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情感飞扬起来
2016-05-30谭练苹
谭练苹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以《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为例,我以“弱小”为切入口,采用抓对比句的方式,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復品读,在师生交流中深化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激起语言思维的火花,获得情感的体验。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把心理活动集中到学习对象上。通过平时的了解,我发现学生对自己“一知半解”的知识最感兴趣。因此,上课开始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上“弱小”两个字,然后问:“你们认识这两个字吗?”孩子们看了看拼音,齐声说:“认识,读弱(ruò)小。”接着我问:“你们认为我们班谁是最‘弱小的?”话音刚落,平静的教室顿时热闹起来,一双双小手举得高高的。班长说:“我认为易琪睿是最弱小的,他又瘦又小。”话音刚落,那边也有人说:“不对,他不是最弱小的,他打架可厉害啦!”这时,慢条斯理的谭龙洋说:“我认为现在的冷州是最弱小的,因为他扭伤了脚,不能和同学一起玩耍,多孤独啊。”马上又有人反驳:“我认为……”讨论声不绝于耳,争论声也一浪高于一浪,课堂气氛十分热烈。这时,刘星彤站起来说:“老师,究竟怎样才算‘弱小的呢?”他这一问,教室里顿时平静下来,目光全集中在我身上。我知道授新课的最佳时机到了,于是我迅速地在黑板上把课题补充完整,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不是最弱小的》这一课,希望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把阅读权交给学生,熏陶情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并注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于是我提出了问题: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描写野蔷薇不同形态的句子吗?话音刚落,学生们就拿起笔在书上勾画起来,不一会便纷纷举手汇报:
1.“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2.“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低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首先我要求学生自由地读这两句话,能读出什么?学生一遍遍地读句子,然后举手汇报:“我从第一句读出了蔷薇的美丽”。“我从第一句读出蔷薇不仅色彩鲜艳,还芳香扑鼻。”“我从第二句读出蔷薇受到大雨的摧残,真让我同情。”“ 我从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看出蔷薇的弱小和可怜,使人觉得非常惋惜。”接着我问道:“刚刚还迎着阳光灿烂绽放的美丽花朵,转眼间就被无情的风雨吹打着,你看,它们在暴风雨中无助地摇晃着……你会想到什么?”这下可热闹啦,有的说:“多么可怜的花儿,多么无情的雨呀!”有的说:“我想我要是有一把雨伞该多好呀,我要去为这些美丽的花儿挡住雨。”还有的说:“我想要是这时雨停了该多好呀。”我又问:“此时的蔷薇花和5岁的萨沙相比,谁更弱小?”生齐说:“野蔷薇花!对呀,在萨沙的眼里野蔷薇花是弱小的。他是怎么做的?”全班学生纷纷举手说道:“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他想保护它,不让它受到伤害。”“是啊,因为萨沙保护了比自己更弱小的蔷薇花,所以萨沙自豪地说……”学生情不自禁地大声说道:“我不是最弱小的!”可就在这时,出乎我意料的是平时上课爱开小差的谭龙洋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小手不停地摇晃着,我知道他有特别想说的话,于是我问他:“你想说什么呢?”他说:“我认为野蔷薇花不是弱小的。”“为什么?”“因为它可能保护了它下边的草芽啊,所以我认为野蔷薇不是最弱小的。”此刻我心头不觉一亮,情不自禁地说道:“是啊,野蔷薇保护了比它弱小的草芽,因此它也可以自豪地说……”全班学生不约而同地大声说道:“我不是最弱小的!”此时在学生的心中已经产生共鸣:只要你保护了比自己弱小的人或物,你就不是最弱小的。
三、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不是给出一个比学生的理解更准确、更全面、更简要、更完美的“标准答案”,而是要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观点、个性化的感悟,创造性地表达人生。学了课文,我想每个孩子对“弱小”一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再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理解,使他们知道:如果你谁也帮助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我们应该关爱和帮助比我们更弱小的人和物。
于是我提出:“在父母的眼里你就是最弱小的,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自己是弱小的吗?” 学生们大声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我又问:“那在你的眼里,什么又是最弱小的?你又会怎么做?”问题抛出后,要求小组讨论交流。(在学生眼里,任何一种小动物、花草等植物,以及弟妹、长辈、孤儿等都可能是最弱小的。)
不一会儿,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在我眼里,小蝌蚪是最弱小的,所以我要保护他们,劝阻那些抓小蝌蚪玩的同学。”有的说:“在我眼里,灾区那些失学的儿童是最弱小的,所以我要节省零花钱,把它们存起来寄给那些孩子。”还有的说……
教学过程中,我惊喜地看到、听到学生个性化的体验、感悟,他们的发言是精彩的。在教学中,我不求答案的唯一,看重的是学生的自我感悟与自我发现。同是“弱小”,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学生的回答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充满爱心、关怀的。
总之,阅读教学只要抓准切入口,真正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敢于放手让学生在知识的天空自由地翱翔,学生将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