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户县公车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6-05-30杨维珍

中国经贸 2016年10期
关键词:户县资产管理

杨维珍

【摘 要】随着《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制订出台,公车改革之风已经吹遍我国各地,从上而下提出了“取消一般公务车”,拉开了车改大幕。户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文件精神,截至2016年5月,户县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在历时一年多之后,也渐渐接近尾声。然而这场改革能否真正达到反腐倡廉、节约成本的目的呢?或许人们心中还存有几分疑惑。本文分析了户县公车改革的现状、特点及面临的问题,进而结合户县实际情况,探索完善公车改革后续工作的应对措施,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配套设施,强化考核、监督机制和违规惩处力度,同时加强思想道德领域建设,切实保证改革不走过场。

【关键词】 公车改革;户县;资产管理

一、户县公车改革的现状及特点

公车改革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系统改革,是制度创新的改革。2014年7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户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文件精神,结合户县县情,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科学合理地确定本次参改的机构、人员及车辆范围。全县本次参加车改的共79个单位,其中党政机关49个,镇街办14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16个。涉及全县在编在岗人员2191人。全县共431辆车参改,其中一般公务用车247辆,执法执勤车辆184辆。

并先后制订了一系列详尽的措施,出台了相关政策,基本形成符合户县县情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具体呈现出如下特点:

1.这次公车改革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必经之路,最终为了达到抵制腐败、有效节约行政成本的目的。

2.坚持制度创新,保障公务的原则。改革公务用车实物供给模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并适度补贴交通费用,从严配备定向化保障的公务用车。

3.建立“服务保障”和“综合执法“两个车辆平台。从在本次纳入车改范围的车辆中优选车况好、性能佳、购买时间短、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车辆留用。留用车辆19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13辆,综合执法车6辆,由户县机关事务管理局统一管理。

4.公开处置取消的公务车,保证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户县财政局组织实施公务车的处置工作,遵循公开公平、集中统一、规范透明、杜绝浪费的原则,采取强制报废和公开拍卖等方式进行,防止甩卖和贱卖现象,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5.车改的做法对公务员提出了更高、更深远的要求,是对公务员道德层面的一次彻底的洗礼。

二、户县公车改革存在的问题

1.部分资产并未纳入接收范围,极有可能流失

户县县委县政府在公车接收过程中,制定了较为详尽的方案进行操作,但是主要集中在车辆的登记、封存、移交、拍卖过程中,而随车物品很少有人关注及集中保管,也没有出台相应的处理办法。如加油卡、ETC及配套的缴费卡或信用卡、电子狗、导航仪、车辆维修工具、车内坐垫及各类附属物品等,这些物品大部分由原单位驾驶员保管,随着车辆的封存,往往这些物品就被个人使用,最后去向不明,导致资产流失。

2.司勤人员的安置及稳定成棘手问题

司勤人员应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中间大都为各级领导开车,有的甚至服务了好几届领导,曾经是领导的左膀右臂、心腹、参谋,受到的优待可想而知,取消公车以后这些人心里上难免形成很大落差,及有可能产生抵触情绪。另外,户县成立了公务用车平台,这些人面临新的选择,要去竞争上岗。而“平台”车辆驾驶人员的年龄要求在35岁以下,而且岗位有限,意味着很多人面临着新的就业选择,要么内部转岗、要么提前离岗。而机关工人中很多汽车驾驶类技术工人工资待遇和岗位挂钩,如果没有岗位,他们现有的待遇是否会受到影响呢?而对于竞争到岗位的同志,以前清闲惯了,只服务一个或几个领导,改革后成立的公车平台,在车辆有限的情况下,要满足全县党政机关的需要,出车的次数和频率较之以前肯定增多,这些人能否胜任新的工作,适应新的环境、接受新的挑战呢?

3.新修订的差旅费管理办法具体操作难

户县在2015年新修订了差旅费管理办法衔接公务出行,对报销的范围、标准、原则做了相关的规定,可是在具体的操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1)在编制2016年预算时,户县的公车改革还在进行中,对于差旅费应该以占日常公用经费多大的比例列示,控制线是多少,财政没有给出合适的意见。另外,各单位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列支多少才能保证机关正常的运转,才能保证这一指标控制在预算内呢?可能很多单位的领导财务人员都会犯难。

(2)内控制度的不健全影响差旅费执行的效果。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與国外相比实行的较晚,还处在探索期,还很稚嫩。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以财会〔2012〕21号 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至此,内部控制规范才在行政事业单位试行,到现在虽然已经3年多,但还很不成熟。存在着诸多问题:单位负责人重视度不够,机制不健全,有的单位甚至没有相应的内控制度。离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试想,在一个没有严格内控制度的单位差旅费要实现真正的公开、公平、公正是何其难呀!

4.取消公车成“懒政”的借口,大大影响到工作效率

公务出行长期享受实物保障,不少公职人员养成了“出门就要坐公车”“坐车必须门到门”的傲娇习惯。公车猛然间被取消,有些人一时难以适应,甚至有“没了公车就不出门”的懒政心理。

5.公车改革的透明度不够

截至目前,户县的公车改革历时一年多了,也渐渐接近尾声。然而,政府并没有出台相关的公车改革的公示制度,有多少车辆参与改革,保留多少辆车、保留那些车、每年大约能节约多少支出,今后每年的差旅费支出预算又是多少等等这些并没有在相关媒体上公布,或者说公布的时间及方式频率都还没有纳入大众视野,公车改革只是户县56万人中很少一部分人的事,老百姓并没有被及时的告知。长期以来,公车产生的巨大开支以及车轮上的腐败饱受诟病,不仅容易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也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如果我们不能做到彻底的透明,不能让老百姓明明白白,那么我们改革的成果将会付诸东流。

6.车补档次的划分滋生了不公正情绪

户县的车改伴随着货币性的补偿措施,按照职务的高低把车补划分成不同的档次。这种仅仅根据职位的高低来决定补贴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弊端,不公正因素潜藏其中。难道职级的高低决定了公务出行的支出金额吗?普通公务员就一定比领导公务出行的次数少吗?同时,由于工作的性质、岗位等因素决定着公务出行的次数及支出多少,这可能在公务员内部引起不好的反响,产生不公正的情绪,挫伤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三、户县进一步做好公车改革后续工作的应对措施

户县公车制度改革的困难和问题较多,改革的道路上布满荆棘和险阻,只有认清形势,保持清醒的头脑,迎难而上,目光长远,放眼未来,推行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措施,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这次改革取得彻底的胜利,给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1.强化保留车辆的管理,确保改革不留死角

对保留车辆可以使用统一的特殊车牌编号、统一的颜色,车辆统一喷涂“公务用车”标志,并喷上监督电话和举报电话,方便群众识别和监督。保留车辆的保险、维修、加油、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和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定点加油,使用公务卡进行结算,健全公务用车油耗、运行费用的单车核算制度、降低运行成本。

2.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细分各项规则

(1)细化制度,堵死差旅费的“旁门左道”。应当完善公务接待定点单位制度,细化差旅费标准,完善公务卡结算和住宿备案制度,通过建立 “双台账”式的制度安排,才能避免公务出差住宿超标、住宿费用转嫁地方等现象发生。同时,纪检、审计等部门也要加强监督,不留任何灰暗空间。只有制度精细了,才能封死“旁门左道”,杜绝浪费和避免向接待单位转嫁差旅住宿等费用。

(2)应进一步完善对公车改革后续管理制度的制定,规范随车物品的登记、封存,出台相应的处理办法,对加油卡在公车封存过后要及时上缴,防止被个人侵占使用,同时其他物品也可以在公车拍卖过程中进行集中拍卖,防止固定资产流失,确保公车改革真正的收到实效。

3.坚持统筹兼顾、注重政策配套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正确处理改革涉及的各方面利益关系,实现新旧制度的平稳过渡,确保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和政策措施的可行性和协调性。根据以人为本、积极稳妥、因地制宜的原则,认真做好司勤人员安置工作,不能简单推向社会,要立足内部消化,求稳定,保障其合法权益,确保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4. 考核和监督机制要跟上

(1)把对公车改革的完成程度、成效写入各单位的年度目标责任中,并作为考核单位年度业绩的主要指标之一。要不定期、分阶段考核,动态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并随时公布考核结果。

(2)加大监督力度,建议成立专门的公车监督小组,要定期、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确保不留死角。建立全社会共同来监督的机制,各区域各部门设立意见箱、举报电话、网络舆论等多项措施同时进行,坚决杜绝公车私用等现象的发生。

5.强化公车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可以借鉴国外很多国家的经验,严惩公车违规行为。在国外,如果发生公车私用等违规行为,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仕途,严重者可能会面临牢狱之灾,整个人生都会被毁灭。而在我们中国,你可能听到最多的是因为“作风”“经济”等问题受到惩处的官员,绝对没有因使用公车违规而受到惩处的官员。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出台相关的惩处措施,严惩公车违规行为,可以给与警告、记大过、撤销党内职务等处分,同时给与经济上的严惩,并及时将惩处情况予以公示,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予以公布,及时告知广大人民惩处结果。 “杀一儆百”,利用舆论营造氛围。

6. 政府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公务出行提供保证

户县交通管理局要采取有效措施,健全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完善出租车市场化运营管理方式,可以适当增加公交车的班次,开辟新的公交路线,增加社会化供给,积极发展公务出行市场化交通定制服务。另外,政府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在城区投放公务自行车和电动车,同时可给予适当补贴,减少出行成本,确保改革后公务出行得到有效保障。

7.加强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以正在进行的“两学一做”活动为契机,对公务员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规范公务员的行为,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确保活动不足过场,使公务员真正从中受到教育,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八荣八耻”,让严格自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尚。

8.加大绿色出行的宣传,彻底转变人们出行观念

认真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提出的鼓励绿色出行的要求,以推进生態文明城市建设,打造低碳宜居城市为有力抓手,以保护自然为发展理念,加大绿色出行理念的宣传,鼓励人们出行选择自行车、电动车、或公共交通,放弃选择私家车,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彻底转变人们的出行观念。

参考文献:

[1]黄铁苗、 吴俊杰. 国( 境) 外公务用车的管理经验及其启示[J].理论经济研究,2014(01).

猜你喜欢

户县资产管理
户县农药市场调研报告
户县农民画的现状、瓶颈和发展对策
户县葡萄
论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
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建设
全国首家农民画美术学院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