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与就业

2016-05-30汤赐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专业认证工程教育培养目标

汤赐

【摘 要】笔者所在学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于2013年通过了有效期长达6年的工程教育认证。本文介绍了我院严格对照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制定的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紧扣学生就业这一核心,采用倒推思路,制定吻合学校、学院办学背景和专业特色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    电气工程    培养目标    就业

为了构建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和工程教育与工程界的联系机制,实现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教育部于2006年3月正式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作为四个试点认证专业之一,电气工程专业的认证筹备会议于2006年4月5日在北京召开,着手起草相关文件和认证标准等;随后的会议又进一步修改与完善了相关文件等。

电气工程专业认证首要的关键问题是判断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等是否符合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我院紧扣学生就业这一核心,采用倒推思路,制定了吻合学校、学院办学背景和专业特色的培养目标,为顺利通过专业认证奠定了基础。

一、社会竞争优势的分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社会竞争优势体现在:

(一)适应电力行业工作的能力强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电力行业办学背景,源自原电力工业部所属的长沙电力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与电力行业联系密切。在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后始终保持电力行业特色和优势,继承了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强化了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继电保护、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等课程教学。具有优秀的电力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建设了湖南主网负荷中心——长株潭电网的电力系统综合模拟实验室,包括发电、输电、变电、用电、调度和控制等整个电力生产、使用和管理过程;校外建设了湖南省电力公司省优秀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电力生产控制的实际动手能力。拥有一批电力工程经验的专业优秀教师,学校先后聘请了电力行业的8名专家做兼职教授,来指导本科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同时大部分专业教师有电力企业的工作经历,能将电力生产和运行中的经验和问题纳入专业教学实践。因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适应电力行业工作的能力强,在全国各地电力行业得到了广泛好评。

毕业生适应电力行业工作的能力强,在全国电力行业尤其是湖南省电力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优势,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如各省电力公司、各发电集团公司甚至中南地区人才招聘见面会都安排在长沙理工大学,每年在长沙理工大学招收一大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毕业生整体素质高、社会声誉好,受到电力系统的广泛好评。

(二)具有强弱电结合的知识结构、较高的工程实践和实验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面广泛,覆盖电气系统的一次强电和二次弱电领域。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更强调强弱电结合,弱电控制强电。为此,本专业构建了基于“大电工”概念的以“电路”“电子技术基础”和“电力系统分析”省精品课程为主体的优质专业基础课程群。针对学生校外实习环节面临“只能看,不能操作”“实习单位不愿接收”“实习经费紧张”等难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构建了“强电与弱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四结合”实践教学新体系,组建了基于导师制的大学生创新团队,采用了以科研课题和工程项目为牵引、“干中学”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构建了大学生电气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取得了突出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传承“铺路石精神”,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已有近六十年的办学历程,近四十年的本科教育,传承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乐于奉献、锐意进取的“铺路石精神”,为国家电力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坚持将“铺路石精神”的培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从入学教育到就业指导,全过程育人。新生入校,学校在入学教育中就注重引导学生树立面向基层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使他们认识到这是祖国建设的迫切需要,是青年学生的正确选择。在就业指导中,学校结合上级有关鼓励毕业生扎根基层的文件精神和我校校友群体扎根基层、乐于奉献而受到用人单位欢迎且有所成就的特点,引导学生就业时准确定位,乐意去基层单位,特别是去急需专业人才的流动性电力建设单位就业。毕业生立足基层建功立业,弘扬“铺路石精神”:服务基层,乐于奉献,“下得去”;艰苦奋斗,善打硬仗,“用得上”;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干得好”。从近五年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90%以上学生的签约单位都是在生产第一线。湖南省电力公司评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爱岗敬业,严谨务实,踏实肯干,理论知识扎实,实际动手能力强,在业务知识方面占有较大优势,综合素质高”。

二、就业方向的定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立足电力、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可在电力工程领域及其相关行业工作。就业性质主要包括:在企业、设计院、研究院(所)等从事研究开发、技术支持、工程设计、技术咨询等;从事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的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策划等;在大专院校和职业培训、技术培训机构等从事教育工作。部分毕业生进一步深造,在国内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80%左右直接在电力行业就业,10%左右在国内攻读硕士研究生或出国深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多年来一次性就业率高居97%,名列所有专业前茅。许多毕业生经过三五年锻炼后成为行业各部门的骨干力量和负责人,例如湖南省电力公司中层干部和技术骨干大部分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三、培养目标的确定

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结合长沙理工大学的电力行业背景,设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电气工程领域专业知识、强弱电结合知识结构、工程实践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电力系统、电气装备制造业和科研院所从事系统运行、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研究开发和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的培养计划与就业,相关认识和体会希望能为兄弟高校顺利通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认证  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倪凯, 金尚忠, 孙彩霞, 等. 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及其启示[J]. 高等理科教育, 2011(5): 51-55.

[2]程明. 电气工程本科专业认证的实践与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1): 120-122.

[3]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 通用标準.

[4]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补充标准.

[5]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 结论发布.

猜你喜欢

专业认证工程教育培养目标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创客类系统实训的自适应结构化模型
基于CDIO理念的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法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早期发展
基于工程思维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金属材料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初探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评价体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