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字新媒体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

2016-05-30陈跃成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传播媒介视觉艺术信息化

陈跃成

摘要:在人类的所有感觉器官中,视觉无疑是最具认识性、认知性和感受性的器官,它在人的感觉器官中占据着主导性和基础性的地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数字新媒体的应运而生,促使人们在视觉观念和方法认知方面都发生了诸多变化。视觉艺术无论是传播媒介的内容、形态和特征还是艺术的创造方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创新。

关键词:数字新媒体;视觉艺术;信息化;传播媒介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6)01-0071-04

“数字新媒体”,并非一个完全固定的概念。当电视出现时,我们说电视是新媒体;当网络出现时,我们又说网络是新媒体。本文所探讨的“数字新媒体”,就是以信息科学和数字科学为基础和主导,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依据,能够广泛应用于文化、艺术、教育、商业等多个领域的艺术与科学高度交融的综合交叉学科。如文学、录像、音频视频等都是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它的影响力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而视觉艺术要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需要进行有效创新,以适应数字媒体时代的发展潮流。

一、视觉艺术概论

“视觉艺术”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下半叶,它是指利用某种物质元素,塑造出可以供人直接观赏的直观艺术形象的造型艺术。美国全国艺术教育协会联盟在1994年编写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规定,视觉艺术领域包括:传统艺术(如绘画、素描、雕塑等)、新媒体艺术(如电视、电影、音频、视频等)、空间设计艺术(如园林设计、城市设计等)、民间工艺艺术(如纸质、木质、纤维、陶质或其他材料制造的艺术品等)。视觉艺术的造型手法丰富多彩,它所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不仅包括二维的平面作品和三维的立体作品,而且还有一些可动态的影视视觉艺术形式。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它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艺术形式,更强调艺术作品的真实性,且在艺术中占据着统治地位。美国著名思想家Daniel·Bell在其论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指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图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传统的视觉艺术包括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摄影艺术、服装艺术等。随着数字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后来又出现了动漫艺术、影视艺术和环境艺术等新兴的视觉艺术形式。

环顾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不难发现,不同时代的大众传媒技术,如印刷、广播、电视和电影等,都对当时的艺术和文化产生过较大地影响,并由此推动了人类社会、文化和艺术的进步。视觉艺术在数字媒体的环境下,突破了传统艺术所面临的各种束缚和禁忌,借助数字新媒体中的高科技元素,使视觉艺术的创造自由度和创新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数字新媒体中视觉艺术的形式和分类

(一)数字雕塑

数字雕塑(Digital Sculpture)就是将造型技术和传统雕塑艺术相结合,在计算机上进行虚拟的雕塑创作。早期使用电脑进行雕塑创作时,需要用到简约程序和粉笔头(the milling head)工具。但是由于过去硬件的局限性,使创造者难以自如的运用粉笔头,导致创作出的雕塑缺乏立体感和真实感。后来随着快速成型工艺(rapid prototyp-ingprocess)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使过去的擦拭程序转变为添加程序,从而能更容易地创作出三维状的物体。目前,雕塑艺术家们对于数字雕塑的运用存在不同观点,有的创作者喜欢直接在电脑终端屏幕上书写,然后绘制数字雕塑作品;有的艺术家则只是将数字雕塑作为一种雕塑创作的辅助手段,他们先创作一个虚拟的数字雕塑作品,然后再印制成像,并以数字雕塑为蓝本再创作一个真实的雕塑作品。

(二)数码装置艺术

数码装置艺术(Digital Installation)是指艺术家将大众日常生活中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地选择、改造和重组,然后通过数字技术或装置向大众演绎出新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早期的装置艺术创造软件功能有限,且操作复杂。后来随着微软控制软件等技术的出现,大大便利了艺术家创作三维物件图像,如创作互动型机器人、互动型环境等。

(三)数码动画和录像艺术

数码动画(Digital Animation)是指将传统的动画、录像和电影转换为数码艺术材料。传统的动画作品,如过去美国迪斯尼制作的动画都是由手工绘制完成,一部完整的动画作品需要画家至少画上千幅动画草图,最后将所有草图进行剪辑处理才能成为一部完整的作品。现代数码动画则是由动漫设计师先绘制出动漫造型草图,然后用数码技术进行复制和输入后进行动画处理完成。

(四)电子游戏

电子游戏(Video Game Art)是一种新兴的艺术产业,美国一些学者甚至将它称为新兴的艺术形式(art form)。电子游戏与其他视觉艺术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无法直接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产品,需要借助CD-RAMDENG数字终端形式呈现。因此,电子游戏艺术家通常就是一些电脑工程技术员和工程师。

(五)网络艺术

网络艺术(Net Art),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所呈现的一种虚拟的艺术形式,如网上艺术馆、网上画廊等。上世纪九十年代,网络艺术初露锋芒,之后各种各样的网络艺术作品层出不穷。网络艺术作品多种多样,有传统的艺术形式,也有新兴的、独特的艺术作品。如上世纪90年代在网上非常火的Flash动画《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等。

三、数字新媒体对视觉艺术的创新

视觉艺术在任何时候都逃脱不了艺术的范畴,具有鲜明创造性这一艺术美的特征,这一特征将引领视觉艺术在表达形式、审美精神、欣赏方式等多个方面的重构。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艺术和技术达到了高度有机结合,利用数字新媒体这一可靠的工具,视觉艺术在观念、形式和技术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创新。

(一)数字新媒体对视觉艺术的观念创新

艺术创新的动力来自于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因此,艺术家在进行视觉艺术创新时,需将心灵与观念进行有机地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心灵世界的创作。而数字新媒体环境下,可以使更多、更广泛的人群参与到视觉艺术的沟通和交流中来,让更多人的参与帮助艺术家在创造观念上进行创新。同时,因为有了观众的更多参与,使观众也能获得新的欣赏艺术的观念和方式。总之,数字新媒体凭借其丰富的信息量和强大的渗透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生活观念,进而激发更多的人对视觉艺术的创作观念进行思考和创新。

(二)数字新媒体对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

视觉艺术的创新不仅在于其形式和风格的创新,更重要的在于其内容层面的创新。视觉艺术只有融入更多新的想法和意境,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一方面,视觉艺术在数字新媒体的环境下,逐渐与多种其他艺术形式融合,从而使视觉艺术呈现多维化的发展。艺术创新需要在艺术灵感、艺术表现和艺术观察等多个方面进行更新,而数字新媒体的出现,恰好为艺术观察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为艺术灵感的来源提供了多种层次。因此,艺术家在努力实现艺术表现时,其实就是一个艺术创新的过程。另一方面,任何形式的艺术创新,从来都不是始终保持最新状态的,它一定需要一个由旧到新的转变过程。而旧的视觉艺术正是因为数字新媒体带来的新内容和新形式的注入,进而为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数字新媒体对视觉艺术的技术创新

视觉艺术的创新得益于数字新媒体的创新,而数字新媒体的创新得益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创新。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将艺和技完美的融为一体,进而催生了如网络艺术、数码艺术等新兴的视觉艺术门类,这些创新都是建立在科技的基础之上。例如,视觉艺术有虚拟艺术和现实艺术之分。虚拟艺术是指艺术家通过发挥想象和联想,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在某个二维或三维空间中将幻想的世界转变成内心事物,然后再利用技术手段将这些事物变为时空的搭建。换言之,虚拟艺术就是在时间进度上发生了一些改变,使受众在同一时间点能够观察到更多的事物,进而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在过去技术不发达的年代,虚拟艺术和现实艺术之间的转换是非常困难的。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带动视觉艺术的创新,使虚拟艺术向现实艺术转换变成可能。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科技发展的推动。例如,艺术家罗纳德(Ronald)的作品《迷宫》,就是一个存在于虚拟空间的游戏般的视觉艺术作品。该作品的网络文本转变为结构和“数据化身”,其中的无序元素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访问者(观众)在游戏事件中可以无休止的进行重新编写,使人们越深入这个游戏世界,越能感知它的无限本质。

四、数字新媒体对视觉艺术创新的发展趋势

(一)人文关怀趋势

在数字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艺术的“奇观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如今,这种奇观化既包括绚丽的影像化场景设置和震撼的视听体验,同时也蕴含了丰富且多维的人文内涵。如近年来热映的《哈利波特》《钢铁侠》《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等超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就是在高科技的护航下,使人们获得了奇妙震撼的视觉体验,同样也为人们的想象力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让原本冰冷的数字新媒体机器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当然,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排除人们一味的追求电影等视觉艺术在特效、视听方面的强烈体验,对艺术的人文主义内涵的漠视。对此,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曾批评道:“不该变成消费者,请成为生产者。”他认为纯粹追求类似感官上震撼的“消费式”艺术体验,将很大程度上破坏艺术的创意和革新。在视觉艺术的创造过程中,应当不断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高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不应看作是技术对艺术的全面覆盖和侵占,更不能使科技去颠覆艺术中独特的人文内涵。

(二)无形式化趋势

从人类艺术诞生以来,其视觉艺术的发展总体表现为图像和文字的共同持续抽象化过程。因此,也可以说,伟大的视觉艺术就是图像和文字共同构成的杂糅艺术。早期的视觉艺术主要是以图像文化形态为主,后来随着文字的出现和发展,以文字形态为主的视觉艺术逐渐取代了以图像为主。但是,随着拍照、摄影、电视电影、互联网的发明,图像以另一种崭新的形态再次在视觉艺术中占领高地。可以说,当今视觉艺术就是以影像为主宰。可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传统艺术被多元化的艺术观念代替。艺术界更希望以一种更激进的情绪,用一切艺术表现手段打破传统视觉艺术模式的束缚。传统视觉艺术讲究的是理性化、逻辑化、标准化的价值取向,而现代的艺术家则突出的是对人内部主观世界的观察和表现,通过对个体感情、心智和肉体的表现,从而反映其息息相关的整个社会整体。这种抽象的“无形式”视觉艺术取代有形视觉艺术的趋势将不可避免成为未来视觉艺术创新的潮流。

(三)艺术生活化趋势

哲学家黑格尔曾预言说:“艺术正一步步朝哲学靠近。”但这并非是艺术创新发展的唯一归宿,事实也证明艺术从未离我们的生活这样远。也许在过去某些艺术成为一小部分艺术精英自娱自乐的游戏。但是在数字新媒体的时代,包括视觉艺术在内的众多艺术形式离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是如此之近,视觉艺术可以成为每个普通人把玩的对象,甚至创作和欣赏视觉艺术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信息媒体的多元化发展,艺术各门类之间、艺术与非艺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艺术走向大众、走向生活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总之,随着数字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视觉艺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获得了较好的衍生和创新。但是视觉艺术即便发生了一些改变,其审美意识形态不会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彻底颠覆。视觉艺术在保持其艺术特性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这样才能抓住数字数字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机遇。

责任编辑 徐晶

猜你喜欢

传播媒介视觉艺术信息化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月“睹”教育信息化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视觉文化视阈下武术传播媒介研究
电视综艺节目宣传中视觉艺术的创新思考
反腐报道中的大众传播媒介
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研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