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美”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绽放

2016-05-30花玉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文文章

花玉

美育有助于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提升审美水平,是初中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美”应当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前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美育重视度有待提高,如何让“美”绽放在初中语文课堂这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一、体会导读下的“美”

语文学科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无法将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去体会,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枯燥乏味的文字变成声情并茂的语言,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言驾驭能力好的老师可以做到“因文而导,因导而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例如:学习《乡愁》这首诗时,诗人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对祖国统一的期盼之情,都是“美”点,教师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充分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挖掘单元中的“美”

语文课本是教育研究人员精心挑选的成果,几篇中心思想相近的课文组成一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代表性篇章,所以每篇课文须要掌握的知识点不同,但大体方向相似。初中语文每个单元的“美”其表现形式也不同,各具特色。教师如果可以充分挖掘课文中的这些“美”点,一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这样不仅可以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水平,使学生感受到语文中的美。因此,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教师,不但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掌握讲解文章中的“美”的技巧,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例如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民俗风情”这一单元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应当围绕主题突出我国民俗之美、风情之美。以鲁迅先生的《社戏》一节为例,社戏是我国广泛存在的,是以社戏为单位开展的关于宗教风俗方面的艺术活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备课时搜集相关的音频视频,向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的瑰宝,让学生们能够从“美”的角度来把握文章,理解文章。

三、把握文章里的“美”

语言运用方面。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语文这门学科承载着传递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重任,尤其是经过教育工作者精心挑选的文章更是美的浓缩与精华。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美”,课文中很多有关景色的描写,都十分美丽动人,这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优美的表达,更是给人以和谐、安静的审美享受。例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天空下着毛毛细雨,鱼儿在水里欢快地游动,微风拂面,燕子斜着身子飞过人们的视线。诗人愉快的心情跃然于纸上。再例如:读郦道元《三峡》时,作者将巫山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学会分析文章的字、词、句,而且可以领略中国秀丽的河山,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人物刻画方面。人物形象是作者刻画的中心,通过对人物细致的刻画,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学习《愚公移山》时,作者将愚公塑造为具有坚持不懈精神和伟大梦想的老者;《我的信念》中,作者将主人公刻画成一位淡泊名利的科学家。每一个人物的塑造都或多或少使学生受到启发,同时也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除此之外,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丑恶的形象,如《皇帝的新装》中,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皇帝;《范進中举》中,趋炎附势的胡屠户等。这些反面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了主人公身上的美德,使教育效果更加明显。

情感渗透方面。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掌握知识的过程,更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的过程。语文课堂不仅是知识交换的过程,更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无法使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体会语文的乐趣。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情绪,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型复合人才。例如:学习《紫藤萝瀑布》时,作者从花儿的由盛到衰,引导学生联想生命的美好与永恒。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带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融入故事情节中,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从而受到感情熏陶,达到教学目的。

写作手法方面。一篇优秀的文章,不仅要拥有完美的内容,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表现形式。一所普通的房子经过精心设计以后,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语文教学亦是如此,不同表现手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不仅可以使文章变得丰富多彩,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一定要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课文文章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背课文