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
2016-05-30张海福
张海福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和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本文根据实际教学经验,主要探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简化阅读难度,增强阅读乐趣,创设语文阅读的问题情境,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初中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通过多媒体技术,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加轻松,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攀升。
比如讲人教版初中语文《春》,朱自清这篇课文朴素缜密、语言精练、文笔清新。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能够整体感知全文,掌握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特点。教学时我先利用多媒体音响给学生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去自读课文。然后我提出问题:同学们请你们用一句简洁又富有感情的话概括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初中生都能够积极的回答,并且课堂氛围持续高涨。接下来我利用大屏幕给学生设计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精读课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
二、师生互动激发问题意识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忽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经常采用“一言堂”的方式,导致初中生对语文学习感到厌烦,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展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初中生的问题意识,锻炼他们的探究能力,从而使学生找到正确的阅读方式。问题意识的锻炼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教学目标。
比如讲人教版初中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学目标是要求初中生抓住事物的特点,掌握按恰当顺序写景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生活,体味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为了充分激发初中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然后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学生共同讨论,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有的学生提出: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有的学生提出:文中捕鸟用了很多动作词语,这些词的作用是什么?我还会让初中生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
三、设计阅读问题引发思考
在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设计丰富多样的阅读问题,以引发初中生的思考和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问题过于復杂会伤害学生学习的信心,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又无法激起学生的重视程度。
比如在讲人教版初中语文《苏州园林》时,我要求初中生通过阅读能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顺序,把握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和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当全体学生都进行了详细的阅读以后,我给中下等生提出了如下问题:概括说明苏州园林地位及特点?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是怎样的?这些问题注重教材的基础内容,有利于下等生巩固语文知识和技能。我对上等生提出了如下问题: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课文中找出几处例子加以简要说明。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
在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尊重初中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教学的主人还给学生,让学生具有发言权和主动权,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注重统筹兼顾和因材施教,使全体初中生都能得到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深入挖掘语文教材,提高初中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初中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以锻炼初中生的语文实践实力。
比如在讲人教版初中语文《观潮》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感受钱塘江潮宏伟壮观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了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波澜壮阔的气势。然后挑选学生大声朗读课文,采用“读—讲—读”的教学方式,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当学生对课文的字词都有了充分的了解以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并带着语文教师设计的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疏通文意,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