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的问题探讨

2016-05-30邱红祥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高校学生

邱红祥

[摘要]当今时代,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高校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有利于培养和加强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但是同时由于网络管理工作的缺陷,再加上部分学生缺乏应有的自制力,这就对高效的网络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要克服其工作的滞后性。要想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坏境,就应该提高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效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的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进而推动高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

1、目前我国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的现状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媒体在青年学生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且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正是塑造三观和人生目标的关键时期,所以更应该关心互联网在其中的影响。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三十六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7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我国早就成为了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网络也基本上是全面覆盖了。而且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这就使得高校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便捷,日益表现出全方位和全天候的特征,并且基本上实现了全国各地的覆盖。基于这些基本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是很有必要,也是很紧迫的。

根据我国关于网络的基本政策规定,高校应对青年学生的网络思政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由于高校工作的需要,关于青年学生的网络管理工作也随之产生。由于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校应提高对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的要求和水平,同时也应该建立健全与之相对应的运行体制、管理人员和组织部门。首先,在运行体制上,网络思政工作要统筹兼顾,尤其是每个具体负责部门不仅要认真研究相关规定,而且也要做好对其下级部门的领导和管理,从而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管理人员上,首先是每个院系的辅导员在网络管理工作上制定具体的实施方针,再由高校思政工作的主要领导和掌握互联网技术的优秀教师具体制定实施细则。在组织部门上,高效的网络思政工作应该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不仅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学校现有的网络管理中心。

2、目前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思想政治工作从业人员存在的基本问题

其实思政工作一直是我国高校工作的重点,但是问题在于并没有很好地将网络这个新元素融入进去。在实际的思政工作中思政工作者和网络管理工作者都是分开工作,并没有通过有效的合作来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一般说来高校的工作者都能将其很好地处理。但是随着网络作用的加大,思政工作者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比如说,缺乏关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技能,自身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平时接触互联网时间少,信息获取的没有学生多,进而就会出现信息不平衡的不良现象。而且很多高校的思政工作者不能与时俱进,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网络知识库和管理理念,没有认识到互联网的关键作用。互联网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是把双刃剑,思政工作者如果不提高自己辨别各种网络信息的能力,就不能使网络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彻底发挥出来。

2.2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高校中,传统的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基本上都是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由于不同部门考虑学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具体的实施途径也就不同。随着网络作用的加大,我国思政教育管理体制就面临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所以过去那样各司其职的做法显然不符合转型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不利于学生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处理。目前学生获得在网络上获取知识越来越方便,比如说,现在比较流行的微信、微博等等,其实这也保证了学生在一种比较安全的环境下开展沟通交流。学校各部门提高对互联网信息的监管力度,就可以及时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了解到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及时遏制那些可能损害到他人和学校的行为。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很多手段,不仅效率低而且浪费时间,不利于那些通过互联网传播的群众性事件的及时解决,从而不利于为学生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学习坏境。

3、完善高校网络思政管理体制的有效措施

3.1建立网络思政管理的专职部门

为了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将网络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应该提高对学生接触到的网络的管理和监督。通过有效的监管,正确认识和处理学生关心的信息,这就需要有专门的部门来负责高校的网络思政管理体制,更好地沟通上级和下设部门。首先,应设立专门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学校信息的部门。该部门的主要职能就是按时在校园专门的网络平台上发布学校的信息和资讯,正确解读政府颁布的方针政策和学校精神。在遇到特殊情况,尤其是突发事件时,及时根据学校上级领导的指示发布相关信息,从而有效地防止事情的进一步恶化。其次,学校相关信息的发布应该是相同的渠道。上级部门的指示传达到下设部门,作为桥梁,专门的网络思政管理部门责任重大,发布的信息尽可能简单明了,使学生及时地了解信息,进而提高自己的公信力。其三,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建立健全相应的机制。通过对互联网的监管,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保持警惕,建立健全关于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将突发事件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3.2提高网络思政管理的团队合作

要想改善网络思政教育问题,提高网络思政管理工作的团队合作很关键。面对日益发展的网络技术,网络思政工作者应帮助学生做好信息辨别工作,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为此应设立对应岗位的网络巡视员。为了有效地开展思政管理工作,占据网络的舆论阵地,同时也应该发挥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主要骨干力量,比如辅导员和评論员在学生中的影响,提高团队合作的效率。对于加强团队合作的具体措施有:首先,要有鲜明坚定的政治觉悟。高校在选拔自己需要的教师时,要注意其政治觉悟、思想状态和责任意识,只有真正具备综合素质的教师才能在其工作过程中得到学生的信任。同时,高校也应该定期对网络思政工作者行专门的培训,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校的工作来提高他们辨别各类信息的能力、网络技术水平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效率。在其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使其各种能力得到锻炼,通过简单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现代的网络思政管理体制。

3.3建立健全网络思政工作标志性的专栏

为了帮助高校学生适应这个信息化时代,从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中获得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提高在虚拟世界中的辨识度,网络思政工作者就应该帮助他们在虚拟世界中提高正面信息和有利信息的把握。如果学生在上网之前不能明确自己的目的和任务,就会使得他们容易在虚拟世界里迷失自己,更严重地就会造成实际的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效率降低。所以,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个问题,有必要建立健全网络思政工作的标志性的专栏目。首先,相关部门应该着重加强管理整顿校园贴吧和BBS等这些与学生密切关注的网站。对其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加以整顿,通过建立标志性的专栏,进而清除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信息,提倡有利于学生的内容,这主要靠的是校园舆论的影响。其次,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应该提倡学生经常浏览红色网站,比如人民网和共产党员先锋网等,提高学生对政治事件的敏感度,进而培养学生爱校爱党和爱国的精神。同时,高校党委和团委应该面向基层,多多聆听广大学生的心声,鼓励高校的基层团组织能够建立体现自己特色的网站,并结合社会热点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发挥好正确舆论的导向。辅导员联系班级班长和团支书,积极动员本班同学,这样的全校参与就能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把学校师生的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

4、结束语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该对于高校的网络思政管理体制给予高度的重视。尽管当前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更需要通过网络手段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习进行引导。比如说,建立网络思政管理的专职部门,提高网络思政管理的团队合作和建立健全网络思政工作标志性的专栏等。只有我们立足于高校学生这个群体,牢牢把握網络这个中介的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我国高效网络思政工作的就能向前迈一大步,进而保证我国高校朝着更健康更稳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思亮.探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出路[J].经营管理者,2014,34:384.

[2]徐延花.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14,11:215.

[3]蔡建珍.论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完善[J].当代职业教育,2013,08:76-78.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2020年形成大通关管理体制机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