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典型产业集群区城乡一体化演进机制研究

2016-05-30冉庆国杜会永

商业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产业集群

冉庆国 杜会永

摘要:城乡一体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本文从产业集群视角出发,根据不同产业集群特征将产业集群区划分为农业基础型、服务业集聚型和工业主导型三种典型,重点分析了这三种典型产业集群地区城乡一体化演进的模式、动力与路径,并据此提出政策设计时需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产业集群; 城乡一体化;演进机制;政策设计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城乡一体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十七届三中全会首次从国家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长期目标,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的改革任务,并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在现阶段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的重点内容和基本原则。然而,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涉及经济、政治、社会、资源、环境和人口等诸多因素,涉及建立健全农业经营模式、农民财产权利、城乡要素交换、公共资源配置、社会管理创新等体制机制问题。当前,我国已在部分地区进行了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带动了地方的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特色模式。然而,探索中也出现了进程单一、资金瓶颈、路径不明确、演进顺序不合理、农民产权不明晰且流转困难、基层动力不足等问题。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能否实现城乡发展体制机制的创新,将决定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程度或水平,关系到地区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本文拟从产业集群视角科学、系统地分析不同区域城乡一体化的模式、动力和路径,总结其发展演进中的一般规律,以期对科学、合理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理论参考。

一、文献回顾

城乡一体化是城乡职能、空间和市场的一体化,不是空间的均衡化,它是城市化的最高阶段,是城乡现代化的先进模式,因而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石忆邵等,1997;李同升和厍向阳,2000)。城乡一体化同时还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经济和产业一体化是基础,制度是保障,都市农业是纽带,新型工业化是引擎,城镇化是平台,因而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并实现城乡居民发展机会均等(顾益康和邵峰,2003;杨继瑞,2005;张强,2013;朱善利,2013)。

关于区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研究较早源于恩格斯提出的“城乡融合”,其标志有两个:工人和农民的阶级差别消失、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消失。之后,学者们从城乡一体化的动力及其福利效应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例如, McGee(1985,1991)认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动力是交通通讯和国际分工浪潮的迅猛发展;Fan & Stark(2008)通过建构城乡一体化一般均衡模型证实,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无限制向城市迁移降低了农村和城镇居民平均收入。

目前,关于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推进动力、推进路径、演进模式三个方面。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动力,学者们各持己见,莫衷一是,主要包括国家政策(顾益康和许勇军,2004,马晓强和梁肖羽,2012)、城市化(周加来,2001;吴伟年,2002)、城乡利益差别(张登国,2009)、解决三农问题和缓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连茂君和许多,2015)等。在城乡一体化推进路径方面,学者们的观点大致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宏观层面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具体包括城乡流通体制、行政体制、产权、户籍、土地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改革,以及社会管理与政策创新(赵勇,2002;顾益康和许勇军,2004;姚士谋等,2009;张传勇,2013;朱善利,2013;高培勇,2013;白永秀和王颂吉,2013);二是微观层面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心镇建设等具体举措推进城乡一体化(郑文哲,2013;姚士谋等,2014)。关于城乡一体化演进模式,学者们针对不同区域的实践,提炼出不同类型的演进模式,既有珠江三角洲“以城带乡”模式、上海“城乡统筹规划”模式、北京“工农协作、城乡结合”模式和发展乡镇企业的苏南模式(冯雷,1999)、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浙江模式”(康胜,2010)、浙江嘉兴两分两换模式和陕西石泉杨柳新区模式(白永秀和王颂吉,2013),也有以产业空间适度集聚带动都市区城乡空间构架转型的集约均衡模式(刘晨阳等,2005)、农村内驱型、政府外推型和反哺带动型模式(马晓强和梁肖羽,2012)、低碳模式(刘凤莲和林爱文,2012),以及苏南“一张图,双置换,三集中,四对接,五注重”的新模式(康永超,2013)。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也有部分学者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产业集群与城乡一体化关系的研究,指出推进城乡一体化要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洪银兴和陈雯,2003),通过特色产业集群的诸多效应发挥其对城乡一体化的促进作用(赵立新和关善勇,2006)。例如,郑华(2006)认为产业集群是城乡一体化的内源驱动力,城乡一体化能促进产业集群升级;张强(2009)认为要解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就要按城乡产业的不同目标进行合理分工,形成城乡产业集群;刘凤莲和林爱文(2012)提出我国各地要选择主导产业,逐步扩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基础,通过产业合作实现城乡合作,推动一体化深入发展;凌守兴(2015)认为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对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我国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城乡发展实践的产物,较早源于部分地区寻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探索,而且在探索的实践过程中已经形成特有的模式和路径,但是学界对城乡一体化演进模式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和完善,不利于把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此外,现有研究的对象主要聚焦在苏南、成渝、北京、上海等地区,以产业集群区为平台进行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为此,本文拟从产业集群视角出发,通过对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分析,进一步探讨城乡一体化的演进规律,总结典型产业集群区城乡一体化的演进机制。

二、典型产业集群区城乡一体化演进规律探析

(一)典型产业集群区的界定与特征分析

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区域内有比较竞争优势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是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便利的区位优势,也可以是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雄厚的资金积累等。一般而言,单一资源优势较难催生产业集群,大多以组合资源优势形成,但这些优势资源中又必然有某一优势资源居主导地位,从而使产业集群有其独特性和典型性。

对产业集群类型划分的研究较早,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国外学者中,迈克尔·波特(1990)将集群分为垂直型和水平型,Markusen(1996)将集群分为意大利式、轮轴式、卫星平台式和依赖国家力量型四种类型,Schmitz(2004)则将集群分为创新型和低成本型两种类型;国内学者中,王缉慈(2001)将集群分为沿海外向型、智力密集型、经济开发区型、高技术型和乡镇企业集聚型;仇保兴(1999)将集群分为市场型、椎型和混合网络型,金培(2003)将集群划分为传统型、高技术型和资本与技术结合型。虽然,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目划分出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但划分的依据都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依托资源、发展模式和组织方式等。

在梳理分析已有分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探讨不同区域城乡一体化演进规律这一研究目标,本文根据产业集群形成的主导因素以及对“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和不同地区现有产业集群的观察、分析和总结,将集群划分为农业基础型、服务业集聚型和工业主导型三个典型。同时,根据“中国百佳产业集群”中不同类型集群数量分布的特点,将我国产业集群整体视为“橄榄形”,其中,两头部分是农业基础型和服务业集聚型,数量相对较少;中间部分则是工业主导型,数量相对较多。这些典型产业集群区经济社会发展既有其一般性,也有其独特性,分别将其作为独立的系统进行研究,有利于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农业基础型产业集群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支撑,集群形成依赖于区域内农产品生产的竞争优势。由于区域内拥有健全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体系,产销对接较好,既能够吸纳商业企业加入到生产环节,也能够促使生产加工企业建立自有流通渠道。在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农民组织化程度得以有效提升,并通过土地流转等途径,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同时出现专业化分工,使部分人成为“农业职业经理人”,部分人转移到农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中,从而带动相关性支持产业如物流、金融、劳动力市场以及针对性强的公共服务系统的快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这种类型的产业集群区集中在农村,代表性的集群包括山东省寿光市的蔬菜产业集群和黑龙江省五常市的稻米产业集群。

服务业集聚型产业集群一般在经济发达地区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形成。在经济发达地区,因为经济基础好,区域在管理、技术、人才吸引和金融服务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区的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发达,集群企业主要分布在城市,典型地区为上海市。这一典型地区对资源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使得周边农业资源服务于城市生活,形成特色供应体系,并吸引农村人口进入到城市,同时,因为较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基础,能够吸引全国范围的高层次人才,致使城市人口进一步扩张。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因旅游业的发展积累,形成特色的旅游服务产业集群,并通过品牌化建设、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强化旅游业集群化发展趋势,产业链条日益完善,从而对地区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导致城乡人口融合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

工业主导型产业集群是当前我国最主要的集群类型,它以制造业为基础。区域内企业通过特色工艺生产特色产品,形成自有品牌,并通过品牌效应的发挥形成区域产业聚集,在核心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相关性支持产业逐渐发展成熟。这类产业集群主要位于城乡结合处,代表地区较多,以江苏、浙江和广州等地制造业为主。这些地区工业发展之所以较好,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工业资源丰富、劳动密集或优良工艺传承),在政府引导、扶持与积极推广下,区域内自发形成内生性工业集群;二是依靠地缘优势和国家政策,在承接加工贸易的基础上形成外生性工业发展集群。这类集群地区由于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并有较好的创业就业机会,所以能够不断吸引更多的城乡人口进入,加快城镇化进程,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较好。

不同类型集群特征及代表地区可参见图1。

(二)不同典型产业集群区的城乡一体化演进规律

1.农业基础型产业集群区的城乡一体化演进

农业基础型产业集群区依托区域内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①形成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代表性区域有黑龙江省五常市的稻米产业集群、山东省寿光市的蔬菜产业集群、日照市的水产品产业集群、蓬莱的葡萄酒产业集群和福建省惠安县的休闲食品产业集群等。

农业基础型产业集群地区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导,城乡经济体逐渐形成支持该特色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产业,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并呈现农村经济体不断积聚、主动向外扩张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的基础作用明显,产业发展根植于农村的特点鲜明,农村地区凭借特色产业发展源头的天然优势不断积聚力量,并在城乡经济体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同时,城镇的产业培育与发展倾向于服务特色产业,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也以支持和壮大特色产业为中心,区域经济发展资源逐渐流向特色产业,流向农村,从而形成城乡互动、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为此,可以将其城乡一体化演进模式归结为农村积聚主动扩展模式(见图2)。

在农村积聚主动扩张模式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农村依托农业集群的发展而不断吸引市场力量和政策支持,通过自身积聚逐渐向外扩张的同时吸收城市功能体向外延伸。如图2所示,农村(A、B、C)在特色农业发展的驱动下,积极向外扩张(实线代表农村固有经济区域,虚线代表农村经济影响力向外辐射);城市在集群发展和农村扩张的吸引下,产业结构逐步调整,服务于产业集群的相关配套产业不断发展,城市体影响力逐渐向外延伸。城市与农村在产业集群带动下的协同发展使得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逐渐增多,城乡结合区逐步建立,新型城镇或城镇新区不断建立。

在农村积聚主动扩张模式下,产业集群区城乡一体化演进有其特有动力来源和路径。从发展动力看,农业比较优势的积累是其根本动力。农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在市场配置和政策引导的作用下,逐渐形成具备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和完善的配套产业链,进而培育出特色产业集群雏形。集群内,通过学习效应(技术模仿)的扩散,农业生产优势凸显并带动农业资源初加工和深加工持续发展,优势的积累又引起了区域内生产技术的变革和创新,形成技术进步,进一步吸引资金政策支持和人力资本积累,支撑区域竞争优势明显的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与发展。在集群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区域资源优势逐步向主导产业集聚,促使城乡联系加强,人口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市场体系逐步形成,城乡协同发展的趋势得以加强。在这一过程中,资源配置方式、生产组织形式和产出分配方式等不断调整与变革,土地资源配置集约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职业化趋势逐渐加强。从演进路径看,城乡一体化演进路径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农业、农村和农民协调发展:(1)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化、组织化,通过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2)在现有技术约束下,培育形成一支职业化的农民队伍,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3)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其演进过程为:比较优势培育市场体系建设配套服务完善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公共服务改善城乡一体化水平提升。

2.服务业集聚型产业集群区的城乡一体化演进

服务业集聚型产业集群区依托于服务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形成原因是区域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或相对优化的产业结构状况。代表性区域有上海市的金融集聚区、安徽省黄山市的旅游业集聚区等。

服务业集聚型产业集群区通常以城市为中心,以服务业企业为主体,伴随工业制造企业向农村或其他地区转移和产业转型升级深度发展,城市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明显。这种类型的产业集群地区经济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城乡经济体发展不在是为第三产业发展相关的配套产业,而是充分利用这种服务业的积聚优势,发展各自特色产业。在这一过程中,城乡经济资源相互流通、互相补充、协同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并呈现城市经济体依托服务业优势不断向外输出影响力,周边农村逐渐成为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的承载区,部分地区被城市经济社会体吸收,城市规模扩大,农村人口转移增多。根据其发展特点,可以将其城乡一体化演进模式归结为城市辐射吸收扩展模式(见图3)。

在城市辐射吸收扩张模式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城市依托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转型升级向外辐射经济影响,同时强化优势产业功能,进一步加大城市吸引资源能力,最终实现城市经济圈扩张,农村区域则被动地享受城市扩张带来的外部性福利。如图3所示,城市区域依托经济和服务业优势,主动向农村地区辐射影响力(虚线部分代表城市经济社会在特色产业集群的带动下向外辐射、扩张);农村(A、B、C)不再像农业基础型产业集群区那样主动向外扩张,而是被动接受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部分外部性福利(无虚线扩张)。在这一过程中,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部分农村地区为被城市所吸收,城乡经济社会功能分工逐步调整。

从发展动力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根本动力。具体而言,在城市经济规模不断扩张的情况下,地区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在区域内布局逐步调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城市周边扩散,第三产业在城市中聚集。产业内部结构也有所调整,农业服务城市的功能增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分工更加精细,农村劳动力分化趋势加强,农村人口城镇化逐步加快;工业、制造业向城市周边或区域外转移,生产线转移至城乡结合处或乡村,生产服务职能保留在城市;服务业分化更加明显,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在城市,生活性服务业向农村扩散。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过程中,服务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区域内公共服务相对完善,地方政府通过加强政策设计,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并通过制度创新保障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演进路径看,城乡一体化发展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导,在这一模式下,区域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通过制度创新、深化改革来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而提高一体化水平。其演进过程为:服务业主导形成产业转型升级人力资本分化、深化农村居民居住城郊化城乡交通系统高度发展及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 高水平城乡一体化。

3.工业主导型产业集群区城乡一体化演进

工业主导型产业集群以工业制造类为主,与我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相匹配②,将其作为特定区域城乡一体化的研究问题更具普遍意义。当然,这类集群内部也存在一定差异。从集群形成机制看,至少存在两种典型:内生驱动与承接外包。前者是指集群的形成主要依托地区传统的工艺技术或在政策引导下的学习效应扩散,集群的成长与发展完全由地区内部驱动;后者则是在加工贸易发展的背景下,依靠承接区域内外外包的加工制造业务所驱动的。本文仅以内生驱动为重点分析其城乡一体化演进规律。

工业主导型产业集群地区经济发展以特色制造业为主,城市周边围绕着多个不同类型的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专业镇。随着专业镇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组织链,城乡经济体围绕主导产业逐渐培育出了上下游相关配套产业。农村区域在城乡经济体中承担的功能有所不同,产业集群发展成熟程度也不一样,部分区域主导产业明显,部分区域配合某一或某些区域形成生产服务性产业。集群发展成熟、主导产业明显的农村区域具备主动辐射和积极向城市区域延伸的特点;而发展生产服务性产业的农村区域向城市区域延伸的动力相对不足,多以被动承接其他区域的生产服务外包和城市功能疏散、产业转移为特点;城市经济体则在周边专业镇的支撑下,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将部分工业制造业向周边转移,更多承担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功能。根据城乡经济体发展特点,可以将该典型区城乡一体化演进模式归结为城乡协同互动推进模式(见图4)。

城乡协同互动推进模式下,城市和农村都不具备绝对优势使得资源转向流入自身系统。集群内企业多数分布在城乡结合处,城市发展以支持集群企业的配套服务为主,农村则为集群企业提供劳动力要素,城乡结合处成为经济活跃区,其持续发展将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如图4所示,在城乡协同互动推进模式下,城市周边农村发展趋势不一,有的积极向外扩张(如B),有的则是被动接受城市经济的辐射效应(A和C,两者又因区位优势差别而进程不一,距离城市近者接受的辐射效应最强)。

从发展动力看,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根本动力。具体而言,区域内首先形成特色各异的工业制造类产业并且逐步发展壮大,然后在集群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相关性支持产业逐渐完善,工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呈现转型升级趋势,并开始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发展方式由依靠劳动、土地等要素投入为主转向以依靠劳动、资本投入为主,劳动力资源逐渐优化配置;产业发展对技术创新与进步的要求增强,劳动力专业技能增强。工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细化分工使得工业特色镇与城市经济联系加强,城乡居民收入也稳步增加,农村居民进入城镇的要求增强,城镇化的基础较好,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从演进路径看,城乡一体化发展由新型工业化主导。其演进过程为:工业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与发展技术创新与进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劳动力专业技能提高产业集群协同发展能力增强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且城镇化发展质量提高 城乡一体化水平提高。

三、结论与启示

我国产业集群众多,类型不一、发展趋势各异,但根据集群发展基础看,可划分为农业基础型、服务业集聚型和工业主导型三种基本类型,对应地区则为典型产业集群区。这些区域资源优势不同,城乡关系演进模式有所差别,农业基础型产业集群区城乡一体化演进呈现农村积聚主动扩展模式,服务业集聚型则呈现城市辐射吸收扩张模式,工业主导型则呈现城乡协同互动推进模式。不同模式下,其城乡一体化演进的动力来源不同,演进路径不一,这就意味着相应的政策设计也应有不同侧重。

产业集群区在根据城乡一体化路径和动力机制进行具体政策设计时,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1)明确政策设计目标。应依据集群地区资源优势和发展特点,确立提升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水平的目标,并将其分解为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两个维度。前者以缩小城乡经济差距(趋向理想边界)为目标,后者以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为目标。战略制定应在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经济差距间寻求均衡。(2)把握政策设计基本原则。政策设计一要有战略高度,根据产业集群类型和城乡经济社会特征,把握路径演进的关键要素,定位动力机制的核心因素,将政策设计作为区域发展重要战略;二要因地制宜,注重产业集群类型差异所带来的城乡经济社会特征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政策实施环境的不同。(3)合理构建政策设计内容。对于农业基础型产业集群地区,应鼓励农业生产经营的企业化运作,实行税收优惠和扶持,并加大对农民生产、销售和管理等基本技能的培训,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努力实现农民职业化;对于服务业集聚型产业集群地区,应建立完善的产业政策,包括公共服务业优先支持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对于工业主导型产业集群地区,应实施激励创新政策,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政策设计时,典型区都要积极探索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限制的社会管理新方式,构建完善的城乡社会保障政策,统筹城乡规划。

注释:

① 这种优势可以是得天独厚的土地、水源和林木等资源,也可以是独特的农业产品或副产品,还可以是由历史传统继承的独特农业生产方式或技术,但不论是哪一种优势,都可以使该区域相较于比其他地区的比较优势。

② 这种类型的产业集群占我国产业集群数量的绝大部分。例如,200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评选出的“百佳产业集群”,近90%的产业集群是工业制造类集群。

参考文献:

[1] T.G.Mcgee, Urbanisai or Kotadesasi?Evolving patterns of urbanization in asia, Paper Presen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 Urbanization, Akron:The University of Akron, 1985.

[2] Fan C.,Stark O.Rural-to-urban migration human capital and agglomer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2008(3):68.

[3] Markusen A. Sticky Places in Slippery Space:A Typology of Industrial Districts[J].Economic Geography, 1996(72):293-313.

[4] 白永秀,王颂吉.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质及其实现路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5] 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6] 丁建军,陈赤平.产业集群分类、治理比较及演变趋势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5).

[7] 顾益康,邵峰.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3(1).

[8] 顾益康,许勇军.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4(6).

[9] 洪银兴,陈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4).

[10]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11]康胜.城乡一体化:浙江的演进特征与路径模式[J].农业经济问题,2010(6).

[12]康永超.城乡一体化的苏南模式及其创新[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13]李同升,厍向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演变分析——以宝鸡市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6).

[14]连茂君,许多.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理论评述[J].商业研究,2015(5).

[15]凌守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形成及演进机理研究[J].商业研究,2015(1).

[16]刘晨阳,周彤及,傅鸿源.重庆都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1).

[17]刘凤莲,林爱文.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中国城乡一体化模式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12(8).

[18]马晓强,梁肖羽.国内外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模式的评价和借鉴[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19]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0]王缉慈.创新的空间: 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1]吴伟年.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与对策思路——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02(2).

[22]杨继瑞.城乡一体化:推进路径的战略抉择[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23]姚士谋,房国坤,J. Nipper.中德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比较——以长江三角洲与莱茵河下游地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9(4).

[24]姚士谋,张平宇,余成,等.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2014(6).

[25]张登国.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动力体系研究[J].乡镇经济,2009(12).

[26]张强.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农村经济,2013(2).

[27]赵立新,关善勇.特色产业集群与城乡一体化[J].当代经济研究,2006(11).

[28]郑华.小城市产业集群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义[J].学术界,2006(7).

[29]郑文哲,郑小碧.中心镇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时空演进模式研究:理论与实证[J].经济地理,2013(6).

[30]周加来.城市化、城镇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城市化概念辩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1(5).

[31]朱善利.改变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J].经济科学,2013(6).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the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cluster,the paper divided it into type of foundation,type of cluster in service industry and type of industry lead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lassification,it mainly analyzed the evolution mode,motivation and path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different typical industrial cluster areas. At last,it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 and key points of the design of the policy.

Key words:industrial cluster;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evolution mechanism; the design of the policy

(责任编辑:张曦)

猜你喜欢

城乡一体化产业集群
破局: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一元生命体”
统筹城乡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路径探析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