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审计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运用

2016-05-30郭玉萍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审计内部控制

郭玉萍

[摘要]内部审计是一项集重要性和基础性于一身的管理工作,内部审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企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有效且合理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以及内部管理效率,进而使经济效益得到良好的提升,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和运行程序也得到相应的完善。本文主要对内部审计控制的实际应用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固定资产;应用

企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包含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固定资产的管理。通常情况下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采用内部控制审计的方式进行,以便达到有效管理的目标。当前我国多数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并未真正实现有效管理,在其管理机制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企事业单位应当积极面对机制中的不足,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促进内部审计控制的实际应用。

1、当前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现状

从宏观监督来看,不难发现在我国大部分企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控制中,一味追求购置,而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固定资产在得不到相关管理层的重视的情况下,必然出现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等问题,不利于内部控制的实施。并且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得不到合理的发挥和展现,使得固定资产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实现。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国企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对于固定资产的预算缺乏科学性,并且缺乏合理的核算方法对资产进行有效的核算。也就是说企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中,在没有进行科学的评估预算的情况下就盲目进行购置,并未充分考虑是否该购置以及购置的数量和形式,导致固定资产的购置出现随意化任性化,这并不利于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控制。与此同时,企事业单位内部缺乏强有力的内部控制和监督,在机智的运行过程中固定资产管理与采购衔接较为困难,资金的浪费情况在所难免,不利于企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存在一定弊端,不能够真实的对资产价值进行反映,荒废了了解固定资产现有价值的这一有效途径,导致固定资产信息失去真实性和有效性。

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缺乏强有力的执行,并且在对固定资产的处置上,缺乏规范可靠的处置方式。关于固定资产的各项验收制度以及盘点方式等都存在严重的不足,对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不能够及时在账面上进行反映,可见固定资产的信息缺乏有效性和及时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内部控制执行力差是有必要联系的。部分企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的处置时,缺乏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方式,并且无法合理的计算出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固定自唱的处理方式和处理结果,必然会导致固定资产出现一定程度的流失和腐败现象。

2、内部控制审计在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科学、规范、合理并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单位领导应充分重视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与管理,营造良好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环境。

2.1.固定资产管理职责分工的内部控制审计

固定资产管理要坚持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对固定资产的取得、记录、保管、使用、维修、处置等,均应明确划分责任,并由专职部门和专人负责。应将固定资产处置的审批与执行、固定资产的取得与处置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进行分离,以防止固定资产管理职责分工不当造成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资产损失或者资源浪费。固定资产取得、处置等业务应当由经授权的机构或者人员进行办理,审批人应当根据固定资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其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越权;经办人在其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固定资产业务。

2.2.对固定资产预算编制的内部控制审计

在安排年度固定资产采购预算时,应充分结合同级财政部门的政府采购预算和本单位财务部门的年度预算编制,使固定资产购置和决策预算科学合理、合法合规,对于重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以聘请独立的中介机构或者专业人士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评价,并由单位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应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较大的部门或单位应该设立专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提高其使用效率,及时消除风险;同时应建立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组成固定资产盘点小组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并将盘点结果和分析结果及时上报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和措施,上报授权部门批准后进行处理。

2.3.对固定资产处置的内部控制审计

固定资产的投资转出、报废、出售、调拨转出等处置都需要符合一定的申请报批程序,并由独立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其他部门或人员进行办理,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检查固定资产处置的报批程序是否合理,有否严格遵循“先审批后处置”的原则,其处置价格是否合理、处置执行是否有效等,以防止固定资产处置不当造成国有资产损失。

单位应当赋予内部审计独立、客观的身份,内部审计应当保持相对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应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进行检查,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报资产管理部门,按审批权限批准后,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及时加以纠正和完善,起到查错防弊的作用。

2.4.完善会计核算机构并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

会计核算机构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有力保证,它为会计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稳定的工作环境。通过会计核算机构,能够科学合理的组织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职能的部门进行分工合作,有利于会计核算工作有秩序、有条理的完成。

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是否规范化,直接影响到企事业单位信息反映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影响到企事业单位的重要的经济决策。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就是要提高会计反映信息的真实度。这就要求在会计核算中遵循相关的原则和规定,并以此作为依据对企事业单位的信息进行反馈,如及时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等。另外,还应当提高对会计资料保管的重视程度。会计资料是记录企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运行的依据。企事业单位应当依照国家规定对其进行妥善的保管。总的来说,这些基础性的工作的规范化更应当得到企业的重视,充分发挥他们在会计核算工作当中的重要性。

3、结束语

从宏观角度来看,企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整体环节的加强和完善,在内部控制审计方面,应当加强管理,提高控制审计的执行力度和执行效果,使得固定资产的實际经济价值得以有效实现。面对当前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予以充分关注,积极应对困难,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和改善,以促进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的发挥,进而保证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得以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朱燕波.内部控制审计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运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14期.

[2]贾明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审计内部控制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