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2016-05-30赵艳筠
赵艳筠
【摘 要】情感教育对情感特征比较突出的小学生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情感因素,采用适当方法震撼学生的情感之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以及实施策略进行分析与阐述,以期更好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情感体验
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内心情感出发,在教学时再以积极的情感去熏陶、感染和激励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收获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都获得最大的发展,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的内容及核心内容。
一、实施教育情感的原因及作用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们不仅用智慧,而且用心灵感知周围世界,思维和情感、体验分不开”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调动学生对体验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目标
我们应该抛弃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本体价值,把教学目标限定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的错误做法,应重视教学中情感的调动和情感的陶冶,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得人生的真谛和启迪。
(二)重视学生的情感特征和理智感
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并且能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而且情感过程对学习这种认识活动的影响直接决定了学习的效率,因此,重视学生的情感特征和理智感对小学语文情感教育起着关键作用。
(三)在教学中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我国古语中有“亲其师,信其道”的说法,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诚实、理解和接受”的人际关系的过程。而情感作为纽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师生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而推进、延续。课堂教学因为有了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图文并茂的文章,充满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以及对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或清丽或崇高悲壮的语言美感。在教学中,不仅仅是传授语文知识,同时一定要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
(一)挖掘小学语文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课文确定不同的情感侧重点,进而有效地、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例如,有的课文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有的课文可以通过对比加深印象;有的课文可以抓住景物的特点,使学生产生喜爱之情等。
(二)善于加强实践运用,提升学生的情感感知
小学生的情感往往是比较懵懂的,他们的情感感知发育还不是很完善,易受老师情感的影响,也易被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所感染。因此,需要教师的引导,如教学之后,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一些细微的现象,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一篇文章,在课上叙述出来,这样不仅对学生的读写能力有所提高,同时对学生情感渗透也起到引导作用,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以及对生活和学习的热爱。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主体情感体验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做到:
1.尊重学生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给一些学习困难,行为有过失的学生进行定义,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让我们想想教育家的谆谆告诫:“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事实证明,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与氛围中学习,受到别人的尊重,必将懂得尊重别人。
2.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这是教育的温暖之处与人性化所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学生享受来自亲情关系以外的第一缕温情,是学生走入社会前懂得关心帮助的最初起源。关爱学生,就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处理问题,为他们解答疑惑。
3.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
与学生一起参与户外活动,一起游戏,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彼此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教学和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感在现代小学语文教育中,越来越能体现出其重要地位。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情感教育并善加运用,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课本的情感因素得以发掘并服务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势必对小学语文教学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让学生的全身心都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实施。
参考文献:
[1]赵春凤.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02)12:198.
[2]任建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08)29:102.
[3]梅仕文.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3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