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结构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基于“牛鞭效应”视角的探讨

2016-05-30左两军蔡键谭砚文

南方农村 2016年1期
关键词:价格波动猪肉

左两军 蔡键 谭砚文

摘 要:中国猪肉价格长期稳定性较差,近几年波动有加强趋势。为什么随着生猪生产规模化程度的提高,猪肉价格波动依然呈加剧的特征?文章从牛鞭效应视角探讨了供应链结构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猪肉供应链上存在“牛鞭效应”,需求信息从零售商、批发商向上游生产商传递过程中出现失真,需求波动沿供应链放大,并进而加剧了猪肉价格波动。猪肉供应链上缺少合理的信息传导机制,同时缺少库存缓冲,抗外部冲击能力较弱,这些结构性缺陷是猪肉价格剧烈波动的主要成因。因此,稳定猪肉价格的根本在于供应链各环节的协调,提高供应链系统对市场需求与外部冲击的反应能力;缩短系统反应周期;建立良好的信息传导机制;减少对生猪生产环节的直接干预。

关键词:猪肉;供应链结构;价格波动;牛鞭效应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6)01-0036-10

一、问题的提出

生猪养殖业在中国畜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发展不仅对农业生产与农民收入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和居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因此,稳定猪肉供给与价格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猪肉价格稳定性较差,自1985年取消生猪派购、放开肉类市场、实行多渠道经营以来,我国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状态就一直存在,且近几年价格波动的幅度与频率都呈上升趋势(王千六等,2009;闫振宇等,2012;李明等,2012)。市场经济背景下商品价格的波动属于正常现象,这种波动是市场供求变动的反映,对生产和消费具有引导作用,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如果猪价波动频率过快、波动幅度过大,则不仅会影响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损害生产者与经销商的利益,同时会影响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并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于爱芝等,2013)。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2000-2009年10年间猪肉价格明显波动19次。2005-2006年生猪价格低迷,年平均价为7.85元/千克左右,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这导致了2007年5月到2008年2月生猪价格持续上涨,最高点价格达到17.56元/千克,涨幅超过100%,此次生猪价格持续上涨直接推高了CPI指数(程国强等,2008)。鉴于此,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猪肉价格波动问题进行了研究,试图探寻猪肉价格频繁、剧烈波动的根本原因。

英国经济学家Pigou(1927)认为引起经济波动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外部冲击导致经济波动;二是内部结构,它决定了经济系统以某种方式对初始外部冲击作出的反应。根据这一理论,我国猪肉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形成机理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内部传导机制,即供应链成员根据各自对供求规律、生产周期等变化的认识调节其采购与生产行为,供求结构变化导致价格波动,这是一种自我调节机制,反映了猪肉价格波动的“内生性”;二是外部冲击机制,即供应链成员对疫情、宏观调控、进出口等来自系统外部变量干扰等采取的应对措施,这种被动应对行为使系统产生波动或者加剧系统内部传导机制作用下固有的波动规律。一般来讲,内部传导机制决定着每次猪肉价格波动的持续性,外部冲击机制则主要是通过内部传导机制对每一次波动周期的波幅、波长产生影响,并决定波动过程中的转折点(董玲,2010)。

农业外部因素的冲击是指除直接供求关系以外,农业中难以调控的因素,包括汇率、自然灾害、生物能源、食品安全、动物疫病等方面。张利庠等(2011)研究表明外部冲击对产业链中农产品的价格波动有着重要影响,猪肉价格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大约为2%-3%。

随着农业外部环境与内部产业结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产业链角度探讨价格的传递机制。辛贤、谭向勇(2000)较早研究了中国农产品的价格传递问题,他们以 Gardner 模型为基础分析了从生猪收购到猪肉零售的价格传递,发现农产品及食品零售价格的上涨幅度远远高于农民实际所感受到的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涨幅度。即价格在产业链纵向传递中存在非对称性。王秀清等(2007)通过纵向价格传递研究,指出市场势力与规模效应对价格传递有影响。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价格沿猪肉产业链的顺向传递都具有非对称的特点(于爱芝,郑少华,2013)。胡华平等(2010)认为纵向市场联结越松散 (契约型),非对称垂直价格传递特征越微弱;纵向市场联结越紧密 (层级型),非对称垂直价格传递特征越明显。另外,产品的易腐特性也会对价格非对称传递产生影响,张晓敏等(2012)研究表明越是易腐的农产品,其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越明显;越是耐储存的农产品,其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越微弱。在猪肉供应链中猪肉批发商对生猪价格上涨更加敏感,而生猪养殖者则对猪肉价格下跌更敏感(杨朝英等,2011)。

虽然学术界已经注意到猪肉产业链中价格纵向传递的非对称性特征,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但总体而言目前的研究都不能很好地解释两个热点现实问题:一是“为什么猪肉价格会沿供应链呈放大现象”问题;二是“为什么猪肉价格波动会呈现加剧趋势”。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农产品价格传递理论,利用非对称垂直价格传递模型与方法,对产业链中的非对称价格传递方向与程度进行分析,而对产业链中的经营主体特征及其行为对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明显不足。对经营主体的研究涉及管理学范畴,本文尝试以系统分析的思想为基础,采用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分析供应链结构对猪肉价格的影响。研究将生猪生产者、批发商、屠宰商、零售商作为一个供应链系统。猪肉产品的价格是衡量系统绩效的一个基本指标,其频繁波动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根据复杂系统原理,内部结构会根据外部环境的刺激进行适应与调整,当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匹配时,价格表现会相对稳定,当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不匹配时,价格会表现出剧烈波动特征。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猪肉供应链系统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促进了系统开放度的提高,外部环境刺会激诱发价格波动。如,张利庠(2011)认为外部冲击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占到2%-3%。猪肉供应链内部结构在30年间同样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据此,本文认为猪肉价格频繁大幅波动的主要成因是供应链系统结构与外部环境之间不协调,而牛鞭效应”是不协调的的典型现象,故本文以此入手探讨供应链结构影响猪肉价格的内在机理。

二、牛鞭效应、供应链结构与猪肉价格波动

(一)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管理理论中用于描述需求信息在供应链中传递失真的现象,最早由J. W. Forrester教授(1961)发现并提出。它是指当市场上一种商品的消费需求发生细微变动时,这种波动会沿着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直至制造商逆流而上并逐级扩大,在达到最终源头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会发生很大的偏差。这种信息波动逐层放大的现象犹如牛鞭一样,故称牛鞭效应。见图1:

(二)牛鞭效应成因与供应链结构

1.牛鞭效应的成因

“牛鞭效应”被发现后,众多学者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Forrester(1961)通过构建供应链系统仿真模型对牛鞭效应形成的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见图2)。他认为供应链上存在多个利益主体,信息与实物在流动过程存在时滞,因而每个主体的决策都存在误差,这些误差在供应链传递中累加,导致订单数量波动,这主要是由系统结构决定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决策者将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判断。

Houlihan(1987)提出牛鞭效应可以看作是系统内外的双重扭曲。他认为离消费者越远的企业需求波动越大,因此供应链中最上游的企业承受的牛鞭效应影响最大,时间延迟和信息扭曲在这一环节达到最大值。同时,来自外部环境的需求波动也会在企业内部放大,如生产、销售、供应等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目标不同,使得信息传递缓慢,进而加剧了牛鞭效应。

Lee等(1997)认为牛鞭效应是在既定的供应链架构中的个体理性选择的结果。牛鞭效应起源于管理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决策,是供应链中不能避免的现象,但可以最大限度减轻。他们提出了牛鞭效应产生的四种具体原因:(1)缺乏信息共享,同时基于订单而非顾客需求进行预测;(2)大批量订单,补货提前期长;(3)基于批量的价格策略导致价格波动,并进一步影响需求;(4)短缺博弈增加了预测误差。

从系统的角度看,供应链的结构决定了供应链的行为和效率,也决定了运作中所呈现出的牛鞭效应。因此,产生供应链牛鞭效应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供应链结构的影响,即牛鞭效应具有供应链结构内生性。

2.供应链结构对牛鞭效应的影响

尽管牛鞭效应具有结构内生性,但供应链组织结构不同,其牛鞭效应的程度也不同。供应链结构包括成员数量、成员规模、成员位置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根据对牛鞭效应的影响程度,供应链结构可以从水平层次、垂直层次及核心企业的位置三个维度进行划分。供应链的垂直层次是指整个供应链中所包括的所有供应商及顾客的层次数量,它决定了供应链的长短。供应链的水平层次是指供应链中各层次所包含的供应商或顾客的数目,它决定了供应链的宽度。核心企业的位置即核心企业在整条供应链中所处位置,核心企业越接近最终消费者,则拥有顾客的需求信息越多。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与系统经济学,供应链结构特点对牛鞭效应的影响具有以下规律(Lee,1997):

(1)供应链水平层次越多,供应链牛鞭效应越明显;

(2)供应链垂直层次越多,供应链牛鞭效应越明显;

(3)供应链核心企业离消费者越远,供应链牛鞭效应越明显。

由于牛鞭效应出现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供应链系统存在时滞包括信息与实物;二是供应链成员存在过度反应。因此降低牛鞭效应的基本策略是提高供应链中水平层次与垂直层次的信息共享度;减少时滞长度,提高系统的反应速度。

(三)牛鞭效应与猪肉价格波动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上需求信息传递失真现象。订单需求信息会影响生产商行为,当生产商接收到失真的需求信息并根据订单进行生产调整后,市场供求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市场价格,从而引起价格波动,牛鞭效应的需求信息失真现象转化成商品价格波动的现实问题。

1.猪肉供应链的结构与特点

本文将猪肉供应链的起点定为仔猪环节,终点为消费者,这一系统中主要包括仔猪供应商、商品猪供应商、生猪批发商、猪肉零售商和消费者五种类型成员。仔猪供应商代表生产资料供应商,其角色与其他环节有所不同(屠宰商与配送商由于不直接影响数量,在此暂不考虑)。猪肉供应链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猪肉需求与供给具有明显周期性。猪肉需求具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冬季需求量大,而夏季需求小。猪肉供应虽然季节性不明显,但受价格影响,其供给同样具有周期性。

(2)对成本与时间要求较高。猪肉属于鲜活易腐农产品,货架期短。居民基本食品,其需求弹性较低,需求频率高,而批量少,因此供应链管理中对成本与时间要求较高。

(3)供应链条长,且成员众多。生猪从生产到消费中间需要经过生产、集货、屠宰、散货等环节,因而链条很长。由于我国生猪生产与消费的特点,每个环节成员数量众多。

(4)供应链呈哑铃型,易形成瓶颈。生猪供应链上游与下游成员多,中间成员少。由于中下游企业通常规模偏小,在买方市场中,中下游企业不仅扮演着商品分销商的角色,同时还具有市场信息传递,定价等功能,具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因此中间环节容易形成供应链瓶颈。

(5)核心企业通常离消费者较远。由于生猪生产具有规模效应,而流通环节规模效应不明显,因此在供应上游容易形成大型企业。

显然,根据Lee(1997)的研究结论可以认为猪肉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会比较典型。

2.牛鞭效应引发猪肉价格波动的机理

从图3可以看出,上下游成员之间交易则会形成猪肉零售市场、生猪批发市场、生猪产地市场和仔猪市场四个子市场。在零售市场中价格由供求两方面决定,猪肉需求属于原始的市场需求,而其供给是由批发市场供给引导出来的,属于引申供给。批发市场的价格同样由供给与需求决定,但批发市场的供给是由产地市场的供给引导而来,需求则是由零售市场的需求引导而来,正常情况下批发市场的价格低于零售市场。产地市场的供给同样为引申供给,由仔猪市场的供给引导而来,而其需求为批发市场的引申需求。仔猪市场属于生产资料市场,其供给为原始供给,但其需求为生猪产地市场的引申需求。把四个市场的供需曲线放在同一个坐标系内可以明显看出牛鞭效应引发供应链价格波动的机理。假定供应链中没有效率损失,信息传递准确,则四个市场中的价格会相对稳定。

设Pm代表仔猪价格;Pr代表猪肉零售价格;Pw代表猪肉批发价格;Pf生猪批发价格

从理论上来说,四种价格的高低依次为:Pm> Pr> Pw> Pf。事实上,需求由于当期被高估,且误差沿供应链向上传递,仔猪生产商当期并不能根据这一信息进行生产调整,因此价格在当期会被放大。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价格在供应链上有放大现象。

由于猪肉人均年消费量较为稳定,因而供给量变动对价格波动会有较大影响。生产商根据价格调整生产的行为一般有三种方式:(1)在价格高时增加产量,价格低时减少产量;(2)不根据价格改变产量,以稳定的比率增加自己的产量供给;(3)价格低时增加产量,价格高时减少产量。通常第一种方式占绝大多数。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规模化程度的提高,生猪生产的固定成本增加,当价格下降时生产者可能并不愿意减少产量,甚至有可能通过增加产量减少单位固定成本的方式减少损失。当供应链下游成员不能引导消费者增加需求时,价格下降加剧。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并未随生猪规模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弱。

三、实证检验:猪肉供应链中价格的“牛鞭效应”表现与解析

(一)2002-2012年我国猪肉供应链中价格的“牛鞭效应”表现

根据图5,可以看出2002-2012年期间我国猪肉供应链上仔猪、活猪、猪肉的价格都存在剧烈波动的发展趋势,并且三者的波峰和波谷出现的时点基本一致。仔猪价格波动强度大于活猪,活猪大于猪肉,三种产品的价格变系数分别为50.95%、36.40%、33.64%(见表1)。

2007年是一个明显拐点,在此之前价格波动相对稳定,仔猪、活猪和猪肉价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6.05%、17.02%、13.73%;而在此之后价格波动呈加剧趋势,三种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异系数分别为31.30%、20.29%、18.75%。根据前文所述,这一现象可以解释为“牛鞭效应”的价格表现。

(二)市场需求、生产资料供给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

1.中国城乡居民猪肉需求变化的影响

部分学者认为猪肉价格的波动主要来自于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李秉龙等,2007;陈宏威,2012)。那么,中国城乡居民的猪肉消费变化是否足以拉动猪肉价格的剧烈波动?对此,可通过人均猪肉消费量进行验证说明。如图6所示,近十年中国城乡居民的猪肉消费量确实存有波动变化趋势,但是波动幅度和频率都非常小。一方面,从增长趋势来看: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为20.28千克,经过十年的发展,2012年人均猪肉消费量为21.23千克,年均增长率仅为0.46%;2002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为13.70千克,经过十年的发展,2012年人均猪肉消费量为14.40千克,年均增长率仅为0.50%。另一方面,从波动情况来看,2002年~2012年期间:中国城镇居民年人均猪肉消费量的平均值为20.06,标准差为0.86个单位,变异系数仅为4.28%;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的平均值为14.11,标准差为0.88个单位,变异系数仅为6.25%。由此可见,近十年中国城乡居民的人均猪肉消费量较为稳定,没有发生剧烈波动。需求总量的变化主要来自于人口的增加。

2.猪肉供应链上游生产资料变化的影响

由于生产成本是影响生猪供给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部分学者提出,仔猪价格剧烈波动并非源自供需波动,而是由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波动所造成的。如表2所示,2002~2012年期间,玉米价格平均值为1.64元/千克,标准差为0.44个单位,变异系数为27.00%;豆粕价格平均值为3.17元/千克,标准差为0.65个单位,变异系数为20.61%。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确实存有一定的波动趋势,但波动幅度远小于仔猪的价格波动程度,还不足以导致仔猪价格如此剧烈的波动。换句话说,饲料价格波动或许是仔猪价格波动的一个原因,但并非仔猪价格波动的关键原因。

综上分析,稳定的猪肉消费需求和一定程度的生产资料价格波动,不可能导致仔猪价格如此剧烈的波动,由此推断仔猪供给量波动是导致生猪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由于供给行为是根据引申需求信息的订单来实施的,那么可以推出供应链中的引申需求信息没有准确反映消费者需求。失真的需求信息最终导致猪肉供应链上游产品供给大幅波动。

由于消费者对于猪肉的需求较为稳定,而供应链上游的生产资料价格虽然存有波动趋势,但不足以导致仔猪价格的剧烈波动。可以推出系统的剧烈波动主要来自于疾病、政策等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影响。

(三)生猪价格大幅波动与猪肉供应链结构缺陷:以广州市场为例

本文认为外部环境冲击是引发猪肉价格波动的直接原因,而猪肉供应链结构缺陷是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为深入验证,本研究基于广州市对猪肉供应链各环节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包括:2个生猪批发市场开办商、12个生猪批发商、2个屠宰厂(肉联厂)、以及346个零售商。由于零售商最接近消费者,在供应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调研重点在零售商。本次调研总共走访了50个超级市场,完成超级市场内部猪肉零售商问卷45份;走访了171个农贸市场,完成农贸市场内部猪肉零售商问卷301份。

1.广州市场猪肉供应链结构与基本特征

通过调研发现,广州市场供应链成员构成主要有生产者、猪贩(猪经纪)、生猪批发商、生猪批发市场开办商、屠宰商、中间商(配送商)、零售商、零售市场开办商。其结构关系如图7所示,供应链中各成员的基本概况如表3所示。综合图7与表3可以得出广州市场猪肉供应链结构有以下特征:

(1)供应链为典型传统型。供应链由于成员之间交易关系自然形成。成员间关系较松散,主要为市场买卖关系。

(2)供应链中缺少核心企业。供应链中有一定规模的主要为批发市场开办商、屠宰商与中间商。由于批发市场开办商并不参与商品经营业务,因而对猪肉供应链成员缺乏影响力。屠宰商与中间商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但不具有供应链影响力。

(3)供应链各环节产能不是特别匹配。批发商、屠宰商、中间商与零售商的日产能不是非常匹配,中间商环节容易形成瓶颈。

2.猪肉供应链结构对价格的不利影响

(1)生猪交易模式无法迅速准确地传递交易价格信息。从生产商至零售商直接参与生猪交易的主体有6个环节,各环节收入来源与经营目标各不相同,其关系属于典型的市场交易。以批发环节为例,生猪批发商的供应商主要为养殖大户和农业企业,在12个样本中分别占50%和25%。其采购方式主要是自己收猪,自己拉回,批发商与供应商的关系相对稳定。批发商与零售商关系松散,绝大部分为临时交易,在12个样本中只有一个是长期合作。在这种供应链中,信息分散,市场供求信息的搜寻成本较高。

从零售环节来看,无品牌配货自营是目前猪肉零售商最主要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在物流和信息流方面都存在不畅的问题。如表4所示,农贸市场中采用品牌配货自营的猪肉零售商中,有74.26%的样本明确供货商并非猪肉生产商,16.34%的样本明确供货商就是猪肉生产商,除此之外,还有9.6%的样本连供货商是否为猪肉生产商都不清楚;在所售猪肉生产基地信息方面,仅有7.92%的零售商表示明确知道,而表示不知道和不清楚的零售商比例竟高达51.49%和40.59%。由此可见,猪肉零售商属于信息弱势一方,供应链中信息渠道不畅。

目前分散的批发交易模式,无法实现信息流通通畅和充分竞争,短期价格不能及时准确反映市场供求变动,从而养殖者不能从短期价格变动中及时准确地判断价格的长期趋势,从而无法正确地指导生产。

(2)屠宰与配送环节影响了价格信息的传递效率。根据《广州市生猪屠宰和生猪产品流通管理条例》,广州市生猪屠宰依照国家规定实行许可制度。全市目前有23个屠宰场,5个市级,18个镇级。市区内销售的猪肉只通过5个市级屠宰厂加工。屠宰厂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代宰费,按物价局规定,每头猪的代宰费用为30-38元。

另外条件规定:运输用于经营的生猪产品应当使用封闭的、有低温保鲜设备并符合国家卫生、动物防疫条件的运载工具。中间商的作用是将猪肉从屠宰厂配送至零售商。广州目前大型的肉类配送服务公司有天星河、广沧联、广嘉联、广百联、平原公司5家①。所有进入广州市区销售的猪肉主要由这几家公司统一调配。这几家拥有完整检疫、屠宰、配送条件的肉类配送服务公司,分别负责广州各个区的猪肉配送。这一点在零售商调查中也得到了验证。

中间商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部分,一是生猪代宰中间费,零售商挑选好生猪后委托中间商到屠宰厂屠宰,然后配送至档口。中间商每头收费75元左右,包括了屠宰厂收费、从批发场地到屠宰厂的赶猪费用,以及各种税费。二是冷藏运费,由于运猪需要使用冷藏车,中间商每头猪加收10元左右费用。三是零售档口的经营收入,有些中间商拥有部分零售档口的产权,直接参与零售经营。

从市场需求来看,广州市全市人口1275万(广州市统计年鉴,2013)。按人均年猪肉消费25公斤计算(2007-2011平均值取整)。全市猪肉需求量大约为32000万公斤,按一头猪出肉90公斤计算,每年大约需要355万头左右。按一头85元计算,屠宰与中间商每年大约有2000-3000万收入。其收入部分被摊入猪肉成本,增加了猪肉价格的粘性,即不易变动。这一环节成员具有市场势力,但目前对生猪产业发展促进作用有限。

(3)供应链库存缓冲能力有限,价格易出现频繁波动。由于猪肉消费需求的生鲜特点,从生猪进入批发市场到零售商销售环节,全部为即时性交易,基本没有库存储备,因而供应链缺少弹性,在受到外部因素冲击时,调节能力不足,价格易出现频繁波动。

目前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参与实体经营的比例过低。如表5所示,以冷藏仓储和肉品配送服务的比例为例,农贸市场提供这两方面服务的比例依次为10.53%和28.07%,超级市场则是42%和18%。由此可见,在提供服务方面,超级市场相对好于农贸市场,但总体而言,农贸市场和超级市场的冷藏仓储服务比例较低,利用库存平衡市场供求的能力有限, 供应链缓解外部影响的能力较弱。

(4)零售商缺少市场势力,对市场需求信息的传递有限。随着消费者选择权的增加,零售商在供应链中应该起到更多的市场信息传递作用。但目前而言,猪肉零售商由于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低等原因,在供应链中并没有起到其应有作用。根据303份零售商问卷调查,零售商的文化程度偏低,高中文化程度只占20%,初中文化程度占49%,小学文化程度占30%,文盲占1%。从销售能力来看,零售商平均每天销售量为1.9头,最高为9头,最低为0.3头,差异较大。

无品牌配货自营是目前猪肉零售商最主要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影响了零售商群体的组织化发展。因为零售商松散而又独立的特性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由于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因而缺少市场影响力。在询问零售商“供货价格如何确定”时,认为供货商决定供货价格的人数最多,比例高达46.04%;当询问到“供货价格是否合理”时,也有42.08%的猪肉零售商认为不合理,认为合理的零售商比例仅为32.67%;当询问到“是否曾经拒绝配送公司的收货”时,超过90%的零售商表示没有拒绝过,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无退货余地”(占比41.81%)。由此可见,供货商对于物流形式和物流价格具很大的影响势力,猪肉零售商属于相对弱势一方。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应用牛鞭效应理论分析了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形成机理,并通过对广州猪肉市场的调查,深入探讨了猪肉供应链结构对价格波动的影响。

得出的结论主要如下:

(1)从理论上而言,“牛鞭效应”具有供应链结构内生性,需求信息的波动沿供应链由下向上呈放大现象,失真信息最终导致上游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并由上向下传递,向上与向下的价格相互影响,加剧了价格波动程度。(2)我国猪肉供应链上的价格存在明显“牛鞭效应”。仔猪、活猪与猪肉价格的剧烈波动是牛鞭效应的直接表现。供应链结构是影响猪肉价格波动主要因素。(3)目前的猪肉供应链结构对价格形成有四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是生猪交易模式无法迅速准确地传递交易价格信息;二是屠宰与配送环节影响了价格信息的传递效率;三是供应链库存缓冲能力有限,易引起价格频繁波动;四是零售商缺少市场势力,消费者需求信息的准确传递能力有限。

(二)政策建议

为降低牛鞭效应的程度,稳定猪肉价格,促进生猪业可持续发展,相关产业政策应面向猪肉产业链,而非单一生产环节进行协调与管理。

第一,明确产业发展目标,促进供应链整体发展。提高供应链系统对市场需求与外部冲击的反应与协调能力。提高供应链相关主体在业务经营方面的参与度。鼓励新兴零售业态的发展,提高零售环节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其对消费需求的反应能力与市场影响力。

第二,基于批发市场建立完善猪肉价格信息传导机制。在定位明确的条件下,引导批发市场进行信息系统建设。对具有公共特性的信息系统建设增加财政投入力度。

第三,规范生猪与猪肉的交易模式。加强生猪产业标准化管理,同时规范流通环节管理,提高交易效率。成立跨部门组织制定合理的屠宰与流通管理制度。屠宰与配送环节是整个猪供应链的瓶颈环节,不仅涉及多方经济利益,同时涉及防疫与食品安全等重大公共利益。目前的政策急待完善。

第四,加强加工环节与冷链物流建设。延长猪肉的货架期,增加储存能力,提高猪肉供应链的库存缓存能力。

第五,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猪肉供应链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时滞的系统,有其自身规律,不合适的政策措施,特别是直接干预生产环节的措施可能会加剧系统的波动。

参考文献:

[1]杨朝英,徐学荣.中国生猪与猪肉价格的非对称传递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2011(09):58-64.

[2]张利庠,张喜才.我国农业产业链中价格波动的传导与调控

机制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01):104-112

[3]李明,杨军,徐志刚.生猪饲养模式对猪肉市场价格波动的

影响研究——对中国、美国和日本的比较研究[J].农业经

济问题,2012(12):73-78.

[4]高阔,甘筱青.基于FDL模型的猪肉供应链价格传导机制研

究[J].统计与决策,2012(24):132-136.

[5]于爱芝,郑少华.我国猪肉产业链价格的非对称传递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2013(09):35-41.

[6]张利庠,张喜才.外部冲击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研

究——基于农业产业链视角[J].管理世界,2011(01):71-81.

[7]聂爽,吕杰.养猪业上中下游产品价格波动变异率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61-165.

[8]李秉龙,何秋红.中国猪肉价格短期波动及其原因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7(10):18-21.

[9]任荣华.2007年我国猪肉价格上涨原因和生猪屠宰收益分

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8(03):10-16.

[10]杨朝英,徐学荣.中国生猪价格波动特征分析[J].技术经济,

2011(03):100-105.

[11]董玲.猪肉价格波动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0:

80-82.

[12]王秀清,H.T.Weldegebriel,A.J.Rayner.纵向关联市场间

的价格传递[J].经济学(季刊),2007(03):885-898.

[13]杨志波,彭伟斌,董明基.于产业链产销环节的猪肉价格传

导机制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07):125-128.

[14]王千六,李强.我国生猪产业市场机制的缺陷及其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03):243-247

[15]闫振宇,陶建平,徐家鹏.2000-2011年中国猪肉价格波动:

特征、原因与调控对策[J].统计与决策,2012(09):101-103.

[16]魏金义,王伟新,祁春节.农产品产业链纵向价格传导机制

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83-88.

[17]张晓敏,周应恒.基于易腐特性的农产品纵向关联市场间

价格传递研究——以果蔬产品为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02):78-85.

[18]廖诺,徐学军.降低牛鞭效应的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研

究[J].软科学,2007(03):9-11.

[19]王博.牛鞭效应的信息经济学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06(08):161-163.

[20]胡华平,李崇光.农产品垂直价格传递与纵向市场联结[J].

农业经济问题,2010(01):10-17.

[21]李翀,刘思峰.信息共享受限条件下的供应链网络系统牛

鞭效应控制策略[J].控制与决策,2012(12):1787-1792.

[22]Pigou,A.C.IndustrialFluctuations[M].London:

Macmillanand Co.,Lt,d,1927.

[23]Forrester J W.Industrial dynamics[M].Cambridge:

Mass:M.I.T.Press,1961.

[24]Houlihan J B.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1987,17(2):51-66.

[25]Sterman J.D.Modeling managerial behavior: Misperceptions

of feedback in a dynamic decisionmaking experiment[J].

Management Science,1989,35(3):321-339.

[26]Lee H L,Padmanabahan V,Whang S.Information

distortion in a supply chain: the bullwhip effect[J].

Management science,1997,43(04):546-558.

(责任编辑:石大立)

猜你喜欢

价格波动猪肉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下半年猪肉进口速度或将放缓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猪肉卷
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市场猪肉价格波动的内在机制研究
浅析原油价格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关于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微观作用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