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效的中学语文早读课
2016-05-30于会芹
于会芹
语文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早读课是否高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然而中学早读课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教师应从四个方面提升早读课的效率。
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康德说:“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同样,没有明确目标的语文早读课,是对学习时光的极大浪费。因此,在高中语文早读课之前,教师必须制定明确、科学、具体、可实施、易操作的语文早读目标。
教师在早读开始时,就应该通过板书或者PPT的形式,给学生以明确的早读目标。
1.早读的内容
教师不仅要使早读内容科学化、具体化,还要使其系统化。在制定早读目标时,教师要结合手头的早读材料,并根据早读材料的类别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早读目标,力求科学化;在板书或投影早读目标时,要具体到早读材料的某一页甚至是某一条,力求具体化;此外,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临时任务、短期目标、长远目标来安排早读内容,力求系统化,而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2.早读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早读内容,明确哪些内容是要求泛读了解的,哪些内容是要求熟读领悟的,哪些内容是要求背诵默写的。
其次,早读目标的制定要切合学情,不宜定得太低,让学生丧失早读的激情;也不宜定得太高,要使多数学生都能完成,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成功感。
二、形式多样,点燃激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在传统语文早读课中,长时间单调的朗读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产生厌倦情绪。而采用形式多样的朗读形式,可以点燃学生朗读的激情。
1.站读
早读课时,尤其是早读课刚开始时,总会有部分学生坐在那里或精神不济,或注意力不集中,或开小差。如果站着,双手捧书,那再去做其他事情的机会就大大减少,而且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具体操作时,可以集体站读,也可以个别站读,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站读的时间都不宜太长,否则过犹不及,给学生带来疲倦感,反而不利于早读效果的提升。
2.教师范读
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范读中受到熏陶和启发,潜移默化地学会一些朗读方法和技巧,而且在教师范读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和训练。最重要的是,教师范读还可以打动学生,以情激情,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能够更好地自主探究。
3.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不仅能激发学生朗读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书不读熟不开讲。”因为唯有深入阅读,才能进一步理解文本,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能力。而早读课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容易点燃学生朗读的激情,让学生读得开心、有效,读出语文好成绩。
三、方法指导,事半功倍
对于早读课,只有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学生才能在记忆的黄金时间取得事半功倍的早读效果。
比如对于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要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性朗读。经常有学生辨不清究竟是“不尽长江滚滚来”还是“不见长江滚滚来”。只要学生能够理解这句诗描写的是杜甫登上高处眺望绵延不绝的长江滚滚而来的景象,记住正确的诗句就易如反掌。
古诗词往往是以最简洁的形式反映社会生活,并通过典型画面激发读者想象的方式来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朗诵时要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加之明朗的思想,饱满的激情,便会展现出“借景抒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生动形象。如李白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意境雄浑而奇丽,朗诵时,我们要通过或轻或重,或抑或扬,高昂豪迈,迂回缓荡的技巧声声传情,步步入境,从而把诗中那种雄浑的意境、缤纷的形象展示给听众。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如果我们能够教给学生科学的朗读技巧,那么,语文早读课一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定向检测,保驾护航
众所周知,所谓“早读定向检测”,就是要求早读检测的内容与早读目标必须吻合一致,做到有布置必有检查,有目标必有落实,以此促使学生对早读课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早读定向检测作为评价学生的一种手段,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可以教师亲查,也可以安排小组长抽查,甚至可以围绕早读目标,制定定向早读检查学案,巩固早读朗读成果,提高早读效率。
只有中学语文早读课能有明确的早读目标、异彩纷呈的朗读形式,科学高效的朗读技巧、严谨周密的定向检测,我们才有可能每天为学生提供一份营养丰富的精神早餐。为此,将精彩早读进行到底,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22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