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微课资源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6-05-30应丹
应丹
摘 要 随着微课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微课的数量急剧增长,并呈现倒逼平台建设之势。如何搭建微课资源平台,让平台引导微课建设,发挥微课资源的利用效益,已成微课发展的当务之急。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微课资源建设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就微课资源建设提出对策。
关键词 微课 资源 平台建设 微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1.018
Domestic Micro Course Resources Construction
Status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YING Dan
Abstract With micro-lesson in the countr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number of micro-lessons, and showed the potential forced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 How to build a micro-lesson resources platform construction platform guide micro lesson, play micro class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it is imperative has become a micro-lesson 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micro lesson building resources,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propose solutions to the micro lesson resources.
Key words micro lesson; resources; platform construction; micro course
1 微课的起源
1993年由美国北爱荷华大学 LeRoy A. McGrew提出的“60秒有机化学课程”、 1995年由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是最早的微课雏形。而现今热议的微课程(Micro-lecture)概念是则是由美国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在2008年提出。①2010年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微课的研究,发展至今,对微课的诠释有多种版本,率先提出微课概念的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通过不断提炼与归纳,其最新定义为:“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②
2 国内微课资源建设现状
(1)发展迅速。微课以其短小精悍、主题突出、资源多样、情境真实、应用面广、交互性强、使用便捷等传统课堂无法替代的优势,迅速成为一种学习的重要手段与资源,并得以迅猛发展。2012年启动的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全国共设有31个省级赛区,1600多所高校参赛,参赛选手逾12000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2012年举办的首届中小学教师微课大赛由 15 个省(市、区)的 7万多名教师上报的优秀参赛微课作品21814 件;截至2015年9月19日21点在百度视频以“教程”作为关键字的搜索结果达到了9794947条,其中0~10分钟的视频资源达到了5937919条。以微课为资源进行系统建设的平台也得以蓬勃发展,如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中国微课网、凤凰微课网、第一视频教程网、我要自学网等等。另外,有关于微课的学术研究也出现快速增长之势。
(2)官虚民实。由教育部及各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微课比赛在国内此起彼伏,有些主办官方还建设了网站,用于宣传、征集、票选、交流、分类筛选微课作品,但此类作品的开发目的是为参赛或完成行政任务,并非针对教学实际,更无系统性可言,所以其微课资源的建设在赛后就几乎陷入停滞,实用价值难有好的体现。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王伟曾在高校教师中对微课资源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有45.1%认为微课资源的利用率偏低,有56.5%认为现有微课资源的实用性不强,建设存在问题。而第一视频教程网、我要自学网等民间网站,虽然鲜有学者将其列入研究范围之列,但其收集到的作品范围更广、数量更多,点击频率与用户评价均有很好的表现,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3 国内微课资源建设问题分析
(1)系统设计缺失。目前微课资源数量虽多,但基本呈相对孤立分散、互不相连状态,官方微课平台也只是将征集到的作品作简单的分类筛选,不能在特定主题下对已有微课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和利用,难成体系。凤凰微课和一些民间网站对某些主题基本实现了整体建设,但其重点仅仅是资源的有效聚集,而对综合型学习平台所必备的社会性、个性化学习等支持服务完全没有考虑;在学习中常需要的社交、协作等交流软件,平台中也没有整合与嵌入,使学习陷入先天性的不足。
(2)互动效果低。国内现有微课大部分没有互动的设计,少数有互动的,也无法即时解决关键的教学问题,只是为了形式的实现而已;部分网站具有互动功能,但就用户和内容来看,基本是教师之间就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的非教学性交流。目前国内微课资源只能进行线性播放,虽有网络的支持,但也没有实现学生和媒体之间的有效互动。互动功能的缺失,使学生无法就学习问题与教师进行沟通,使学习完全成了学生的单方面行为。而这一问题,在美国的可汗学院则早已得到很好的解决,其平台详细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历程,提供在线测试,统计学习及测试情况,通过互动可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个人学习计划。教师也可通过统计与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及时在线指导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并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③
(3)微课定位不准。没有教师先进教学设计理念支持的微课作品,顶多只能算是一个外表华丽、中看不中用的“视频式课件”,仍然只是传统课堂的“翻版”。④很多作品将微课定位于一般性的课内知识讲授,甚至就是传统课堂分解后的视频化,没有重视选题策划和设计,对微课的应用环境、途径、方式缺乏必要的考虑,对微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缺乏提炼,因此不管在微课内容、环节的设计,还是与微课平台有机融合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缺失。
(4)学习动力诱导机制的缺乏。目前国内微课的学习还只是一种个人自觉行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还未给予积极的引导,无论是微课资源平台还是微课本身都缺乏诱导机制的建设。另外微课必须通过一定的设备终端和网络才能实现使用价值,学生受时间、终端、尤其是网络的影响,很难随心使用微课资源。
4 微课资源建设的思考
(1)整体规划微课平台建设。探索建设“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综合型学习平台,要从技术管理、学习任务和社会交往等多维度创建虚拟化的学习环境。在平台中要实现导航、个性化虚拟空间服务(包括个人资料、个人学习计划、个人学习记录、平台信息的推送服务、学习成果等)、教师引导学习、学习进程数据库、师生互动、测评与评价体系,平台用户之间交流协作、学习资源下载等功能,通过互动、协作、交流让微课学习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理解掌握,而是一种有价值的社区化学习活动,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2)加强微课程整体开发。要改变微课资源孤立分散的现状,须从整门课程或某个完整主题角度出发去设计、创建微课资源。整体开发时,按照微课知识碎片化的特点,应将课程内容一一模块化、主题化。在模块或主题内处理知识点时,可结合微课特点,注重微型化、碎片化。但在这一“化整为零”过程的同时,要注意各知识结构关联化,可通过建立知识网络图、知识树等,使微课各知识点既能相互独立,又能通过课程设计有机地组织成学习单元(项目),使学生学习更具计划性和系统性,能在碎片化的微课学习中,有效实现知识的“零存整取”,完成课程或主题知识的组建。对于中国微课网等以比赛征集作品的形式进行微课资源建设的平台,可将以往以单一知识点的制作比赛,改成分片区、分科目以模块化为主题进行系列作品制作的方式来统筹安排赛事。
(3)认清定位,增强互动性设计与开发。学生是微课学习的主体,老师一讲到底的设计思路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其效果值得怀疑。改变老思路,在微课设计中要增强互动性设计与开发,可依照任务驱动型在线学习模式来进行结构设计,⑤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模块,在每一模块学习时,提供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学习,每一个知识点学习完毕后进行在线测试,在学生即时获取测试反馈结果的同时,根据测试结果等第推荐新的学习建议,让学生自主选择,实现更有针对性的学习。
(4)注重学生学习动力的诱导与维护。在微课学习应用方面,可将微课学习纳入在校学生的“学分银行”、在职学生的继续教育培训内容等;在微课网站设计上,完善激励建设,可仿照网络游戏的晋级体系,对学生每一次练习、测评、完成模块学习等都给予量化的评价与晋升;在使用条件上,国家正积极主导降低网络费用,将助力微课的推广,另外各学校、单位尽可能提供免费的移动网络资源。
注释
①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65-73.
② 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综合,2014(4).
③ 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
④ 王伟.微课资源应用现状调查分析及策略研究[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
⑤ 范建新.远程学习微课程资源建设体系架构与设计[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