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校本课程研发和管理的实践探微
2016-05-30王忠贤�オ�
王忠贤�オ�
[摘 要]简述了普通农村中学通过强化认知、立章建制、学术引领、实践整合、科学创新等方法,使校本课程研发与管理走上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校本课程 研发教学 管理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30090
作为新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的推动因素的实际载体——校本课程,它的实践发展蕴含着教育改革的新契机,反过来又提高了对校本课程研发与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等要求,这些均需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与整合。本文就农村中学校本课程的研发和管理谈几点尝试策略,仅供参考。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普通高中的校本课程是学校新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发与教学,既要与学校的课程试行方案相吻合,又要与校情、教情、学情和地方情相适应,这样才能实现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为此,学校管理层要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师生进行充分的理论学习和校本培训,积极宣传,争取得到社会和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事实证明,我们在实施校本课程研发与教学之前的四个月的组织学习、培训、调查、讨论交流和宣传等多项活动起到了使师生消除顾虑,积极参与的重要作用。
二、立章建制,规范操作
与传统的应试课程不同,校本课程的主体是学校,学校拥有课程设置的自主权,充分体现了校本课程的灵活性与自主性,但同时也伴随着校本课程实践之中的自发性、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通过立章建制来规范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障校本课程开发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从领导、研发、组织实施、评价和保障等方面的机制构建与完善出发,建立校本课程管理与评价的长效机制。首先,在学校设立对应的负责部门,明确分工,从时间、物质、宣传上给予校本课程实践必要的支持。如建立校本课程研发管理评价的领导小组等。其次,制定课程研发与实施职责。如年级组职责、教研组职责、教研员职责、教师合作职责和学生职责等。再次,建立与完善相应的评价办法和激励机制,使评价常态化、规范化,并指出具体的奖惩措施。如对优秀精品课程的开发者与实施者进行精神、物质和考核加分的并行奖励,对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积极推广,做到经验共享互用。最后,加强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为校本课程的实践运用提供人才支撑和智慧保障。如让教师去参观、培训、考察取经等。
三、营造氛围,学术引领
校本课程研发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的实现离不开学术化的理论研究。对其实践的环境要素、内在构成以及其教学对象的个性心理分析等要找到理论依据,增强校本课程研发管理的逻辑性支撑和科学性保障。一方面,要依据当代高中生的理性审视度,增强他们对校本课程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克服校本课程在实施中容易出现的主题不明、重点不突出、形式散乱、教学随意性强等问题。为此,必须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将价值导向与人文内涵融合在一起,彰显其学术与学理内涵,提高课程研发的档次,打造学术引领型的精品校本课程,淘汰“糟粕”,使校本课程的研发与管理走向科学化和成熟实用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实践积累,整合提升
校本课程的研发与管理的效果只有在实践之中才能得到科学价值的验证和人文价值的彰显。当代中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接受效果是检验其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最终标准。要把科学内涵通过多种形式“植入”学生思想深处,成为学生思维价值的内在组成部分,这才是校本课程研发与管理的最终归宿。这就需要在校本课程的实践之前或实践之中,研究不同年级学生的群体思想、实际理解能力、认知水平、思维方式,探索学生不同群体的课堂表达方式,不同内容的展示技巧等。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整合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优化和改进精品内容,淘汰和摒弃那些不适合的内容,将校本课程打造成学校课程的亮点。如我们通过多元化评价优选精品校本课程,建立成果库,以备继续使用。
五、不断创新,科学长效
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实践会由最初的注重形式、范围的推广转变为注重内涵的发展,并凸显校本课程较强科学性、有效性与规范性等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的专业成长。创新是必要的,也是发展的动力,而且校本课程的研发管理机制也是长效的、科学的、不断完善的。因此,不断地学习、研发和完善管理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重要策略,也是我们今后重要的行动准则。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