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安院校警体教育训练工作创新研究

2016-05-30罗卫东袁志良

科教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创新

罗卫东 袁志良

摘 要 公安院校警察体育是一门提高公安民警体质健康和技战术水平的重要学科,警体教育训练工作应适应公安教育改革和警察执法的实际需要,以实战需要为基础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警察体育教学团队及教师队伍职业化建设,推进警察体能和警察技战术训练的一体化进程,不断提升警察技战术训练水平和警察队伍的执法战斗力,推动警察体育科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更好地为公安工作服务。

关键词 公安院校 警察体育 教育训练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1.016

Research on Police College Polic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novation

——Take Jiangxi Police College as an example

LUO Weidong, YUAN Zhiliang

Abstract Police PE in Police College is a physical health and improve the technical and tactical police an important subject, Polic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hould be adapted to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public security police education reform and enforcement to combat the need for the timely adjustment of teaching content-based, innovative teaching the method of strengthening the police team and the teachers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promoting police physical and technical and tactical training of police integration process,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technical and tactical training of police and law enforcement combat police force, pushing the police sports science training theory and methods development, better services for the public security work.

Key words public college; police physical educati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novation

警察体育由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价值指向的不同。警察体育是研究警察的身体和精神如何适应职业和执法环境的需要,通过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身体训练最大限度发挥机体机能,提高公安队伍执法战斗力的学科。警察体育和军事体育一样,其组织实施不同于普通的体育活动是以自愿为原则,而是一种强制性的训练活动。①

我省公安机关自2014年9月开始实行全省公安民警警务实战技能训练考核(考核1000米、俯卧撑、设计、警械使用等)活动以来,到今年9月份已经考核了10期6000多人次,省厅这项考核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和教育训练部门的高度重视,有效地促进了全省公安民警的体质健康和技战术水平的提高。但我们在考核中也发现公安民警体能素质和技战术水平与公安队伍面对的日益艰巨和错综复杂的治安形势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公安院校警体教育训练部门也面临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加强警察体育学科建设所提出的新要求。进行警体教育训练工作改革创新的研究,有利于公安学科的丰富和发展,有利于建设一支我省高水平的警察体育教育训练队伍,有利于推动警察体育科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更好地为公安工作服务,有利于警察自觉进行身体锻炼和掌握警察技能,提升警察战斗力。②

1 警察体育学科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

警察体育从发展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经过很多从事警察体育教育与研究工作者努力的结果,在这基础上建立了警察体育学科的课程体系:警察体能、射击、擒拿、驾驶、游泳、攀爬、越障、查缉战术等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警察的实战能力,而且也使警察体育学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公安院校的警察体育中很多课程成为了公安部精品课程。但随着我国教育部门把警察体育专业从高校专业目录中取消以后以及课程的进一步细化等原因,把很多原来归类于警察体育的课程比如射击、擒拿、战术等课程称为“警察实战技能”或“警务实战技战术”,从而规避了这些课程归属与性质。甚至有些人认为警察体育就是警察体质健康教育部分,与警察技能有关的课程都不能归属于警察体育学科。我院在警体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把原来的警察体育训练部一分为二,把射击、战术教研室划归培训部,把体能、擒拿教研室划归体育系,各自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割裂了警察体能和警察技战术训练的一体化的推进,也使我院的警察体能、技战术训练的教学、科研等处于一种停滞状态。

学科从学术上讲是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但是从高校教学、科研的功能上说,则是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学科建设中“学科”的含义侧重后者。因此,笔者认为警察体育学科应根据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和科研业务的发展需求来设置。学院在机构重建时应把警察体能、射击、擒拿、战术、攀爬等课程纳入警察体育,重新组建我院的警察体育教育训练部门,构建新的警察体育学科体系,以利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因为:

(1)从全国公安院校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课程主要归属于警察体育训练部(或者警察技能训练部等)作为公安专业学生的公共课程开设。

(2)目前从事警察体能、技战术教育训练的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体育教育、训练专业和专业训练队,其专业背景主要是体育,少数教师来源于其他专业,而且从事战术理论研究的居多,这些课程融合在一起,更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和科研业务的开展。

(3)虽然有些警察技能课程教育训练的内容、形式和竞技体育的训练方式有明显差异,但两者训练的要求和目的上是高度一致的,训练的规律、原则和训练方法类似,均属于训练学的范畴。而且两者教育训练的最终目标都是促进受训者尽快形成专业技能,保证受训者完成任务。

(4)有些警察体育教师认为:警察技能和警察战术是融合法律法规知识,案情背景,打击和制服犯罪及犯罪嫌疑人需要而产生的包含战术思想、战术意识和战术行动的综合技能的运用。战术是指导和进行战斗的方法,任何一项体育比赛都有战术的运用。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同样包含着战术思想、战术意识和战术行动的综合运用。警察技战术在实战中的应用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 加强警察体育教学团队建设,警体技能实行模块化教学,推进警察体能和警察技战术教学训练的一体化

警察体育所属课程教学训练的规律、原理和体育运动训练类似,但要学生把所学的这些技术转化成警察的实战技能与体育运动由于规则的不同,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射击,在竞技体育中注重的是精度,而警察射击要求的是快速命中。因此在训练中,方法和重点就不一样,竞技体育中的射击训练的重点是据枪瞄准的稳定,环数越高越好,而警察射击更需要训练的是在突发情况下的快速出枪、快速射击和首发命中的本领,多数情况是以解除危机为目的而对精度的要求不一定要高,除非是在射击比赛中。同时,警察执法战斗有时需单兵作战能力强,但多数情况下警察在执行执法任务时,一个警察往往不能保证任务的完成,需要多人协同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比如:在对嫌疑人进行盘查时,还需要同伴对嫌疑人和周边环境的控制,以发现、识别与嫌疑人有关的人员、物件和控制嫌疑人的意外举动等。因此,实施警体教学训练中,在掌握警体基本技术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培养警察之间的相互配合、协同作战能力,从而把这些警体技术真正转化成警察的实战技能,转化成战斗力。

但从当前我院警体教学训练的实际来看,比如射击只是从25米改为15米,擒拿以散打基本技术、实战的以技术为主的教学模式没有根本的改变。从体育学的角度看,由于课时少、训练时间短,技术学而不精。从公安学的角度看,虽然不需要过高的技术,但所学的警察技能在警察执法实践中又没办法真正转变成实战技能。现在我院警体教学训练有点看着不像,学着没用的感觉。这种教学训练模式极易造成现在的学生不愿练,教师教学没激情的状况。因此,创新我院警体教育训练机制,加强警体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警体技能实行模块化教学的改革工作势在必行,并应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我院警察体能和警察技战术训练一体化的发展,从而提高我省警察实战技能训练工作水平。

(1)在科学整合我院警体教育训练部门的基础上,警察体能与实战技能教学应以3~4个教师组成教学小组,融合所有警体技战术课程,建立多个警体技战术教学团队。以教学团队为教学、科研小组,认真研究警体技战术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努力打造成为我省融教学、研究、实践为一体的警察技战术精品教学团队。

(2)以警察执法实战为基础,实行警察体能技战术模块化教学,每个模块集体能、相关技能、战术协同、法律法规知识为一体作为一个完整的执法程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掌握的技战术。在单兵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还要突出训练学生的协同作战理念。

(3)警察体能和警察技战术在执法运用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能是警察一切技战术运用的基础,在警体教学训练的各个环节都应以体能训练为基础,以促进警察技战术水平提高为目的,使警察体能训练和警察技战术训练成为一个有机的训练整体,在警体教学训练中努力推进警察体能和警察技战术训练的一体化。③

(4)改进警体技能的考核模式,建立一套完善的警体技能的单项和综合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单项考核、学期考核、学年考核和综合训练考核等方式,重点规范警察警体技术和执法行为,重点突出执法的实际应用。④

3 加强警察体育教师队伍职业化的培养建设

随着我国公安教育体制的改革,今后公安院校的多数学生从事的职业就是警察,公安院校教育职业化也显得越来越突出。现代社会公安高危而繁重的工作特点不仅需要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要有一个健康身体,而且需要多种专业技能,这其中就包括警察技战术专业技能。因此,在警察学历教育中只有同时注重警察体育健康教育和警察体育职业教育,才能完成公安教育赋予警察体育教育的任务。⑤

当前,我国公安院校的警体教师多数是专职教师,他们大多来自体育院校和从事相关专业的退役运动员,其他专业的从事这一职业的少之又少。经过多年的公安教育工作的磨练,他们具备警察体育专业技术,甚至是某些专项的高手。但由于长期处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外出学习、进修和下基层锻炼的机会很少,不能了解警察执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实战经验,使所教的警体技能缺乏实用性。⑥另一方面,警察执法中技能的运用是一个综合知识的运用过程。我们在盘查时,不能只会站位、保持安全距离等战术,还要懂盘查的基本程序、语言控制的技巧等。当使用警械、武器,必须熟知警械、武器使用的条例和相关法律知识;当遇到少数民族的还要知道他们的民族习惯等。否则,在执法中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有可能激发矛盾,甚至在执法中不自觉地出现违法行为等情况。

警体教学不是简单的技术技能传授,而是要使我们传授的技术技能转化成警察的执法战斗力,使我们的教学训练真正起到为实战服务的作用。因此,加强警察体育教师队伍职业化的培养建设是警体教育训练改革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警体教师队伍职业化培养建设必须做好:

(1)要加强警体教师队伍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警察体育从技术到技能直至战斗力的形成是一个综合知识的运用过程,警体教师在教会警察怎么练好的同时更要告诉他怎么用好。这需要具备公安学、法学、民族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我们在教学训练工作中考虑得越全面,训练得越具体,那对于警察来说,在执法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就越高,学习的兴趣越强。因此,警体教师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的更新,还要不断地学习与充实相关知识,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训练效果。

(2)要多加强校际、教师间的交流、学习和外出培训,不断获取专业的前沿知识和新的教育训练方法和手段。

(3)要加强公安院校和基层公安部门的联系交流活动,多下基层调研或者挂职锻炼,及时了解基层公安实战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态。从而在警体教育训练中做好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教什么,做到有的放矢。

(4)要注重警体教师队伍的学历、学缘和相关专业人才的合理配备,以解决当前警体教师科学研究能力,其他专业知识缺乏的现状,要在警体教师团队建设中形成互相学习,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逐步培养成为一支一专多能、在年龄结构上有梯度、在专业学科领域中有一定影响力、有一定科研能力的警体教师队伍,有效地推动警察体育科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更好地为公安工作服务。

4 拓宽警察体育教育训练思路,创新警察体育教学内容

警察执法环境有复杂多变,突发情况多的特点。特别是在执法战斗中,很多时候需要警察在瞬间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快速反应,其最基本的要求是用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制止嫌疑人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除了训练常规的技术、技能外,还应拓宽警察体育教育训练的思路,训练警察灵活运用随身携带或者身边随处可见的物品作为攻击的器械,把利用简便器材进行打击融入到教学训练中。比如对身边随处可见的石块、砖头、木板、木棍甚至是钥匙等如何在执法中合理应用,应进行认真的研究与训练。

同时,对警体教学训练的内容,我们也要进行创新性的研究。比如:警察越障、攀爬的训练,由于我们在师资、训练器材上的限制,现在处于闲置状态。实际上,场地上的训练只是一种能力的训练,而在警察实际的追捕行动中,也不可能有一个标准的越障、攀爬楼和设备器材在等着你。因此,这种能力在训练中完全可以用爬山、攀树等训练来替代。警体技战术的教学训练内容还应以简单、实用、可练为原则。教学训练的内容不在多在精,能够一招制敌就行;不在技术有多复杂而在简单实用;不在依靠专业的器械才能开展训练而在就地可练,警察体育训练只有努力创新,开设一些对于基层警察来说愿练、有时间练、有组织开展训练的条件和可能的训练内容,才能取得训练的实效。

5 突破场地限制,注重实际执法场、景、地的训练

要突破警体技能训练场地器材的限制,模拟在城市、丛林、山地、水网稻田、河流、水塘等地形条件下执法的特点进行训练,掌握好这些条件下执法的注意事项,隐蔽方式、攻击抓捕方法等,要把警察执法技战术的实战性贯穿于野外训练中,注重不同条件下对地形、隐蔽物的利用,要注重野外训练中人与人的沟通技巧、协同配合和人与物的巧妙结合,以使警体技战术训练达到实战的需要。⑦比如没有游泳池,可以在江、河、湖泊甚至是水塘中开展游泳训练,这样的训练更加贴近警察的实战。

注释

① 袁俊,李大富.论军事体育学的学科属性[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0.29(3):71-74.

② 董如军.新时期中国警察体育学科体系建设研究[J].军事体育学报,2015.34(2):7-10.

③ 王国富.警察体能训练与警务技战术训练一体化探讨[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3).

④ 刘剑明.模块教学方式在警察体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4):209.

⑤⑥张铁民,陈钢.对我国警察体育教育困境的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8):99-101.

⑦ 徐巍,马传波.特种部队格斗训练的创新路径[J].军事体育学报学报,2015.33(1):46-47.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创新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公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
公安院校警察心理行为训练课程建设初探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论公安院校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的建构
公安院校法律伦理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