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生物课的高效教学导入

2016-05-30冉兴禹

新课程·中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新课导入生活实践创设情景

冉兴禹

摘 要:生物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是实现高效生物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对于生物教学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加以应用,必然会使生物教学生机盎然,风光无限;必然会使学生兴趣陡添,注意力集中;必然会使生物知识的实用性得以体现,生物学的学习价值得到彰显。

关键词:创设情景;利用设问;生活实践;新课导入

初中生由于年龄的限制认知特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进行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设计好新课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其种类有以下几种: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就是在生物课堂教学刚开始时,由生物教师创设恰当的情景,从而使学生置身于与生物学习内容相关的情景之中,促使学生在形象的、直观的氛围中进入生物学科的学习之中。

1.利用视频资料直观地展示情景导入生物课堂教学

教师利用视频资料来更直观地展示情景,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这样的教学,在整个初中阶段的生物课程设置中,有很多可取之处。如,北师大版第一单元:第一章《生命的世界》,教师就可以用视频给学生展现出形形色色的生物世界——“从幼嫩的小草到参天的大树,从水中的游鱼到天上的飞鸟,从栽培作物、驯养动物到人类自身,都是生物。生物与其周围环境共同构成了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而又具体的视频影像,使生物知识由呆板变得直观,由枯燥变得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使生物知识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自觉的、主动的行动。

2.利用生活、生产实践中情景进行口头语言表达来导入生物教学

实践证明,利用生活中情景进行口头语言表达来导入生物教学,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学习兴趣,完成课堂教育教学目标。如,教学“植物的生殖——无性生殖”时,引用“扦插繁殖”的植物繁殖知识,利用学生知道的本地“关口葡萄”的扦插繁殖方式,使学生明白了其中的生物学原理:(1)子代的遗传信息来自同一个亲本,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性状;(2)子代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3)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母体产生的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二、利用设问,导入新课

结合教学重点,教师把新授课中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以设问的形式来诱导他们,使之产生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之产生渴求答案的强烈愿望,产生主动学习要求。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探索生命”一章时,教师用“为什么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物?为什么北极熊能适应北极地区寒冷的气候?为什么花朵能散发清香?为什么我们的心脏能够有规律地搏动?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人类是怎样来的?”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连续的设问,让学生明白:生命世界充满了奥秘,学习生物学能帮助我们探索这些奥秘,在不断探索中我们会更加了解和热爱大自然。

因此,教师用富有启发性、连贯性的问题导入生物学新课,是为了用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学习的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

三、利用生活、生产实践中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一些现象、事物导入生物教学

生活中的现象、事物虽然学生熟悉,但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用这样的现象作为情境,学生必然产生要探个究竟的心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由现象深入事物本质的探究精神,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教学“蒸腾作用”时,从生活中引入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在大树下与在烈日暴晒的露天坝比较,哪处给人的感觉舒服些呢?学生定会回答:“在大树下。”教师追问“为什么?”学生会议论纷纷,答案不一而足。老师即可顺势讲解到:“因为大树的树叶具有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周围空气湿度,并降低空气的温度。所以,在大树下就比在暴晒的露天坝下感觉舒服些。那么,什么是蒸騰作用呢?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置导入授课,学生会感到亲切、熟悉,从而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

总之,生物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是实现高效生物教学的必要手段,对于生物教学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加以应用,必然会使生物教学生机盎然,风光无限;必然会使学生兴趣陡添,注意力集中;必然会使生物知识的实用性得以体现,生物学的学习价值得到彰显。生物教师在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前提下,生物学教学方法必然花样翻新,彰显出生物学科的魅力,激发出学生生物课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达到生物教学的高效性。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新课导入生活实践创设情景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数学课堂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探究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试析创设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如何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初中语文新课多媒体导入方法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