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档案开发利用滞后原因及解决对策

2016-05-30彭帆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开发利用档案对策

彭帆

[摘要]档案存在的价值需要通过对档案开发利用有效的体现出来,档案开发利用也是档案存在的最终目的。通过对档案进行开发利用,才能更好的将档案的潜在价值转变为现实价值,使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实现档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中对档案开发利用滞后来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提高档案开发利用的对策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档案;开发利用;滞后因素;对策

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档案文献的数量越来越庞大,再加之受制于档案寿命有限性的制约,当前我国档案开发利用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力度,而且出台了相关的档案开发利用政策,但当前我国档案开发利用的情况并不如人意,档案整体利用率较低,在这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需要针对当前我国档案开发利用滞后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推动档案的开发利用,更好的体现出档案存在的价值。

一、档案开发利用滞后的因素

(一)解密制度未得到贯彻执行

档案的开发利用与档案保密时限息息相关,在档案开放工作中,对于公众开放的档案需要确保在公开后不会给国家的安全利益带来损害。当前我国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部分档案即使没有到保密期限,但其已失去了保密的意义。个别档案保密期已过,但仍然没有对公众进行开放。由于我国档案保密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这对于档案开发利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二)档案开发利用法律法规不完善

当前我国现有的与档案相关的法律法规多数情况下都是关于档案管理及档案保密方面的规定,关于档案开发利用的相关规定很少涉及。在当前国家、地方、系统行业之间还没有形成一套相互联系及配套的關于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方面的法律,这必然会导致当前我国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无法可依的现象。

(三)档案利用整体技术薄弱

档案价值的实现需要有先进的档案利用手。一直以来,我国档案利用手段都具有单一性的特点,同时受制于技术的制约,档案开发利用通常都是以档案外借、阅览、实物陈列及进行书面材料编写等为主,很少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开发,这对于档案利用价值的实现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四)检索手段落后

档案开发利用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即是档案检索,档案检索手段与档案利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息息相关。目前我国档案在提供服务时部分还存在着手工检索及提供档案原件的情况,这不仅导致档案检索速度较慢,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也不利于档案信息的传播,无法有效的满足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档案信息的需求。

二、加快推动档案开发利用的对策

档案利用是档案需求者对档案信息的借鉴和使用,档案是为社会服务的,提高档案利用率和使用率,只靠档案部门自身的努力远远不够,还需要从社会环境方面和档案部门内部建设两方面进行,双管齐下,才能彻底改变档案利用的窘况。

(一)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档案部门应在完善档案硬件、发展软件的基础上,加快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形成有利于档案开发利用工作长远实施的长效工作机制。首先应将档案开发纳入机关责任制考核范围,并制定相关细则促进实施。其次是制定制度并规范执行,实行责任到人、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第三是加大执行国家相关标准的力度,确保档案资源标准统一,格式一致、数据规范,努力营造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环境,做到网网相通,纵横交错,打破地域界限与行政隶属关系,全国上下形成一盘棋,推进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丰富馆藏,为档案利用提供不竭资源

档案开发利用需要以丰富的馆藏作为前提和基础。我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就对丰富馆藏工作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档案数量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但所收集的档案大多数来自于机关文书档案,科技档案数量相对较少,这种现象在基层表现得更为突出。这就需要在以后的丰富馆藏活动中,应该加大力度收集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查考作用的档案资料,而且对于进馆档案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对档案质量进行优化,确保档案结构的合理性,以便于更好的满足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对档案的总体性需求。

(三)拓宽开发渠道,为档案利用提供多种手段

利用者在查询信息时主要追求对特定信息需求的满足,并不在意这些资源的类型、利用方式和保管地点等,资源的丰富性、可用性及全面性、系统性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应本着不拘一格的方式为他们提供多方位的服务才是最终目标。

首先是拓宽档案开发利用模式,将以往以档案部门为开发主体模式拓展为与社会人士和机构独立或联合开发的模式,特别是与媒体的合作,近几年这种模式已被广泛应用,它使得档案开发利用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多彩。其次是拓宽传统档案开发方式,主要指直接向用户提供档案来满足其需求的工作形式,如档案阅览服务,外借服务、展览服务、档案复本服务等向现行文件汇编、档案纪录片、编写参考资料转变。再次是积极拓展信息传播的途径,即由文字型档案文献的检索利用转向数字型电子档案信息的运用,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与终端等向用户提供服务。最后是建立各类专题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和个性化、功能完善的档案信息查询服务,使档案信息资源能够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以多种形式提供给利用者满足。

(四)开展主题创新服务,全方位拓宽档案利用范围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档案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才能保证提供信息时效性。例如在当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下,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成为全国上下共同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时期,我们要把民生档案作为相当长时期内档案开发利用的重点。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第16届国际档案大会第146次平等会议上讲话的标题就是“服务民生——中国档案服务方向新选择”。可见档案工作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才能真正为当代社经济建设起到服务作用。

三、结束语

档案开发利用作为一项传统性工作,具有持续性及长远性的特点,在当前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需要对档案开发利用的手段和方式进行不断创新,加快推动档案开发利用主体的广泛化、客体的多元化及开发方式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发展,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全面共享,为我国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荣.档案开发利用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分析[J].档案管理,2014(1).

[2]马魁.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J].北京档案,2014(7).

[3]刘敏艳.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 20 期.

猜你喜欢

开发利用档案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天台县忍冬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云南食用花卉开发利用浅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北京卫视《档案》的叙述方式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