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声音构建广播新闻的“音响图画”

2016-05-30孙治勇

中国广播 2016年1期
关键词:听觉广播新闻视觉

孙治勇

【摘 要】广播新闻作为听觉传媒作品,应灵活运用声音语言,故事化、形象化讲述新闻,将听觉形象转化成视觉的“音响图画”,使人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用声音构建广播新闻的“音响图画”,有效提高广播新闻的感染力、吸引力和传播力。

【关键词】广播新闻 听觉 视觉 音响图画 故事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广播新闻作为听觉传媒作品,是通过声音传播的。它与视觉传媒作品相比,有声无图,缺乏直观形象感。但是,从声音的形象描绘功能和审美“通感效应”的角度考察,广播新闻作品完全可以通过广播手段调动起听众丰富的想象力,用声音构建出直观可视、赏心悦目的“音响图画”。

什么是“音响图画”?“音响图画”也可以称为“录音场面”。它包括新闻事件的现场音响和当时人们的活动音响。这些音响能表现出事件发生的典型环境,再现新闻现场的情景,使报道立体化,听众能够将听觉转化为视觉形象,即人们常说的“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通感作用。①

审美的“通感效应”表明,人的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可以相互渗透或者转移。在一定情境下,听觉可以转化成视觉,视觉也可以转换成听觉。就广播而言,一篇或一组完美的广播节目,可以通过声音带给听众形象感画面的,有时甚至会比直观的可视画面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一、精选音响,营造氛围

音响是广播传播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最具魅力的广播新闻语言。无论是来自人物活动发出的声响,还是自然环境发出的声音,一旦化作新闻语言进入广播新闻作品之中,都以声音形式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比书面或其他语言形式更直接、更生动地表达人物思想、现场气氛。当然,音响的选取必须典型、得当;否则,就是噪音、杂音。

例如:辽宁鞍山电台一位记者采访鞍钢1780热轧机生产线时,站在生产线旁静心观察,发现钢坯出炉时音响非常典型、丰富,适于营造“画面感”,于是他拿起了话筒:“随着生产指挥长一声令下,一块钢坯从加热炉送上生产线。火红的钢坯正徐徐通过两架热轧机,然后加热。看,红红的钢坯现在连续通过了7架连轧机,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现在,它的时速大约30公里。就像一条条长长的火龙直奔生产线南边的卷板组……”

这篇《来自鞍钢1780热轧机生产线的报道》由多种音响组成:指挥长的指挥令、记者现场描述声、轧机轰鸣声、钢坯滑行声,此起彼伏,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声、情、景相融的“音响图画”,使听众在有声有响的现场氛围中,感受到了国企改革迸发的活力与生机。

和新闻现场声响一样,新闻人物的谈话、对话也是具有典型意义的音响,它能够表现作品思想主题,增强报道的可信性和说服力。特别是新闻人物围绕新闻事件进行的对话、交流等,不仅可以推动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还能形成悬念情境,使听众在具体可感的气氛中体验到听觉震撼。

下面是鞍山电台《一场生死救援》播出稿开篇的一段音响:

孕妇:“喂,我要生孩子了,快点救命呀,救命啊!没有人……

女民警:同志,你再坚持一下。我们的民警正在寻找你的住处……

孕妇:我现在受不了了……快点……

女民警:我们也通知了医院,他们也快到了。放松点,别太紧张……

孕妇:救命啊……快点……

一位独居出租房的高龄孕妇深夜突然要临产,当时手机欠费,只能拨打110报警电话求助。由于她说不出准确的楼门牌号,给救援带来了很大难度。作品开篇的对话先声夺人,拨人心弦。民警能否顺利找到孕妇?孕妇能否顺利脱险产下孩子?这些悬念使得人不得不听下去。开篇的录音是记者连夜在“110”指挥中心录音系统选取的。假如没有这段紧张的电话通话录音,单靠记者叙述或当事人事后讲述,其作品就会逊色许多。

二、描摹色彩,再造想象

色彩是事物特有的外在形象和基本特征。色彩的感受最容易触发人们的视觉想象。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生动传神,千百年来在人们的想象中勾勒出多少草长莺飞的“音响图画”!

色彩不能言语,不能用音响表现。但是,这不等于说广播新闻不能像视觉新闻那样用色彩再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声音描摹、调配色彩的功能同样可以唤起听众对具体形象的联想。如鞍山电台播出的报道《梨花吹开幸福梦》,记录了果农春天忙碌的景象:“姗姗迟来的春风,终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南果梨花。记者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山上山下一树树初绽的梨花,犹如披霜叠雪,给漫山遍野披上了素妆。近处的树丛间,不时有红色、粉色、绿色飘过,那是妇女身披的围巾、纱巾。她们在忙着给梨花人工授粉……”

南果梨是当地果农的主要收入来源,梨花茂盛,往往预示着丰产增收。这篇报道以“霜”“雪”一样白的梨花做背景,有劳作的妇女身披红色、粉色、绿色围巾不时“飘过”,静动结合,如同一幅优美的山乡闹春图展现在听众眼前,给人以轻松愉快的美感和色彩感受。

郭沫若在《怎样运用文学的语言》中说“字面的色彩和感触同样重要”,他主张“语言除掉意义之外,应该要追求它的色彩、声调、感触”。就日常广播新闻报道来说,非事件性报道特别是工作性报道往往出现音响匮乏、色彩感不强的情况,而鞍山电台记者在采写《台安县五色农业致富农家》的报道时,则运用富有色彩表现力的文字,挖掘出红、黄、白、绿、黑五种颜色,从几位农民增收致富的故事说起,用红果、黄牛、大棚、叶菜、木耳等色彩形象,概括了当地特色农业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农民的讲述和记者富有色彩的文字运用,加上贴切的色彩描绘,经过播音员的声音转换,使这组工作性报道色彩纷呈,生机盎然,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视觉上的想象。

三、讲述故事,刻画细节

声音是体现新闻真实的重要手段。来自新闻现场的声音、相关事件、人物、环境等基本要素的声音及细节,都是新闻真实的支撑点。抓住了真切的声音、可信的细节,新闻就有了故事性。中国韬奋新闻奖获奖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李向明就认为,“新闻有了故事性,就能在听众、读者头脑里形成生动的画面,使他们同事件中的主人公发生感情共鸣,从而对他们产生吸引力”②。因而,在媒体盛行故事化传播的今天,多抓现场音响,多抓现场细节,多些故事化描述新闻,就可以使广播新闻增加闻其声、见其人、感其貌的“音响图画”情境。

鞍山电台多年来播出的有关下岗再就业的报道不下千篇,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篇名为《高兴和她的下岗姐妹》的报道。作者采用故事化手法,把下岗女工高兴10多年艰苦创业的经历,熔铸于一系列小故事之中:身背服装闯“世界”、带领一起下岗的100多位姐妹创办服装厂、夫妻意见分歧至婚姻破裂、企业日渐衰微却难舍那些年老力衰的下岗姐妹、积劳成疾患上白血病……每段小故事都记录着一段艰辛,每个小情节都闪耀着一种人性光辉。特别是一句话“老姐妹们都不容易,她们有了稳定工作,家庭生活才会稳定幸福”,直陈肺腑,掷地有声。新闻要真切感人,除了故事性,还要富于典型特征的细节,才会在人们听觉印象上划过视觉冲击的痕迹。真正的新闻味往往从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等这些细节中产生,细节是虚构不出来的,它只能从生活感受中摄取。例如:黄钢的报告文学《亚洲大陆的新崛起》中描写科学家李四光:每一步的跨度,总是零点八五米,他每迈开一步实际就成了测量大地,计算岩层距离的尺子。这样的描述不可能凭空想象,也只能来源于亲身感受,其鲜明的个性特征令人印象深刻。

当然,作为广播记者不但要具备挖掘新闻、讲述故事的能力,还要练就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本事。笔者在和同事采访辽宁省著名的蔬菜培育专家张青时,为了挖掘她热心帮助农民致富的故事,和她一块进蔬菜大棚,同农民群众一起间苗、聊天。农民们的议论七嘴八舌,气氛活跃,听众听了就仿佛置身于现场之中。

四、讲求形象,为“看”而写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传媒已经进入了“刷脸”和“读图”的时代。广播新闻在为听而写的同时,也要为“看”而写,即:多些形象思维,少点抽象概念;多些鲜活事例,少些空乏的套话;多些具体形象,少些枯燥数字。说得形象些,就是:“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把它生动活泼地描摹出来,使之具有可感性(可视、可听、可嗅、可触) 。” ③

广播人都知道,越具体、越形象的东西,越有利于用声音去表现,也容易为听觉所感受和理解,在头脑中形成“音响图画”,这是听觉规律所决定的。因而,精心挖掘、选取新闻事实中适合听觉理解和接受的形象,有助于调动听众的生活积累和想象力,把听到的转化为想到的、看到的。记者在报道鞍山红十字中心血站血源办主任林泉时,在讲述她身体力行,带头献血,十年间无偿献血总量累计达两万两千毫升的时候,考虑到这个献血量的概念很难理解,于是记者在报道时进行了更形象的转化“这些血换算成重量大约是20公斤,相当于四个人的血量”。这样一来,原本枯燥的数字立即转化为活灵活现、立体可感的形象了。

把听到的转化为想到的、看到的,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形象,或者形象化语言、形象化手段的表达。时下,成就性报道成了新闻广播的“当家菜”。但是,要让这道菜常做常新,采编人员就要坚持“三深入”,贴近现实生活找题材,从可视角度抓事物,用形象性音响和形象化语言来描绘。

总之,作为听觉艺术的广播新闻,在发挥好自身优势的同时,多借鉴吸收些视觉艺术表现手法,用声音构建出广播新闻的“音响图画”,我们的广播新闻就会丰富多姿,生动活泼,更有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力。

注释:

①张舒 《音响报道教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29页。

②李向明 《广播新闻写作概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第44页。

③徐向明编 《中外新闻名家名言集》,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11月第1版,第215页。

(作者单位:辽宁鞍山人民广播电台)

(本文编辑:刘浩三)

猜你喜欢

听觉广播新闻视觉
广播新闻语言表达形式探讨
歌唱心理感觉对歌唱的作用
声音的价值
广播新闻策划与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如何化“微”为机
准确的心理节奏带来听觉美感
试论舞蹈与杂技的“跨界”现象
亨利摩尔雕塑的外在视觉意义
奏响低年级节奏教学“四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