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作文之花在激励的枝头绽放

2016-05-30赵娟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波澜赞美外婆

赵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使学生在老师的期待和激励中获得信心和力量,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育如此,作文教学亦如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应站在“立人”和“立言”的高度,眼中有文,心中有人,把学生健康的言语人格、态度、趣味置于第一位,呵护学生的作文兴趣,保护学生本真的言语表现方式和原发的言语热情,让学生的写作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掘。

一、生生互动激励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这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中提出的学习理念,也是作文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改互改作文,这种做法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领会写作要领的自信,提高学生思考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思维品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特别是给学生写的一些肯定性的、赏识性的评语以及教师宣读评语对其他同学也是极大的激励和鼓舞。因为需要赞美,是人的天性。人人都需要赞美,如同人人都需要吃饭一样。没饭吃,你会产生饮食的饥渴;没有赞美,你会但随着交往的逐步加深,对她的感情也在渐渐发生着改变,道是缺憾却完美,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缺憾,写出人物情感的变化过程。 针对情节波澜不够,笔者展示了一个学生作文片段,让大家尝试修改升格,让情节变得有波澜。

(原文)就这样,外婆被推进了手术室,病房外的我们焦急地等待着,可手术室的大门迟迟没有打开。各种猜想涌现在我的脑海,手术是不是出问题了,肿瘤切除了没有,可我现在什么也做不了,只有默默地祈祷上天不要将亲人从我身边夺走。

手术的门打开了,外婆安然无恙地出来了,手术很成功。

一位学生做了这样的修改:

我焦急地坐在椅子上,突然发现医生穿着手术服走出来了,面色凝重,她缓步地走到我面前,说出几个字,可是我却怎么也听不清,脑海里突然响起许多声音,外婆昏倒前众人的惊呼声,救护车刺耳的鸣笛声,护士们齐推着外婆进手术室的脚步声……可是医生转身就走,我急着想抓住他,却抓不到。突然我发现手术室的灯还亮着,这才意识到刚刚打了个盹,做了个梦。我站起身,门突然打开,医生从里面走出来,那情景简直和梦中的一模一样。我用力握紧拳头,指尖深深刺进皮肤里却感觉不到痛。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医生,听到他口中说出一句话:“病人已经没事了。”我那高度紧绷的弦终于在那一刻松开了。

这段文字相比原文来说,增加了对“我”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待心情的描述,穿插梦境的描述,使“我”的焦急心情更加真切可感,也使得情节更加曲折,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

当然,给情节造波澜,并不是为了虚张声势、故弄玄虚,应该遵循事情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有的学生将事件描写得繁复曲折,但与突出中心的关系不大,徒使文字冗长拖沓。有的情节构思老套,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事件的走向,达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有的为了叙事曲折而穿凿附会,破绽百出。这些都是我们在指导学生叙写故事时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地方。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226401)

猜你喜欢

波澜赞美外婆
外婆
远离否定式赞美
外婆
外婆回来了
写一句赞美别人的话
Response of the North Pacific Oscillation to global warming in the models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一石千层浪 思维起波澜
赞美胡子(共4则)
多一句赞美
大陆援台物资遇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