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深圳市罗湖区小学足球课程的建设

2016-05-30罗建

新校园(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兴趣建设

罗建

摘 要:培养青少年的足球运动对我国足球发展水平非常重要。中小学生是中国足球后备力量中的重要成员, 对小学生进行足球运动的培养对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深圳市罗湖区小学的调查, 总结了深圳市基层足球课程的开设状况, 通过调查其足球课程的开设方式,来促进各地区小学足球课程的发展,在足球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足球兴趣及足球运动技能,对我市甚至我国足球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

关键词:足球运动;兴趣;发展;建设

2009年4月以来,我国全力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全国国家级布局城市至今已有49个,国家级试点县3个,已有10个省份开展省级校园足球活动,68个省级布局城市,已经能够较好地发展校园足球。而深圳市罗湖区是校园足球开展最好的地区,可见其在深圳市小学校园足球课程建设中较为多样化。其发展的好坏对深圳市校园足球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通过对其进行实地考察和问卷研究,了解深圳市罗湖区小学足球课程建设情况。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深圳市罗湖区参加区校园足球的8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及相关足球课程。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拟订研究问卷,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罗湖区参加校园足球的80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计800份,回收问卷800份,去除无效问卷14份,问卷有效率达95.23%,可信度较高。

(2)谈话法。在调查期间同参加各校园足球小学的20名体育教师和48名学生进行谈话,并且交流了意见,交流了有关于足球游戏和足球的基本动作要领,还有3人制足球、5人制足球和7人制足球的教学。

(3)统计分析法。对问卷的调查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二、结论与分析

1.参加足球运动的小学生心理特征分析与足球的建设

由表1可知,对游戏的热爱是学生参加足球课程的出发点,约占43%。而家长的意见对于学生的选择也起着重要作用,课堂氛围的开放和对身体的锻炼是广大小学生所追求的目标。对教师的喜爱及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左右着广大小学生的选择。因此,教师要建设好小学足球,首先,要引导学生,使学生爱上足球。其次,教师需要说服家长,让他们知道足球的好处。第三,教师需要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开设可以锻炼身体与共同提高足球水平的课程。最后,教师必须拥有较专业的技术,较好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设好校园足球。

由表2可知,愉悦心情占小学生参加足球课程心理的40%。团队的协作和简单的足球技术也是吸引小学生参加足球课程的重要原因,从众心理占了一小部分。因此,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更好地建设好小学足球课程,给我国足球提供强大的后备力量,从而提高我国足球水平。

2.当前中小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表3可知当前中小学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统计得知39%的学生认为,课堂上留给学生的空间太少,这大大 影响了学生的创造力,也诠释了中国足球固定陈旧的套路,即球员在球场上按部就班的训练技术。例如:深圳市葵涌第二小学足球课程的建设中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发挥,取得了较好和效果。场地达不到要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解决场地问题也是影响深圳市小学生足球课程建设的因素。另外,缺乏特色和教师上课刻板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

(1)特色课程设置

特色课程设置就是在破除传统陈旧死板的足球训练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抢球之类的游戏,并且可以将训练变成能更多地接触球的三人制、五人制、七人制比赛。在达到课程标准与控制好训练强度的情况下,添加足球游戏,使课程更具特色,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做到训练、学校、强度和兴趣四不误。

(2)重视运动损伤

教师对学生运动损伤方面重视不足,容易导致学生欠缺运动保健知识,没有防范和不够重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潜伏要素。应当加强《体育保健学》《运动损伤》等相关知识的普及,使学生有一定运动损伤方面的知识,并将他们引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建设。加强理论知识,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得到完美结合。

(3)教师授课的多样化

在个人成长中,受教师影响最深的阶段是小学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教练是锻炼的引导者,亦是锻炼的组织者、促成者和辅导者。在体验体育乐趣和体育美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亦师亦友,以身作则,尽心尽力地言传身教,并且做到根据学生特点来组织足球课程,做到因材施教。在体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一起磨炼,学生经过与教练一起竞赛,深受教师的优秀体育锻炼习性和文明活动的感染,亦师亦友、平等互利的师生关系可以增长师生间的感情。体育场上师生之間的交流是最好的教育,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对课程的热爱都十分重要,他不止影响自身,也影响着学生,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

(4)场地利用的多样化

第一,场地利用的多样化要求学生一场比赛的参赛队伍尽可能多,就是多支队伍同时进行比赛。教师可以做到:安排4支队伍,每队7人在同一个七人制球场比赛。

第二,比赛可进行多队轮换制,没有比赛的队伍可以在场外空地进行技术或者身体素质的练习,进行比赛的两支队伍谁胜利则可以下场休息,提高比赛的激烈性,使学生可以轮换休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以使每支队伍每个队员都能得到不同的锻炼。

第三,为了有利于一场多队同时进行比赛,教师可以进行场地的规划。在进行一场多队比赛时,难点在于球场的两个边线。可以利用只设两个底线不设两条边线的办法,为多队同时比赛拉大球场空间,有利于提高球场的利用率,使比赛更加连贯,使球员的训练价值得到有效提高。

第四,进行小组对抗练习或比赛,可在有限的空间内同时进行多队的1对1,2对2,3对2的游戏比赛,输方受到一定的惩罚,既可大大提高球场空间的利用率,又可使学生更多地得到练习,并且使学生得到足球的乐趣,一举三得。

这种对场地高密集利用的做法有效地缓解了场地不能满足课时需要的情况,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这种做法能大大提高学生训练的质量,在深圳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得到了其他多所学校的认可,实验证明确实可行。

3.结论

深圳市罗湖区小学课程建设多样化为深圳市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更新了以往的校园足球模式旧观念,涉及深圳市足球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得到了全方位的阐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联合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内心特征,考虑学校足球场地的现实处境,尽量多地举行竞赛性质的锻炼,使广大青少年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提高,培养更多的足球爱好者。少年足球是各国足球生命力的所在,将人才培育方向放在校园范围内是很多足球强国屹立不倒的原因,以往在少年培养这方面我国出现很多错误,但现在逐渐重视校园足球,给予校园足球课程建设多样化的课程支持。足球课程多样化建设的改革目的是促进小学生兴趣,通过对足球课程的改革,丰富教学内容,改进足球课程的同时帮助小学生打下一定的基础,具有较为领先的足球技术和能力。以兴趣为主是小学足球课程的主要原则,课程建设要多元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李立.足球课教学内容方法的探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3(4).

[2]马振国.科学运动健身[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兴趣建设
在足球运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路径探析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