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2016-05-30林秀兰
林秀兰
中学语文教学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值得语文教師探讨和研究,现就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谈一下看法。
一、让学生明确写作的重要性
作文是反应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部分。作文水平的高低不仅是学生语文水平的标尺,同时也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之一。一个人,离开学校教育后,在工作生活中,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显得非常重要,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学校教育中的反映,主要是作文。因此,要让学生明确写作的重要性,使他们认识到作为新世纪人才,只有能说会写,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比如,初一新生的第一堂作文课上:“同学们,你们都是未来的人才,也许你们当中有的将成为口若悬河的改革家或高层领导,能言善辩的律师,能说会道的富商,文思敏锐的作家……那么,你们现在就必须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口头写(说),用笔写,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就是作文了。世界上可写的东西太多了,只要将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就成了文章。只需走出门去,随手“抓”一把放在作文本上,也就成了作文,不信吧?我们来试试。”随后根据学生中的一些现象口头描绘几段,当时,学生的羡慕,诚服,向往之情溢于言表,个个跃跃欲试,调试学生作文兴趣的“火候”已到,马上叫学生进行课堂作文,学生们愉快而努力地写作起来。这种作文效果肯定比应付作文的效果好得多。
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环境
1.挖掘身边“活水”,让学生想写作文
所谓挖掘“活水”,就是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的能力,让学生觉得有内容可写,进而想写作文。比如,几个女生在比谁的爸妈最关心自己,旁边的一位女生却悄然离去,经了解,得知这位女孩的父母在外打工,因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子女,农村学校像这样缺失家庭温暖的学生很多。写单元作文的时候,就要求学生以“我的妈妈”为题作文,教学生从平常的生活中去挖掘材料,并模仿课文《回忆我的母亲》《小巷深处》的写作方法,这次作文,有较多学生写出了真情实感。
2.组织语文活动,让学生会写作文
为了增长见识,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作文,“寓教于乐”。在组织“我为班集体添光彩”主题班会活动前,先组织了“假如我当主持人”的即兴演讲,大家信心十足,平时写作好的,效果自然更好。结果“我为班集体添光彩”的主题班会活动开得非常成功,学生从活动中也真正尝到了写作的乐趣。
3.定期举行作文竞赛,让学生写好作文
学生都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希望自己的文章得到肯定,成功的欲望使他们在写作中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定期举行作文竞赛,对优秀的作文给予奖励,在学习园地中刊登,在学校广播中朗读,向报刊推荐,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其兴而有味,趣而无穷,达到写好作文的目的。
四、多读多记,提高写作能力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脑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一些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但如果一切等理解了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前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文,让学生背诵,这种积累的方法好比先贮存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又好比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写作文如牛吃草,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五、读写结合,重视改评
语文教学中的读写是两个既独立又依存的训练环节。只有做到了读写结合,相互促进,才能更好地发挥整体功能。在教学课文后,为使读写紧密结合,根据单元教学重点和具体课文,让学生摹仿阅读篇目进行各种形式的小作文训练,减小了作文的力度,到了单元作文,学生就能顺利完成了。
唐代著名文学家王安石也曾因“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反复推敲,多次斟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视作文的修改,评讲,并经常启发学生:“修改作文,就好比自己当医生,既能医治别人的病,又能医治自己的病。”同时交给学生“一读、二思、三改”的修改方法,并采取“教师批改,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改作文,评作文,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六、教师也应“下水”
让学生作文好比让学生在水里游泳,教师不能老站在河岸从理论上指挥,必要时,还应亲自下水给学生做做示范的动作——写“下水作文”,这样便于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直接的经验,更真实地感受到写作的技巧,更快地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写作能力是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新时期的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抓住时机,引导点拨,从多方面培养,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定然能进入一个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