为代表:

“固需绎虑于险中,采奇于象外,状飞动之趣,写真奧之思。”[2](皎然《诗议》)

“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3](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3](司空图《与极浦书》)

皎然、刘禹锡、司空图三人所谈之“象外”,皆是在非常明确的诗论背景下提出,虽然三者含义略有差异,但是其基本的所指应该是一样的,即都非常具体化。这形成了与上文所引诗文中的“象外”的差別,前一种的“象”是虚化了的,它更侧重“外”字;而诗论中的“象”是具体的,它探讨的是由象而外。

“环中”一词来源于《庄子·齐物论》: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在庄子的宇宙观中,整个宇宙是一个大圆环。庄子提出“始卒若环”來形容万物也刚好契合了“环”字之本意。按照庄子的理解,万物存在于这个世界,相生相害形成一个巨大的环形链条。若是站在“环上”,便要参与到万物追逐的运动之中。这种哲思性的理论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根据当代生物学上的认识,人与其他动植物共同处于食物链之中,有可以捕获之食物亦会有天敌。生存在这样一个社会之中,沒有办法逃脱一环接一环的宿命。但是身体的不自由并不阻挡心灵,于是庄子提出了“环中”。若从字面意思理解,不难得出“环中”即为圆环之中的意思。只有心灵处于“环中”,才能逃离“环上”的竞争与蚕食,使自己达到真正的自由。

司空图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以其雄浑明耀后世,但是最早将“象外”和“环中”对举的应该是张九龄。他在《徐文公神道碑并序》中云:“智出于象外,枢得其环中。行之积也厚,名之立也大。”很显然,张九龄此处是在赞扬徐文公的人品。

在唐以后,“象外”、“环中”对举还有如宋代范祖禹所作《原明官闲以余兼职良苦作诗见劳次韵二首》其一:

“忘言象外已无求,应物环中自不忧。匠石旁观伤手斫,尚应皮里有阳秋。”[4]

结合其二中云“何时放出樊笼去,定似飞鸿上九秋。”可以读出诗中渴望山林自然,厌恶官场的心境。而“象外”“应物”两句则道出了诗人无欲无求,以不变应万变的淡定,因此自认为沒有忧愁。

再如宋代胡寅《和陈生三首》中有“若非象外冥心契,宁向环中得意新。”一句。再有明代何白《赠郑云严次公》:

“索居非玩世,抱膝思泠然。自探环中妙,言从象外传。放神思八极,恭易契重玄。”[4]

此诗表现了一种出世的情怀,并且“神思八极”有一种刘勰“神与物游”的感觉。“自探环中妙,言从象外传”,环中之妙来源于“象外”之境界,这里应是直接化用了司空图“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旨趣,企图表现自身精神境界的高逸。

结合上述引用,“象外”与“环中”对举出现,源于唐代。其所在的语境通常深具哲理性思考,并且皆试图表达一种超以物外的境界。它与“象外”“環中”单独使用有所不同,其区别主要体现在:

其一,“象外”更倾向于途径,而“环中”则倾向结果。例如“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自探环中妙,言从象外传”此处的“象外”类似于一种得“环中”的途径,而“环中”表达的则更为玄妙。

其二,“象外”与“环中”各自表达超然境界的某一侧面。例如“智出于象外,枢得其环中”“若非象外冥心契,宁向环中得意新”、“象外符天则,环中怀道筌”在诗文中企图表现某种境界,而“象外”和“环中”各自表达其中的某个侧面。

其三,“象外”并未表达出物象之外的含义,也未表达出尘世之外的含义,而是与“环中”的內涵融合成了一体,它实际上即是“环中”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的对格律诗体裁的要求,到唐代开始大规模的实施。这或许是“象外”与“环中”可以成对的原因之一。然则,在意义上能将二者放在一起,是因为不管是“象外”或是“环中”,它们的哲学来源都在于庄子学说。庄子的“得意忘象”是“象外”产生的直接背景,而“环中”更是直接来源于庄子。因此从意境上看,“象外”与“环中”皆是在表现超脱世俗的虚无。只不过“象外”的指示更加虚化,在不同的语境中形成了不同的含义,而“环中”的指示相对实化。

除了“环中”,在唐代以來“象外”还多与其他词语共同出现。例如“象外“对”天中”:

“降自天中之天,來从象外之象。”[4](《道门通教必用集》)、“灵岳天中表,香台象外棲。”[4](明·赵用贤《少林寺》)

“天中”多用于佛典,在《妙法华莲经》、《大智度论》、《杂阿含经》、《大般涅槃经》等经典中多有使用。所以不难看出当“天中”出现在诗句中与“象外”对举之時,亦多出现在佛教语境之中。

再有“象外”对“人间”:

“九重天子人间贵,十极仙灵象外尊。”[4](丘处机《进呈世宗皇帝》)

“水月人间地,香灯象外天。”[4]《何景明《寺僧留宿》)

在这种语境中的“象外”,有着明显的“世外”、尘世之外的含义。

又如“象外”对“区中”:

“象外真既感,区中道俄成。”[5](陆龟蒙《毛公坛》)

“得茲象外趣,便割区中缘。”[5](钱起《过瑞龙观道士》)

“此并区中之近唱,非象外之遐谈。”[6](《法苑珠林》)

从诗句的整体语境来看,这里的“区中”也与“人间”类似,指代不能超脱象外的尘世。

另外还有“寰中”亦与“象外”相对。如:

“既而神驰象外,宴洽寰中。”[3](王勃《秋晚入洛于毕公宅別道王宴序》)

“象外形无迹,寰中影有迁。”[5](刘禹锡《奉和中书崔舍人》)

“探象外之遗踪,极寰中之幽致。”[4](《广弘明集》)

参考文献:

[1]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2](宋)陈应行编撰《吟窗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3]《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4]劉俊文总撰《爱如生基本古籍库》[DB].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

[5]《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6]《法苑珠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猜你喜欢

庄子
庄子之论
《樗树·社栎(读〈庄子〉)》
《庄子 逍遥游》
《庄子说》(二十七)
《庄子说》(二十三)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一)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八)
《庄子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