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实施生活数学教育

2016-05-30吴靖永

科教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生活数学数学教育问题意识

吴靖永

摘 要 当前,为了使学生在生活数学中受到更好的教学,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加强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生活数学教育,让学生接受数学实践活动,在数学各种活动中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生活数学 数学实践 问题意识 数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1.062

How to Implement Life Mathematics Education

WU Jingyong

(Anhui Tongcheng Fangang Hexin Primary School, Tongcheng, Anhui 231460)

Abstract Currently, in order to enable students to receive better teaching mathematics in life, students can look for in everyday life problem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improve students' mathematical literacy, enable students to experience mathematics in their daily lives, feel the charm of mathematics, to strengthen students' knowledge of mathematics proficiency. So we need to live mathematics education for students, so that students receive mathematics practice, exercise their problem-solving skills in mathematics in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Key words life mathematics; mathematics practice; problem awareness; mathematics education

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生活数学在日常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既要让学生体会数学,感受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高不可攀,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更要使学生发现有许多事情与数学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生活中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等着我们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时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所以我们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生活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实施生活数学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走进日常生活,让学生寻找问题分析问题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来自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的教与学应该联系实际,注重现实体验,让学生把数学与生活融合在一起。学生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很好的题材。我们的生活为数学课堂提供了许多教学素材。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让学生从身边的、常见的、能感受的现象中寻找数学问题,并分析问题。在教学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中,我安排了“认一认,说一说”活动,通过学生的“认说”知道有两个端点的称为线段,只有一个端点的为射线,没有端点的是直线。在教学平行线时,我安排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活动,通过对平移前后的比较,引出平行线。在练习中安排了“说一说,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行线”等活动,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平行线。在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学习生活题材的广泛性,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给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在寻找问题分析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认识垂线时,安排了测量门框是否垂直、画框是否挂正的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生活数学的作用。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需要生活,靠生活理解数学,让学生尝到在生活中寻找问题分析问题的乐趣。在教学人口普查时,利用了生活中一些人口普查资料让学生展开学习,能够增加知识,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读写大数的意义。

2 创设日常生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给学生创设一些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而我们作为教师就要善于为学生引路,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提高应用能力。如让学生计算家庭的开支、计算水电费、计算银行存款的利率等问题。还可以让学生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其它遇到的问题。让学生从已有的数学知识出发解决实际问题,探究新的数学知识,同时让学生置身于生活问题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更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魅力,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好自己身边的资源,挖掘好学生生活中的教材,提高学生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带领学生开展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平行线时,让学生在教室里找平行线,让学生体验到平行线就在我们身边,看得见也摸得着,这也是新课程提倡的“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提高了学生在生活中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3 利用生活数学,增强学生应用意识

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让学生凭借自己生活经验主动去探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很好的题材,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从身边的、常见的、能感受的现象中去学习。我们要让学生去体验数学,走进数学世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让学生注意从身边的事例中去学习,去探索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去发现数学规律,去感受学习数学的美好,去了解生活数学的艺术。在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学习体验。在教学时让学生用温度计实际测量当天的室温、水温,从生活中找到零下温度。让学生帮老师出主意找旅游景点,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新知,体验新知,把自己所学的新知运用于生活中,体现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安排了听故事找信息和给小区住户编号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学习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作为教师要学生练联系实际,注重现实体验。在教学中,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比如折扇、钟面、倒立、双臂侧平举等等。这些都能从生活中发现,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来增强学生应用的意识。

4 创造生活实践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用生活实例教学生学数学,要给学生创造一些生活数学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入手,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去积极参与,并愿意主动解决各种问题。

让学生在生活数学中寻找问题,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以致用。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会学,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自由选择他们身边的事例,创造一些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爸爸和妈妈都爱我”的问题,让学生掌握了乘法分配律,培养了学生用数学思维方法观察周围事物、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在教学“厘米”时让学生用“指宽”测量家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并做好记录。教学“吨”时,让学生在互相协作下称出1克米的粒数,再估计全国13亿人每人每天浪费1粒米,全国每天浪费多少粒米。作为教师,要结合实际,要贴近学生创造一些事例,让学生通过生活数学,自己发现问题,并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利用一些生活题材,帮学校计算一二三年级更换桌椅所花钱数,拉近了学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扩张了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感知乘法分配律知识的存在,提高了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5 体验日常生活,走进数学世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带领学生去体验日常生活,让学生走进缤纷多彩的有趣的数学世界,并自由翱翔于数学的海洋。作为教师要努力让学生理解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与意义。让学生了解生活,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知识记忆,让学生熟悉生活中的事例,去体验数学世界,就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体验数学,去感受数学的奥妙,更要让学生学会在体验生活数学的同时,找出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物体分类”一课的引入中,先出示一张照片,问:“同学们,你们逛过商场吗?”学生肯定回答后,我又说:“老师上个星期日也逛过商场,这就是我用照相机在商场拍的照片,你们想不想看?”接着就借助课件展示了几张商场中实物分类摆放的照片,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从而引入课题。这样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活性。例如在上《解决实际问题》一课时,围绕“妈妈的一天”这一主题,结合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事情,怎样安排时间。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去找出解决怎样安排时间问题。我又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增强数学的气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数线段时首先“抛出求北京到上海两站间需设置多少种不同票价”的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学习数学重要性。

6 结合游戏情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动态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操作过程,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数学操作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知道数学源于生活,更要回馈于生活。将数学知识巧妙的和数学游戏相结合,培养学生在游戏中寻找数学,激发体会发现数学体验生活数学的乐趣。就是为了让学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挖掘生活中有意义又有趣味性的问题。抓住现实生活中的典形事例,传授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游戏中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中通过“猫捉老鼠”的游戏学习“平移”,以教室内的同学为情境,学习“数对”、确定位置等等,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中学习数学,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周围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从小树立爱数学、学数学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生活数学带到学生日常生活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感受数学,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从熟悉的现实生活中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用所学的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设计与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而又非常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生活数学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要让学生体验日常生活,体验生活数学,生活即数学,数学也就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生活数学教育是必要的,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成海.现代教学理论与有效教学模式.

[2] 张丹,白永潇.课程标准案例式导读与学习内容要点.

[3] 孔凡哲等.上好课有效技能.

猜你喜欢

生活数学数学教育问题意识
实施“生活数学”教育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